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一杯茶讀後感

一杯茶讀後感

一杯茶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杯茶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近網上有句爆火的流行語——“小丑竟是我自己”。不禁讓我聯想起剛讀到的紐西蘭女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的《一杯茶》。

  這個故事講述了時髦富有的貴婦羅斯瑪麗在邂逅了一位快餓死的向她討要一杯茶錢的乞丐女孩時,突發奇想:準備做一場驚人的善舉,以讓自己變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故事中的主角,變成神話中的“仙女”,成為富人中的“熱心腸”……於是,她決定把女孩帶回自己裝修的金碧輝煌的家中,極盡所能地表現自己熱情善良、樂善好施的氣派,處處展示並沉浸在自我慷慨大方、慈悲心腸的虛假感動之中且難以自拔。

  不過,這種自我感動的情景也沒有持續多久,在羅斯瑪麗的丈夫菲利普回到家後,顯然對她的這一做法並不認同,不過他大概也深諳妻子的性情,並沒有與其直接交鋒,而是掐著雪茄煙頭,慢條斯理地誇獎那個被撿回來的女孩美得驚人,這下立馬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羅斯瑪麗驚怒交加地責備丈夫的“荒唐”,隨後她略作思量便用三張鈔票以盛氣凌人的姿態打發走了乞丐女孩。至此,羅斯瑪麗之前偽裝的所有善良、熱心,以及為營造平易近人形象而故作姿態的矯情都在丈夫不經意的幾句話間不攻自破,成了他人眼中的笑話。

  原本故事進展到這裡就可以直接收尾了,但作者的神來之筆恰恰在於打發走乞丐女孩後,羅斯瑪麗為得到個迷人的小盒子和一句源自丈夫能證明自己美貌的讚賞,在精心打扮之後走到丈夫身邊,她嬌聲嬌氣地跟丈夫撒嬌說話……這一系列精準的語言、動作細節對比,把羅斯瑪麗虛偽又可憐的本質暴露無遺,讓讀者明白她貌似自信、驕傲的`背後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對她而言,原本微不足道的一杯茶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卻偏興師動眾地當成神聖的慈善事業來標榜、來證明自我,最後反而讓我們更明白了她高高在上的派頭是完全建立在對丈夫的金錢依附的實質上,她自己實際上並沒有獨立的人格,也無法把握自己的生活。羅斯瑪麗在鄙視同情那個乞丐女孩是“可憐蟲”時,也許忘了自己也不過是被丈夫豢養的“小東西”,是丈夫和別人眼中的小丑,文章至此也達到了絕佳的諷刺效果。

  簡簡單單的一杯茶,既揭示了資本主義世界中偽善可笑又可悲的人性,也沉澱了生活最質樸純淨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