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精選9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1
xx日前,省政府釋出了《陝西省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對陝西省今年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域及防範期作了劃定,並對地質災害監測人、防災責任人、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據省氣象局20xx年氣候趨勢預測,今年1-10月陝西省總降水量與去年同期比較,陝北南部、關中中東部、陝南東部偏多,陝北北部、關中西部、陝南中西部偏少。春季全省大部降水偏少,夏季(主汛期)關中大部、陝南中東部降水偏多。據預測,20xx年全省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呈增大趨勢,地質災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方案》要求,各地要加快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建設。開展地質災害重點縣的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調查結果及時提交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作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依據;加快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縣、鄉(鎮)政府要健全以村幹部和骨幹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隊伍,組織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群測群防員等的防災知識技能培訓,加快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建設以及地質災害預警資訊釋出系統建設;加快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建設。繼續開展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勘查治理,建設省、市、縣三級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資訊系統;加快地質災害應急反應體系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技術支撐機構,提高有關各方協調聯動和應急處置能力。
《方案》還指出,市、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各地市要建立完善市、縣、區、村逐級負責制,各市、縣、區政府要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專業監測網路的作用,汛中、汛後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檢查,加強對地質災害重點地區的監測和防範。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健全完善汛期地質災害防治24小時專人職守的值班制度,及時向國土資源部門報告相關情況。同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也要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監督工作,加強與發展改革、氣象、水利、交通、扶貧等部門的協作,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合力,提高防災減災水平。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2
各村(居)委會:
為了防治地質災害,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稱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本方案編制和實施的基本原則是: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全面規劃、突出重點。地質災害防治目標是減少人員傷亡,避免經濟損失,提高預報成功率,促進地質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一、20xx年地質災害概況
當前,我鎮地質災害隱患點發展趨勢不穩定,主要集中於xx村和xx村,並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為主。主要特點:一是受氣候差異影響,與汛期暴雨、颱風強降水天氣有密切關係;二是山區因降水滲入巖體,引發的地質災害較多,發生區大多處於變質岩、花崗岩分佈的丘陵山區;三是小型山體滑坡多。其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與人為因素密切相關,如公路工程建設、切坡建房等。四是部分地區地下岩溶發育,或因人工採礦、抽排空地下水形成採空區。
二、20xx年地質災害防護重點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20xx年雨季(4—6月)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略偏少,為800毫米左右,而且降水的時空分佈不均,區域性800毫米以上,仍有降水集中期,部分鄉村可能發生山洪或內澇,加上今年伏秋期颱風強降水影響,所以我鎮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在3—9月份。汛期期間因暴雨將引發較嚴重的洪澇或內澇,造成突發群發性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汛期期間可能有以下趨勢:
1、我鎮的xx村等崩塌、滑坡、泥石流易發區,在集中降水期可能出現較為集中的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地質災害具體發生的區域和強度與當時集中降雨的區域和強度有關。
2、地質災害主要發生時段為3—9月,今年全鎮的防範期應為3—9月份。在集中降水時段,當連續降水達到150毫米或日降水100毫米以上時,出現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機率較大;當連續降水達到200毫米或短時間(1日或數小時內)降水150毫米以上時,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將有可能發生。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連續降水時段要加強監測,出現變形加劇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3、鄉村建設和交通、水利、礦山建設等人為工程活動是誘發崩滑流災害的重要因素。新建和改擴建公路邊坡、山區建房切坡段、採石場和礦區排土場、水庫(電站)壩肩、溢洪道及引水(灌)渠等都是可能發生滑坡崩塌的主要地段。
4、xx地面塌陷防護段,要特別注意在汛期和枯水期兩個時段防範地面塌陷發生。
由於長期降水預測難度大、精度有限以及集中性強降水的時間、區域不確定等因素限制,本地質災害預測僅是趨勢性預測,各村及社群要密切關注地質災害氣象預報,積極開展本轄區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提高警惕,防範地質災害,減少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
三、地質災害防範重點和重點防範期
(一)重要防護區段
1、xx村農民切坡建房、傍山建房產生崩塌、滑坡、泥石流防護段;
2、xx村岩溶地面塌陷防護段;
3、全鎮水庫堤壩、溢洪道岩土穩定防護段;
4、全鎮公路幹道防護段。公路兩側陡坡、滑坡以及擋土牆崩塌防護段。
(二)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
我鎮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2處,主要分佈於xx村、xx村
(三)重點防範期
根據我鎮歷年來地質災害主要發生的時段,預測受長江流域週期性影響,雨季延長到3—9月,汛期和颱風影響期間,當降雨達到一定強度時,可能發生以風化殘坡和岩土山體以及人工邊坡崩塌、滑坡為主的地質災害,一些崩塌滑坡和礦山的尾砂庫、廢渣在山洪作用下,易形成泥石流,個別地區在降雨等外力作用下可能發生地面塌陷。應加強重點區段、重要地質災害的防範,必要時,應採取臨時避讓措施,避免人員傷亡。20xx年全鎮地質災害的防範期為3—9月份。
四、防禦方案
(一)汛期應急調查與制定防治方案
1、汛前,各村(居)委會組織力量對轄區內和行業領域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了一次拉網式全面排查,核實隱患點和危險區段的位置、型別、規模、成因及危害等情況。
2、根據調查情況和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要求,各村(居)委會要制定本轄區或行業領域內《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並報鎮人民政府批准,方案要明確劃定重要防禦區段和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並提出具體的防範措施。
3、做好汛期應急調查工作。發生小型地質災害的,由縣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調查並作出應急處理。發生中型地質災害,由市國土資源局派員協助技術支援單位進行調查和提出應急處理意見;發生大型或特大型地質災害,由省裡以上國土資源部門派員進行調查或協助調查。危及100人以下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調查,由縣國土資源局負責調查。危及100人以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急調查,由市以上國土資源部門負責進行調查。
(二)監測與巡迴檢查
1、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重要防禦區段由所在村(居)委會負責巡查監測工作,要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及監測內容及方法、落實監測人員。與工程設施直接相關的地質災害,由相關部門單位負責監測。
2、各村(居)委會要加強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重要防禦區段的巡迴檢查工作,汛期巡查一般不少於2次,重點區域、重要時段要加密巡查。
3、監測期如發現重要異變情況,應按照速報要求及時、逐級上報。
(三)預防、預報、預警
1、所有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應採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凡是有條件進行治理的,要作出治理規劃,並應針對可能誘發災害的情況,採取簡易應急防範措施,以遏制或減緩險情的發生;由工程建設引起的地質災害,要責令並監督有關建設單位及時進行治理。
2、做好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臨災預報工作。險情預報分三級:
一般級:經監測,隱患體險情沒有明顯異變情況的;
異變級:經監測,隱患體險情有擴大、加劇異變情況的;
臨災級:經監測,隱患體險情異變情況特別顯著、位移加快或者變形明顯加劇,處於臨災狀態的。
地質災害隱患點報告:
口頭報告:對異變級和臨災級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發現或接到報告後的半小時內須口頭報告鎮人民政府及鎮國土資源所,重大險情同時上報縣國土資源局和省國土資源廳。
書面報告:(1)當發現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鎮國土資源所應及時採取有效的監測、防範措施,並在2日內將險情和採取的應急措施報告縣國土資源局;同時上報市、省國土資源廳和國家國土資源部。(2)當發現大型和中型地質災害隱患點,鎮國土資源所在採取有效的監測、防範措施的基礎上,大型在2日內、中型在3日內將險情和採取的應急措施報告縣國土資源局,同時上報市、省國土資源廳。(3)當發現小型地質災害隱患點,鎮國土資源所應採取有效的監測、防範措施,在3日內將險情和採取的應急措施報告縣國土資源局。
3、對一般級地災隱患體由鎮國土資源所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實施。對異變級、臨災級地災隱患體,鎮國土資源所要報縣國土資源局組織專業人員作詳細調查論證,確認進入臨災狀態;並在地質災害隱患體一定範圍內,劃定危險區,設定警示標記。要根據不同規模、不同危害情況釋出預警。預警分四級:
特級預警:由省級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一級預警:由市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二級預警:由縣級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一般預警:由鎮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四)應急準備與避險
1、對預警點,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技術支援單位等部門立即派出專業人員趕赴現場,
2、預警點所在的村(居)委會根據險情及時劃定災害危險區,併發佈告示,發放“防災明白卡”。加強對險情監測、避險救災工作的領導,組織制定避險、救災方案,做好必要的搶險救援力量和搶險器材物資準備。
3、做好人員撤離、財產轉移和重要設施保護工作。出現異變級險情,靠近地質災害體地段及災變主要方向臨近地段的人員要立即撤離,重要財產要儘可能轉移,並要作出災害影響範圍內人員撤離、財產轉移方案;出現臨災級險情,災害影響範圍內的人員要立即撤離,重要財產立即轉移,並作好搶險救災臨戰準備;對災害影響範圍的重要設施,如重要交通線、軍事設施、水利電力和通訊設施等,要做好保護工作。
(五)搶險和救災
1、災情發生後的速報制度:發生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地質災害,監測責任人在做好應急處置的同時,必須在接到災情後的半小時內報告鎮人民政府,報告鎮國土資源所,並可同時上報縣國土資源局和市、省國土資源廳。
2、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後,按不同地災級別,鎮人民政府立即啟動相關的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並及時報告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各部門組成的應急指揮系統,按預案的職責分工,部署搶險救災工作。開展災情收集,報告與評估;搶險救援和轉移安置災民;應急保障,請求支援,次生災害預防,災後恢復與重建等各方面搶險救災活動。鎮國土所要在技術支援單位的大力支援下,迅速查明災害發生的原因、影響範圍等情況和發展趨勢,圈定危險地段,提出應急治理措施。加強現場監測,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參與指導搶險救災。
3、做好善後工作。鎮國土所要在搶險結束後,及時統計人員傷亡情況,調查評估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提出災害治理措施。並在基本完成搶險救災任務後5日之內,上報搶險救災情況總結,為災後恢復與重建決策提供依據。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制。各村(居)委會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層層落實防治責任。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由行政首長對所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在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村(居)委會應成立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所在地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重要地質災害危險地和災區要建立前沿防災救災指揮機構。鎮國土所是全鎮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的職能部門,要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認真做好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和防災具體業務管理工作。與地質災害有關的其他部門,要按照鎮政府的部署及其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二)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各村(居)委會要做好地質災害隱患的汛前排查、汛期巡查、巡後複查,發現險情及時報告。對已查出的地災隱患點,發放“防災明白卡”,層層落實群測群防工作,嚴格無災情零報告制度。
(三)加強監測預報,實行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地質災害防禦重在監測預報,專業監測預防由鎮國土所負責。鎮國土資源所要儘快建立監測預報組織,配備人員,建立聯絡工作制度,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聯絡暢通。認真做好監測、預報等各項基礎工作,增強應急反應能力。同時,要根據轄區內地質災害分佈情況,層層建立地質災害隱患體的群測群防組織,落實防災任務,並加強對群測群防人員的業務培訓。
(四)建立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制度。鎮國土所和縣氣象局要加強協作,聯合開展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建立氣象簡訊預報預警網。鎮國土所要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災害資訊,轉發到各村(居)委會、各隱患點監測負責人,以提前做好防災的各項準備工作。
(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汛期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培訓、報刊、報紙、廣播、電視、宣傳欄、科普讀本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增強公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消除和減少誘發地質災害的人為因素。要依法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對可能導致重大地質災害的違規工程,要堅決制止糾正,並監督責任單位採取有效的預防保證措施,對已經造成危害的,按照“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督促責任單位負責治理。
(六)保證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需的投入。各村(居)委會要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經費列入財政支出預算,確保汛期地質災害調查、監測預報、搶險救災所必需的交通、通訊、物資器材和工作經費。要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考慮,做好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經費,以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進行。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3
為切實做好20xx年度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xx]20號)、《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國務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陝政發[20xx]59號)和《旬陽縣20xx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結合我鎮地質災害現狀和20xx年汛期降水趨勢預報,制定本方案。
一、全鎮地質災害現狀及20xx年地質災害概況
我鎮地質災害型別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型別。其時空分佈與地質環境條件和氣候環境關係極為密切。強降雨、凍融作用以及不合理人為工程活動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間上,我鎮山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地質災害極為發育,危害嚴重;在時間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生在5-9月主汛期。
20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相關單位密切配合下,我鎮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一是推進了地質災害防治制度化、規範化建設;二是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進一步加固,落實了群測群防責任人、監測人、監測補助經費,夯實監管責任;三是加快了地質災害治理專案進度,提高了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準確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xx年、我鎮由於各項防範措施得力,責任落實到位,全年未造成人員傷亡。
二、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據安康市氣象臺中長期氣候預報資料:預計20xx年降水量較往年正常略偏多,旬陽900~1100毫米。預計冬季降水較常年略偏少,春季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多;第一場透墒雨預計出現在4月中旬,接近常年出現日期;初夏汛雨出現日期較常年同期偏早;汛期分佈規律。結合20xx年地質災害特點、隱患點穩定狀況和市氣象臺對20xx年全市降水量趨勢初步預測,預計20xx年全鎮地質災害發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與20xx年相比呈上升趨勢,災害型別將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預計區域性地區暴雨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災害,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三、重點防範區段和防範期
(一)重點防範的村、社群
**、**、**、***、***等村莊社群,地質環境條件複雜,人口集中,在強降雨、不合理人為活動等因素影響下,發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二)重點防範的礦山及集中開採區
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礦山及集中開採區有:**鎮南沙溝鉛鋅礦區,主要表現為泥石流、礦渣水石流、滑坡等災害。
(三)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交通幹線
縣道蜀小路**段;鎮域內通村到組公路。上述公路位於山區,修路切坡造成的不穩定邊坡較多,若遇暴雨、連陰雨區域性地段可能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
(四)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預測
根據我鎮目前已掌握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穩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險性,選擇27處作為20xx年度省、市、縣級重點監測點,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提出了應急防治措施,明確負責人、責任人、監測人等(詳見附表)。
(五)地質災害發生的時段預測
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降水密切相關,20xx年預計地質災害相對集中發生的時間段為5月至9月,其中7月至9月為地質災害高發期,在降水作用下極易引發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因此,在這段時期需加以重點防範。各級人民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制定防災預案和應急預案,確保“情況掌握到戶、資訊預警到戶、責任落實到戶”,及時進入重點防範工作狀態,認真落實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確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編制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及時完善應急預案。
汛前各村(社群)要根據地質災害發育分佈現狀以及降雨、洪水等趨勢預報,及時編制併發布以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段)分佈、危害預測、重點防範期、人員避險轉移路線、防災減災措施、應急措施及監測預防責任人為主要內容的《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二)加強地質災害隱患監測工作。
及時瞭解和掌握地質災害演變過程,捕捉災害發生前的特徵資訊,為正確分析和預報災情提供科學依據。簡易的監測方法有以下兩種:一是裂縫相對位移監測法。該方法是監測滑坡體裂縫兩側相對張開、閉合變化和塌陷區地裂縫變化的監測方法。監測點選擇在裂縫兩側,一般2個一組,測量其距離,或在裂縫兩側設固定標尺,以觀測裂縫張開、閉合和垂直變化。此外,還可在建築物(房屋牆、擋土牆、漿砌片石溝側壁等)的裂縫上貼水泥砂漿片等觀測裂縫的變化情況。另外,可用已有的裝置儀器進行專業化監測。二是宏觀地質調查法。該方法是對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災害的變形形跡進行追蹤調查的監測方法。應在變化明顯地段設立監測點和調查路線,採用專人巡視或動員附近群眾監測等方式,及時掌握隱患點各類變化。
(三)突出重點隱患區域防治。
要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幹部群眾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的宣傳培訓工作,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避險能力。認真實施汛前巡查、汛中檢查、汛後核查制度,把工作重點放在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將受災害威脅的群眾列為重點搬遷物件,結合陝南避災搬遷工程進行搬遷。搬遷避讓是山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最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根據不同地質災害型別,可採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滑坡。一是採取排水治理,在滑坡體外圍設定一條或幾條環形排水溝,使滑坡體外的地表水不能進入滑坡體內。對大型滑坡體,可在滑坡體上設定排水溝,使地表水排出滑坡體,不致滲入滑坡體內部;二是採取工程治理,在滑坡體及坡腳建抗滑垛、抗滑樁、抗滑牆、錨固等,增強滑坡體的穩定性;三是按設計方案或應急調查指導的方法及時實施防治。
2.崩塌。對崩塌體採取解除安裝、清除、固化、坡面防護、噴漿等工程措施。
3.泥石流。採取生物措施提高流域內溝谷坡面植被覆蓋率、工程措施(攔擋、排導)、流域內綜合治理等措施。
4、地面塌陷。在採空區上方應設立警示牌、圍欄,嚴禁在採空區上建房、修路;對已形成的塌陷坑,要及時進行回填,避免人畜誤入,同時也達到恢復生態環境的目的。
(四)健全完善群測群防體系。進一步完善群測群防網路體系,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汛前將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搶撤方案”制定完成,確保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和防災避險明白卡發放到戶,逐點落實監測人和監測責任人,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實現“兩卡”和“預案”的全覆蓋,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針對本轄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狀況,要在滑坡、崩塌、泥石流易發區段設立警示標誌,禁止受威脅物件進入危險區,有效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五、地質災害防治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組社群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採取有效措施,落實監管責任,完善防治制度,全力以赴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密切協調配合。鎮屬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大工程、交通沿線、礦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及時對地質災害隱患做出預測、預警、預報;加強對在建工程的監督管理,對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工程,督促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採取預防治理措施;相互通報地質災害監測資訊,實現資料共享。
(三)強化宣傳教育。各村社群單位要持續深入地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逐級建立健全防災責任制,層層落實防治責任,並對有關人員進行必要培訓。同時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按照《旬陽縣20xx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鎮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積極開展鎮級、村級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透過模擬現場的搶險救災的應急處置,達到全面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的目的。
(四)落實工作責任制度。防汛辦、民政站、國土資源所等部門要相互配合嚴格落實地質災害汛期險情巡查、應急調查和災情速報等制度,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一旦發生災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趕赴現場,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發現臨災險情,要立即組織應急調查,確認險情,迅速採取避讓、應急處置措施。出現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在立即處置的同時,要按照地質災害速報制度,迅速上報上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
**鎮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
值班電話:0915-*******,傳真:0915-*******。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4
為切實做好2017年度三湖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的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條例》,《湖南省地質災害保護條例》和《衡陽縣2017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威脅物件
(一)、地質災害威脅物件
1、存在地質災害的村組主要有南北村勝利組、甘泉村千步組、丫木組、西村村周山組、塘灣組、下皂組、新建村六平組,這些村組自然因素和人為工程活動及降雨等因素影響,發生滑坡、崩塌地質災害可能性很大。
2、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交通路線
三湖鎮地處偏遠地區,境內有甘泉村至南北村公路、鼓峰村至中合村公路,文光村公路,管橋村易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由於公路建設具有深挖、高填、切坡的特點,且部分建設專案位於地質災害容易發區,工程建設對地表破壞嚴重,導致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很大。
(二)地質災害威脅範圍
1.突發性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域
2017年突發性地質災害高發區是:西村村塘灣組、周山組、下皂組,南北村勝利組、甘泉村千步組、丫木組,新建村六平組。
2.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
我鎮範圍內有7個地質災害隱患點(見表1)。
二、地質災害趨勢預測與重點防範期及區域
(一)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地質災害發展趨勢受到地質條件、氣候變化、人為活動強度和方式等因素影響,以及我鎮村組道路建設應高度注意防止人為誘發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時期
暴雨是我鎮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我鎮降水錶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總的降水趨勢是山區大於丘陵,丘陵大於平原。根據氣象部門2017年度趨勢預測分析今年汛期(4——9月)降水正常。其中,前期汛期(5——6月)降水正常偏高,區域性可能有短期洪災的發生,後汛期(7——9月)降水較小,秋季明顯,特別注意防範(7——8月)強颱風對我鎮的影響
(三)重點防範區域
近年來,由於鄉村公路建設增加,甘泉片責任區和西村村、文光村、永安村、新陽村地質災害頻發,這些區域地質疏鬆,而且夾雜石塊,一遇到暴雨、雨水沿裂縫侵入土體,導致滑坡和小型泥石流。需加大這些地區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
三、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組織機構、單位責任
(一)、地質災害調查
我鎮24個村、1個居委會,451個小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野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為防災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今年,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調查,查清地質災害發育及分佈規律,完成《三湖鎮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為鎮預警預報、群測群防系統建設、防災減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2——3月,對全鎮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調查和巡邏。
(二)、地質災害監測
本方案附表中所列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作為本鎮重點監測物件。對新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給於重點監測,監測內容主要包括隱患變形情況,地下水變化情況等。要採取汛期巡查和監測結合、並且單位監測和群眾監測相結合、定期監測和連續降雨時加密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監測。
(三)組織機構
鎮人民政府成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組織指揮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值班室設在鎮人民政府辦公室,值班電話:聯絡人:電話:
(四)明確相關單位防治責任
1.黨政辦公室:負責地質災害重大事件的綜合協調和應急管理指導工作。
2.各村委會及居委會:書記、主任要對本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開展本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具體承擔本區域內地質災害全面巡查,開展隱患點日常監測,落實隱患點的監測人及警示標誌,組建應急隊伍,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教育工作,負責搬遷避讓措施,接到或發現地質災害險情報告時,要及時組織人員及財產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災疏散,及時報告鎮政府和鎮國土資源所,採取有效措施做好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工作,安排災區重建和治理工作,積極配合鎮政府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工作明白卡。
3.國土資源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工作;擬訂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及應急預案,報鎮人民政府批准後公佈;對基層上報的地質災害險情,會同有關部門儘快到現場勘察,提出應急處理措施,向上級國土部門和鎮政府報告;不得隱瞞、謊報地質災害災情。
4.安監站:要對非煤礦山、工業企業、各類選廠、尾礦庫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處理,及時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5.鎮衛生院:組織本單位人員趕赴災區搶救傷員,負責災區防病治病和衛生防疫工作及藥品供應。
6.水管站:要對全鎮河道周邊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處理,及時預報降雨強度及分佈範圍,特別要加強對危險天氣的研究,會同國土部門及時釋出地質災害預警預報。
7.路政中隊:要對公路沿線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處理;加強交通線路的邊坡防護;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路段的巡查,危險及潛在隱患地段應加以治理;同時對擬建和在建交通工程專案進行監管,透過合理選線、科學設計、規範施工,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及時治理施工中發生的地質災害。
8.民政辦:在地質災害預警期內要做好搶險救災準備,籌措資金和救災物資;災情發生後應及時做好優撫工作;組織核查災情及上報。申請、管理、分配救災款物,組織指導救災捐贈、組織轉移、安置受災人員及災民生活,負責救災物資的組織和供應工作,組織指導災民倒塌房屋的恢復與重建。
9.財政所:保障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及時到位
10.派出所:負責組織、指揮、協調公安機關維護災區社會治安,參與搶險救災,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治安事件,做好災區道路的交通的疏導工作。
11.住建站:要對城鎮建設中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處理;在進行城鎮規劃時應充分考慮遭受或引發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和危害性,合理規劃佈局;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城鎮範圍內的建築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2.中心學校:對各校區周邊存在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排查處理;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各學校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學生防災知識教育工作;負責組織、轉移受災學校師生員工,做好災後學校教育、教學組織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做好災後校舍的恢復、重建工作。
13.環保站:負責災害影響的環境評估;負責地質災害可能造成次生突發環境汙染事件的應急監測,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減輕環境汙染危害。
14.武裝部: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投入搶險救災,偵查災情,開展國防後備力量應急動員,重點是搶救被埋人員,救扶受災群眾、工程搶險、處置次生災害。
15.鎮紀委:負責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履行職責實施監督;對國家工作人員和村組幹部及隱患點監測人員因工作失職、瀆職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進行查處。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地質災害防治目標
各村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和全面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切實加強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認真部署和落實,保證領導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資金到位。各級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和應急指揮人員要落實到責任制,實行行政領導責任追究制,將地質災害危害隱患點的監測和預防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責任人、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組織好監測、預防、預報預警、群測群防,治理及突出地質災害應對工作。
(二)制定方案,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
鎮國土資源所應在總結往年度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基礎上,結合轄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佈、型別、規模、危害性等實際情況,認真組織編制和落實到本轄區內《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提出本地區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的具體防災措施,落實監測主要負責人,協調各村委會確定避災方案和緊急疏散路線。編制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應及時報同級人民政府批示後公佈,並上報國土資源局備案。對違反規定不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造成地質災害重大傷亡和事故的,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相關規定,追究直接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完善制度,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
各村委會和國土資源所,要按照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衡陽市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要求,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確保形成“統一領導、綜合負責、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系,儘快形成“政府統籌協調、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應急管理機制。一是要建立預報預警應急指揮系統,完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二是認真落實汛期值班、險情巡查制度,向社會公佈地質災害報警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充分發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網路的作用。三是要發放地質災害防災避災明白卡,在危險區域樹立警示牌,讓處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具備“自我認識,自我監測、自我防範的能力”。四是要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在汛期時對重點區域進行地質災害巡迴檢查,做到“快調查,快定性、快決策、快實施”。五是各村委會組織或指定一支搶險應急隊伍,以備擔任突發性地質災害搶險任務。
五、落實經費,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
鎮人民政府將按照《地質災害條例》和《湖南省地質災害環境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安排地質災害調查、預防和自理經費,納入年度計劃財政預算,並根據當地財政狀況和防災工作需要,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同時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籌措機制,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對危害大,影響嚴重、急需治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進行徹底治理或搬遷避讓,有效地保護公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加強協調,確保資訊暢通無阻
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鎮國土資源所要加強與建設、水利、交通、氣象等部門共享機制。要加強與防汛救災部門的協調、溝通和合作,互通情報,確保鎮、村、組三級之間資訊暢通,加強協作,傳達下情上報及時準確,為全鎮汛期地質災害工作提供資訊渠道。
七、加強監測,提高地質氣象預警預報
要加大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運用新方法、新技術進行監測分析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與氣象部門要繼續密切配合,聯合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透過氣象部門現有的群發手機簡訊天氣預報,指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八、加強監督,依法查處地質災害違法行為
各村委會要按照《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的規定,切實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區工程建設的管理,禁止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審批新建住宅及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加大地質災害危險評估、各類工程建設專案的監管力度,依法查處地質災害違法行為,從源頭上控制和預防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注意預防集鎮基層設施建設、中心、村莊建設、農村建房和山體過度開發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合理開發利用礦山資源,認真做好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落實礦山地質環境和保護責任,有效防治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
九、加強宣傳,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各村委會和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監測、預防、避險、搶險、治理等知識,做到地質災害預防知識進社群、進農村、進學校、進礦山,特別是要讓地質災害嚴重地區的頒佈群眾都掌握這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規範,增強防災意識,提高抗災能力,確保一方平安。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5
為切實做好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減輕因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和上級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認真做好20xx年至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易發地點
根據歷年地質災害發生情況,我市地質災害易發地點主要包括:位於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鄉鎮、村莊、集市等人員集中地(重點是和辦事處),人工開挖的高陡邊坡的坡腳和自然土質斜坡附近的居民居住區,礦山開採區,公路、鐵路等交通幹線,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其它在汛期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
各地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認真調查、綜合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列出本地重要地質災害易發地點,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對危害嚴重、需重點防範的地質災害危險點,要掛牌督辦,限期整治到位。
二、重點防範期
突發性地質災害的發生與降水密切相關,我市主汛期是5月至10月,這段時間暴雨、持續降雨極易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因此,我市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為5月1日至月30日。
三、監測、預防責任人
㈠各鄉鎮(辦)地質災害隱患點,由鄉鎮(辦)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監測、採取防範措施並落實防災責任人,在主汛期增加監測巡查頻次,以便及時掌握地質災害危險體的變形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預報。
㈡危及鐵路、公路、水利水電、河堤及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由設施的主管部門負責監測、採取防範措施並落實防災責任人。
㈢危及學校、工礦企業、事業單位等受災主體單一地質災害隱患點,由其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監測、採取防範措施並落實防災責任人。
㈣其他人為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由建設責任單位負責監測。
四、防控措施
20xx年至20xx年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並採取以下防治管理措施,力爭把地質災害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和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㈠高度重視,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充分認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鉅性,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不懈地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地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地本部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第一責任人,要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制,將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具體負責人,務必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㈡明確職責,加強合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資源、建設、交通、水利、教育、旅遊、氣象等部門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市國土資源部門要認真履行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職責,切實做好地質災害的巡查、監測、預報、預警和防治工作。要督促、配合建設、交通、鐵路、水利、教育、旅遊等部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督指導。
2、市建設部門要加強對建設專案和建設單位的管理與監督,在有可能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危險的斜坡上進行修路、建房、開礦、取土等工程活動,必須事先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工程勘察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範進行勘察、施工,防止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
3、市交通部門要組織開展對公路、鐵路沿線地質災害調查,發現險情要及時採取防範措施,做好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並在隱患路段設立醒目的警示牌,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注意。建立公路、鐵路沿線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系統,做好公路、鐵路沿線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治理。
4、市旅遊部門要組織開展各旅遊區(點)地質災害調查,建立旅遊區(點)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系統,加強對轄區內從事旅遊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從業人員防災知識的培訓,加強對旅遊人員防災知識的宣傳。
5、市教育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各中小學校區(舍)的地質災害調查,編制中小學校區(舍)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在每年汛前、汛中,對中小學校區(舍)及其周邊的地質災害或隱患進行全面排查,對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校區(舍)要加強巡查與監測,落實防災責任、防災措施和應急措施。
6、市水利部門要加強水利工程設施特別是病險水庫(壩塘)的巡查、監測、預報,對出現的險情要及時採取措施,及時治理;要加強對建設專案和建設單位的管理與監督,防止建設過程中引發地質災害。
7、市氣象部門要做好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測預報及預警資訊的釋出,要及時將氣象預測預報及預警資料通報各有關部門及責任人。
㈢排查隱患,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路。各地各有關部門在汛前、汛中、汛後要及時組織人員進行地質災害巡迴檢查,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制定防災預案,落實監測責任人、預警訊號、撤離路線等,連同防災避險明白卡,一併發放到每戶受災害威脅的群眾手中。
㈣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工作,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各有關部門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納入其宣傳計劃,紮實細緻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培訓工作,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月全國安全生產宣傳月等,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增強公眾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㈤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經費,建立地質災害防治投入保障制度。各地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年度計劃和預算中安排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確保地質災害及其隱患得到及時監測、預報、調查、勘查和治理,保障群測群防網路體系的有效執行。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6
為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XX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和《XX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規定,結合我鎮實際,編制本預案。
一、汛期降水趨勢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預計我鎮今年汛期(3-6月)總降雨量約720-800毫米,比常年偏多2成,降水集中期在6月中、下旬,汛期結束時間為7月上旬。
二、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主要發災區域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和有關資料反映,結合我鎮地質環境特點分析,XX、XX、XX是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高發地區。XX鎮灣坡煤礦的地表極易發生因暴雨誘發的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礦渣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原XX線王坑路口段公路沿線要預防山體滑坡、崩塌災害。河堤、水庫要嚴防管湧。同時,須嚴防各類建設工地不規範施工造成地質災害事故。
(二)主要發災時段預測
主要發災時段為3-9月,其中4月下旬至6月下旬為地質災害高發時段。大面積、長時間、集中性降雨,是導致地質災害的主要誘因。因此,在強降水時期,特別是小時降雨量達到20毫米時要加強預警工作。
(三)地質災害隱患點預測
1.礦山:礦山企業開採,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面塌陷;造成山體陡坡,形成山體滑坡和崩塌。
2.坡腳開挖、切坡建房地帶:破壞山體原始應力平衡,當汛期來後,雨水滲透到坡體內,造成坡體下滑。
3.因地質構造自然形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地帶。
三、防災措施
我鎮每年發生的各類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XX村石壁衝、王坑衝山頂、山田村天子山、XX村四組以及XX村上林山等嚴重地質災害區(點)。針對我鎮具體情況,今年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一)深入宣傳,提高廣大幹群的防災意識。要認真落實地質災害宣傳工作,全面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杜絕人為責任事故的發生。要透過電視、報刊等宣傳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向廣大幹群深入宣傳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和地質環境管理的各種知識,重點宣傳山洪災害的突發性、危險性,普及汛期災害防治的基本常識,不斷提高人們主動防範、依法防治的意識,增強防災能力。
(二)加強領導,強化工作責任。為確保全鎮防災工作順利開展,鎮政府成立由鎮長XX同志任組長、黨委委員、武裝部長XX同志、黨委委員、副鎮長XX同志、副鎮長XX、鎮長助理XX任副組長,土地辦、農辦、民政所、安全辦同志任成員的鎮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XX兼任辦公室主任。要把防治地質災害、減少災害損失納入鎮政府重要議事日程,與各行政村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狀,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制訂相應的防災方案,落實專人專點監測。同時從大局出發,樹立有備無患意識,服從統一指揮、統一調配,保證防災搶險工作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三)貫徹落實"三項制度".汛期地質災害值班制度、災情速報制度、險情巡視制度三項制度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行為準則,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具體責任體現。結合我鎮的具體情況,嚴格按照"三項制度"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照我鎮編制的地質災害防治預案進行逐項落實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出現險情時,及時做好人員遷避、緊急疏散、應急搶險和災情速報等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四)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路。對本區域內地質災害隱患區(點)定期巡迴檢查,及時預報險情,特別是加強對山體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易發區的監測工作。加強各級責任人的責任,建立起鎮、村和廣大群眾三位一體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充分發揮聯絡員隊伍作用,逐步形成群測群防意識。
(五)加強採礦活動管理和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嚴禁亂採濫挖,防止水土流失。按照《XX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的規定,嚴格執行新辦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准入制度。加強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繳存力度,有效改善礦山地質環境,減少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
(六)落實經費,保障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用於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災變險情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處理及治理工作。積極加強與省市縣國土資源部門的聯絡,爭取國家投資對嚴重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勘查和治理。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7
為了切實做好全鄉20xx年地質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損失,根據《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北湖區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預案》以及我鄉近年來地質災害發生的情況和防治經驗,編制本預案。
一、20xx年全鄉地質災害情況
鄉政府對防治工作非常重視,對地質災害的防災避災工作布臵早,及時下發了《xxx瑤族鄉20xx年山洪地質災害防災預案》,與各村委會主任簽訂了防災避災責任書,建立健全了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視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各村行動迅速,宣傳到位,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及知識增強。20xx年汛期與往年相比,降雨量相對較少,且相對集中,主要發生在4月、5月,由於防範早,加上雨水較少,因此沒有形成大的地質災害。
二、20xx年地質災害威脅物件與範圍
(一)地質災害威脅物件
1、存在地質災害的主要村
①xxx村 ②十寺村 ③桃仁村 ④太陽村 ⑤茶元村 ⑥介木山村 ⑦正衝村
2、存在地質災害的主要礦區(點)
①十寺礦區 ②亭子板非法砂場
3、存在地質災害的主要交通幹線路段
①郴仰公路xxx段 ②xxx——桃仁路段 ③xxx——太陽路段
4、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預測
根據近幾年我鄉地質災害情況調查,共有地質災害隱患近十處,其中有些隱患點潛在危險較大,若誘發因素達到一定程度,即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要特別加強防範。
①正衝至下介木山新村泥石流
位於正衝村至介木山新村河谷地段,山高坡陡,溪溝狹窄,河床縱坡比大,三面環山,集雨面積大,具有短時間內大量來水的地形,而且因修建郴仰公路境內的生態尚未得到全面恢復,泥石流物源豐富,遇到大暴雨或強降水,就可能發生泥石流。嚴重威脅著正衝、介木山新村居住在河口、臨近河床的95戶、430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②趙家灣後山滑坡群該滑坡群
該滑坡群在20xx年“8。8”洪災後,雖未見明顯滑動,但仍於不穩定狀態,其後緣裂縫長260米,寬50米,滑體體積約5000立方米。該滑坡群對趙家灣350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③十寺礦區
十寺礦區雖然是近年來才啟動開發工作的,但其礦區開採歷來已久,地表山坡隨處可見大大量堆放的煤矸石、廢石,地下采空區域越來越大。大暴雨時極易引發大範圍的礦渣流及透水事故,嚴重威脅礦區民工、居民及下游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④亭子板非法砂場
此處砂場臨近郴仰公路,其周圍植被嚴重被破壞,裸露的砂石透水強,抗衝力弱,經暴雨沖刷和長時間浸泡極易形成泥石流和山洪,給郴仰公路及下游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三、重點防範期
一般主汛期即為重點防範期。我鄉地質災害的發生與強降雨及不規範人類工程活動關係極為密切,預測今年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6—9月份的集中降雨時段,其中6—8月為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另外為注意防範夏季熱帶風暴對我鄉的影響。礦業活動強烈的地區要高度注意防止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
四、地質災害監測
(一)重點監測的範圍、內容
原則上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是本年度監測的範圍,在汛期地質災害巡查中,應重點核查並作出穩定情況的初步判斷。 監測內容主要包括隱患體變形情況、動植物異常情況、地下水變化情況等。
(二)地質災害監測方法
採取汛期巡查和常規監測相結合、專業單位監測和群眾監測相結合、定期監測和汛期連續降雨時加密監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監測。
1、汛期巡查
一般每年汛期是地質災害高發時期,鄉、村兩級必須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並落實監測責任。
2、群測群防監測
利用已建立形成的群測群防網路,對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全面落實監測人,透過監測及時掌握隱患點動態變化情況,對災情及早發現,主動避讓。
(三)監測責任單位、責任人
1、自然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在駐村鄉幹部的指導下,由各行政村和當地群眾組織實施監測。
2、危及主要交通幹線、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由設施的主管部門負責監測。
3、其他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由直接防災單位負責監測。
五、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
1、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認真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湖南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在鄉政府成立山洪地質災害防災避災工作領導小組和編制防災預案的同時,各村各單位也要相應成立領導班子和編制防災預案,將防災避災工作落到實處。對重點管理地段要明確專人進行監測預防,建立健全群測群防網路,以多種形式宣傳和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對監測人員進行專門培訓。
2、對山洪地質災害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平時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綠化和保護好環境;對處於山洪河谷中的住戶要進行避讓搬遷;對隱患點要加大監測和巡查力度,發現的裂縫及險情要及時上報並夯實,在其上方開挖截水溝、排水溝。
3、儘量做到勤監測、早發現,在第一時間內及時疏散人員。
4、建立健全重大險情和災情速報制度。一旦發生災情,應在6小時內速報鄉政府(電話:2705003)並組織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搶險救災,做好應急處理,儘可能減輕災害損失,防止災情擴大。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8
一、地質災害防治原則和目標
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陷等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地質災害防治原則主要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全面防治,突出重點。
地質災害防治目標是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提高預報成功率,促進地質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二、20xx年地質災害防護重點
根據遂川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和全鎮發生的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條件相關分析,我鎮重點地質災害危險點分佈範圍主要有衙前村街組、潭背組、金田坑組、大東坑組、店下組;士高村樂木會組、泥坑組、東邊坑組、蕉坑組;上芫村曲尺坑組、洋金坑組;溪口村、茶盤洲組、龍鳳橋組、嵩嶺洞口組、橫坑組;雙鏡村嶺子腦組、鄭花坑;段尾上莊組、廟山組、老屋場組;石盤村桂林坑組、高車坳組、雙鬥坑組、足子坑組、大坑組。災點威脅農戶96戶,人口574人。重點防護段為衙前街、士高、段尾、溪口、石盤崩滑群和公路沿線崩滑體,災害型別主要有崩塌與山體滑坡。各村委會和水利、道路工程受益單位對災害點、災害段進行逐一檢查,對危險處抓緊實施整改措施,避免因工作失職而造成人為的損失。
三、20xx年地質災害預測
(一)降水趨勢預測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我縣今年雨季(3—9月)平均雨量比往年年略偏多,汛期平均降雨量為700—800毫米,區域性1000毫米以上,雨量時空分佈不均,並考慮颱風影響,所以我縣地質災害防治重點防範期在3-9月。
(二)地質災害預測
1、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和地質形成的實際,結合氣象、水文部門降水趨勢預測,20xx年全縣汛期由降雨誘發地質災害的範圍和強度略高往年。在汛期部分地方會有降水集中期和強降水。各村委會和鎮直各單位要密切注意當地實時天氣預報,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加強監測,注意防範。
2、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地段,在雨量集中的.3-9月,特別是6-9三個月受颱風或熱帶風暴影響,常因災害性暴雨和特大暴雨而引發地質災害。我鎮屬暴雨型地質災害高發區,在集中降水時,當連續降水達到50毫米或日降水100毫米以上,將出現崩滑流災害;當連續降水達到200毫米或短時間(一日或數小時)降水150毫米以上,崩滑流災害將大量發生。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在連續降水時要加強監測,一旦發生異常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3、城鎮、鄉村建設和工業、交通、水利、礦山建設等人為工程活動是誘發崩滑流災害的重要因素。山區建房切坡段,城鎮規劃區切坡段、礦山、採石場,新建和改擴建公路邊坡、水庫(電站)壩肩、溢洪道及引水(灌)渠等是可能發生滑坡崩塌的主要地段,應加強監測防範,特別要注意防範山區傍山切坡建房地段的滑坡危險,不得新增傍山高切坡建房,防止出現新的隱患。
四、地質災害防禦方案
(一)汛前調查與制定防治方案
汛前鎮國土資源所會同水利等部門加強對地質災害險情的動態監測,對鎮內地質災害險情進行檢查,核定危險點和危險區段的位置、型別、規模、成因及危害等情況。根據調查情況,編制全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核定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提出防範措施,落實防災責任。
(二)巡視監測
在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內,國土資源所、水土保持站、民政所、各村委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加強地質災害險情的巡迴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要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及監測內容與方法,落實監測人員。與工程設施直接有關的地質災害危險點,由相關部門、單位負責監測工作。
(三)預警和防治工作
1、重要地質災害危害點,應採取工程治理或者搬遷避讓措施。
2、做好重要地質災害危險點險情監測預報工作,預報分三級。
一般級:經監測,隱患點險情沒有明顯異變情況者;
異變級:經監測,隱患點險情有擴大,加劇異變情況者;
臨界級:經監測,隱患點險情異變情況特別顯著,加快或有其他明顯徵兆者。
3、對異變級臨界級預報點,國土資源部門組織專業人員作進一步調查論證。對確以進入危險階段者,要根據地質災害可能的規模、地域重要性及危險性,分別由縣和鎮人民政府釋出預警,在地質災害危險點,一定範圍內劃定危險區,設定警示標記,預警分三級。
一級預警:由市政府或省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二級預警:由縣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三級預警:由鎮政府向社會發佈劃定危險區告示。
4、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禁止爆破、削坡進行工程建設以及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
(四)應急準備與避險
1、預警點所在村要立即成立有關人員參加的防災領導小組,加強對險情監測、避險救災工作的領導,組織制定避險、救災方案,做好必要的搶險救援力量和搶險器材物資的準備工作。
2、做好人員撤離、財產轉移和重要設施保護工作。出現異變級險情,地質災害體地段及災變主要方向臨近地段的人員要撤離,重要財產要轉移;出現臨界級險情,災害影響範圍內人員要立即按轉移路線轉移到安全地帶,重要財產要儘可能轉移,並做好搶險救災臨戰準備,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五)搶險和救災
1、地質災害發生後,鎮政府啟動並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鎮政府有關部門按照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分工,做好相應的應急工作。
2、災發地的防災領導小組要立即按防治方案和應急預案要求,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各村委會要組織搶險救援隊伍迅速進入現場,搶救被壓埋人員,協助進行工程搶險。民政、衛生、水利、工商、公安等部門,應當及時設定避難場所和救濟物質供應點,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做好醫療救助、衛生防疫、藥品供應、社會治安等工作。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制
各村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成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肖邦鋒同志任組長,肖瑞培同志任副組長,曾令春、劉見生、謝曉弘、郭薇薇、湯仰永、羅海春、彭麗芸、謝大源、胡毅輝及鎮各駐村幹部為成員。統一組織協調鎮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並層層落實防治責任制。
(二)加強監測預報,實行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
地質災害防禦重在監測預報,各村要根據村內地質災害分佈情況,落實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群測群防和防治工作任務,加強對群測群防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村民建設用地選址,嚴防高切坡建房,發生一起堅決制止。
(三)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教育
防治地質災害的最終成效必須依靠全民參與,要利用生動案例、氣象簡訊、宣傳單、黑板報等手段宣傳地質災害防治基本知識,提高全民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鄉鎮地質災害防治方案9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切實做好全鎮20xx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結合全鎮實際情況,及上級有關檔案精神,修編制定本方案。
一、原則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必須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開展群測群防,採取適當的工程治理措施,阻止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發展,避免或減輕地質災害損失。遵循"社會、經濟、生態三大效益相統一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協調"的基本原則,同時兼顧以下原則:
1、堅持政府統一領導、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原則;
2、專業隊伍與當地群眾相結合,技術業務與行政措施並重原則;
3、事先摸清災情、充分做好準備與應急處置原則,分部門負責並協調一致原則;
4、區域性利益服從全域性利益原則;
5、全面規劃與重點防治相結合的原則;
6、防治地質災害與其它社會經濟活動協調發展的原則;
7、堅持“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
各村、各單位、企業應按照防災方案要求,快速、有序、高效、科學地實施境內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提高防治地質災害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目標
地質災害的危害極大,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破壞房屋、交通、水利設施,造成人員傷亡,破壞生態環境等。因而,推廣普及地質災害防治迫在眉睫,促進地質災害防治法制建設,要求全鎮積極主動地、科學地、有計劃地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的損失與威脅是全鎮工作的重要目標。地質災害防治的目標就是透過有效措施,做到提前預警,應急得當,達到儘量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危害的目的。
三、地質災害現狀及防治形勢
(一)自然地理與地質環境概況
鎮位於縣中部,全鎮面積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13萬畝,林地面積21萬畝,轄36個行政村,130個自然村,總人口4.3萬人,古寧線、福汾線、古屏線穿越境內。
鎮屬於亞熱帶山區季風氣候,溶蝕高原地貌顯著,石頭山多,地表缺水,土層微薄,降雨滲漏嚴重,地表水源貧瘠。平均海拔650米,常年平均氣溫17.8℃,最低氣溫-5℃,最高氣溫38.6℃,年降雨量1680毫米以上,無霜期為280天。鎮區地質構造發育,以斷裂為主,主要有NNE、NE、SN、NW向斷裂,斷裂破壞了巖體的完整性,致使岩石破碎,加劇了岩石的風化速度,削弱岩石的強度。對地質災害的產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地質災害現狀
全鎮是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鎮之一,全鎮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1個,其中滑坡12處,崩塌9處,分佈於全鎮16個行政村,其中一般隱患點7處,較大隱患點14處,重大隱患點0處,威脅76棟房屋,123戶,合計599人。全鎮共有高陡邊坡地質災害點9處,分佈於6個行政村。其中,銀場村、周厝村、牛峰村為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高陡邊坡地質災害隱患點均有分佈的行政村。
(三)防治現狀
全鎮在縣相關單位的領導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有所成效,建立了災點監測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和抗災、救災應急反應系統,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有所提高。但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依然整體較為被動;防治工作和技術管理能力薄弱以及麻痺僥倖心理尚存等問題。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仍然繁重。
四、20xx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省氣象局釋出的20xx年氣候預測:
1、早春季(3-4月):預計早春季總降水量偏多1-2成。月份分佈大致是:3月和4月偏多1-2成。
2、雨季(5-6月):預計雨季總降水量偏多1-3成。雨季可能出現持續性暴雨過程。
3、夏季(7-9月):預計總降水量偏少1-3成。
4、秋季(10-11月):預計總降水量偏少1-2成。
5、預計20xx年登陸或影響我縣的熱帶氣旋(俗稱颱風)總數4-5個,較常年略少,但強度偏強,可能有秋季颱風影響。
颱風和強降雨時期將可能為地質災害高發期。同時,各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仍為各村地災點,可能在暴雨及人類工程活動等外力作用下,產生災害;其他低山區的一些房後高陡邊坡、溝口民房等,均有變形破壞或出現滑坡、泥石流的可能。
五、地質災害防治部署
(一)落實防治地質災害責任制
成立鎮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成員,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地質災害防治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各村、各單位、企業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要將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和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地質災害責任人由鎮政府及有關部門分管領導、受威脅單位主要負責人、村兩委主幹擔任。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村居,由村兩委組織受威脅村民開展巡查、監測。
國土資源所是全鎮地質災害防治的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制定防治地質災害工作方案,宣傳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知識,建立並完善地質災害點資料庫與群測群防網路,實行汛期24小時專人值班,時刻保持與防汛抗旱、氣象等有關部門的緊密聯絡,按規定及時報告、轉達和指揮治理,加強防治地質災害的技術指導工作並提出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
其它有關部門按照部門職責分工,落實防災責任制,認真做好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險情巡迴檢查
各村、各單位、企業應組織人員對本轄區內的主要地質災害點、災害重點防護區進行巡迴檢查,其主要任務是:
1、檢查地質災害防災方案落實情況
主要內容:組織機構(各村、各單位、企業防災責任人),危險點監測(監測責任人、觀測點佈置、觀測方法、記錄、匯交整理),資訊網路,防災預報,危險區群眾的防災意識,應急方案及措施等。
2、檢查主要災害危險點
對轄區內主要地質災害危險點,要劃定警戒區,設立告示牌;行政村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重點防範,並掛牌警示;對轄區有險情的災害點進行現場和室內檢查,發現地質災害危險點有明顯異常情況的,所在村應及時上報鎮人民政府,並組織調查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三)災前監測與安全轉移
1、當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為三級時,鎮政府、國土資源所應部署防災工作,加強值班;應及時組織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區的巡查;隱患點和易發區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協管員應加強對隱患點和易發區的監測和防範。發現險情應立即報告,鎮政府應及時採取防災避險措施;其他部門和單位對職責範圍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區加強監測、巡查,及時採取避險措施。
2、當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為二級時,實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做好搶險救災準備;應組織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區(特別是高陡邊坡)進行加密巡查;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協管員應對隱患點和易發區的加密監測和防範。組織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轉移至地質災害避險點;易發區受威脅人員要根據當地雨情、險情,適時轉移避讓。
3、當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為一級時,應實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做好投入搶險救災的準備,組織地質災害隱患點和易發區的群眾轉移至地質災害避險點。
4、地質災害轉移物件: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山坡、邊坡建築物內的群眾;易發生泥石流山溝及溝口(低窪)地帶的群眾;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群眾;其他在易發生地質災害、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地帶的群眾。
5、各村委會、各單位、企業應成立相應的地質災害防救組織,配足必要的物質裝備,提高防救隊伍的素質;制定具體的防救方案,特別是臨災前的人員轉移方案,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四)避險步驟及撤離路線示意圖
1、由責任人釋出命令。
2、採取電話、鳴鑼、鳴哨等辦法通知和預警。
3、防治應急分隊組織人員撤離。
4、鎮、村組織安置群眾。
5、撤離路線示意圖:隱患點安置點:避災點。
(五)搶險救災
災情發生後,各村、各單位、企業應按既定的方案指揮搶險救災工作。搶險救援隊伍要迅速進入現場,搶救受災人員;民政、建管、衛生等部門應及時做好傷員救治,安置撫卹等;交通、通迅、公安等部門應做好相關工作。必要時,可請上級有關部門給予支援,切實做到防範有效、轉移迅速、救治及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六)建立防治地質災害災情報告制度
各村、各單位、企業對特別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要進一步健全防治地質災害報告制度,做到上下資訊暢通,為防災救災的指揮決定提供及時、準確的資訊。在汛期期間,各村、各單位、企業要及時向鎮人民政府報告重大災情,每月1日—3日報送上月災情情況,每年11月25日前報送全年災情報告和有關資料。
六、防災預案的實施
(一)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條件。將地質災害群防群測任務分解到鎮村兩級,明確具體監測人和監督單位責任人,建立完善的群專結合和群防群測的預報網路體系。
(二)安排資金,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需要
鎮村兩級要撥給一定經費重點解決地質災害點的監測、群測群防和治理的費用。用於防治地災資金,必須專款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