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佳教育隨筆》讀後感1400字
這是一本由張xx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隨筆集。剛看到這本書就深深地被它的封面所吸引:當你開啟書頁,你就辨認出了一種聲音:沉靜、悠遠、憂傷、熱烈、迷惘、激動、你期待又熟悉,或許就是你自己的聲音,隨每次閱讀而來的震顫,和幾乎屬於肉體的情感。教育,在這些文字中,建立了現實的和不可能的場景,它帶著你去恢復一個過去,又努力地穿越,而預示了一個真實的未來。它應該是最值得交付你的一切,閱讀幫助我們克服了很多肉體與精神的不安。
《教育隨筆》不只是對課堂教授方法、教學經驗和感悟等問題的探討,還分析了與教育相關的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化領域內的一些深刻問題。普通教師從這本書中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從這本書中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如果從普通讀者的角度看,作者以或睿智或博學的筆觸發其感慨與疾呼,充滿心靈的獨白和真情的吶喊,因此也可以說是一部真正充滿內省精神的心靈隨筆。
其行文亦優美,看慣了充斥著刻板的說教和枯燥的理論的教師用書後,行文優美、飽含真情的教師用書成了廣大教師的真誠期盼,所幸,《教育隨筆》沒有讓人失望。錢理群、畢淑敏、摩羅等文壇宿將寫的教育隨筆都是文采飛揚,
情理兼備;肖川、吳非等有資深教育背景的專家所寫教育隨筆能夠深入淺出,舉重若輕;更有一些名師記錄教育生涯中最真的感悟、最深的反思,以及最動人的瞬間,他們從教育中的細節與現象出發,見微知著,以孔窺豹。
全書從多角度闡發了教育理念,將教育從狹小的課堂中解放出來,揭示其更豐富更寬泛的內容。有的是針對課堂教授方法、教授經驗、教後感悟方面的,如《今天我們怎樣讀〈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有針對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探討,如《女兒的畢業照》,還有對中國現實教育問題的分析,如《世上已無蔡元培》針對中國大學的教育現狀和理念分析;《我是農民的兒子》是針對中國農村教育現狀的揭示反省,《簡單而艱難的活著》則針對教育者的自身的生存狀況給予關懷,更有《孩子,我為什麼打你》等篇目探討了教育的藝術……這些都給讀者拓寬了教育理念的視野,也注意到了將教育與歷史現實結合起來探討,痛徹處引人拍案,精闢處發人深思。
文匯讀書週報(2006.4.7)這樣評論:教育與愛心和責任感是分不開的,作者都有著對教育、民族、國家深切的責任感和對中國的教育現狀的深刻入微的體察。展卷細讀,有半生執教杏壇、桃李滿天下的錢理群教授回顧教書生涯,字裡行間都是對教育和學生的喜愛,也有韓水法面對中國高校制度的弊端逐一解析,痛下針砭……
這些中國當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知識分子沒有齊唱頌歌,毫不避諱自己的質疑與反對,對中國教育界存在的暗面,如中國農村惡劣的教學條件,中國考試製度、高校政策、教育改革存在的`諸種弊端等都有所反映,甚至有些針砭的文字是激切的是痛徹心扉的,但“愛之深則責之切”,因為滿懷對教育毫無保留的熱忱才會憂慮,因為對國家社會始終保有殷切的希望才會大聲疾呼。這些真誠的熱切的文字後閃現的是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感,能夠幫助教育管理者、執行者瞭解教育界的現狀和各種聲音,可以當作當代教育的微型的“資治通鑑”。
《禮記·學記》說:“教然後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所有的反躬自省都是為了讓我們的教育能更加合於人性早日走向現代化,使之能夠擔負起傳承文化、陶冶人性、造就良才的使命,正如《教育隨筆》的主編張xx先生所言:“教育的發端是愛和責任:對自己、對所有的生命、對探求未知的努力、對我們虔誠地期待又無法預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