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社會實踐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軍校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社會實踐對於廣大學生是一個十分難得的瞭解國情,社會,開闊視野的機會,對於我們的成長成材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實踐能力,豐富自己的假期生活,我來到家鄉的村莊去挖掘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農村生活節奏。
歲月如水,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流過,站在20xx年的門檻上,回望來路,已是今非昔比。改革開放的三十年,老百姓的一個個願望變成了現實,生活也跟著鉅變。這一切的一切,都等從我們身邊生活的點點滴滴感受出來。
衣服著裝。從綠藍灰到現在的五彩繽紛,穿名牌。對於現代的80後,90後年代的年輕人來說,衣服的品牌日趨重要,標新立異也成了他們的追求的方向。比如說幾百塊的衣服買來故意絞上幾個洞,撕破幾道口子。男的穿的越來越像女的,女的穿的越來越像男的,一個個女孩穿的更是讓人心驚肉跳
哎,現在許多年輕人怪頭怪腦的舉動讓人捉摸不定,現在是怎麼怪怎麼穿。再回想到以前,中國大地上幾乎是統一的三種顏色,灰綠藍色。人們所穿著的只能是灰色的土布和卡其布做的工作服和其他衣服,樣式也是幹部們的四個兜的`中山裝和那種兩兜沒胸口的衣服,其它也就是老式的軍裝了。那時,衣帽,首飾和揹包都是會說話的。一個初戀的少女穿一身淺色的花裙,背一個紅色的包,不用說話其意就傳達給了別人。一個搞工作研究的,東西放置的井然有序,也足以證明你是個工作嚴緊認真負責的人。現在走在農村的街上你會看到,大冬天的姑娘們會穿上一雙長筒靴,緊身毛褲和短短的羊毛裙,男女老少穿的或飄逸或俏麗,再也沒有讓人覺得怪異的目光,相反是互相之間的讚美。食。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可以說是人們把“食”作為生活的最低標準也同樣是生活的最高追求。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最讓老百姓覺得真切的是菜籃子,米袋子的變化。以前老百姓人家冬季吃的菜只有蘿蔔,白菜個別的幾種,現在一到過年,各種反季節的蔬菜是應有盡有。在飲食市場轉一圈兒,飲食的種類和質量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現在就連最普通的老百姓人家對吃也是越來越講究,科學衛生觀念也已經深入人心,也注意了營養的均衡,粗細搭配,不吃或者少吃高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跟以前的解決溫飽無非提高了一個不小的層次。
住。從有房住到住好房。以前農村的那種土坯房,平板房岌岌可危的破舊房屋現在已經消失了,就連普通的磚瓦房都越來越少了,從直直的水泥路前一過眼前的大多已是外面平坦而整潔的兩層的小樓房。而以前的房子卻都是十分的單一,裡面也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傢俱,簡樸樸素。現在一進屋裡映入眼簾的是大的彩色電視,沙發,整套的衣櫃等都是應有盡有,風格多樣的裝修也顯示了生活品位的提高。
行。私家車也進百姓家。出行,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買東西,走親戚,上學,上班等等,時常需要使用一種代步工具。從最早的步行,到馬車,到腳踏車再到現在的汽車,確實是一種時代的進步。60,70年代一個腳踏車已讓人羨慕不已,現在回到農村的家鄉一看腳踏車基本已經銷聲匿跡,就連摩托車都也少了許多,來勢如潮的是私家車,這更是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啊,而城鄉的公交車也早已經遍佈的各村。
精神文化生活。黨中央立足建設全面的小康社會,更要建設和諧的社會精神文明。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文化生活現狀又是怎樣的呢。我在寒假走訪了許多的村子,發現現在的農村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已經很少了,比如看大戲,聽說書,扭秧歌,祭祖先等等雖然還個別的存在也只是老年人了,許多的年輕人已經淡忘沒有任何興趣參加了,這個文化陣地也日益出現了萎縮的跡象。而逐漸勢頭有所增長的是打撲克,搓麻將,上網等,這種型別的文化娛樂活動也得到的廣泛的接受和普及。現在的農村近百分之百的家庭都有了彩色電視機以及DVD機,近百分之二十都有了電腦,在城鎮及新農村也都有了專門的文化娛樂場所。隨著人們文化底子的提高,讀書看報的人群也有了一定的比例。
寒假我來到了兒時上課的小學,也吃了一驚,校園裡潔白的校舍和嶄新的操場讓人耳目一新,體育用品齊全甚至還有了微機室,這是我們以前做夢都沒有想過的。農村的孩子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孩子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也勢必對將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在寒假裡,透過對現在農村現狀的實踐調查,讓我更深入的瞭解到了現在的社會和人民生活的現狀,我們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更瞭解人民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這段寶貴的經歷讓我收益終身,我會以此為契機做好本職工作,為部隊為人民服務。以上報告若有不足,懇請領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