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

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做教書匠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看到這個書名時覺得很有意思,我還特意去查了一下字典,字典裡面對“匠”字的解釋是具有某一方面熟練技能,但平庸板滯,缺乏獨到之處。那書名錶達的意思應該就是不要只做一個會教書的老師。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不只做一個單純的教書匠呢。抱著這樣的心思,在某天中午之後,我開始對這本書進行真正的閱讀。

  讀完這本書的前面一部分內容,我的腦子中浮現出來的是這麼一句話:我一旦丟了,就再也找不到了。從字的結構上來看,“我”和“找”差了一個“一”。但就是這麼一個“一”,要是丟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剛剛踏上教壇的我們,這個“一”,我理解為一點快樂。

  正如管老師一開始在書中提到的一樣,高考結束後,填志願的時候選擇了教育,但並沒有對教育充滿著神聖的情感,更多是因為家裡的因素。在畢業後剛剛踏入校園、踏上講臺時,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很容易讓我們產生一些負面情緒。當我們還沒來得及回味在教師節給我們帶來的喜悅的時候,就已經被一疊疊作業本,一節節備課壓垮了——做老師確實很累,很苦。學校的生活是枯燥的。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覺得做老師有什麼快樂呀,看老師的工作就是改作業,訓學生,上課,備課,檢查……多麼繁瑣,並且日復一日,絲毫沒有變化。那麼快樂在哪裡呢?在和我們玩捉迷藏,還是根本不存在?

  現在,身份轉變了,我成為了一名教師,並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忽然覺得教師是一份能使人變年輕、充滿活力、保留童心的職業。每天來到學校,迎接我的是孩子們的喧鬧,他們在操場上就會扯著嗓子喊“快看快看,周老師”“周老師好”“周老師早”……一大早,就能在這愉悅的氛圍中感染到一天的好心情。我們整天面對著這群質樸、活潑、天真、快樂的孩子,感覺自己的'年齡也慢慢被年輕化。

  在書上還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經過努力奮鬥的富翁,和一個乞丐在一個沙灘上曬太陽之間的一段對話,富翁鼓勵乞丐去奮鬥,拼搏,取得成功。乞丐卻以現在在與富翁做著同樣的事情拒絕了富翁。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我覺得這個乞丐很豁達,對生活很樂觀,生活中很開心。這個故事同樣適用於我們,如果我們對學生要求稍微低一點,與他們嘻嘻哈哈地相處,我覺得我們也會快樂,至少表面是這樣的。那其實呢,這像極了魯迅筆下的悲慘人物阿q,自娛自樂,這所表達的快樂以及呈現的狀態和蘊含的價值與真正的快樂是不同的。

  當你一步一步帶領著自己的學生,學會一個個知識點,慢慢有一點點進步,看到他們比賽時,一起加油的激動,在臺上綻放才藝時,引以為豪的幸福感,又會感受到付出是有回報的。這才是歷經風雨見彩虹,這可能才是一種高尚的快樂。這種快樂,要被我們發現,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不管你發現還是沒發現,它,快樂,不都是在那裡嗎,你才會覺得,教育原來有這麼多的流連忘返的區域,教育還可以做的有滋有味。

  借用書上的一句話,沒有哪一個工作會預先支付給你工作的快樂、幸福,除了教育。希望我們不要丟掉這一點快樂,讓自己只成為一個教書匠。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彷彿在聽一次課,聽一名資深教師在談教師的方向——約束,責任,上進,奮鬥,專業親和以及智慧。管老師在書中列舉了很多例子,展示了很多不同的一面。我們就像昆蟲的複眼一樣,將這一幕幕收集,最後形成一個優秀的教師的形象。很高興,也很幸運能閱讀到這本書,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一點快樂,堅定的在教育這條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