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的人生何談品質經典哲理文章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期待自己更有效率,可卻又往往陷入事倍功半的困窘。
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在一件事之上,心力交瘁,結果卻還是不盡如人意。以至於我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勝任這項任務。
但也許,這是因為,你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努力。
有時我們忙於一項工作,身體機械的運作,可腦袋裡裝的卻都是其他事情。當你的努力處於這種“空虛”的狀態,你會發現周圍的一切似乎都比手上的工作更有吸引力。
你會忍不住分神,去看手機,去玩遊戲,去做其他任何事。因為身體無可奈何,就只求思想可以暫時離開工作。
可你的心裡卻又揹負著沉重的壓力,陷入了玩也沒玩好,學也學不進的惡性迴圈。這影響了你最終的成果,也令你的失敗感陡增。
《孟子·告子》中有一則故事名為《學弈》。故事十分簡短:
弈秋是當時全國最善於下棋的人。一次,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在聆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身在課堂,心卻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怎樣才能拿弓箭去射它。
最終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後者雖然和前者在一起學習,卻並未學好下棋。顯然,並不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而是因為兩個人付出的真正的努力不同—課堂上的專注度有差異。
心不在焉的努力,是根本沒有質量的。而沒有質量的努力,對結果沒有過多的幫助,反而會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負擔。
現代人的一天,每天都有很多事需要去完成。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專注,因此我們需要有所選擇,將有限的專注時間投入進最重要,最想努力完成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分清努力的時間與浪費的時間,不要對自己妄下斷言,認定自己沒有能力,也許只是因為自己並沒有真正努力。
努力的最佳狀態當然是體力充沛,心神俱在。這種專注狀態下的努力時間,即我們常說的“用心”,才是你真正在努力的時間。
專注會令自己感到踏實,因為它會帶來內心的平靜與安寧。當你可以做到屏氣凝神投入工作,進入一種莊周夢蝶,不分你我的狀態,你會發現十分美妙。
當你認真投入一件事,會有強烈的滿足感。因為這代表了你擁有了對自己身心的真正主權,你可以真正做到對自己負責,這是多麼令人自豪的事。真正的專注時,你會感到然感覺世界都靜了下來。
這樣的感覺反而讓你徹底放鬆,對完成手中的事情更有信心,這是專注的力量。
但刻意想進入專注的狀態是很難的`,但只要心無雜念的認真對待手上的事情,就是進步。但更重要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培養對工作的興趣,是真正會讓你全情投入的唯一辦法。反之,若你是漠然的被動工作,多半會是無用之功。譬如沉浸於實驗的科研人員們,經常不知不覺的一天就過去了;當你在上喜歡的課時,你會感覺時間過的特別快。
可當你面對一件深感無聊的事,你會感到度日如年。不夠專注,來源於內心缺乏穩定的力量。不能很好的堅持自己的目標,控制自己的心智。
真正的專注之所有有效,在於它象徵著這樣一種狀態:
你對要做的事有興趣,並且你對自己的能力充分自信,你找到了去完成它的方法。並且在努力中,你會發現工作不斷的有進展,你越來越感覺到成就感,對成功也更有期待。專注,能把一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能夠專注的做事,代表著你擁有極強的自我管控力,這不僅僅是有利於工作,更是有利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縱觀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者,都是潛心專注於某一領域的人。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學會專注,保持專注,才能在某一領域做到精益求精,從而有所成就。
專注於一項事業可以給我們滿足感,安全感。所謂“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藝術。”
真正的努力並不難,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它,不同於你努力的“浪費時間”去隨意完成某件事。其中存在的巨大差距,在於你的心和腦袋,是否能為你所用,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