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1
農村環境衛生作為建設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為進一步搞好農村環境衛生,結合本人工作,對全辦15行政村進行了調查。從調查情況來看,雖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要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仍需下大氣力,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現狀和存在問題
從調查情況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農村環境明顯改善。近年來,辦事處對農村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按照“戶清掃,村收集,辦拉運。”的新思路,逐步建立長效機制。
二是農村改廁穩步推進。在市愛衛辦大力支援下,大打了農村改廁攻堅戰,改廁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雖然近年來我們透過不斷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農村環境衛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少數 村幹部認識不到位。有部分幹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經濟發展上,認為環境衛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無,更談不上組織和發動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二是大衛生觀念不強。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汙染的問題始終未能解決。
三是組織機構不全。主要表現在部分農村衛生隊伍不健全,環衛設施不配套,長效機制不完善。
四是資金嚴重不足。比如農村改廁工作政府投入資金有限,而農戶又不願投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此項工作的開展等等。
二、今後工作思路
從我辦目前現狀和存在問題出發,按照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初步確立了今後工作思路。即:健全一個機制,抓好四項工作,實現一個突破。
(一) 健全一個機制。即:建立健全愛國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根據“戶清掃,村收集,辦拉運”的思路,逐步完善衛生管理體制。
(二) 抓好四項工作。
一是改水改廁工作。舊村改造和群眾積極性較高的村,要突出戶廁建設,讓辦事處的改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是衛生建立工作。積極開展建立衛生村和社群活動,力爭到20xx年底,建立建立省級衛生村2個、渭南市級衛生村(社群)3個、5個 村和社群達到市級衛生村標準。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全面開展健康教育,不斷改善人居環境,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力爭到20xx年,農村開課率達到90%, 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90%,衛生行為形成率達到90%,公共場所禁菸率達到80%。
四是除害滅病工作。以疾病防控宣傳為重點,全面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把四害密度控制到不足為害的程度。
(三) 實現一個突破。即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目標,實現愛國衛生工作“全市聞名,全省領先,全國掛號”的新突破。
三、主要措施
愛國衛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長期工作。為此,我們必須切實採取措施,認真做好我縣的農村環境衛生工作。
(一) 加強領導,高度重視愛國衛生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把愛國衛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把農村改廁、除害滅病、健康教育、衛生建立等重點專案列入財政預算。
(二)因地制宜,建立健全愛國衛生長效機制。愛國衛生工作,需要發動群眾,需要集中整治,更需要建立長效機制。要把垃圾填埋場、垃圾池、煤池建設作為硬仗,堅持不懈地打好打勝。同時,農村改廁要把握重點,嚴格標準,明確分工,責任到村(戶);衛生建立要鄉村有目標,年年有創新,從而,全面推進愛國衛生工作向制度化、經常化、規範化邁進。
(三)強化監督,嚴格考核愛國衛生工作。愛國衛生工作是最佳化發展環境,提升新城形象,構建和諧社會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確定標準、分解任務、定期督查、嚴格考核、綜合排隊、及時通報,從而紮實推進我辦的愛國衛生工作,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做出應有的貢獻。
Xxx
20xx年x月xx日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2
按縣衛生局安排,局領導組成兩個調研組,對我縣的農村衛生工作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先後聽取了各鄉鎮衛生院的情況介紹,實地察看部分衛生院工作檔案和部分村衛生室,並和衛生院負責人和職工進行了座談,調研組對各鄉鎮農村衛生工作的發展予以充分的肯定,對農村衛生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發表了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瞭解的現狀情況和建議分述如下:
多年來,**縣農村衛生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以較少的投入取得了較大的成效,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護網路健全,農民就醫得到極大便利,衛生服務功能發揮正常,醫療條件改善較快,醫療技術質量和水平基本適應群眾的需求,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明顯下降,計劃免疫工作不斷加強,改水改廁工作成績顯著,農民健康意識得到初步提高,全縣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全面提前達標。
一、積極建立初級衛生保健先進縣。**縣自1993年初級衛生保健試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已經歷了多個年頭,現已全部達到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縣的標準,通過了衛生部的審評,全部達到初保普及階段合格標準的縣城之一。
二、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合作醫療保健制度作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證農民獲得基本醫療服務,落實預防保健工作,防止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具有重要作用。多年來,在各級政府和幹部群眾的積極支援參與下,透過不斷提高對辦合格醫療的思想認識,本著“加強領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完善”的原則,努力建立和完善了多種形式的合作醫療。透過積極探索,**縣在開展合格醫療方面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
三、強化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路建設。農村三級醫療預防網是實施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支柱,**縣非常重視對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建設。在縣財政、計劃和衛生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鄉鎮衛生院的各項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大部分鄉鎮衛生院實現了房屋、裝置、人員“三配套”,成為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和社會衛生於一體,功能較完善的綜合性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的人員結構逐步趨向合理、技術能力不斷提高、服務功能有了一定轉變、管理水平相應提高。村衛生室作為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的網底,承擔著大量的初級衛生保健任務,各鄉鎮透過建立合格村衛生室活動,不斷加強村衛生室的建設和管理,強化功能,充分發揮其在防治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和婦女兒童保健等方面的作用,改變了村衛生室房屋簡陋、消毒不規範、常規裝置不齊全、管理制度不落實的狀況,使大量的預防保健任務在農村基層得到了較好的落實。20xx年,以“夯實基礎、牢築網底”為目標,在繼續完善71個“空白村”衛生室建設的基礎上,爭取中央投資新建衛生室20個,加上村集體場所改擴建建設的31個村衛生室,使全縣新建村衛生室總數達到122個。全縣共有10個鄉鎮,175個行政村。其中159個村擁有了衛生室或服務點(百人以下的村為服務點),共選聘村醫264名。加上10個鄉鎮衛生院和6個鄉鎮社群衛生服務站的幅射帶動,基本實現了村衛生室全覆蓋的目標。
四、積極推進農村中醫工作。近年來,**縣中醫工作的重點是:以建立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為目標,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加強人才培養,穩定中醫藥隊伍,努力提高中醫藥治療率,構建中醫藥三級醫療保健網路。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點和對老年性、功能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有較好療效的優勢,發展中醫特色專科,促進中醫業務發展。全縣有中醫院1所,縣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均設有中醫科、中藥房。
綜上所述,**縣政府及衛生主管部門在農村衛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隨著經濟基礎發生了變化,當前的農村衛生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
1、政府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投入不足,面廣量大的預防保健任務不能得到更進一步落實,農村衛生工作顯得相對滯後,離群眾的要求尚有距離。
2、由於農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衛生室賴以生存的集體資金投入不能到位,導致鄉村醫生對所承擔的工作不積極,紛紛變相個體行醫以彌補收入不足,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的網底建設受到很大沖擊。
3、鄉鎮衛生院由於建設規模小、醫技水平不高、人員素質低下等不利因素,使目前設定的床位使用率降低,效率不高,業務收入呈下降趨勢,地區差距日益明顯。鄉鎮衛生院收入下降的同時,鄉鎮集體對衛生院的投入又普遍急劇減少,導致鄉鎮衛生院缺乏發展後勁。
4、農村衛生監督體制不順,執法力量薄弱,難以適應執法工作需要,導致對傳染病、食品衛生、非法行醫、醫藥市場的監督管理難以更進一步落實。
5、醫務人員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防保經費的不足,資格准入制度等,導致現有體制及專業人員難以勝任繁重的防保任務。
6、現有的合作醫療形式已無法適應農民現實的需要。首先是籌資不到位。傳統的合作醫療模式是三個一點,即政府投一點、集體籌一點、個人付一點。而目前的狀況農民自籌的一塊資金由於合作醫療對農民吸引力弱,也很難籌集;各鄉鎮多以上級行政手段而由於村委會墊付;其次是受益不明顯而報銷手續繁瑣。傳統的合作醫療覆蓋面相對較廣,由於參保的藥品價格的因素,農民透過醫保報銷後的金額未必體現比市場優惠,且在報銷手續繁瑣;二是受益力度大但受益面小,如大病風險醫療形式雖然報銷金額較大,但其受益覆蓋面所佔比例小。從而導致當前農村農民的醫療保障抗風險能力低,覆蓋面不廣,因病致貧現象還較為突出。
隨著以縣場經濟為導向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改變了農村衛生事業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給農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路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農村衛生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如何使農村衛生事業迸發新的活力,適應農民群眾的醫療、預防、保健需求,我們提出以下建議和設想:
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適應我國國情的農民醫療保障制度,是實現農村廣大群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有效途徑,直接關係到農村全面實現現代化的程序。傳統合作醫療目標定位低,統籌能力弱,管理層次低,難以抗禦大病風險,已明顯不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必須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根據**縣的實際,全面推行合作醫療保險,本著民辦公助和自願參加的原則,積極探索家庭帳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新型模式,並最終向社會醫療保險過渡。積極研究制訂實施合作醫療制度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把合作醫療的性質與作用,形式與內涵,資金的籌集,合作與補償比例等方面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保證和促進合作醫療制度穩定執行和持續發展。
二、深化農村衛生改革,構建新的衛生服務體系。衛生行政部門要轉變職能,實行宏觀管理、全行業管理、目標管理;要站在農民的立場上,以為農民服務為最終目標,注重研究農村衛生髮展戰略、規劃、政策、規範;要運用經濟管理和法制管理手段,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當前農村的鄉鎮衛生院要在診療人數和床位使用率不斷下降的情況下,認清形勢,轉變陳舊的等病人上門的服務觀念,建立以農民為物件,以家庭為單位,以預防為核心,結合開展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基本服務內容,充分利用現有的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路,努力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層次協調的農村衛生服務新體系。村衛生室要堅持集體辦,管理上強調鄉(鎮)村一體化管理,始終將公共衛生工作作為工作重點,適當開展引進中醫、針炙等費用低、療效好、群眾能承受的基本醫療服務。
三、增加對農村預防保健經費的投入。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衛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以農村為重點,預防為主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這充分體現了農村預防保健工作在農村衛生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說明了這項工作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進一步做好農村預防保健工作,是保護農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防止農民因病致貧,保證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措施。充分認識防病治病工作的緊迫性,各級政府應把預防保健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保證預防保健經費的及時到位或適當增加。衛生行政部門,一方面要十分重視提高有限的防保經費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要考慮逐步提高預防保健經費在整個衛生事業經費中的比例。
四、政府要加強對農村初保工作的協調。實踐證明,農村初保工作是關係到9億農民的健康保障,符合我國國情、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一件大事。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積極推行初保工作這項“民心工程”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努力為農民群眾辦實事。應由衛生部門負責初保工作的制定、實施和評價。在此基礎上,政府要加強統一領導和做好各有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尤其是財政、農業、計劃、民政、衛生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切實加強對初保工作的領導。
五、改革現行的農村衛生監督體制。改革農村衛生監督體制,是由農村衛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與衛生監督現狀不適應所決定的。
當前最主要的矛盾是農村衛生監督力量薄弱、分散,形不成合力,難以完成面廣量大的衛生監督任務。建議加強鄉鎮衛生監督所(站)建設和投入,加強對農村各類衛生機構、個體診所的監管,以及對衛生專業人員的執業許可和健康許可。將目前分散的多頭的監管建成統一的衛生監督管體系。
20xx年12月17日
農村衛生工作調研報告3
為了全面掌握我縣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情況,不斷促進我縣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全縣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至6月中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學彪帶領縣人大教工委、常委會部分委員和衛生局相關同志深入許家壩、大壩場、興隆、合朋溪、邵家橋、楊家坳、三道水、寬坪、亭子壩9個鄉鎮衛生院,12個村衛生室和1家民營醫院,採取聽彙報、實地檢視、走訪群眾、翻閱資料、召開座談會等方式,瞭解我縣農村衛生工作情況,並徵求鄉村醫生、村幹部、人大代表等對我縣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組織鄉鎮人大開展調研,廣泛收集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對我縣農村衛生工作的基本估價
近年來,我縣農村衛生事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的工作方針,以建立覆蓋全縣人民醫療衛生基本制度為目標,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府責任,堅持城鄉統籌,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我縣農村衛生事業協調發展。
(一)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服務條件有了較大改善。近年來,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不斷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就醫需求。一是服務網路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我縣有縣級醫院2家,鄉鎮衛生院27家,民營醫院3家,村(社群)衛生室531個(已建成規範化衛生室255所),個體診所12家,藥品零售企業270多家,縣鄉公立醫院有病床718張。縣鄉兩級醫療機構有在編人員896人(其中鄉鎮衛生院405人),有衛生技術人員768人(其中鄉鎮387人)。醫務人員中大學本科137人,專科419人,中專220人;獲高階職稱的21人,中級職稱180人,初級職稱428人。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衛生院為主體,村級衛生室為基礎,民營診所為補充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極大地方便和滿足了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基本解決了農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二是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初步統計,近年來各級爭取中央、省、地專項資金8000多萬元,用於改善業務用房、新增裝置、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農村改廁、配置急救車等。縣鄉村醫療衛生條件得到了不斷改善。
(二)不斷強化內部管理,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強醫療衛生人員業務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透過採取開展“醫院管理年”等活動,採用在崗培訓、選送進修和開展鄉村醫生培訓等措施,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對職工進行了業務水平提升和醫德醫風教育。二是全面加強了醫療質量管理。全縣醫療機構不斷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了各項質控措施,制定了醫療服務考評標準,並將服務質量與個人工資掛鉤,嚴格實行考核獎懲,確保了醫療安全,促進了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三是實施了鄉鎮衛生院醫療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和崗位管理制。xx年,制定下發了《思南縣醫療機構績效工資考核辦法》,鄉鎮衛生院院長實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職工實行全員聘用制,人員工資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由於強化內部管理,提高醫技水平和服務質量,就診人員不斷增加,業務收入不斷提升。據初步統計,全縣27個鄉鎮醫院中,中心集鎮衛生院年營業額超100萬元的,約佔鄉鎮總數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順利推進,醫療保障能力不斷提高。新農合工作自xx年開始在我縣推行以來,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堅持以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為著力點,制定了《思南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細則》,相繼成立了縣合醫局和鄉鎮合醫站。工作中強化宣傳動員,創新工作機制,完善監督體系,促進了我縣新農合工作紮實穩步推進。全縣新農合參合率逐年穩步提高,補償方案不斷最佳化,補償標準穩步提升,農民群眾受益面持續擴大,保障能力顯著增強。5年來,農村參合率由77%逐年提高到95%,累計籌資33988餘萬元(其中個人籌資4989餘萬元)。累計就診134.43萬人次,其中住院統籌14萬人次,醫療費用31874.23萬元(截止xx年5月),總報補金額達17919.15萬元,報補率達56%以上。大病住院補償封頂線由原來的4萬元調整為6萬元,實行了個人賬戶過渡到門診報補,建立了新農合與民政醫療救助制度的無縫銜接機制,完善了農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使參合農民重大疾病補助總額得到不斷提高,極大地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使民生工程得到進一步落實,合作醫療的優越性得到了進一步體現,社會和諧得到進一步促進。
(四)公共衛生工作紮實推進,基本衛生服務均等化成效顯著。縣政府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認真履行公共衛生職責,加強衛生健康宣傳教育,構建了縣、鄉、村三級防疫網路。一是建立了疫情報告制度。各醫療機構對發現的法定乙類傳染病病例(如對麻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等)及時報告。二是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縣鄉(鎮)醫院分別開設了腸道專科門診,加強對外環境的監測,對報告的麻疹病人進行了個案調查。認真開展以“甲流”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控工作,各鄉鎮衛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預案的整體要求設立了隔熱門診室,購置了相應的儀器裝置及醫療消毒藥液,有效地防止了傳染病的傳播。三是計劃免疫工作得到強化。縣人民政府認真部署,強化責任,規範接種門診建設,免疫工作有序推進。四是婦幼保健工作穩步推進。結合農村“降消”專案的實施,縣鄉衛生院把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不放鬆,切實開展產前健康檢查和婦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婦幼保健和孕產婦管理系統,為婦幼保健工作科學、規範、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五是強化職業病防治工作。加強對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重點對水泥、磚瓦、化工等重點企業負責人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培訓,督促用人單位建立健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制定和落實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開展對企業職業衛生的專項監督檢查和整治。如今年已經開展了全縣潔具行業生產企業職業衛生專項整治,加大對造成職業中毒的有關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處罰。六是開展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加強對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鄉鎮衛生院對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服務,並對精神病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篩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報”制度,適時開展家庭隨訪。
(五)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農村食藥市場得到有效淨化。在食品衛生安全方面,一是加強對從事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業務素質。二是加強對食品市場的檢查,開展食品衛生專項整治。近3年來,開展食品衛生專項整治7000戶次,罰款1萬餘元。此外,透過聘請藥品協管員、資訊員和加大對遍佈全縣農村的藥店、村衛生室規範化藥房的建設,並依法打擊遊醫、藥販。近3年來立案查處各類非法行醫案件4起,取締非法行醫場所2個、人員4人,沒收醫療器械120件、藥品780盒,罰款1.5萬元。透過一系列的監督檢查,有效地淨化了農村的食品、藥品市場,促進了農村食品、藥品的安全。
(六)醫藥購銷體系和鄉村醫療機構管理不斷創新,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得以體現。為了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縣人民政府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積極落實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關政策,嚴格按照《貴州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藥物目錄(xx年版)》,將國家規定的307種和省裡增加的110種藥品品種作為我縣衛生機構使用的基本藥品。從今年3月10起,縣鄉鎮衛生院藥品統一實行網上採購和零差率銷售,構建了有效的農村醫療基本藥物供應保障體系,降低了患者的醫療成本。藥品供應制度的改革,保證了藥品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藥品採供中間環節,降低了藥品價格。據測算,藥品實行網上採購和零差率銷售後,使藥品價格較以前下降了15%左右。為了進一步彰顯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補償機制,保證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後鄉鎮衛生院的正常運轉,各級財政對鄉鎮衛生院按照藥品價額的15%予以補助。
(七)強化環境治理,農村愛衛工作蓬勃開展。一是加強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以學校、托幼機構、村寨為重點,採取上衛生知識課、專題會議、發放宣傳資料、廣播電視、黑板櫥窗等形式對傳染病的預防進行廣泛宣傳,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各鄉鎮結合新農村建設,把改廁和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點來抓。自xx年以來,共改廁6000餘戶,各鄉鎮集鎮所在地和縣鄉新農村示範點都聘請了清潔員,建立了衛生保潔制度,實行了垃圾集中處理,有效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村衛生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我縣農村衛生隊伍,呈現出青黃不接的現象。一是學歷、職稱偏低,年齡老化。目前我縣405名鄉鎮醫務人員中,還有中專及以下學歷132人,中級職稱只有49人,初級還佔199人,489名村醫中50歲以上的有178人,縣婦幼中心44人中48歲以上就有28人。二是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有待提高。調研中我們瞭解到,絕大部分鄉鎮都因為人手緊缺,經費緊張,無力安排醫務人員外出培訓學習,造成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難以提高。個別醫務人員,特別是村醫職業道德不高,亂開藥方、使用過期藥品、套取合作醫療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三是缺編嚴重。按xx年全縣編制總數1069人,都還差173人,永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目前有楊家坳鄉、長壩鄉、香壩鄉、板橋鄉、興隆鄉、亭子壩鄉、思林鄉、東華鄉、楓芸鄉等鄉鎮醫務人員現有人員不足10人。縣衛生監督所缺編缺員10餘個。正常工作難以開展。據統計,縣兩家醫院自聘人員225人,目前鄉鎮自聘人員有154人,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1.4‰的比例計算,鄉鎮衛生院目前缺編缺員在400人左右。由於人手不夠,一些醫務人員一兼多崗,部分醫院的有關科室無法執行,裝置閒置。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還客觀存在。
(二)宣傳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隨著農村醫療體制的改革,政府出臺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傳力度,群眾難以知曉,結果“惠民”就“會不到民”。調研中瞭解到,部分邊遠山區群眾對新農合政策還不夠了解,只知道鄉村幹部在收錢,醫院藥品實行零差額、婦女住院分娩實行全免費、醫院藥物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網上採購,群眾知曉率就更低了,這些都影響著民心工程的落實,更影響了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經費籌集難。一是相當部分農民認為自己身體很健康,沒有生病,繳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認為自己已參加企業的保險或學生保險或其他商業保險,所以不願參加合作醫療。二是有的幹部工作方法簡單,工作不紮實,缺乏與農戶溝通。有的沒有主動上門,而是等待群眾上門繳納,不注意協調合作醫療服務、管理與農民的利益關係。三是由於宣傳不到位,大部分群眾對從個人賬戶過渡到門診統籌理解不夠,加之每年的繳費都有所增加,有種不信任感。
(四)財政投入還相對不足。我縣對衛生事業的投入雖然逐年增加,但與周邊縣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公共衛生、醫療機構及其他方面的事業經費基數偏低,增加緩慢。一是鄉鎮醫務人員同時承擔著農村預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工作任務繁重,由於鄉鎮衛生院空編缺員現象嚴重,大部分鄉鎮衛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資臨聘人員,負荷較重。二是縣合醫報補監督面大,全縣有540個醫療報補單位(其中村衛生室489個),還加對外地住院報補的核查,行政成本的增加,導致經費緊張。縣衛生監督所負責全縣5000餘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000餘個公共經營場所和50多所寄宿制學校的監管任務,經費尤顯不足。三是部分醫療單位因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欠賬大,如文家店、三道水、縣人民醫院等。
(五)村級衛生室的監管工作需進一步加強。由於村醫素質的參差不齊,鄉鎮合管站管理能力跟不上(大部分屬“門外漢”,非專業人士),加上“天高皇帝遠”,他們在從事醫療衛生工作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問題。調研中發現,存在過期藥品、合醫報補缺乏真實性、缺乏基本醫療急救措施等。
三、建議意見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加大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宣傳,進一步加強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加強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藥物網上採購和零差率政策的宣傳,加強大病救助政策的宣傳。加強“降消”專案政策的宣傳。二是加大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加強《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等的宣傳。三是加強健康教育的宣傳。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政策法律的知曉度,不斷增強廣大經營者遵章守法的自覺性,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
(二)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針對全縣醫療機構嚴重缺編缺員實際,特別是邊遠鄉鎮衛生院,一是重新核定編制,要按照現在的標準,以1.4‰的比例把編制核定到各鄉鎮衛生院和縣城醫院。二是引進人才,到大專院校招錄大中專畢業生到我縣各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三是深化醫療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績效工資制,制定優惠政策,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使人才引進留得住。四是加大技術培訓,提升醫務人員業務能力。
(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一是加大食品藥品安全檢查力度,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二是加大新農合資金報補監管力度,避免新農合資金的流失。三是加大基本藥物制度和零差率銷售的監管工作。
(四)重視和加強中醫藥事業和民營醫院的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鬥爭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類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長期以來,我縣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得到上級主管部門肯定和認可,xx年被評為全國中醫工作示範縣。我們要舉全縣之力,給予重視和扶持。民營醫院是公立醫院的補充,是醫療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讓民營醫院健康發展。
(五)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近年來,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國家對民生工程的重視,不斷加大醫療衛生的投入,縣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門,要加大向上專案爭取力度,不斷改善我縣醫療衛生條件,化解已建專案債務。同時,縣財政也要加大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不斷推進我縣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提高廣大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