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學校工作調研報告

學校工作調研報告

學校工作調研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工作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工作調研報告1

  本次調研目的是瞭解學校基本情況和教學工作常規管理情況,共同探討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對策,促進學校形成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導向的有效性教育教學管理機制。

  以下從學校基本情況、教學管理有效性、教育規範化和教師校長隊伍建設等方面,反饋調研中瞭解的情況:

  一、學校基本情況與管理體制

  平涼市崆峒區東大街小學原名晨光小學,始建於1945年。位於崆峒區隍廟巷7號,學校地處市中心,佔地學校佔地面積4533平方米,建築面積3902平方米。且學風濃厚,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學校現有教職工60名,其中高階教師30名,一級教師25名。具有本科學歷者16名,大專學歷者35人,佔教師總數85%,市、區級骨幹教師及學科帶頭人32名,佔教師總數53%。學校現有學生1100餘名,設22個教學班。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援下,我校教學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新建逸夫教學樓、綜合教學樓的投入使用,極大改善了辦學條件。我校現教學、運動、生活區域分割槽明確,佈局合理,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學校設有普通教室、多功能廳、閱覽室和微機室。數學、自然教學儀器裝置、電教裝置均達到國家標準。現有多功能廳一個,語音室一個,電子備課室一個,衛星接收裝置兩套,已初步實現了多媒體合一的教學網路,滿足了學生的需要。20xx年被崆峒區政府授予“標準化學校”。學校佈局合理,房屋建築錯落有致,美化日臻完善。

  在管理體制方面,學校實行了對教研組進行考核捆綁、目標管理捆綁。

  實行教研組考核捆綁制後,教師教學質量意識明顯增強。在與教師的座談會上反映,學校本學期在教學管理上,重視教學質量的導向十分明確,現在教師不僅增強了競爭意識,而且明確了以教學質量為根本的競爭方向。

  為了促進學校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全面調動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各校透過“年級捆綁制”的考評辦法,將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實行捆綁考核,既讓教師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又增強了工作緊迫感,還實現了資源共享、共同提升的目的。同時,各校還積極實行年級組長捆綁負責制,大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個人的緊迫感、責任感、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大大提高。

  目標管理捆綁,當責、權、利三者得到有機整合時,管理效率將實現最大最佳化。學校是將該管理思路發揮較好的學校,學校每學年均要將各項任務目標下放到年級組上,年級組又將這些指標分解到班上,再下到教師人頭上,每學年視各年級指標完成情況,兌現獎金,透過目標管理捆綁機制,有效地促進了工作的全面推進。

  同時,學校還十分關心後進學生的成長,關心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個性得以張揚。學校建立了幫扶後進生領導班子,實行校領導包級制,為後進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個性得以最大限度提升,學校還從練習題的設計、月考試題的分層等方面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真正體現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特別是經過全校師生“十年磨一劍”的不懈努力,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管理制度日趨完善,辦學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xx以來,教學質量逐年遞增,還湧現出一批尖子學生。在學校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級領導對我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群眾、學生和家長期望學校能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服務,各界人士、眾多校友也不斷支援鼓勵學校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發展目標邁進。

  二、隊伍建設與教師成長

  學校領導班子設有校黨支部書記、校長1名,副校長2名,辦公室主任1名,教導處主任1名,教研室主任1名,總務處主任1名,工會主席1名,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一名,各學科教研組長1名。財務室人員2名。

  學校十分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教師的培養提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敢用、善用年輕教師是一個學校成功的基礎。為此,該校在管理上非常注重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從精神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照顧年輕教師。學校行政領導堅持每學期與年輕教師談話至少一次以上,從各個方面給予最大的關心,瞭解教師的心聲、傾聽教師的困苦,與教師打成一片,讓教師時常保持一顆積極向上、快樂愉悅的心情投入教學之中。與此同時,學校還提出了“一年成為合格教師,三年成為優秀教師,五年具備個人風格”的培養目標,採取壓擔子、老中青結隊幫扶、外派學習等多種手段,對新入職教師實行幫扶、指導,給他們無私的關愛,讓他們不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受到點撥、引領和示範,同時在精神上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業務能力得以明顯提升,並迅速成為學校教學能手、業務骨幹。

  三、教育教學成功經驗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其成功經驗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備課、課堂、作業、考試和環境中做到了四細節:

  一是備課細節,學校在執行教育局對教案精細化要求方面,取得一定進步。在各校教師教案檢查中,瞭解到規範化備課方面的進步是比較明顯的,絕大多數教師備課已經達到了規範化要求。備課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該校就備課的細節工作不僅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而且還加大了常規檢查與督促力度,並將備課工作與年終考核掛鉤,做到了常規工作精細化的要求。

  二是課堂細節,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該校非常重視課堂的監控和指導。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觀念,上課鈴響前,教師必須提前侯課,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教師講課必須使用普通話,語調清晰,語速平穩,語氣親切和藹;要求上課有教案,教具的準備。教師上課前必須備好教案,準備好教具,要按設計的教學過程上課,不得隨心所欲和處理與教學無關的事;這些細節要求有效確保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是作業細節,為了進一步強調作業的有效性,學校在推行細節管理過程中,除對作業內容、作業量有嚴格要求外,還非常注重作業的批改、較正,特別是要求教師批改作業必須做到全批全改,作業本必須有糾錯、有反思,真正落實了做必改、錯必究的作業細節要求。

  四是考試細節。學校在考試細節管理方面均做到考必閱、閱必評、評必究等要求。考試時要求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肅考風考紀,以良好的考風促學風、促教風、促校風。考試後要填寫學生成績統計表,及時印發給有關領導和教師,重視考後分析,找出失分原因,分析要科學,實事求是,要成文備案。

  學校工作調研報告2

  在局領導“教育創強”方針指引下,為進一步掌握我縣農村基礎教育教學總的質量和課程改革實驗情況,瞭解教學實踐中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縣課改實驗作紮實有序地向前推進。根據中心領導的指示,二零零四年學度我對金星學校進行了教學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金星學校是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佔地總面積2萬平方米,共有在編教師56人,20個班級,中學生231人,小學生439人,學前班81人,總人數670人;全校近視率2%左右。

  學校體育跑道181m,沙坑、單雙槓各一,籃球場兩個(無室內運動場地);實驗室、儀器室、電腦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音樂室(內僅一架鋼琴),少先隊(團支部)活動室等各一個,其它教學器具等基本裝置初步達標。

  二、所取得成績

  近三年來,金星學校重視素質教育,全體教職工在校領導班子帶領下重視人性化管理,實行教師量化考核,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在教學工作中積極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人性化氛圍,以“知禮、勤勉、奮進”為校訓,認真落實“減負不減質”的根本宗旨,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重視課改

  ①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政策法規和學科課程標準,並鼓動教師參加縣“323”師訓等各種學習活動,並進行理論實踐。

  ②透過黑板報,編寫“課改專欄”,定期宣傳課改動態資訊,交流課改教師的心得體會。

  ③定期開放“家長學校”,向廣大家長宣傳課改的目的意義,反饋學生的成長過程,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共同出謀劃策。

  ④加強了課改實驗的領導、管理和指導工作,制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

  ⑤規範了課改資料的建設和管理,並加強了教學指導工作,學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聽課,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2、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①教師主動參加課改,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案例。如小學,很多教師透過自制卡片、教具、學具;如語文教師為提高識字量,不僅在書中,還在各種學習資料中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習慣,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克服了由於教學資料不配套等不利因素給教學帶來的麻煩。

  ②教師的教學手法發生變化。首先教師的理念變,才能使之方法變,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組織、激勵、引導等方法在不斷改進,很多老師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如美術老師楊先紅,在色彩課中結合唐詩、宋詞,並利用情感和審美雙重因素,使學生在樂中學,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把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

  透過語數英等各學科現場觀摩可以看出,課堂教學較之前傳統課堂教學都有一定改進,使人感到了新課改後,課堂中的清新氣息,學生的'學習方式更為豐富,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趨勢。“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步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如語文課,學生有大量的實踐進行探究、思考、觀察和分析及實踐活動。卻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因材施教,科學地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合作學習給了學生更多參與和表達的機會,學生自主、自信、合作、探究的意識普遍增強。

  4、教研氛圍日接濃厚

  人性化管理發揮教師原動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特別是新課改以來,以“323”師訓工程為載體,積極參加教科研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①教科研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聽課、評課還去辦了專題講座研討活動,對新課改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及時的討論和交流,使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獲益匪淺。

  ②課題研究開始啟動,經過半年多的實踐探索,今年上報市級課題兩個。

  5、嘗試構建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大家都知道:評價的功能不僅僅是甄選和選拔學生,而是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此,該校在課改實踐中,引導教師大膽改革評價內容和方式,採用“分項考試+等級評價+孤立評價+鼓勵評語”的呈現方式,努力構建多元,評價內容方式多樣,既關注結果,更重視過程的評價體系。方法是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互動互動。如語文分:識字寫字(學生互評)、朗讀、口語交際(教師家長參與),以鼓勵為主用遊戲形式糾正等等。

  6、重視社會實踐,師生共同參與

  帶出去請進來。一年以來,該校抱著新的“教學觀”,與校外結合,進行一系列“走進新課程”、“與新課改工成長”活動,實行校際聯合。

  ①初中部與荔港學校“聯姻”,進行新課改教研活動。

  ②小學部與石浦中心校進行教學新課程教研活動;小學語文與新港小學進行教研活動。

  ③重視學生社會體驗活動

  a、擁軍活動。初中新生軍訓、“八。一”節慰問石浦邊防站、“端午節”送粽子,建立深厚的軍民關係。

  b、建立勞動基地。學校有專門開闢的花木基地供學生栽培、觀察、分析、護理。

  c、到申稜電梯廠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採訪,寫《申稜成長之路》在縣市宣傳口發表

  d、請消防大隊進行正常的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護,做到群眾的預防災害宣傳員。

  e、到敬老院去舉行文藝聯歡,做新時期敬老愛幼的好學生

  f、每年去烈士墓緬懷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7、重視師資業務培訓,教學成就顯著

  ⑴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培養一支“政治正、業務硬、教學勤”的師資隊伍,始終是該校關切的問題,為此學校領導極力鼓勵進修、學習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小學語文、數學合格率100%;初中語、數、外、政、自等平均合格率70~80%;三名教師參加中級研修班,一名教師參加學科骨幹培訓班。歷年來教師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活動,成績顯著:

  ①縣教壇新秀評比:20xx年度初中部自然、美術分獲二等級。

  ②縣教師基本功競賽:美術二等獎,數學、自然三等獎,政治市三等獎。

  ③教學論文評比:小學數學縣一等獎、市二等獎,初中數學、美術分獲縣二等獎,教學基本功案例分獲縣三等獎,體育優質課縣二等獎。

  ⑵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的一切為了學生,學校在“以人為本”的宗旨下,近三年來所顯現的成績可想而知。

  ①中考:20xx年考進象中3人,考入二中13人;

  20xx年考進象中2人,考入二中20人;

  20xx年考進象中4人,考入二中15人。

  ②各年統考相比,20xx年尤為突出:

  20xx年第一學期初中一年級層全縣中上水平,其中自然學科全縣名列4、5、6;初中一年級政治,全縣名列前5名。總之,小學合格率100%,中學合格率70%~80%。

  ③重視素質教育,各方面提高顯著:

  a、全縣中學三模競賽:全縣第九名;

  b、縣學生藝術節舞臺藝術表演:團體二等級;

  c、縣學生藝術節三獨表演:1人二等獎;

  d、縣學生藝術節書畫藝術現場賽:書法、繪畫各獲二、三等獎;

  e、學生作文競賽中:3人參加3人全獲獎――其中市二等獎1人,縣二等獎1名,縣三等獎1名;

  f、全縣學生運動會:每屆組隊參賽,態度積極,重在參與;

  g、縣科技界:多篇科技論文獲獎,獲縣科協好評。

  三、存在主要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

  專職教師不足,老齡化現象嚴重。如:小學數學35歲以下2、3個人;12班級音樂教師專職只一人,小學美術12個班級居然無一人。體育專職也只一人。造成學科之間不平衡,給學校帶來很大壓力。

  2、辦學條件差:

  教學用房不齊不足,沒有專門美術室,沒有專門家委會活動用房;雨天無法上體育課,多媒體教室只一個,如果各學科同時使用便無法進行,學前班擴班無教室,也無英語角等用房,藝術表演場地沒有等一系列用房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資金困難,很多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到“提襟見肘”的地步。辦公經費、教輔資料、教學裝置……難以兼顧。

  3、缺乏與新課程相匹配的科學的操作性強的學校、教師、學生評估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校與廣大教師參與課改實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

  四、幾點建議:

  1、加強師資均衡配備的行政措施,加大師資培訓的力度,與政府部門協調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必要的師資培訓經費落實到位;另外是加強與教材出版部門的網上協調,有條件組織專家培訓到縣(與“323”師訓建議)以便教師更好地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全面而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再是培訓方式和內容可建議更為貼近農村學校實際,研究解決在目前情況下如何減輕教師過重的教學負擔,以提高教學效率。

  2、建議上級教育部門(有關部門)應儘快協助建立一個與課改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評價機構。

  評價是新課改最大的難點,是影響課改健康發展的“瓶頸”。因此,加快課改理念下的評價研究,制定出與課改相匹配的評價方案是當前應努力研究,力求早日完成重要任務。以充分發揮師生教學積極性。

  3、應充分認識校本課程教學和學科整合的重要性,組織專門培訓小組引領教師,並將其作為學校的一項長期、穩定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來抓,方能保證課程改革順利而持續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