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5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檔案頭”形式下發。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
一、主題
環保節能
二、適用年級
三、四、五年級
三、設計意圖
根據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訓院《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環保節能”綜合實踐活動的通知》,及海口九小的綜合實踐實施的實際情況,擬在本學期以環保節能為大主題,以各班為單位,圍繞主題自主開展一系列環保節能綜合實踐活動,並於12月中旬進行一次成果交流。
四、活動分析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不斷髮展,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由於不合理的利用,本來短缺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雖然人們對水域汙染的原因及其危害、空氣汙染對人類的危害、控制和減輕空氣汙染的一些措施、生物和環境、人和環境的聯絡有一些瞭解。但孩子們缺少應用保護環境基本知識的實踐活動,如考察活動、調查活動等。根據中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我們應做到趣味性與科學性的統一,並嘗試與語文、資訊科技、數學、音樂、美術等學科整合,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既有社會實踐,又有研究性學習,突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綜合性、開放性和生成性,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五、活動時長
活動過程共計15課時。
六、活動目標
1、讓學生從生活中選擇課題,透過課前調查、蒐集,課上研究、討論,課後實踐、研究,使學生樂於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勇於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透過設計各種課題方案,培養學生學會調查、實驗、參觀訪問、查詢資料等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對資訊的分析、整合能力。
3、透過學生對自然現象的分析、研究,從而有所發現,體驗到與人分享的樂趣及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學生關注社會,關心自然,樹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活動準備
師資準備:成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小組,以及班主任、各班綜合實踐活動
時間安排:每週綜合實踐活動課及課外活動時間。
八、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確定主題活動方案,成立活動小組。(4課時)
第二階段:瞭解環保節能做法,尋找環保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6課時)
第三階段:變廢為寶、環保創意、環保小製作、倡議書、環保展板。環保宣傳畫(8課時)
第四階段:成果展示(2課時)
九、活動建議
活動一、家庭節水計劃
確立三個主題:愛水,節水,親水。從愛水談起,透過查閱資料,觀看,家庭用水調查等活動讓學生對水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在此基礎上算一算,節水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觀看動畫《節水無尾熊》,更感性地認識節水。制定家庭節水計劃,畫節水宣傳畫,寫節水廣告。
活動二、廢乾電池的回收利用
1、調查消費者如何處理廢乾電池以及對其危害性的認識。
2、關於廢乾電池的危害性及處理方法訪問環境專家。
3、廢乾電池汙染物對動物、植物生長的影響。
4、回收廢乾電池
5、廢乾電池再利用
活動三、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日常生活中常見垃圾如何利用(處理)廢布易拉罐舊書廢電池塑膠製品廢紙玻璃製品食品一次性用品,透過學生的討論,我們知道垃圾也能變廢為寶,比如:廢飲料瓶能做手工、沒用的硬卡紙、碎布能做賀卡、布貼畫、紙製畫瓶等。生活中用過的紙杯、喝空了的易拉罐、塑膠瓶、過時的掛曆……留著無用,棄之可惜,能否將這些廢舊物品,透過巧妙地再利用,做成裝點我們生活的小飾品,使舊物換新顏。廢物利用,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資源,讓學生在想想、做做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動手操作和實踐創新能力。學會利用吸管制做壁掛的方法,並且使學生認識到廢棄物的價值,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讓學生人人動手、動腦參與制作相框,並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創意,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
活動四:垃圾箱的設計與製作
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箱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增加學生的環保意識。透過設計垃圾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可以讓學生看各種各樣垃圾箱圖片,提出優點或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由學生為學校、家裡、公共場所等地方設計一隻最科學、實用、美觀的垃圾箱。設計好後,學生小組內交流,並說一說自己的創新之處。最後為自己設計的垃圾箱創設一句廣告詞,設計廣告詞時要簡潔易記、具有宣傳性,還應與垃圾箱的用途、形狀相吻合。
活動五: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
透過學生自己調查分析家庭交通工具發展的過程,從而體現科學技術的偉大。學生暢想未來的交通工具、設計未來的交通工具,從而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實踐能力及合作能力。
活動六:製作環保購物袋
首先給學生觀看禁止無償使用塑膠袋的條令,由學生談一下使用塑膠袋的危害,瞭解塑膠袋的代用品,紙製塑膠袋或無紡布塑膠袋,根據操作步驟,與學生一起製作。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
一、活動主題:
中學生怎樣參與環境保護探究。
二、設計背景:
(一)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另一方面嚴重阻礙社會生產持續發展,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眾多因素也出現了,其中最讓人們頭痛的就是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此我們以《中學生怎樣參與環境保護探究》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就應運而生了。讓學生透過這一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危害,自覺地從我做起愛護環境,自主地尋求科學保護環境的方法,同時培養小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計劃背景:
1、設計理念:
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讓學生在富有意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方法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科學精神,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2、學習資源使用物件及用途:
(1)中學師生。
(2)支援綜合實踐活動。
三、活動物件:
白銀四中七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根據本次活動內容,預期3課時完成。
五、活動方式:
班級活動與小組活動。
六、活動目標:
1、學生透過活動,瞭解環境汙染危害的的嚴重性,並意識到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地從我做起,自主地尋求科學抑制或減免環境汙染方法,同時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行為和習慣。
2、學生透過與同學、家長、親友、社會的不斷接觸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會收集、整理和初步運用多種資訊的方法和能力。
3、學生參與簡單的綜合實踐活動,對綜合實踐活動全過程有初步認識,培養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方法和能力。
4、透過活動,培養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科學問題並積極進行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七、重難目標:
以上目標均為重點目標,其中目標3是難點目標。
八、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準備階段:
1、引導學生擬定活動方案。
(1)組織、指導學生圍繞主題收集相關的資訊資料,確定活動內容,討論活動的價值。
(2)指導學生擬定活動方案。
(3)組織學生討論活動方案,論證活動方案的可行性,並修改活動方案。
(4)擬定正式的主題活動方案(制定實施計劃、明確活動目的意義及目標,確定活動內容和形式、途徑和方法、相應的條件和預期活動效果。
2、教師指導學生確定出活動的重點、難點目標。
(1)環境汙染產生的原因?
(2)環境汙染的危害?
(3)防治環境汙染的方法。
(4)學會收集、整理和初步運用多種資訊的方法和能力。
(5)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問題並積極進行探究的意識。
3、引導學生根據每個同學的性格及特長,科學地分成能完成相應活動任務的小組。
4、教師把相應的網站或書目等提供給查閱資料的小組。
(二)活動的開展階段:
1、瞭解當前世界環境汙染大致狀況。查閱各種資料、瞭解環境汙染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瞭解科學的防治環境汙染的方法。廣泛宣傳環保意識。
2、學生自主調查身邊環境汙染情況。
3、討論中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造成或容易造成的汙染環境的行為、中學生參與環境保護的現實可行性。
4、擬定自己參與環境保護的計劃。
(三)活動成果展示:
1、學生自己在調查、詢問中獲得的知識以喜歡的方式,儘可能多形式地展示成果。如:辦小報,開展辯論會,寫心得體會。
2、如果可能,還可鼓勵學生根據探究結果的總結,在校園內甚至社會上發出倡議,呼喚大眾的環保意識。
九、活動評價方式
遵循自主、激勵性評價原則,採用協商研討記錄的方式,透過自評、互評、教師評等形式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
十、活動實施建議
1、參與活動同學撰寫小論文或寫出心得體會。
2、與學校有關部門溝通協商,根據課時及活動進行情況靈活安排與調整。
3、聯絡活動場地、圖書室、微機室等,為學生搜尋資料開綠燈。
4、以自己經歷到社群、校外公共場所進行現身宣傳,讓社會廣泛關注“環保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3
一、背景提出
當代的中小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麼多了,被長期嬌慣的孩子,他們很少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感受和辛酸。為此,我特准備這樣一個活動讓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進行交流,並讓他們深入瞭解父母勞作的辛苦。
二、活動時間:
一週
三、活動地點:
學校家裡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 鄰家
四、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1)
2)透過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體驗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問題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和培養學習興趣。
3)透過這次活動後,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體諒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們的角度為他們著想。
4)能夠透過向父母的學習,鼓勵中小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知識目標:
1)知道父母的興趣愛好
2)瞭解父母對家庭、社會和自己所做的貢獻
3)從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觀說出父母對自己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透過和父母深刻的談話能夠形成逆向思維的能力和為他人著想的能力
2)透過和周圍鄰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談話,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在瞭解父母的興趣愛好和處事方面蒐集資料時,可以培養深入思考、獨立處理和蒐集資料的能力
5)透過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夠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五、活動條件:
活動沒有限制,適用於中小學的每一個學生。
六、活動實施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幾個同學一組共同構思問題,
單獨完成提問部分,再集體討論得出總結)
1、準備階段
1)由老師事先聯絡一個本班學生家長較多的村
2)設計好向父母提問的問題
3)做多份問卷調查給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構思好幾個關於父母勞作作時的問題給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動階段
1)老師帶領同學們去觀察,近距離地觀察父母勞作,體會父母勞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後和父母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興趣
愛好和工作狀況
3)週末,就和鄰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進行交流更進一
步地瞭解父母的處事態度、原則和工作風範
4)自己也寫下對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親手做兩張致謝賀卡給父母
6)學會做一件簡單地家務
3、總結階段
歸總討論:迴歸到每組交流、討論,互相介紹自己父母的
工作、興趣愛好和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關心
七、活動意義:
這次活動主要是加強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讓當代新的一代能夠深切體會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讓他們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為父母著想、為父母分擔。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4
一、問題的提出
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視訊記憶體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我校要透過積極參與綜合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的意識和善於的能力。同時,透過綜合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資訊科技教育,探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
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絡時,才是有效的。綜合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性、現實性的、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在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是綜合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的內容是豐富的,的方式也是多樣的。並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營造情景,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能力。
(4)著眼創新。著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著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基矗
2、實施途徑
(1)資訊科技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資訊時代需要的資訊素養,即獲娶傳遞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和素質。
(2)社群服務與社會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為活知識,使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透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援。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活動內容。
綜合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徐耀良
副組長:陳黎明
成員:吳根元(小)、葉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剛、
許曉紅、吳文喜、及各涉及教師
綜合活動協作小組名單:
二年級組負責人:金美媛
成員:程大妹、賈靜燕、王怡、姚金妹、顧菊芳、龔杏芬
三年級負責人:陳燕紅
成員:魏萍、嚴鳳、蔡秋蘭、胡靜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級組負責人:周秋英
成員:徐豔、毛進興、唐鐵君、徐洪、吳根元(大)、孫文霞
五年級組負責人:吳根元(小)
成員:許曉紅、鄒雪英、胡建剛、張紅豔、孫麗娟、龔燕
六年級組負責人:夏雪明
成員:馬蕙珍、朱葉、鄒國芬、鄔旭霞、吳茜、平建國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群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絡,取得支援
綜合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群、家長有多效參與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透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5
一、比賽專案:
製作半成品風箏,放飛自制風箏。
二、比賽時間:
20xx年.4月30日
三、比賽場地:
x閣公園
四、參賽人員:
五年級每班3男3女參加比賽。
五、比賽規則:
1.製作半成品風箏部分。
學校提供5套男子組沙燕半成品風箏,5套女子組板子類半成品風箏,學生在班主任老師指導下完成風箏的繪畫,在校風箏組老師指導下完成風箏的粘制,並進行風箏放飛與比賽的相關指導。班級在此基礎下推選3男3女參加風箏繪畫與粘制的藝術類評分(分值40分),從畫面,色彩,蒙面,粘糊等幾方面進行評定。
2.放飛自制風箏部分。
放飛分60分,放飛時需助手一名。
1.起飛分10分。風箏全部離開助手的手和地面,完成起飛,得10分。風箏飛起後掉落地面一次扣5分,二次扣10分,三次則判放飛失敗,比賽結束。
2.留空分30分。
留空時間10分鐘。風箏放飛後停留空中10分鐘得30分,每少一分鐘扣3分。
3.角度分10分。
根據風箏線與地平線的夾角大小得分。70°為10分,每少5°扣一分。
4.空中效果與放飛技巧10分。
根據風箏在空中的姿態與運動員的放飛技巧給分。
豐成小學科技組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6
一、課題的由來
諺語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諺語是人民群眾經驗積累的形象而又富有意味的概括,充滿了哲理和智慧,它在日常運用中靠口耳相傳逐漸固定下來,所以語言形象、簡練、樸實、自然,通俗易懂,便於記憶。它常常講究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朗朗上口,富有美感。恰當地學習、應用一些諺語,不僅能使我們的語言、文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而且能讓一些深刻的道理變得明白通俗、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諺語包羅永珍、取材廣泛,是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知識和經驗的結晶。它們或來源於神話、歷史經典、個人感情,或來源於對日常生活、自然現象的觀察與總結,或為祖訓、警句。諺語作為一種經過實踐驗證的有價值的經驗結晶,對人類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諺語,諺語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2、能力目標:培養運用調查、訪問獲取資訊的能力,查閱參考書籍、上網等手段觀察記錄、訪談記錄的動手能力、以及創意設想的能力,並在實踐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圍繞“諺語和生活”這一主題研究,激發學生探究慾望、興趣以及在研究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勇於創新。
三、活動準備:
1、教師依據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問題,準備教具和學具。
2、教會學生利用網路搜尋的本領和利用圖書館資源查詢的方法。把學習的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在活動前收集有關資料和資訊。教師查詢有關諺語的資料的網站告訴學生,旨在透過現代資訊科技獲取有關諺語的知識。
3、教師瞭解學生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諺語。
四、活動資源
1、網站連結表
2、文學寶庫----諺語
3鄉情鄉音----風俗民情----生活諺語
五、活動基本設想與計劃
第一階段:啟動課(40分鐘);
第二階段:教師、學生活動(10周);
第三階段:活動成果展示(40分鐘);
六、活動形式:
1、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
2、彙報展示活動。
七、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啟動課40分鐘
(一)引入課題
(二)準備活動
⒈提出活動主題
⒉制定活動方案
⒊必要的活動準備
利用課餘時間,收集諺語。
調查訪問、瞭解人們對諺語的使用情況。
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諺語,並分類整理。
透過查閱工具書等多種途徑,瞭解諺語的內涵。
編制調查問卷。
(三)活動建議
⒈收集資料
一些關於地方諺語的收集和諺語的分類編寫圖書相繼出版,對諺語的流傳和研究提供了便利,也給諺語生活的研究提供了依據。諺語對生活有怎樣的啟示?走進圖書館、閱覽室,利用計算機網路等途徑,收集相關的資料。
⒉調查與統計
生活中,誰在使用諺語?諺語對生活有指導意義嗎?人們在什麼場合使用諺語?人們常用的諺語有哪些?調查你身邊的人,看看諺語在人們生活中有著怎樣的影響。
(1)你使用諺語嗎?
(2)你在什麼場合使用諺語?
(3)你利用哪些途徑學習諺語?
(4)對你最有影響的諺語是什麼?對你有什麼樣的啟示?
(5)你想了解更多諺語的知識嗎?你對哪方面的諺語比較感興趣?
第二階段:教師、學生活動(10周)
1、彙總整理
2、擴充套件性活動:編寫與宣傳
提示:諺語產生於民間,流傳於口頭,它既是人們經驗的總結,也是人們處世的秘訣。它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幾乎涉及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名副其實的社會大全。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這些經驗,將它們發揚光大。
3、在小組交流、在班級討論,編寫諺語手冊。
4、設計宣傳方案,製作宣傳手冊、宣傳板報。
5、在學校、家庭和社群進行宣傳。
6、在班級開展學諺語、用諺語的比賽。
第三階段:活動成果展示(40分鐘)
各小組透過開展研究活動,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各自完成了研究報告。並帶來了採訪錄音、圖片、照片、問卷表、統計圖等。為了分享各小組的活動成果,我利用活動課,組織他們進行成果交流。
活動總結
⒈在小組內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彙報調查情況,展示調查報告,交流調查體會,展示諺語手冊、諺語板報以及學習諺語的成果。
(1)班級彙報、交流。交流小組在調查和資料彙總後得出的結論。
(2)展示小組成員整理的資料:諺語手冊、諺語對自己的啟示、宣傳板報,彙報體驗和感受。
(3)將自己的諺語手冊展示出來。
(4)在班級開展一次學諺語、用諺語的比賽。
⒉收穫與體會
提示:參與了這次主題活動,同學們瞭解諺語、收集諺語、理解諺語、編制諺語手冊並推廣諺語,把你的.體驗寫下來吧!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7
一、課題的確定
美譽度,指一個組織獲得公眾信任、好感、接納和歡迎的程度,是評價組織聲譽好壞的社會指標,側重於“質”的評價,即組織的社會影響的美醜、好壞。即公眾對組織的信任和讚美程度。美譽度不等於知名度。
這個選題本是從德育目的出發的。新生入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比較新奇。如何讓他們較快地認識學校、理解學校、更快地投入到新學校的學習與生活中?
經安中學建設落成近二年了,經過師生的不斷努力,不僅依靠先進的硬體設施和完善的教育教學裝置,成為我區一所高標準的寄宿制中學,也因為教育教學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階段性的成果,得到越來越多的領導、教育同仁、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援、認可與讚譽。也可以說,經安中學的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
對於學校來說,這無疑是一筆無從的寶貴財富;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來說,也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對於學生來說,也是一份獨特的學習資源。
於是,我們專門針對七年級新生開展了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主題即——“經安中學的社會美譽度的調查研究”。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帶領學生了解並經歷一次相對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初步瞭解並經歷制定調查問卷的方法,初步感受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方法;更加深刻地瞭解學校的各種榮譽及為此奮鬥的歷史,認識自己與學校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主要應用問卷調查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體驗到參與、合作的快樂。學習問卷資料統計與分析的基本方法。透過擴充套件性的活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精神、開發學生的潛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活動,讓學生感受親歷親為帶來的美好感受。啟迪學生透過親歷的實踐活動,學會友好的交流,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培養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在集體中的自律意識和文明素養,體驗自我在集體中的價值。培養感恩惜福的意識。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對於七年級的中學生來說,接觸相對規範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尚短,在活動中需要大量的輔助。尤其是對於如何科學地開展調查活動、如何科學地處理原始資訊等問題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需要在活動中隨時的輔導與幫助。
四、活動構想
(一)課時安排
本主題的學習研究實行彈性課時制。計劃總學時數:10學時,整個學習研究過程歷時四個星期。
其中,課內學時:4課時;課外學時:6課時(機動課時)
課內4學時安排(每週固定1課時,按課表規定,常規上課。每一節指導後,規定學生哪些學習任務必須在下次指導課前完成):
第1課時:開題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分工及活動方案的簡要設計;
(課下任務:完善學習方案及調查問卷)
第2課時:專題指導。調查問卷的設計、調查技巧的指導;
(課下任務:根據修訂的問卷,課下自行進行調查活動。)
第3課時:現場指導。階段小結及研究方向的修正;
(課下任務:將收集的材料進行整理,統計,並以小組為單位寫出調查報告。)
第4課時:反思性指導。彙總、交流學習成果及活動反思。
(課下任務:將本次活動成果進行延伸。)
(二)活動準備
1.用1課時作為活動鋪墊。(學校建校史、基本情況簡介、學校近年教育教學所取得的各項成果及榮譽。)
2.教師提前準備課件及文字材料,作為學生的助學資源。(學校文化)
五、活動過程具體指導
(一)明確活動內容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大主題“關於經安中學社會美譽度的調查研究”是老師根據學生實際選擇與提煉的,是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作為研究的問題。主題只有一個,活動內容有兩項,即調查與研究。
在這一部分的開題指導中,透過學校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各項榮譽的圖片與專題片的影片,激發學生對研究問題的興趣與參與的強烈慾望。
師:那我們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就到社會中調查一下經安中學的社會美譽度吧!
學生興趣非常濃厚,躍躍欲試。
師:我們要去進行調查,怎麼做呢?
生:要想好了問什麼問題;要敢說話;要把別人的回答記錄下來。
師:對,所以出去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物質上的,要帶好調查訪問的用具,還要做好克服困難的準備。一會兒我們分小組來研究一下,可以分哪幾步去完成這個活動?
活動前在物質準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設計調查問卷,你們看到過調查問卷嗎?是什麼樣的?(學生說自己所接觸過的調查問卷)
師小結:就是把自己想要調查的問題列出來,集中在一張紙上,形成一張小卷。方便使用,方便記錄,也方便將來的統計。
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想法。那麼這樣做:我們先六位同學一個小組,民主選舉組長,然後,研究你們這個小組完成這個任務分幾步,最後,再設計一下你的調查問卷。(把這三項任務再次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
(二)分小組,制定活動計劃。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由組建小組,每組6人左右,小組成員民主選舉組長。教師給予必要的建議和人員調整。
1.分組,民主選舉組長,明確小組及個人活動的任務。
2.每個學生參與制定活動計劃。並討論及可行性。小組成員討論對資訊的收集、整理、分析、總結及展示的方式。透過展望成果,引導學生對活動成果的強烈渴望
3.小組同學共同制定調查問卷。
(神奇的雙面膠——每個成員在背面貼著雙面膠的紙條上各寫二個問題,然後把全組同學的調查問題進行彙總,最後把小組同學認為最有價值的幾個問題貼在一張A4紙上,快速製成一張完整的問卷。)
(三)藉助學習資源
學習資源多種多樣,建議學生充分發掘和利用學校、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資源,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指導人員,語文教師、美術教師、物理老師、家長等。將各學科已有知識及已有的生活經驗融會貫通。
這個環節我也做到了師生同行,為學生提供了相應的學習資源。因為我校地處農村,所以,資訊化手段比較落後,所以,我把自己掌握的資源為學生提前編輯一個集子,內容包括建校的背景、捐資助教者的相關事蹟、新學校建設的特點、學校各項工作所取得的榮譽等。因為這些資訊如果單獨靠學生自己去搜集,是有很大困難的,因為他們手中有網路資源的寥寥無幾。我們這種為學生提供“助學資源”的方法,減少了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畏難情緒,提升了學習興趣。
教師的另一種提供助學資源的方式是,為少數有網路的學生,提供優秀的網站,讓他們高效的搜尋所需要的資訊。本次提供的是“中國綜合實踐活動網”中的學生版塊,在本網站首頁有一項是“學生入口”,學生進入其中,可以參加論壇的討論,將一些問題在老師與同齡人的幫助下自行解決,還可以參考許多有價值的做法。
(四)專題指導。
對於這個選題來說,要想提高學生在活動中的效率,製作有效的調查問卷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專門上了一節關於製作有效調查問卷的方法指導課。
1.展示與分析:
展示學生第一節課編制的調查問卷,分析其中的不足之處。
2.對比討論。將老師提供的問卷與學生第一次製作的問卷進行對比,結合本次活動的主題,再次感受一份有效的問卷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3.總結交流。
根據上邊兩輪的活動,全班總結交流,如何製作一份有效的調查問卷?教師這時作為參與者與引導者,與學生一道總結“編制有效問卷應注意的問題”。
在編制調查問卷時,要注意如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1)問卷外觀。問卷的大小要適度,便於整理和儲存。一般用A4紙或16開紙。問卷上字型要適中。
(2)問題形式。問題的答案宜採用選擇式或“是否”式,問答式應儘量少採用,用文字作答應越少越好。對於初學者,為了便於操作,問題最好在5-10個。
(3)問題設定。問題的排列應由易到難,按邏輯順序,層次分明。答案應放在一定的位置,最好是另設一張答題紙列上題號和對應答案位置。
(4)問卷格式。問卷的開頭,應有調查介紹詞,介紹詞應該包括如下內容:說明調查者的身份;說明本調查重要意義;說明調查物件客觀地回答問題的重要性;向被調查者保證回答無所謂對錯,他們的身份、姓名不會被透露以及調查原始資料的處理是不公開的。
(講解後,多媒體展示:幾種反例。)主要是讓學生在感受與應用中,體會如何設計一份有效的調查問卷。
2.如何在活動現場與被調查者進行有效溝通?
有了問卷,學生最大的困難就是走出去,與被調查者進行溝通了。
在課堂上,讓學生拿著調查問卷,先進行了一下模擬演練。
然後總結出調查時的一些小竅門:
(1)克服畏難情緒,即使被拒絕也要走下去。
(2)態度謙遜,有禮有節。
(3)先進行簡要的自我介紹,說明來意思。
(4)語言簡潔,誠懇,靈活。
(5)有耐心,對被調查者提出的與問卷相關的問題進行簡要的解釋。
(6)調查結束要向被調查者致謝。並做好記錄。
(五)活動實施——邊做邊學,且行且思
1.集中活動,親歷親為。
接下來,學生就根據小組學習計劃進行分頭活動。
我們的行動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由地進行調查活動;二是專門利用一節課在校時間,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團體集中活動。
可以說,學生在第一階段自行調查時, 遇到了許多困難,甚至有的學生失去了信心,於是我們專門安排了第二階段的集中活動。
活動前,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總結了自行活動時的問題,老師進行了方向性的指導,幫助他們尋求更好的活動方式;活動時,來到黑沿子最繁華的地帶,進行調查活動,即黑沿子鎮商業街和漁港碼頭。邀請了四位老師進行指導與活動輔助。每位老師負責一至二個小組的活動。先向學生講了有關活動安全方面的要求,並告訴學生我們本次集中活動的時間為四十分鐘。按時集合。
學生調查的人群很廣,有商業街上的各店鋪的經營者,有橋頭市場的水產商,有大橋上的購買水產品的顧客,有附近政府的工作人員,還有附近的居民。
學生一般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實踐活動,並且在自行活動受挫折的情況下進行集體活動,所以在這次活動中表現是熱情高漲。他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爭分奪秒,在規定時間內獲取了許多資料。
活動時間到,返程時,許多學生依依不捨,在談到洗體會時也十分踴躍。我心裡暗喜:這都是親歷而為的結果呀。
2.整理活動成果。
(1)資料彙總與統計分析
用各種方法蒐集到的材料,必須加以整理方能得出結果。
把小組每個成員蒐集的原始資料進行歸類、彙總;把調查的原始資料進行彙總,並把調查資料進行統計、整理與分析。還可以製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為了便於學生統計,我專門設計了資料記錄和統計表。學生使用起來十分方便。(重點)
統計後,針對得到的結果進行逐題的分析,得出本組同學的結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2)調查報告的撰寫
調查報告的表述沒有固定形式,為了讓學生有章可循,提醒在撰寫調查報告時,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題目、調查目的(或背景)、調查準備、調查過程、調查收穫。
六、活動總結與反思性評價
1.活動成果展示。
活動後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了展示。
2.喚起關注。
為了更好的強化本次活動的效果,擴大影響,我們在活動後又設計瞭如下的活動:參與社會生活,宣傳學校的發展,提升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努力學習,全面發展,為學校爭得榮譽;參與校報、班刊的創辦與社會發放,擴大學校的知名度,提升學校的美譽度。
3.活動評價。
我們的評價分為三個層次:
自我參照評價、小組成員互幫互評、教師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8
一、主題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維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然而,現在地球上的淡水資源越來越少,水資源危機日趨嚴重,但就在這種狀況下仍有許多浪費水資源、汙染水資源的現象,甚而出現重大水汙染事件。學生節水意識差,洗手、洗臉時水龍頭開得很大,洗衣時不關心水龍頭,隨意沖洗,抬水時水筒過滿,再加上嬉戲打鬧,灑得滿地都是,礦泉水剛喝半瓶就仍掉。我們學校邊上大河裡水量越來越少,工業廢水隨意向裡排放,水質越來越差,水中生物越來越少。我每天上下班經過,心裡總是感到惋惜。恰八年級綜合課本下冊第二單元又是《資源與節約》,面對這些現實情況,結合課本,我提出“珍愛生命之源——水”這一課題,以使學生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水資源危機的嚴重,增強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二、活動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透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水資源的含義、現狀、重要性,認識到當前水資源汙染浪費的嚴重程度和危害,懂得一些節水治汙的方法和竅門,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渠道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簡單的考察、分析、自主創新實踐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學生充分運用網路、圖書資源蒐集資訊,透過實地考察、拍攝、調查採訪、實驗等方式獲取資料,小組成員透過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探討分析研究、整理資料,大膽創新,以適合本組的形式進行成果展示與交流。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透過活動,使學生深刻體驗到水資源危機的嚴重,進而增強珍惜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自主宣傳保護水資源的知識,並積極行動起來,自覺節水,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三、活動物件:
八年級學生
四、活動組織形式:
將學生分為五組,每組負責一項子課題研究,各組人員以本組活動方案為指導分頭進行活動,透過成過果展示與交流,使全班同學受到全面的教育。
五、活動時間安排:
課上與課下時間想結合,課上準備用15課時,課上主要制定活動方案,設計調查表,蒐集整理材料,分析實驗結果等。課下主要利用節假日時間進行調查採訪、實地考察拍攝、實驗等。
六、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階段第一課時:
1、按時準備相關影片、圖片、音樂等資料,並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初步感知水資源的危機,水資源汙染浪費嚴重,從而引出“珍惜生命之源——水”這一課題,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2、學生探討,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
3、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課題。
4、根據學生所選課題,將學生分為5組,有學生自主推薦組長。第二課時:
1、教師指導學生如何指定活動方案。
2、各小組根據老師的指導共同指定本小組的活動方案。
3、各小組在班上交流本小組活動方案,為其它組提出建議。各小組認真改正本組活動方案。
課下:準備好相機、玻璃瓶、網路、書籍等用具。
(二)、活動實施階段課上用4課時:
1、老師指導學生該如何做,如;觀察要細緻,記錄、測量要真實,指導學生如何
更快更準的蒐集資料。
2、利用網路、圖書等蒐集各種所需資料。
課下:學生積極地去進行調查採訪、實地考察、拍攝照片、取樣實驗、積累資料。
(三)、彙集整理資料階段課上用4課時:
1、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分析整理材料,如何撰寫調查報告等。
2、各組學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對各類材料進行彙集、歸類、分析、探討研究,整理出成果性材料,並選擇合適的形式(照片展、幻燈片、故事集、調查報告、實驗報告、演講稿等)準備進行成果交流。
(四)、活動成果展示
課上用2課時:召開活動成果展示會,在展示會上各小組充分展示本組蒐集到的資料和活動成果。請學生家長代表參加。
(五)、活動延伸
號召學生爭做“環保小衛士”
1、學生自身:從自身做起,積極行動起來,保護水資源。
2、宣傳活動:
①在校內外張貼宣傳標語
②利用校園櫥窗在校內設計活動展板③給相關工廠村鎮領導寫建議書
④召開主題演講會
⑤深入村鎮進行義務勞動等。
七、活動評價
學生根據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和家長也要評價,評價時,不能只看結果,重在評價學生的活動過程。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9
多年來,xx小學一直高度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開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瞭解社會,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學校開發了以“知我東營愛我家鄉”為主題的學工、學農、學科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認識自己的家鄉,感知東營的發展,增強同學們熱愛家鄉的意識。
一、參加物件:
4年級全體學生(兩個班,共計85人)
二、活動時間:
6月6月全天
三、活動主題:
“知我家鄉愛我xx”主題實踐活動
四、活動形式:
依託《城市信報》社,四年級家長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
五、學校負責參與組織人員
學校帶隊領導:劉xx
安全員兼校醫:李xx
四年級一班:班主任朱君,兩名學生家長,一名導遊
四年級二班:班主任艾麗華,兩名學生家長,一名導遊
六、主要參觀訪問內容及路線:
1.早晨7:30從勝利集輸小學乘大巴車出發。
2.8:30乘車到廣饒烈士陵園,先參觀大理石浮雕、到烈士墓獻花,統一參加廣饒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公祭活動。隨後兩個班學生單獨組織紀念活動,參觀革命烈士事蹟陳列館。
3.10:20第二站到孫武湖踏青,休整,參觀;
4.下午1:30乘車趕到廣饒歷史博物館和公孫祠參觀遊覽。
5.下午4:00左右回到學校。
七、參觀紀念活動要求:
1.文明參觀,禁止大聲喧譁;尤其是在公祭活動現場和到烈士陵園參觀必須保持肅靜。
2.組織有序參觀,禁止用手拉拽標本展品,損壞將照價賠償;
3.注意環境衛生,禁止亂扔垃圾,垃圾必須隨手攜帶,集中存放。
4.各班要組織學生認真做好記錄,寫出觀後感,或者遊記等。
5.各班要注意時間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參觀學習。
6.戶外活動期間,做好分組,明確責任,注意用火,禁止踩踏草坪。
八、安全要求
1.各班出發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堅決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2.每個班配備1-2名教師,2-3名家長和1名導遊管理員,分工負責,明確責任。
3.出發前,每位學生必須填寫安全預案表,明確出行路線、攜帶物品及相關要求,並經家長簽字許可。
4.學校配備一名校醫跟隨,並配備相關藥品,器材。
5.四年級家長委員會負責與城市信報社簽訂出行合同。
6.所用車輛為旅遊車輛,按每個座位購有保險。《城市信報》社負責落實車輛。
7.為每位學生及家長購買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城市信報》社負責購買。
8.聯絡電話(略)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走進中國飲食文化”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活動方案適合四年級學生開展活動。
(一)設計意圖: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食文化,發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而且有從上到下一以貫通的特點。
●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在中國,根據文獻記載可以得知,至遲在周代時,飲食禮儀已形成為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凡來了客人,請客吃飯的飲食禮儀必不可少。從小讓學生受到飲食文化的薰陶,體會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所在,對學生的成長有好處。
讓學生分小組走出校園,瞭解有關飲食禮儀、飲食習慣、八菜系等方面的知識。透過觀察、查閱、走、調查、體驗這一系列實踐活動,鍛鍊學生蒐集整理資訊、分析資訊、提煉觀點的能力,助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背景分析:
每個人都離不開一日三餐,因此學生對飲食還是有感性認識,並且非常感興趣的。
我校部分學生家裡的電腦都可以上網,學校還有圖書館、電腦房,學生查資料也比較方便。中國人比較注重吃,有的家長就是烹飪高手、美食家,社會上的飯店林林總總也很多,學生去觀察、調查、體驗不會有很的困難。
二、活動目標
1、透過“走進中國飲食文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烹飪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並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4、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養成合作意識、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善於交往,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
三、實施策略
1、喚醒主體意識
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學生是最寶貴的課程資源,學生的參與不但可以豐富我們的活動課程,而且讓活動包含許多學生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東西,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課程的積極性,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同時,學生生活於群體之中,相互之間不斷地影響,這種影響力遠遠超過教師的說教。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為學習的資源。
2、開放活動時空
“走進中國飲食文化”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活動開展的內容、時間、地點、方式都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活動要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內容具有開放性。
3、激發問題意識
學生能自己立發現問題,並能透過合適的途徑解決問題,是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達到這一境界,其關鍵是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的問題意識,從學科教學入手,併合理遷移,在適宜
的生活,學習情景下巧妙點撥,觸發學生質疑探究的慾望。
4、培養動手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教授學習、死記硬背,機械性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重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在活動中,改變“只說不做”的舊狀,要求學生在“查詢”“考察”“烹飪”等操作實踐中,切實提高動手能力。
四、活動過程
整個主題活動的時長為兩個月,分四個階段實施:
1、激發興趣,確定主題;
2、制定計劃,做好準備;
3、調查問,實踐研究;
4、成果展示,體驗成功。
(一)激發興趣,確定主題
1、觀看我國飲食文化的錄影,產生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興趣。
2、以個人為單位,說說對我國飲食文化的認識。
3、調查,瞭解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4、教師提供參考課題(如: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國人飲食習慣的優點;中國小吃;八菜系之蘇菜系;八菜系之川菜系等。)學生尋找和確定自已的研究專題。
實施建議: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運用體現其個性特徵的自已的方法展開調查。
(二)制定計劃,做好準備
1、學生根據自已的興趣,特長分組。
2、各組制訂活動計劃。
3、各組交流活動計劃。
4、師生共同探討研究的途徑及方法。
5、各小組確定研究計劃。
實施建議:教師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辦代替,學生可以自主地去徵求師長的意見,必須自主地確定課題。
(三)調查問,實踐研究
1、各小組按計劃透過各種途徑查詢資料。(如:上網查詢資料;去圖書館查詢資料;向家長請教;走進飯店,實地考察;走上社會,調查問;在人的指導下,學做一隻菜餚;蒐集名人與中國飲食的有趣故事等。)
2、教師關注各組資料儲備情況,並隨時提供點撥助。
3、小組之間互動,資源共享,使資料查詢途徑及儲備更完整。
實施建議:注意根據實際情況,助學生確定不同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親自經歷,著眼學生實踐意識的培養。透過觀察、查閱、走、調查、體驗這一系列實踐活動,鍛鍊學生蒐集整理資訊、分析資訊、提煉觀點的能力,並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四)成果展示,體驗成功
1、彙報本組人員分工、活動目標、活動經過、調研途徑等情況。
2、透過手抄報展示,投影片展示,自己燒的菜請家品嚐等形式進行彙報。
3、學生結合實踐過程談認識、談收穫、談感想、談建議。
4、引導學生討論有關傳承中國飲食文化等方面的問題。
實施建議:與學科活動課程整合,體現成果顯示的多樣性。
五、評價方案
活動評價由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和他人評價三部分組成。活動評價屬發展性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為每一個學生設定“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1
一、主題的確立
中華民族歷來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學生尊重老師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可是如今的學生是家中的天使、家中的“太陽”,因此在學校缺乏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的舉止行為。鑑於此,我決定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切入點,調整教育的重心,嘗試讓愛的教育從身邊做起,從尊重父母、教師做起!於是就有了《感恩老師,體驗真情》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二、活動目標
(一)、認識目標:
1.透過模擬、體驗、蒐集、採訪、觀察、記錄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悟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懷、體貼和呵護,理解老師對自己的愛,對老師產生感恩之情、常懷感恩之心。
2.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愛,學會對老師說“謝謝”,學會與老師溝通、換位思考,學會感恩老師,以實際行動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獲取、加工、儲存和應用資訊的能力。
2.培養學生探究、寫作、朗誦、演講、會話、設計製作的能力。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於發現問題,解決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意識。
3.使學生學會尊重老師,感恩老師,進而學會關愛他人,回報社會。
三、活動年級:
九年級
四、時間安排:
六週
第一階段:瞭解老師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播放影片:“5.12”四川汶縣大地震中,一個讓所有人為之感動的關於師愛的故事。
2.播放公益廣告宣傳片——《感恩老師,感恩教育》教師提問:看完了影片,你有什麼感悟?(學生思考後回答
二、問題探究,確立課題
問題一:從我們開始入學到如今,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哪些?問題二:你都為老師做了些什麼?
問題三:在生活中,你與老師的關係如何?
問題四:談一談你在老師面前有哪些做得不到的地方?
(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節馬上就到了,我們就以《感恩老師,體驗真情》為活動主題,實施我們的感恩活動。
三、感受關愛,學會感動。
1.教師下發“感恩調查問卷”,學生填寫。
具體內容見調查表
2.學生回答問卷上的問題。
3.透過答卷,學生認識到,他們對老師的瞭解真是太少了,幾乎沒做什麼。
由此引出下一階段研究課題——走進老師(調查研究)。
第二課時:走進老師
活動安排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經研究討論,自由組合,分為6個調研小組,並制定了研究任務及方案方法。分組情況如下:
第一組透過觀察、瞭解、記錄的方法,調查老師一週的工作、校務分擔等情況。
第二組統計全班同學為老師所做的,做好資料收集。
第三組角色轉變——親身體驗當老師的感受,體會老師工作生活的辛苦。利用課改的時機,當一回老師,寫出一天的收穫和感想。
2.按照以上的分組,利用一週的時間,開展實踐活動,收集資料、材料。
3.教師督促、檢查各小組活動的彙報材料、各項資料。各小組確定彙報人員。
第三課時:談古說今話感恩
活動過程: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經研究討論,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分為6個小組,並制定了活動任務及方案方法。分組情況如下:第
一、三組“感恩詩文”朗誦組透過網路等渠道蒐集、整理、摘抄以及以師恩為主題的詩歌、散文、名言警句(詩文朗誦)第
二、四組“感恩師恩”故事組蒐集、整理中國古今傳統感恩故事。(講故事)
第三、六組“真情回報”演講組準備“感恩老師”內容的演講材料。(演講)
2.利用一週的時間,開展實踐活動,收集整理材料,做好才藝表演的準備。
第四課時:深深師恩悠悠生情
活動過程:
1.佈置學生與家長進行書信交流。學生以“老師,我想對你說”為題,充分利用書面語言表達從容而情感飽滿的特點,仍學生把內心想對老師說的話用文字語言表達出來。
2.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計劃自己對老師表達熱愛之情的方式。第五課時:成果彙報
活動過程:
一、教師總結前四階段活動情況
二、學生代表發言談收穫
1.知識方面、能力方面
2.自己的變化
三、齊唱《感恩的心》
教師:人的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機會,尊重生命,尊重教師,不虛度年華,認真過好每一天。讓我們一起唱響《感恩的心》。
第六課時:尊師之風延續
活動過程:
我們本次的《感恩老師,體驗真情》主題實踐活動即將結束,單靠幾節課的活動遠遠不能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愛,那麼,就讓我們把愛延續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接下來的歲月裡,每週為老師做一件事,用我們的行動來延續我們對老師的感恩之心吧!
提出倡議——“讓尊師之風一直延續下去”
1.“感恩老師四個一”:從最基本的做起,做到“每天向老師問一聲好”,“認真遵守課堂紀律”,“為老師發放作業”,“為老師擦一次黑板”。每個學生認真實施“四個一”,班主任及時瞭解學生落實情況,鼓勵學生把四個一行動持之以恆地做好。
2.整理《感恩老師,體驗真情》活動的有關素材,收集活動成果,並編輯成冊。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2
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身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引起他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認識垃圾的危害與我們日常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瞭解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使學生懂得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要自覺保護家鄉的環境,爭做環保小特使。
活動目的:
1、讓學生調查周圍及附近一些汙染存在問題,認識環保的重要性。
2、利用假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廢物回收活動,對周圍村民進行環保知識宣傳。
3、豐富科技製作活動,探索科技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動手、勤動腦的習慣和能力。
4、透過小製作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科技活動的興趣,增強學生環保科技意識。
5、瞭解環境汙染對人的危害,瞭解學校及家鄉還存在的環境問題。
6、透過實踐解決一些環境問題或提出解決辦法。
7、培養學生觀察、調查、發明等綜合實踐能力。
8、以“愛我家鄉呵護綠色”為重點組織學生學習有關環保知識,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環保方面的資料,激發學生樹立環保意識。針對學生情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活動形式:
組建假日小隊、撰寫分發宣傳單、廢物回收、廢物小製作、書寫張貼倡議書、設計廣告標語、寫心得體會、設計手抄報等。
活動時間:
20xx年3月—5月
活動準備:
1、自願組合。
活動主題確定後,讓學生們自願組成小組。在建組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成了“搶手明星”,有的則成了“無人要的棄兒”,有的剛過了半天就改變主意重新組合。這是學生交往合作過程中正常現象,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個良好時機。要抓住這一教育時機,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育,和學生們分析,為什麼有的學生很受歡迎,大家都願意和他合作交往;為什麼有的學生不受歡迎,大家不願和他交往合作;怎樣做才能受別人歡迎;在和別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透過老師的引導,一個個研究小組組成了。
2、設計名片。
研究小組組成後,學生們為了聯絡方便,互相抄錄電話號碼和家庭地址,由自己設計個人名片,發展到設計小組名片,討論給自己的小組提個名字、設計口號。
3資訊收集。
學校徵求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意見,透過發動、宣傳,使教師和家長都願意做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導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雙休日在家庭導師的指導下開展調查研究,首先圍繞主題收集資料。同學可以去圖書館、新華書店等處尋找。可以透過書報、上網查閱,可以拍成照片。各個小組還可以在小區內實地觀察,在公園、廣場等地方對群眾進行了採訪和宣傳。
活動過程:
一、提出實踐課題。
(話題匯入,如在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垃圾廢物帶來的困擾,談一談對垃圾知道多少,如何處理這些廢物的方法等等,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1、瞭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課外欣賞《地球風光》。參觀我們的學校、家鄉、祖國最新變化的圖片。瞭解我市綠化美化、空氣質量等環境狀況,有條件的可寫一份合理利用當地資源的考察報告,辦環保方面的小報。
2、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認識垃圾對人類的危害性。(1)(2)
3、根據講座的內容,因勢利導。
二、展示實物作品,激發探索興趣。
出示飲料瓶製作的坦克模型、毛線長頸鹿、泡花木屋等等。“同學們,這些物手工藝品漂亮嗎?想不想來露一手?”
三、成立假日小隊。
1、給假日小隊取名字。
2、設計假日小隊的隊旗和口號。
四、小組分工,各司其職。
1、宣傳小組:組長
2、廢物回收小組:組長
3、尋找汙染源小組:組長
五、制定活動內容:
活動周曆活動地點活動內容活動效果備註1教室1、學習保護環境的意義和重要性。
2、提出實踐課題1階梯教室1、組建假日小隊。2、設計假日小隊的隊旗、口號及小組分工,各司其職。3、撰寫宣傳單2蒼霞街道1、尋找汙染源2、廢物回收
3、分發宣傳單1教室廢物小製作2同德社群1、廢物分類回收2、分發宣傳單3、拓寬視野、獲取資訊1教室廢品工藝製作“秀”、小製作大拼盤1教室1、各小組彙報情況2、寫倡議書、設計廣告標語3、寫心得體會1各小區、教室1、分發倡議書、張貼廣告標語2、設計手抄報1教室總結、彙報。評選“環保小衛士”“製作小能手”“最佳設計獎”。六、拓寬視野,獲取資訊。
1、透過觀看錄影,到圖書館、書店、網上等多媒體查詢收集資料,做好筆記。
2、指導查詢的範圍可包括一些垃圾的處理與環境保護,垃圾的汙染與環境,垃圾處理中的科學…
七、拓寬創新,鼓勵求異。
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利用可利用資源,設計出有個性的手工藝品。
八、體驗成功的成果。
展示新風采活動,邀請各中隊參觀小製作作品。
九、開展討論,發出倡議。
1、讓學生圍繞自己的親身體驗,各抒已見。
2、有沒有不該成為垃圾的垃圾。
3、如果有一天不進行垃圾的收集和處理,我們將會怎樣?
4、撰寫宣傳單。向全校師生甚至向全社會發出倡議——保護環境,從身邊小事做起!但是保護環境單靠我們還不行,應該呼籲全社會的人們共同關心環境工作,做一名環保之人。
十、評選“小衛士、小能手”活動。
1、交流心得體會。
2、評選環保“小衛士”、“製作小能手”、“最佳設計獎”(手抄報)
3、頒發獎章。
4、本學期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3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了,馬上我們就要迎來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春節,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每年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打掃衛生,準備年貨,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過完春節,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除夕守歲、放鞭炮、走親訪友、鬧社火、賞花燈等熱鬧的慶祝活動,春節有這麼多的習俗活動,那你知道這些習俗都是怎麼來的嗎?為什麼人們要慶祝?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一探究竟。
一、任務
春節的由來、春節的習俗、春節的活動、春節的美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傳統的中國“年”文化,需要我們去探究、學習和了解,本次活動主要確定了6個關於春節的探究主題,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一個主題進行探究,各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與共享,一起感受和學習春節的傳統文化。
主題一:春節由來和習俗
學習任務:
1.透過詢問長輩,上網查閱資料,閱讀相關書籍,瞭解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2.收集家鄉的春節習俗有哪些?有什麼由來?
3.收集關於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春節習俗的資料;
4.春節主要的活動有哪些?這些活動有什麼寓意?
5.查詢學習與春節相關的英語詞彙、句子、小短文等;
6.製作關於春節的手抄報(春節由來、習俗活動等)。
主題二:春節美食文化
學習任務:
1.瞭解家鄉的春節美食和特色;(查資料、詢問長輩,看看家鄉的春節美食都有哪些?有什麼特色之處?)
2.瞭解南北方的春節美食文化差異(南北方不同地區的春節美食都有哪些?)
3.瞭解中國春節飲食風俗,這些飲食習俗有哪些寓意(如為什麼吃餃子等,不同的春節沒事寓意不同)?
4.瞭解關於春節飲食健康的知識。
主題三:春聯知識集錦
學習任務:
1.查詢春聯的由來;
2.對春聯的技巧;
3.貼春聯的講究和方法;
4.收集周圍街坊鄰居家張貼的春聯;
5.自己嘗試寫一幅春聯(硬筆、書法形式都可以);
主題四:春節文學作品
學習任務:
1.查詢與春節有關的散文、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
2.感受詩詞中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
3.積累詩句及優美片段,摘抄、記錄、分享給同學;
4.朗讀並背誦自己比較喜歡的一首詩或某個作品中的片段,以錄音或拍影片的方式上傳至社群中與大家分享。
主題五:春節傳統工藝
學習任務:
1.春節的傳統手工藝作品都有哪些(燈籠、窗花、中國結、年畫、剪紙、泥人等)?它們是怎麼由來的?
2.探究傳統中國結、年畫、窗花的起源、種類、含義。
3.選擇其中的一種,學習製作完成一件手工藝品或者做一個春節賀卡(英文);
主題六:春節調查倡議活動(適合6年級學生)
活動一:壓歲錢使用支配情況調查
學習任務:
1.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或問題;
2.發放並收集問卷調查的資料資訊;
3.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資料進行簡單的統計;
4.分析統計的資料,瞭解同學們對於壓歲錢的支配情況;
5.給同學提出一些壓歲錢合理支配方法。
活動二:春節放鞭炮情況調查
學習任務:
1.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
2.發放並收集問卷調查的資料資訊或走訪詢問周圍鄰居瞭解他們的看法;
3.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資料進行簡單的統計;
4.分析統計的資料,瞭解人們春節放鞭炮的情況和態度;
5. 整理關於春節放鞭炮的正確做法和注意事項。
除了以上各小組的學習任務之外,每個同學完成一篇關於春節趣事的小短文,6年級同學寫一篇簡短的英語小短文,給外國小朋友介紹一下中國的春節,寫的小短文全部上傳到活動文章中。
二、過程
1.學生分組,明確探究主題和任務分工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確定小組組長,各小組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工,明確小組的探究主題任務及成員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務
2.學生收集資料,與教師同學進行協作交流
(1)各小組利用假期時間,透過上網、詢問、調查等方式收集各探究主題任務相關的資料,小組組長協助老師督促小組成員按時完成探究學習任務,組織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小組內的交流討論和社群中的話題討論;
(2)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QQ群中隨時向指導老師和小組同學尋求幫助,也可以直接在社群尋求其他小組同學和老師的幫助,教師為學生提供實時的指導和針對性的幫助;
(3)各小組將收集整理的資料在小組群中進行分享,小組成員相互瀏覽,提出修改意見後完善小組學習成果資料。
3.整理彙總學習成果並上傳共享各小組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將整理完善後的學習成果進行上傳,同時瀏覽和檢視其它小組的學習資源,與其他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共享。
4.學習成果彙報,師生點評教師組織各小組成員進行彙報與分享,各小組準備彙報內容和資料,可以根據小組的探究主題設計一些趣味活動讓其他小組成員也積極參與,在彙報交流的過程中各小組相互學習、相互分享,瞭解關於春節的知識和習俗,感受春節傳統文化。在小組彙報交流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對各小組的學習表現和彙報成果進行點評,根據相應的評價量表(學生自評、教師評價量表、小組內評價量表、組間評價量表)進行評價。
三、學習成果提交
1.收集整理的相應主題的資料以Word、PPT形式上傳至“活動資源”中;
2.做的手工作品、手抄報等拍照上傳至“活動資源”中;
3.春節期間拍攝相關的影片、照片上傳至“活動資源”或“活動相簿”中與大家分享,講講春節的所見所聞;
*注意事項*
1.登入“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社群——“甘肅臨澤縣濱河小學電子書包應用”社群——“春節探究活動”;
2.學生必須認真查詢相關資料完成相應探究主題下的學習任務,不懂的可以向老師、同學尋求幫助;
3.查詢的資料經過修改和完善後上傳到“活動資源”中;
4.在“活動文章”中寫關於春節趣事的作文(5年級)、6年級的寫一篇簡短的英語作文(給外國小朋友介紹春節)、參加活動的感想和心得(自己寫,不得抄襲和複製網上的作文);
5.將完成的作品(手抄報、賀卡、手工作品等)收集好,開學後上交;
6.積極參與話題討論中的問題,也可以自己發表討論主題(不得釋出重複的話題);
7.在活動模組“說說你在做什麼,想什麼”中發表自己的心情、春節的祝福、春節的所見所聞等,相互評論點贊。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4
一、活動主題:“數學小課題研究”
二、指導思想:“小課題研究”是由學生來完成的有關社會和生活中問題的研究,可以解決“書本知識”的侷限性,可以彌補“班級授課制”的整齊劃一。能為學生練就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這雙眼睛不僅能看出生活中存在的和數學相關的問題,還擅長髮現研究中的問題,它使隨時質疑、不斷思考成為學生小課題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這樣的研究可成就數學學習的價值體現。
三、具體內容。
1.收看天氣預報,記錄明天一些城市的氣溫,然後進行分析研究。
2.在廣場上插幾根不同的竹竿,在同一時間裡測量竹竿的長和相應的影長。記錄後研究。
3.用幾張邊長12釐米的正方形,分別剪成一個半徑12釐米的四分之一圓、一個直徑12釐米的圓、四個直徑6釐米的圓、九個直徑4釐米的圓……,然後比較每次剪下的面積,你能發現什麼?寫出你的發現和感受。
4.從下列題材中任意選擇一兩項內容進行調查研究,完成研究報告。
①瞭解附近幾個家庭最近一次水費、電費、電話費、燃氣費的繳納情況,也可把最近幾個月的費用繳納情況蒐集一下,把調查的資料列表整理,製成統計圖,然後從節約資源的角度說說自己的體會。
②我們在數學課中學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總結出一些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到生活中找尋一些事例,透過運用一些規律、策略來解決,然後把自己經歷的過程進行總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③走進市場或商場,調查一兩種商品的成本、售價、盈利等情況。瞭解商家對這種商品的促銷手段。透過自己的調查分析,完成研究報告。
④閱讀一些數學知識、數學故事……結合自己的數學學習,寫一些體會。
⑤自己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有什麼疑問、發現、頓悟,是怎樣解決的,有什麼收穫。把你的經歷整理一下,形成研究報告。
四、活動注意點:
1.外出調查必須得到家長同意,確保安全,最好有家長陪同或同學間結伴而行。
2.與人交流做到文明、大方、禮貌,切實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3.調查之前要寫好調查提綱,設計好調查問題,準備好記錄工具。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認識自己的家鄉,瞭解自己的家鄉,從中感受到家鄉的美好,以此來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產生好好學習,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的願望。“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本次實踐活動,目的是透過結合學習《吳文化》這本鄉土教材,進行調查訪問,查閱資料,讓學生對家鄉多一份瞭解,多一份喜愛。
二、活動主題:
愛我故鄉
三、活動時長:
2個月
四、過程設計:
(一)課題背景:
在素有“人間天堂”美稱的江南,我們的故鄉,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清麗的山水風光、發達的經濟,勤勞善良的人民。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吳文化”。你知道自己的家鄉有什麼風俗習慣嗎?你知道它有什麼特產嗎?你知道它有什麼文化遺產嗎?今天,就讓我們揭開它的面紗,去了解它,研究它。
(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1、從各個角度瞭解故鄉;
2、學會上網搜尋相關的資訊並對其進行處理;
能力目標:1、學會分析問題並能做簡單地處理;
2、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提高學生積極自主參與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1、熱愛自己的家鄉
2、以自己的家鄉為榮,產生一種自豪感。
(三)活動過程:
1、確定課題:故鄉是最讓人依戀和懷念的地方,是我們的家。你想了解它嗎?瞭解它的各個方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它,課題為:愛我故鄉。你想從哪些方面進行研究?制定研究計劃(一課時)。課後的任務:向自己的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瞭解故鄉的風土人情。
2、上網搜尋資訊:故鄉的各個方面的簡介。(一課時)
3、觀察:家鄉的變化。請你用圖畫或照片表現自己觀察所得,並作圖片說明,寫下隨感。(一課時);
4、調查:瞭解故鄉的歷史、特產、文化、風俗、經濟各方面的情況。((一課時)
5、動手:自己動手,做出家鄉風味的美食。大家在品嚐中感受家鄉的好。(一課時)
6、動手:把家鄉的美麗畫下來。(兩課時)
7、活動:開展“美在家鄉”的活動,可以以自己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一課時)
第一課時
1、宣佈本課的主題:制訂本學期的綜合活動計劃。
2、提出制訂計劃的要求:切合自己生活實際的,便於操作的課題。每組先確定三個。
3、佈置下週活動任務:向自己的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瞭解故鄉的風土人情。
1、 先分組討論,將本小組覺得合適的三個課題寫下來,等待交流。
2、 全班集中討論,然後彙總,將多數同學感興趣的課題
最後確定一個主題:(1)愛我故鄉
(2)美麗的冬季
第二課時
1、指導小組交流自己向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瞭解故鄉的風土人情。組織全班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次交流整理。
2、針對班中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說一說家鄉的有什麼特點。
1、小組交流自己向爺爺奶奶瞭解的故鄉的相關情況。
2、全班同學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做介紹,並作一歸納特色。
3、請來自外地的同學說說家鄉的特點。(本班學生有一部分是外地的,有的是剛過來一年,對於出生地的情況記憶比較深刻。)
第三課時
1、事先佈置上網或圖書館搜尋故鄉的各個方面的簡介。
2、交流搜尋的資訊資料,比較異同點。
3、佈置:觀察:家鄉的變化。
1、 學生先交流蒐集的資訊資料,注意相同的資訊不要重複交流。
2、 在交流的基礎上比較不同地方不同的特點。
第四課時
1、你留意家鄉最近有什麼改變,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觀察所
2、各個小組分別小結匯總。
3、請你用圖畫或照片表現自己觀察所得。並作圖片說明,寫下隨感。
4、全班在小組交流彙總的基礎上再次交流。
1、將自己觀察到的家鄉最近的改變在小組中交流。
2、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用圖畫或照片表現自己觀察所得
3、將自己的交流由小組長負責小結匯總,準備全班交流。
4、全班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次交流彙總,得出變化(1)高樓一下子多了許多;(2)晚上的夜景漂亮了。(3)城市的綠化、市民娛樂休閒的地方多了。(4)馬路寬了(5)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家用轎車多了。
第五課時
1、瞭解故鄉的歷史、特產、文化、風俗、經濟各方面的情況。
(1)歷史上的故鄉是什麼樣的。
(2)故鄉的特產有什麼?最讓他們感到高興的事情是什麼?
(3)有什麼文化特產?
(4)經濟發展有是怎樣的?
2、小組交流自己瞭解的情況。
3、小組彙總後在全班交流總結。
1、各學生首先在課外分別對自己瞭解到的故鄉的歷史、特產、文化、風俗、經濟各方面的情況,做好書面的記錄。2、課上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瞭解到 情況。(結合《吳文化》)
3、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進行交流總結。尤其是感興趣的太倉特產上:有茄子、芋艿、香蔥、三豆、白蒜、糟油、肉鬆、長江四鮮等等。
4、說說自己瞭解後的感受。
第六課時
1、故鄉有這麼多的好東西,我們自己動手,做出家鄉風味的美食。大家在品嚐中感受家鄉的好。
2、把自己事先做好的美食拿出來,相互品嚐。
3、說說這些東西的營養價值。
4、說說自己平時的食物,現在有什麼想法。
5、評評最佳家鄉菜。
6、同學們把自己製作的菜餚拿出來,說說是什麼地方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