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大全> 常用成語通俗理解精選

常用成語通俗理解

常用成語通俗理解精選

  A

  【哀而不傷】原指悲傷而不至於使人傷害身心。後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

  【哀鴻遍野】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流離失所的農民。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的農民。

  【愛不釋手】釋:放下,愛:喜愛, 喜愛到不能放手的地步

  【愛屋及烏】因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喻因為喜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安居樂業】居住安定,樂於從事自己的職業。可說“人民安居樂業”,不能說“生活安居樂業”。

  【安民告示】安定人心的佈告。現多用來比喻政府或機關團體等在做某事之前,把有關內容、要求等先讓人知道的通知。

  【安土重遷】重遷,把搬遷看得很重。在家鄉住慣了,不願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安步當車】安步,從容步行。不乘車而從容步行,表現出的是一種閒適平和的心情。

  【安身立命】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

  【安貧樂道】:安貧,安於貧困;樂道,以守道為樂。處於貧困境地,仍以守道為樂。這是儒家提倡的態度。

  【安時處順】:安於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於現狀。

  【按圖索驥】索,尋找;驥,好馬。原來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在也指照線索去尋找事物。

  【安之若素】素,平常。(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門類、秩序;就,歸於。原來指文章結構安排得當,造句、選詞合乎規範。現在指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式做事。有時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闖勁。

  【暗度陳倉】作戰時正面迷惑敵人,側面突然襲擊;還用以比喻暗中進行活動。

  【黯然銷魂】黯然,心情沮喪;銷魂,靈魂離開軀殼。心情沮喪得好像丟了靈魂。形容極度悲傷。

  【黯然失色】心裡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本指心情不好,臉色難看。後多比喻相比之下,事物彷彿失去原有的色澤、光彩,遠遠不如從前。

  【嗷嗷待哺】原指小鳥飢餓時叫著要東西吃。後常用以形容饑民渴求得食而亟待解救的悲慘情景。

  【按下葫蘆起了瓢】按下葫蘆又起瓢就是說在水缸裡把葫蘆按下去了,瓢又浮起來了。意思就是顧了這邊又丟了那邊。形容在遇到問題時由於事先沒有準備而手忙腳亂。

  B

  【白璧微瑕】潔白的玉上有些小斑點,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點。

  【百無聊賴】依賴,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託。精神上沒有依託,形容非常無聊。

  【筆走龍蛇】比喻文筆放縱,揮灑自如,也形容書法筆勢矯健雄放。也作“筆走游龍”。不能說“寫得筆走龍蛇”。

  【鞭長莫及】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

  【白駒過隙】白駒,原來指駿馬,後來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時間過得飛快,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風俗故事,後來稱小說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泛稱記載逸聞瑣事的作品為稗官野史。

  【班荊道故】班,鋪開;道,談論。黃荊鋪地,坐在上面談論過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話舊情。

  【半斤八兩】彼此一樣,形容差不多。多含貶義。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為久遠。各有各的存在的價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長處,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丸,彈丸。形容形勢發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滾彈丸一樣。

  【抱殘守缺】原來比喻泥古守舊,現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暴戾恣睢】[bào lì zì suī] 暴戾,兇狠殘暴;恣睢,放縱,任意幹壞事。

  【暴殄天物】暴,損害糟蹋;殄,滅絕。原指滅絕各種自然生物,後來泛指任意損害、糟蹋物品。

  【表裡河山】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注意不要望文生義。

  【鞭辟入裡】現常用來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

  【閉門造車】比喻不問客觀實際,不進行調查研究,單憑主觀想象處理問題。

  【敝帚千金】敝,破舊。自家的一把破掃帚,卻把它看得價值千金。比喻東西雖然不好,自己卻非常珍視。

  【敝帚自珍】:自己家的破掃把,也被視作寶貝,十分珍惜。比喻對自己東西的珍惜。

  【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後來形容創業的艱辛。

  【別出機杼】機杼,織布機,這裡比喻作文的命意構思。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開闢新路

  【別無長物】不是說沒有特長強項,而是形容家貧,一無所有。

  【便宜從事】謂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並行不悖】同時進行,不相沖突。

  【不寒而慄】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不即不離】指對人既不接近,也不疏遠。多指對人似親非親、似疏非疏的關係。

  【不絕如縷】只有一根細線連繫著。差一點就要斷了。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 也比喻技藝等瀕臨失傳。

  【不可思議】 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不落窠臼】[bù luò kē jiù] 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不堪設想】多形容後果很糟,不能想象。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注意它是一個自謙之詞。

  【不經之談】不經,不合常理。形容荒唐無根據的話。

  【不孚眾望】孚,信服。沒有使大家信服,辜負大家期望。【不負眾望】:不辜負大家期望,褒義。

  【不刊之論】刊,改正。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用刀刪去。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不肖子孫】不肖,不像,不賢。指不能繼承祖、父事業或違背祖、父遺志的子孫。

  【不一而足】足,足夠。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滿足。後來指所言事物很多,不能盡舉。

  【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許插嘴。

  【不脛而走】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訊息迅速傳播流行。

  【不易之論】易,更改。完全正確、不可更改的言論。

  【不足為訓】訓,準則。意思是不能當做典範或法則。注意千萬不能把“訓”誤解為教訓。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正確的。多用於表示不同意。而“不以為意”是指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麻煩、羅嗦而使人受不了。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不厭其煩】:厭:嫌;煩:麻煩。不嫌煩瑣與麻煩,形容耐心。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常加“忙得”或“打得”等。

  【不名一錢】沒有一文錢,形容極其貧困。名,佔有。

  【不時之需】謂隨時的、不能預定時間的需要。

  【不恥下問】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請教為恥辱。要注意該詞適用的物件。

  【不瘟不火】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急促。指戲曲表演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常被人誤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暴,且錯寫作“不溫不火”。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慾望沒能滿足。以後就稱犯法或搗亂鬧事的人為不逞之徒。

  【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襲歷來所認可的事。常可:永久認可的道理和成規。

  【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於一點.

  【不修邊幅】: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儀表、衣著、生活作風。原來形容為人不拘小節,後來也形容不注意衣著、容貌的整潔。

  【不虞之事】:事先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C

  【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差強人意】差,稍微地;強,振奮;意,意志。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形容某人某事還不錯,大體上使人滿意。常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曾幾何時】時間過去沒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誤解為“不久的將來”或“想當初”。

  【唇齒相依】嘴唇和牙齒互相依靠,不能離開。比喻關係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齒寒】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共擔。

  【晨鐘暮鼓】寺院裡早晚用來報時的鐘鼓。後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來比喻讓人警醒的語言。

  【慘淡經營】慘淡,費盡心思;經營,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後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

  【滄海橫流】滄海,指大海;橫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盪不安。

  【滄海桑田】大海變作桑田,桑田變作大海。比喻世界變化很大。

  【滄海遺珠】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者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城下之盟】因敵人兵臨城下,而被迫簽訂的屈辱性的條約.

  【瞠目結舌】瞪著眼睛說不出話。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魑魅魍魎】chī mèi wǎng liǎng 傳說中的妖怪,現在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

  【充耳不聞】充,堵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存心不聽別人的話。

  【抽薪止沸】抽去鍋下的柴草來停止鍋裡開水的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多用作貶義。褒義用“殫精竭慮”。

  【吹毛求疵】求,尋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錯誤。

  【春風化雨】能長養萬物的風和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也常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重整旗鼓】亦可作“重振旗鼓”,指失敗後重新集合力量再幹。注意這個成語不能用作貶義。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奼紫嫣紅】形容花的品種繁多,五顏六色,景色豔美。多形容春色,且不能只形容一種花。

  【藏頭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徹頭徹尾】:徹:通;透。從頭到尾;自始至終;完完全全。

  【纏綿悱惻】:形容內心苦悶難以排遣,也指詩文等感情深沉,言辭婉轉。

  【悵然若失】:心中迷離恍惚,沒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亂,心情忐忑的樣子。

  【躊躇滿志】: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

  【蹉跎歲月】:蹉跎,時間白白過去。形容虛度光陰。

  【錯落有致】:事物安排佈置參差不齊而別有情趣。(正:情趣;誤:景緻)

  【藏汙納垢】cáng wū nà gòu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也可寫作“藏垢納汙”

  【曾經滄海】曾經見過大海。後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眼界很高。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裡。

  【重蹈覆轍】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再走失敗的老路。

  【尺幅千里】一尺長的畫幅,畫進了千里長的景象。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內容很多。

  【長袖善舞】袖子長,有利於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

  【差之毫釐,繆以千里】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D

  【東窗事發】喻罪惡陰謀敗露。貶義。

  【大而無當】雖然很大,但不實用。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為見識廣博。指學識淵博或專精於某種技藝的人。

  【大放厥詞】厥,其,代詞,他的。現在指誇誇其談,大發議論,多是貶義。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樣子。肚子肥大的樣子(含貶義)。

  【大相徑庭】徑,小路;庭,庭院,兩者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遠。

  【大巧若拙】真正靈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像很笨拙。

  【大快人心】使人們的心裡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壞人壞事受到應得的懲罰或打擊。

  【大快朵頤】朵頤:鼓動腮頰,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頓。

  【待價而沽】沽,出賣。等待高價出售。舊時比喻某些人等待時機出來作官。

  【簞食瓢飲】一簞的食物,一瓢的飲料。指貧苦的生活。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由淺入深、由低到高,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得到了這個,還想那個。

  【殫精竭慮】竭,用盡;慮,思索。形容耗盡精力,費盡心思。

  【等量齊觀】等,同等;齊,一樣地。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

  【多事之秋】秋,年歲,時候。事變很多的時期。形容國家政局不安定。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驚懼的聲音。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豆蔻年華】舊時指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 )比喻不知道別人好在哪裡,自己又沒有條件而胡亂去學,效果很壞。

  【燈紅酒綠】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也指都市或娛樂場所繁華熱鬧。

  【道貌岸然】道貌,外貌正經嚴肅;岸然,嚴肅不易接近的樣子。形容外貌嚴肅正經。貶義詞。

  【道路以目】形容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暴虐。

  【鼎力相助】大力幫助。敬辭,不可用於自己。如:多蒙鼎力協助,不勝感謝。

  【斷線風箏】像放上天去斷了線的風箏。比喻一去不返、不知去向的人和物。

  【大刀闊斧】 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大言不慚】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這裡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倒行逆施】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

  【道聽途說】 路上聽來的又在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得魚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登峰造極】 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褒義)。也比喻做壞事猖獗惡劣到極點(貶義)。

  【點石成金】 點石成金舊謂仙道點鐵石而成黃金,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獨闢蹊徑 】dúpìxījìng 闢:開闢。蹊徑:途徑。自己開闢一條路。比喻獨創一種新風格或者新方法。

  【黨同伐異】:跟自己意見相同的就袒護,跟自己意見不同的就加以攻擊。原指學術派別之間的鬥爭,後用來指一切學術上、政治上或社會上的集團之間的鬥爭。

  【德薄才疏】:薄,淺;疏,空虛。德行和才能都很差。多用作謙詞。

  【洞若觀火】:形容觀察事物極其分明,透徹深刻,就像看火一樣。

  【對泣牛衣】:比喻夫妻共守窮困。

  【獨樹一幟】: 單獨打起一面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說話做事非常周全、嚴密;沒有絲毫漏失;使人無隙可乘。

  【獨出機杼】 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當務之急】當前任務中最急迫的事。當:原為“處於”;現為“當前”;務:應該做的事。 易與燃眉之急混淆

  當務之急和“燃眉之急”;都指馬上要辦的事情。

  不同在於:當務之急偏重在“當務”;強調是當前最急需做的事;“燃眉之急”偏重在“燃眉”;形容事情著急的程度;強調事情之急如火燒眉毛。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塗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E

  【爾虞我詐】爾,你;虞,欺騙。你欺騙我,我欺騙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耳鬢廝磨】鬢,面頰兩邊的頭髮;廝,互相。形容親密相處的情景。指小兒女的相愛。

  【耳濡目染】濡,沾溼;染,浸漬。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指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親耳聽到,親眼看見。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耳根清淨】耳邊很清淨,沒有什麼干擾。形容生活平靜。注意這個成語的適用範圍。

  【耳提面命】不但當面指教,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希望他永不忘記。表示長輩的諄諄教導,要求嚴格。褒義。

  F

  【翻然悔悟】翻然,大轉變的樣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翻雲覆雨】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貶義。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犯而不校】犯,觸犯;校,計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也不計較。

  【方興未艾】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事物正在發展,沒有停止。多形容形勢或事物正在蓬勃發展。

  【防微杜漸】杜,杜絕,堵塞;漸,事物的開端。在壞思想、壞事物剛冒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發展。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災難發生之前就採取預防措施。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來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後來指思想離奇。

  【粉墨登場】①演員傅粉施墨,化裝登臺表演。②今多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

  【附庸風雅】附庸,追隨;風雅,文雅,多指才學。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名士,從事有關文化的活動。貶義。

  【覆水難收】倒在地上的水難收回來。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多用於夫妻離異)。

  【俯拾即是】亦作“俯拾皆是”。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

  【俯首帖耳】象狗見了主人那樣低著頭,耷拉著耳朵。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含貶義。

  【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掠而過的影子。比喻見識膚淺或印象不深。

  【分崩離析】形容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注意:“土崩瓦解”意思是土倒塌,瓦碎裂。比喻徹底崩潰。

  【發聾振聵】聵,耳聾。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也作振聾發聵。如:專家們高屋建瓴的話振聾發聵,每每讀之,啟發良多。

  【鳳毛麟角】鳳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見而珍貴的人才或事物。褒義。

  【風雨如磐】風雨交加,有如磐石下壓。比喻處境艱難或世道險惡。

  【風聲鶴唳】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大敗而潰,潰兵聽到風聲和鶴叫都疑為追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個成語,八字連同可以,只用後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驚恐之時,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認為那些草是兵,便緊張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敗者的恐懼心理。 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鬥激烈,錯。

  【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勞,誇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誤:討伐)

  【方枘圓鑿】意思是:方榫頭不能楔進圓孔洞,比喻兩件事不相容,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放浪形骸】:放浪,放縱,不受拘束;形骸,形體。行動沒有拘檢。舊指不受世俗禮法的束縛。

  【飛揚跋扈】:飛揚,放縱;跋扈,蠻橫。多指蠻橫放肆,目中無人。

  【沸反盈天】:聲音像燒開的水那樣翻滾,充滿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地用功讀書或努力工作。晷:日影。

  【否極泰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反躬自問】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返璞歸真】同“返樸歸真”。謂還其原始的淳樸本真狀態。這裡引申為天真,淳樸。

  【分道揚鑣】道:道路;鑣:馬嚼子;揚鑣:驅馬向前,分路而行

  【憤世嫉俗】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

  【釜底抽薪】把柴火從鍋底抽掉。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風雲際會】風雲:指難得的好時機;際會:適時地遇合。在難得的好時機適時地相遇。比喻有才華、有作為的人在難得的好時機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