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通用5篇)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1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美國作家貝迪史密斯的著名小說小說的主人公,弗蘭西是個出生在貧困家庭中的一個普通小女孩。弗蘭西在貧困的環境中依然不失對生活的嚮往。她樂觀,積極,活潑,陽光,富有想象力。而《布魯克林有棵樹》一字一句的記錄下了她那艱難而不失活潑的燦爛的青春。當你開啟這本書弗蘭西從10歲到16歲的美好青春將被你一覽無餘,你會明白,人間處處有真情。弗蘭西與爸爸親近與媽媽有些疏遠,但最關心,最瞭解弗蘭西的卻偏偏是這位默默奉獻,任勞任怨的母親。弗蘭西為了一家人的支出,放棄了自己的前途。輟學找工作來供弟弟尼雷上學,媽媽怕耽誤了弗蘭西的學習,堅持讓弗蘭西繼續上學,後來弗蘭西上了暑假大學,母親十分激動。

  書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件事都將弗蘭西一家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睦睦的表現淋漓盡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這個了,爸爸去世兩年多了,媽媽收到了來自妻子去世一年半的麥克布蘭先生的求婚,放到其他人身上,應該不會有幾個孩子同意吧?但這件事發生在弗蘭西的母親身上,一切卻變得那麼順利。當事情發生後,弗蘭西與弟弟尼雷最先想到的卻是他們呢18個月大的小妹妹勞瑞。他們小時候吃盡了苦頭,可不想勞瑞也這樣。或許他們認為有了一個新爸爸,勞瑞也不用像他們小時那樣受苦了,他們很懂事,他們尊重媽媽的選擇,不會刻意排斥這件事,他們希望勞瑞和媽媽更加幸福,讀了這件事我心中深深的感嘆,深深的佩服,弗蘭西的懂事。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2

  花了三天時間經歷了一場感動之旅,看完《布魯克林有棵樹》,我的讀後感是——如果有什麼可以帶你走出人生低谷,那就是樂觀和堅持。

  弗蘭西,一個生長在美國布魯克林窮人區的小女孩。那裡的環境有著我所能想象到的一切惡劣:混亂、骯髒、貧窮、罪惡。街道上都是酗酒的人,角落裡都是罪犯的身影。這種環境不得不讓人發出噁心的讀後感。長在汙泥之中,我們的弗蘭西儘管穿著破舊的衣服,住著簡陋的房子,卻擁有一顆閃亮的心,清清白白地生活著,奮鬥著。

  當我看到弗蘭西小小年紀就要像大人一樣四處奔波:賣垃圾、用極少的錢購物、給別人打工……真為這個懂事的小女孩感到敬佩和心疼。可是她卻說:“活著,奮鬥著,愛我們的生活,愛著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是要經過生活多少的磨難,才能令一顆幼小的心發出這樣樂觀釋然的感慨?有多少大人能夠做到?我想,很多人只是身體長大了,靈魂還是卻沒有變成一個真正的大人。在弗蘭西面前,我們是不是該自慚形穢呢?

  當我看到弗蘭西和弟弟因為手臂上的汙泥而被醫生護士恥笑,貶低他們不配活著的時候,我感到憤怒。弗蘭西勇敢地反抗了,難道貧窮的人就沒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了嗎?生活丟給弗蘭西的垃圾,沒有把她壓倒,相反,她得以踩在垃圾堆上,從而更接近陽光,就像布魯克林的那棵天堂樹,茁壯成長著。弗蘭西喜歡閱讀,她堅持著,相信著,總有一天會存到足夠的錢買下喜歡的書,在陽光下靜靜地享受。

  我們都該從弗蘭西身上學習樂觀與堅持,這也是我從這本書裡收穫的最有益處的讀後感。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布魯克林有顆樹》,這是一本講述生命的書,講述如何從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講述了知識如何改變命運,家庭的力量可以讓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

  《布魯克林有顆樹》主要講述的是弗蘭西,一個生活在布魯克林窮人區的貧困的十一歲女孩,一個經常捱餓,整天吃發黴麵包的女孩,可她懷有偉大的夢想,她的母親不疼愛她,她的父親也很早去世了,她總是遭遇到別人嘲笑。

  弗蘭西是一個有自己思想、乖巧懂事的人。她的童年如同打翻的五味瓶一般。

  活著,奮鬥者,愛著我們的.生活,愛著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

  她的學生時代十分悲慘,她的同桌每次讓煤油浸溼他的毛巾,在弗蘭西的頭髮上塗抹煤油,弗蘭西被全班的小朋友嘲笑,回家之後,它還被自己的母親將大蒜放在身上,身邊的人都躲避她。

  作者和《童年》中的阿廖沙有相似之處,但阿廖沙的童年裡雖然有黑暗,但是他的人生中也不缺乏著光明。文章中的弗蘭西的童年與我們身邊的人的童年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他們當中也許有的人穿過黑暗,遇見光明,但有人卻會因為無法面對黑暗,從此一蹶不振。

  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弗蘭西當時生活艱苦,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4

  在眾多書單中,我選擇了一本一直想看的書——《布魯克林有棵樹》。半個月讀下來,感慨頗深。

  這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主要介紹了主人公弗蘭西整個家族的成長經歷,描寫她們一家生老離別、愛恨別離的故事。作者細緻入微地描繪了弗蘭西和尼雷姐弟倆的童年貧苦生活。那場景活靈活現,我總會情不自禁地代入自己的童年生活。特別是對弗蘭西尼雷姐弟倆拾破爛的經歷的細緻描繪,讓我想起小時候和弟弟妹妹一起撿啤酒瓶、紙箱子的情景。

  那時候,爸爸會幫我們把撿來的“寶貝”整理好,等鄰村一個叔叔過來收。每逢週日,那個叔叔總會搖著撥浪鼓,挑著擔子,一邊放著回收的廢品,一邊放著可以兌換的商品。每到這時,我們就把“寶貝”拿出來,換一些家裡需要的東西,如火柴、針線等。偶爾,叔叔還會有幾粒糖果發給我們。當一粒粒圓圓的糖果五顏六色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的眼睛都會放光。小時候沒有零食吃,能吃上幾粒這樣的糖果,那也是一種奢侈。

  那時候家裡窮,爸爸收入微薄,所以就種了很多田地以增加收入。為節約開支是不會請人工的,就靠我們自己一家起早貪黑。每年暑假,“雙搶”就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每天天還沒亮,媽媽就會叫我們起床,餓著肚子出門,或割稻穀或拔秧苗,往往要勞作兩個小時才回家吃早飯。即使上學,也是回家後便要尋豬草或者扒柴。沒有閒著的時候,只有下雨的時候可以休息,所以那時候特別盼望下雨。

  辛苦的童年練就了我堅韌的毅力,也感受到了在學校讀書的無比快樂和幸福。所以弗蘭西的童年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而我的孩子們,他們是不用過靠賣廢品貼補家用的日子。雖然現在也會收集舊箱子、塑膠瓶,但是永遠也無法體會我們小時候經歷的那些美好。

  因家境貧困,媽媽準備讓弗蘭西輟學,讓弟弟尼雷繼續讀。弗蘭西因此與媽媽爭執,她非常難過甚至憤怒。但最終還是與媽媽一起勸說弟弟繼續上學。看到此,我也能深深體會那種掙扎的痛苦。我也是家裡的老大,為了讓弟弟多讀一點書,希望能勸說我不要繼續讀高中。但是爸爸卻悄悄地藉著高額的利息供我上學。他說,只要我自己不主動放棄讀書,就要全力支援我讀下去。我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歸功於我爸爸不遺餘力地支援。

  其實,書中讓我佩服的還有弗蘭西的母親和外婆。弗蘭西的母親靠一己之力頑強地保護了自己的家人,且有力地護住了整家人的自尊。弗蘭西母親的智慧是從外婆瑪麗.羅姆利那裡繼續學習來的。她把學習而來的智慧加以潤色加工,傳給自己的下一代。弗蘭西外婆不識字,卻教育孩子們要多讀書,一定要上教育,這讓我也想起自己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特別支援我上學的,她會悄悄給我準備讀高中的熱水瓶、棉被和水桶。雖然現在外婆離開我們已經很多年了,但她抱著棉被、桶子來到我家的情景仍然記憶猶新。我無比懷念她,懷念她的體貼與和善。她總是全力幫助村裡人,左鄰右舍有困難,她都會幫忙照顧,家裡來客人,她寧願自己喝粥吃青菜,都要給客人做紅燒肉、煎雞蛋的,哪怕是一個乞丐上門,她也要盛一碗飯給人家。從來不說別人的不好,也從未與人爭執。我的外婆使我懂得愛人,也懂得感恩。雖然小時候日子清貧,但只要想起這些,我就覺得幸福無比。

  總而言之,這是關於弗蘭西的成長小說,也是關於我們很多人的成長小說。願我們都活著並奮鬥著,愛著生活饋贈給我們的一切悲歡。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

  《布魯克林有棵樹》小學讀後感5

  感恩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很偉大,但感恩也可以從一點點小事做起,那我們為什麼要感恩呢?也許在《布魯克林有棵樹》這本書中就能體會到。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本成長小說,這本書也一直圍繞著“感動”這個詞來敘述故事。主人公弗蘭西的父親深愛她卻英年早逝,母親又偏愛他的弟弟,家境平困,飽受鄙夷……但又是在這種生活中,她就像一棵頑強不屈卻又被感動環繞的天堂樹。在父親去世六個月之後的畢業典禮上,她收到了父親生前託姨媽送來的鮮花和卡片,那卡片上寫著:“獻給弗蘭西,恭賀畢業,愛你的爸爸。”在這之前,弗蘭西的父親曾帶著她和弟弟還有鄰家小女孩在午後乘著小船去釣魚,卻一無所獲,最後買了兩條魚騙媽媽。即使生活再怎麼貧困艱難,弗蘭西的父親仍然想著家人,仍然在船上自由地唱著歌,愛著自己的孩子們。“這才是生活,遠離塵囂。啊,有什麼能和坐船出海比呢?我們遠離了一切。”最後,他意味深長地說。這也是美國人的象徵,樂觀的心態,苦難中的感動。

  也許你會問,感恩和感動有什麼聯絡?其實,我們的生活很平淡,每天都在重複,但正是感動讓我們倍受溫暖,你可曾想過,在深夜,你努力學習,父母悄悄躲在門後,溫柔地注視著你。這時,你有沒有被打動?想過將來要好好學習,報答父母?傷心時,朋友的一句安慰,有沒有讓你找到前方的希望,緊緊握住朋友的手,感謝他與自己同甘共苦?在獻血車上,不斷有人奉獻赤紅的鮮血,而那些獲得新生的人也在感恩,也在傳遞溫暖,傳遞感動…所以一切感恩都建立在感動之上,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之上。因為感動,所以感恩。

  人生之路還很長遠,所以不要錯過那些給過你幫助的人,用同樣的愛心去回報他們。因為贈人玫瑰所以手有餘香,因為活著所以奮鬥著,愛著我們的生活以及一切悲歡,在悲歡中生活,在生活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那麼知足和感恩是快樂的源泉。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穫一種性格,收穫一種性格,就會收穫一種命運。

  同樣,播種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收穫一種快樂,在快樂中成長,就會收穫一種樂觀,那麼在以後的人生,就會勇往直前,劈荊斬棘。所以,年輕的我們,不要錯過感恩的機會,感恩,使親情更加溫暖,是友情更加親密,是社會更加團結。在此刻,在布魯克林,有天堂樹,唯一一棵能在水泥縫裡成長的樹,被感恩澆灌著,為世人灑下一片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