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勵志論文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勵志論文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勵志論文

  從努力到成功,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道酬勤”,努力就一定有收穫,這樣的話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努力和進步完全是兩回事兒,努力與有成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

  成功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狀態。在這個話題上,可以無邊無際。我們今天主要聊努力和成功之間的距離。因為有許多人認為只要努力,已經離成功不遠。正式這個認知,先是給人帶來光明,隨後不久又將人帶入失望,乃至絕望。

  如果我們僅僅論事的成敗,而不論人的成敗。如果我們把成功僅僅看作是目標的達成,而不管任何價值判斷,即便如此,努力和成功之間的距離比十萬八千里還要恐怖,它們之間的路徑簡直是迷宮。其間,至少有這麼幾個關卡。

  1. 方法

  有一種努力叫做無望。

  我在高一和高二的上學期之間就一直生活在焦慮中。在長達一年半的努力過程中,我的成績沒有明顯進步。這種努力包括買各種參考書,包括延長學習時間,學習到夜裡12點。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學習進展很不理想。

  當我們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時候,耕耘而不收穫,於是導致了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智商,懷疑自己的能力。

  那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個幾乎成為諺語的認知是否正確?答案是錯誤的。任何一個農民都知道這句話是錯誤的。這句話是文人編出來的,而不是任何一行的實幹家所寫。這裡所說的文人是諸葛亮所說的這種型別:“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對待任何一件事情,無論是農事、還是寫一篇文章,都是如此。如果僅僅播種,而沒有後續的勞作,不會有收穫!甚至播種方式不對,也不會有收穫!實際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足夠多的可能性讓人得不到令自己滿意的收穫,甚至勞而無功!

  如果說,你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努力,效果不盡理想,那麼此時你該思考你的學習方法是否有效。到了高中階段,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想過學習方法的問題。但問題是,這種思考深入到了何種程度?對學習方法進行足夠認真的思考會動搖我們根深蒂固的一些判斷。例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那麼做一件事情怎樣才可能有收穫呢?只有指向清晰的目標、運用高明的方法、並付出足夠的努力,才可能得到令自己滿意的進步!

  努力卻沒有進步,甚至沒有任何進步的第一個原因是方法。

  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容易!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一系列系統操作的成功!

  所謂方法,就是按照法則進行的操作。一個人做事如果違背了相關的法則,那就是浪費時間,空耗精力。例如,一個人可以學一樣東西,學了1000遍仍然學不會、記不住。因為,他不懂得遺忘規律,不懂得週期性複習的重要性。相反,如果把握了週期性複習的規律,複習5遍,就很難遺忘了。

  2.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

  許多一流的筆桿子都不是好學生(雖然不是全部)——溫斯頓·邱吉爾就是一例。在他們的記憶中,上學往往是十足的'折磨。聽課讓他受不了。然而,他們的同學有這種記憶的卻很少。這些筆桿子可能在學校裡得不到什麼樂趣,對他們來說上學的最大痛苦是無聊。有關這個問題的解釋是,筆頭好的人一般不靠聽和讀來學習,而靠寫來學習,這已成了一種規律。學校不讓他們以這種方式學習,所以他們的成績總是很糟糕。邱吉爾在從政之前做記者。從政之後,靠寫作,當然也包含他的著名演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尤拉是科學史上最多產的一位傑出的數學家,據統計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其中分析、代數、數論佔40%,幾何佔18%,物理和力學佔28%,天文學佔11%,彈道學、航海學、建築學等佔3%,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尤拉,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歷史上很少有記載尤拉和同時代人的頻繁交流(除了伯努利兄弟),他也沒有發表過什麼演講,他是閱讀和寫作型的。

  有一位公司總經理,他把一個平庸的小家族企業發展成行業領軍企業。他習慣於每週一次把全體高層管理人員召集到他的辦公室,隨後對他們講上兩三個小時。他總是提出政策性問題,在每一個問題上提出三種不同觀點。但他很少請這幫同事發表意見或提出問題,他只需要聽眾聽他講話。這就是他的學習方式。雖然他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是透過講話學習絕不是一種少見的方法。成功的出庭律師也以同樣的方式學習,許多診斷醫師也是如此。德魯克是這種學習方式,馬雲也是這種學習方式,喬布斯更是這種學習方式。

  所以,為了有明顯得進步,乃至成功,你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