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尋覓中華》讀後感(通用6篇)

《尋覓中華》讀後感

《尋覓中華》讀後感(通用6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覓中華》讀後感(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尋覓中華》讀後感1

  看完了餘秋雨的尋覓中華這本書,感觸頗多,為我們所擁有的中華文化感到自豪。

  書中按歷史時間順序大體介紹了歷朝歷代、各個時期的文化成就。炎黃時期、殷商時期、那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史記》的完成,曹家父子,魏晉名士,田園詩人陶淵明,文化的盛世大唐,那宏偉開放的長安城,唐詩,積弱宋朝文人治國的文化狀態,異族男子耶律楚材,明清時文化專制的束縛,以及近代文化的現狀。讀來真是大開大合,數千年的文化狀態就如此被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讀時真有一種於不同時期穿越往返之感,不亦快哉。

  自己讚歎於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燦爛思想相互碰撞,百家爭鳴共譜中華文化優美樂章。也惋惜於曹操家中父子在三國時期在文壇上取得偌大成就,卻又在政治上飽受後代知識分子詬病,也欣賞於狂狷的魏晉名士,嵇康、阮籍,酩酊大醉,視世俗禮樂如糞土。更豔羨於當時的大唐子民,那宏偉開放的長安城令多少文化之士嚮往,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那朗朗上口、意境優美的唐詩不也千年傳唱。又哀嘆於明清時期的統治的人為鞏固自己一家一姓的統治,實施文化高壓政策,致使中華文化走下一個高峰。更自卑於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再難出現大師,文化似乎也越來越走了一條下坡之路,自己心中的那個文化天國顯得如此遙遠。

  這是第一次自己主動的寫一篇書籍的讀後感,雖然很短,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執著的在自己內心中的文化之峰上攀登。

  《尋覓中華》讀後感2

  書中講述了上至遠古,下至近代的許多歷史故事和人物。介紹了氣吞山河的黃帝與和平務實的炎帝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戰;意氣風發的曹操、淒涼的曹植、春風得意的曹丕;周遊六國四處講學的孔子;一生執著於黑色的墨子……唐、宋、元、明、清,一篇篇散文將原本不太清晰的中國歷史梳理的井井有條。尤其是對那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全新評價,讀來讓我眼界開闊,感觸很深。

  三國演義中的一代奸雄曹操在餘秋雨的筆下卻成為一代文化巨人,也讓我們重新讀懂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首《短歌行》淋漓盡致的體現了曹操的從容大氣!難怪餘秋雨先生髮自內心的感慨道:曹操一心相當軍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卻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

  書中最使我迷戀的人物是墨子。墨,黑也。墨子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活了起來。他的“兼愛”、“非攻”的理論似乎是墨翟先生用堅毅的腔調說出來的一樣。當我和爸爸談起餘秋雨這些思想時,總能引起我們父子的唇槍舌戰,餘秋雨大師的思想總是那麼有新意,總會引起我們的思考。這也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

  《尋覓中華》讀後感3

  餘秋雨的名字,早聽說過了,一直沒有想到讀他的書。這次,老師推薦了他的《尋覓中華》,我便迫不及待地買來讀。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總覺得它飽含睿智的思想。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全書”之一。剛看過開篇的《猜測皇帝》和《問卜殷墟》就讓我震驚萬分,他對遙遠的中華,理解那麼透徹!文章通俗易懂,讓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華夏大地的'意義,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餘秋雨在書中所討論的是多半為人們熟悉,或者自己覺得熟悉的歷史片段,如黃帝、神話、唐詩等,但是,他總能給出許多“熟悉”以外的東西,讓人感嘆原來自己所知的“熟悉”,不過是眾人所知的一點基礎知識。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問題的角度,看每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個角度,能夠直入人心。

  餘秋雨所創新的散文文體,被學術界、文化界稱為“文化散文”,這種散文氣勢磅礴、豪邁蒼涼、雄奇沉鬱,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詩人氣質、憂思豪壯的名士風度,悲天憫人的學者情懷。《文化苦旅之尋覓中華》的出現,也就很自然地成為當代散文領域的一個里程碑。

  《尋覓中華》讀後感4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大學時讀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餘秋雨所創新的散文文體,被學術界文化界稱為“文化散文“,這種散文氣勢磅礴、豪邁蒼涼、雄奇沉鬱,充滿了理想主義的詩人氣質。在《尋覓中華》的文章裡,餘秋雨先生與讀者一起尋訪著中華文明的精神家園與文化故鄉,字裡行間就充分體現了作者這種“文化散文“的韻味。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餘秋雨“文化苦旅全書“之一。中華民族浩浩蕩蕩五千年的文化,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世間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夠傳播文化的卻寥寥無幾。但餘秋雨先生卻不然,他以一個滿腹經綸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韻味,傳播每一個角落的文化氣息。他不緊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書中向我們娓娓道來:從中華文明的開創者黃帝、炎帝到神話傳說、甲骨文發現和研釋的偉大意義;而那春秋戰國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學宮,屈原;漢代的司馬遷,三國兩晉中的曹操、阮籍、嵇康、陶淵明,則一個個鮮活的出現在讀者的眼前。從北魏拓跋宏到盛唐長安、李白、杜甫、王維,佛教的傳入。

  歷史上這些人物和故事我們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對他們進行了長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們有關的名勝古蹟,也早被今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去了。以至像作者說的:那些地方“會不會有太多現代痕跡讓我失望而不敢去。

  這本書還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淺顯彷彿隨手寫就,但是卻飽含著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論述司馬遷的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議論:“人的低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正的屈服,一種是正在試練著扛起泰山的姿態,但看起來也像是屈服。“《尋覓中華》值得一讀,我想,再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許還會有另一種收穫。

  《尋覓中華》讀後感5

  餘秋雨的名字,我很早就聽說了,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讀他的書。這次,在學校的圖書室發現了他的《尋覓中華》這本書,迫不及待借來閱讀。越讀越有味,越讀越覺得作者文化底蘊的深厚。一篇篇文章似乎也悄然在我心上刻上了烙印,總覺得它飽睿智的思想,蜇伏於字裡行間的嬗變的蜇思,似從近代上溯而去,而又多遠古發散開來。

  《尋覓中華》這本書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餘秋雨“文化苦旅全書”之一。餘秋雨先生作為文化學者、散文作家,他把學者的淵博與作家的才華融於一爐,讓情感挾裹著獨到的見識在“人文山水”間遨遊,使哲理感悟充滿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構成了中國當代文學一道特有的風景。這本《尋覓中華》,系統地表述了作者從災難時期開始一步步尋覓出來的中華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歷史,起點總是一堆又一堆的資料,終點則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這是一個人心中的中華文化史。

  剛看過開篇的《猜測皇帝》到《問卜殷墟》就讓我震撼萬分,先生對於遙遠的中華大地的理解那麼透徹,並且不拘泥於別人的見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幾篇文章也讓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華夏大地的意義,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所討論的是多半為人們熟悉,或者自以為熟悉的歷史片段,如黃帝、神話、唐詩等,但是,他總能給出許許多多“熟悉”之外的東西,讓人感嘆原來自己所謂的“熟悉”,不過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點表象知識。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問題的角度,看任何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個角度的思考,能夠直擊人心。於先生大量使用對比手法,顯示了作家鮮明的情感體驗,強烈的人文精神,還顯示了作家獨特的審美價值。

  這本書最打動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還有那些看似淺顯彷彿隨手寫就,但是卻飽含著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論述司馬遷的文章中有這麼一段議論:“人的低頭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正的屈服,一種是正在試練著扛起泰山的姿態,但看起來也像是屈服。”譬如評論偉大詩人屈原:“他讓很多中國人把人生的疆場搬移到內心,漸漸領悟那裡才有真正的詩和文學”。

  《尋覓中華》讀後感6

  6月20日,17:50重慶北至成都,T898次01車13號下鋪。拉著厚重行李,揹著書包,提著筆記本包,搶入洶湧人群,擠上火車。過山、過水、過隧道,在忽明忽暗的舊車廂裡看書。窗外大片大片的樹木浮在天際,有時會看到山裡的行人,或塊狀的田野,遠眺江流。記得以前,剛剛開始流浪的時候,對一切充滿了好奇,總是獨自一人坐在視窗,看著飛速掠過的無數風景,湧起浩蕩憂傷。後來,變成忙中偷閒,枕著黑夜,在車上用筆記本看電影。往往一個故事結束,剛好剩下半個小時到站,然後在深藍的夜色中融入雨中的人影。吃完一個雪梨,連日大雨,感覺有點冷。繼續看書。餓。翻出箱裡的一包南溪豆腐乾,慢慢把它啃完。這注定又是一個沒有晚飯的夜晚。

  終於把《尋覓中華》的最後60頁看完,合上書,長長舒了一口氣,枕著手臂望著中鋪的木板發呆。突然爬起來,覺得應該寫點什麼東西。讀餘秋雨的書,從高中時代至今,粗粗掐指一算,也有8年了,八年的時間在人的一生裡面不能算短。卻一直不敢動筆寫關於餘秋雨的任何東西,每次稍有嘗試,往往立即放棄,這就像一個粗懂文筆的孩童,要對一位文化宗師作出感受的表述,以溪流去照見滄海。

  而今天,我看到從《文化苦旅》一路走來的那個背影,走過渭水、走過殷墟、走過魏晉大唐,一路又走到我們眼前來。於是,那些羌笛孤城、黃河白雲、松間明月、石上清泉的文化意象,紛紛又回到我們心裡。有時候,在上火車的那一刻,暗暗問自己,為什麼很少再去看窗外掠過的景物,是風景已經看透,還是我們已經老了?問題一時沒有答案,我們甚至不敢抵達心裡的真相——那就是,大部分人在這個時代,活得並不開心。這是一個已經由商業邏輯統治的世間。盛行的是創業神話、股市風雲、商業征戰,投機取巧,那些天真的、率性的、醇洌的善良,是越來越稀少了。留下越來越多的盼望,卻永遠看不到地平線。很多人說,你看,商界中金戈鐵馬,攻城掠地,功成名就,是何等的得意?我們這個時代,並不缺少英雄。

  是的,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但是,這些英雄的氣度,相對於真正的中華氣度,畢竟變小了,也變散了,這些英雄所鑄造的輝煌事業,充其量也只是馬斯洛所說的人的需求五個層次中“自我價值”實現的那個層面上,離中國文化中那種傾聽天籟天聲,追求世間蒼生大和大愛的那種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