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裡,大家都聽說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就是圍繞一箇中心內容,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班集體成員的自我教育活動。那麼,主題班會都有哪些型別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
活動目的:
1、開展“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辛勤勞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2、透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可恥的。
3、透過展示自己的勞動才能,品味勞動的愉悅感、自豪感。
活動準備:
1、學生和家長一起如實填寫學生平時勞動情況調查表。
2、觀察、收集身邊辛勤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3、每個人選自己認為做得好的一種勞動(如穿衣、繫鞋帶、整理書包、掃地等),並在家練習,提高勞動技能。
4、教師準備有關勞動的圖片,給學生以表象,同時激發學生表達欲 望。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
學生討論後交流,教師板書:勞動最光榮。(在勞動下畫大拇指、畫笑臉。)
二、班上的情況調查
1、公佈班上學生平時勞動情況的調查
2、學生髮表看法:從這份調查表的統計中說明我們班上的勞動情況是怎麼樣的?
(班主任總結:從這次調查中可以知道,我們的小朋友能自己主動地去勞動的實在是太少了,大多數同學是依賴父母,他們過著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生活。大家說這樣好不好?(學生齊答:不好。為什麼不好呢?)
三、講故事——《小懶惰奇遇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不愛勞動的嚴重後果。
1、指名講故事;
2、學生說自己身邊愛勞動的典型事例。
(班主任:大家說的真好,“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希望大家今後養成觀察的好習慣現在我們也來現場看看我們自己的勞動能力是如何的強。)
3、學生說聽故事後的感受。
四、學生的自理能力比賽
1、準備:每小組選5名參加整理書包、疊衣服、系紅領巾比賽的代表。
2、比賽活動展開並評選各種勞動能手。
3、推選3—4名最能幹的選手介紹經驗。
4、其他的學生談感受。
五、活動鞏固——唱兒歌
勞動最光榮
太陽出來了哦,我們起床霍嘿。穿好衣服去洗漱,戴上領巾背書包。說聲再見了哦,上學堂呀霍嘿。自己事情自己忙,自己的事情自己忙,勞動最光榮。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勞動創造幸福,勞動創造人類。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們就會感到幸福和快樂。一寸光陰一寸金,讓我們就從現在起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吧,讓我們舉起雙手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而喝彩。(教師帶頭舉起雙手)——因為勞動是最光榮的!
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2
活動名稱:
向節日裡不休息,辛勤勞動的人們問好。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家長的幫助支援下大膽、自然地向成人問好,向人們表達節日的祝賀。
2、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學會關注四周的的人和事。
3、透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4、瞭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過程:
1、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幼兒園製作好慰問禮物和心意卡。
2、節日父母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幫助孩子發現在節日裡正在工作的人。
3、幼兒將自己的慰問禮物送給節日裡正在工作的人,請接受禮物的人填好心意卡交給孩子。(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可以幫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主動去送--這個環節是對孩子的一個挑戰)
4、節日過後,孩子將心意卡帶到幼兒園。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誰慰問了,是自己主動完成慰問任務的、還是父母幫助完成。
教學反思:
活動來源於中班的主題活動《四周的人》,教育活動從孩子最親近的父母長輩開始關心四周人們的活動,瞭解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及與我們的關係,並尊重他們的勞動,體驗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關心和友好交往,願意向他們學習。
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勞動節。
2、瞭解一些成人的勞動,萌發幼兒尊敬勞動者的初步情感。
3、激發愛勞動的情感,感意為集體做事。
二、重點和難點
瞭解成人的勞動,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三、材料預備
1、選擇人物(如商店售貨員,汽車的司機,廚房的廚師,馬路上的警察),帶領幼兒觀察成人的勞動。
2、創設環境:老師和幼兒共同收集材料,佈置成人勞動成果展覽會(可用實物也可用圖片),預備一些成人勞動的照片和圖片。
3、預備一些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工具,供幼兒勞動之用。
四、設計思路
本活動通過了解四周成人的勞動,激發幼兒愛勞動的情感,體會五一勞動節的意義。
勞動節和勞動人民,對中班幼兒來說,都是比較抽象的。由於中班幼兒熟悉水平的侷限,使幼兒不可能瞭解太多的勞動者和勞動行為,所以,本活動從幼兒四周活動出發,熟悉一些中班幼兒比較熟悉的勞動者,直觀地激起他們對勞動者的尊敬和愛勞動的情感,投入力所能及的勞動之中。
愛勞動的情感激發很重要。教師可在幼兒不同愛好,不同熟悉的基礎上,著眼於情感培養和情緒體驗,如透過與勞動者對話,觀察勞動者的辛勞以及討論勞動成果與生活的重要關係等,使幼兒建立愛勞動的情感。
五一勞動節主題班會活動方案4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團結協作、樂於助人的思想品質。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準備:
歌曲《勞動最光榮》。
小品、名人故事、詩歌朗誦、拼字遊戲、倡議書。
三.班會過程:
(一)引言:達·芬奇曾經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只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那讓我們為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唱出勞動的讚歌吧。
(二)全班齊聲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主持人點撥:歌聲唱出了熱情,歌聲唱出了力量。那麼,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公益勞動呢?
(三)小品表演。
1.請楊黎明、王紫薇、葛夢倩、劉文博同學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點撥:確實,在我們之中還有些同學對公益勞動的認識還是不夠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學因為怕苦、怕累、怕髒,怕給人笑話、看著處在危險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說不願意去做。這一點又說明了什麼呢?請學生討論、發言。
(四)學生講話助人為樂的故事。
1.請王蘭蘭同學講《助人為樂的故事》。
2.主持人點撥,是學生明確: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樂於助人的好習慣,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的學生,是不是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班也有些同學平時也很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表揚部分同學
(五)獻給勞動者一首詩。
請高臘玲同學配樂詩朗誦我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給烏蘭諾娃》。
(六)小品表演
1、請徐逸凡、吳思怡、豆軍、計豪、甘蜜同學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點撥:一粒飯,掉了真的不算什麼嗎?勞動成果真的是隨手可得嗎?學生討論、發言。(指出部分同學不尊重父母、老師、同學——等等的勞動成果的壞習慣,要求同學們改正)
(七)拼字遊戲
分組參與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遊戲,看誰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結。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嚐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九)班長宣讀“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書。倡議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簽名活動。讓同學們將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立志體現在實際的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