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面寫日記
剛寫下這標題,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自己又不是在長江邊長大的孩子,幹嗎要這麼煽情的標題?沒錯,我只是在長江的支流又支流上一小塊地方上安靜地呼吸,安靜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 在我所居住的地方有條河,被有些多情的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但我認為它僅僅是條臭水溝。家鄉,這是我一直迴避的話題,因為我實在不想揭開自己家鄉醜陋的面孔。但這裡的確是長江所能觸及的地方,雖然只算得上是龐大長江水系的毛細血管,而且流著的,是骯髒的血液。 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總是把家鄉擴大。卻不知道怎麼劃分“本地”和“外地”,到底是以“縣”為界限還是以“市”或“省”為界限?我想如果取其前者,我是絲毫沒有驕傲的理由的,我實在找不到幾句表揚這個小小縣城的話,讓外面的人對這裡心存一絲嚮往,我想我多半會說:“千萬別來這叫井研的地方,我想逃都來不及!”請原諒我對我家鄉的褻瀆。
如果以市為本地,我還是有點驕傲的,畢竟樂山大佛多少還是有人知曉的。 請別問我我對樂山的自豪有幾分。說實話,去過大佛幾次後,我還是不知道那座佛像到底有多大,我只記得在佛像腳下,看著岷江水,我差點暈了,而且我是手腳並用爬回去的,並不敢回頭看水流,一半是因為暈水,一半是因為恐高。 我當然知道這水流將會流如入長江,流過第二、第三階梯,最後匯入大海。可還是有一絲驚訝:從對面流過來的怎麼都能看見水底,而這邊流過來的卻是黑乎乎的汙水,一黑一白,讓人十分詫異的鮮明的對比。最後,兩者相融,不分彼此。相對,潔淨的變灰了點,黑的變純淨了點。 後來查過地圖,從對面流過來的河是大渡河,而這邊流過來的是青衣江,主河流是岷江,三者在大佛腳下合併。
我不知道在這整個巨大的長江水系,到底有多少像大佛腳下的的“黑白混”,也不知道在我的東面,長江入海的.地方,那裡的水色。只是,只是我希望它是潔淨的,它從雪山上流下是怎麼樣的就怎麼樣回到大海。 現在我的書桌上用礦泉水瓶子裝著一瓶於我其意義非凡的水。那是去年從峨眉山上帶回的。帶回時是整整一瓶,可經過一年的蒸發,只剩下半瓶了。 我沒法描述當我看見水滴從溼漉漉的山壁上一點一點滲出,最後一滴一滴打在鵝卵石上時的興奮。那掛在蕨類葉子上的水珠從來就沒消失過,倒映著這山這水,還有過往遊人欣喜的表情。 小道旁小溪流的水安靜而平緩地流著,我的視線一直追隨它直到奔到轉彎的盡頭。我看它流得那麼快活,不忍心告訴它,在幾千米的落差後,一切都不會那麼快活了。如果我能顛覆萬有引力,一定不會讓你繼續往下流。你將要流入長江,不是嗎?不也是要透過那些繁華的城市,帶著屈辱的眼淚流入大海嗎? 若以省來劃分是不是本地人,就連我自己也覺得說不過去了。
當然,這樣的劃分總是相對的,畢竟沒有人到歐洲去會說自己是某某縣的。 但不管如何把自己的家鄉劃大劃小,我始終希望自己能為家鄉感到自豪,今天藉著一瓢不太乾淨的長江水,書寫我的願望,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夠大聲對全世界說:現在的長江水是它的本色,沒有經過人們的劣質化妝,也希望您能來我的家鄉井研――美麗長江的毛細血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