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的女兒》的讀後感
《上尉的女兒》是普希金留下的最重要的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簡短的讀後感。它描寫了18世紀末的普加喬夫農民起義,反映了普希金對歷史的很多看法。
普希金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彼得·格里尼約夫,這人是個青年貴族,被放逐到邊疆的一個小城堡裡當軍官。去路上給了一個流浪漢一些錢財,流浪漢發誓必報答他。到城堡後,遇到了城堡司令的.女兒瑪莎(上尉的女兒),與之墜入愛河,併為此與另一個軍官希瓦卜林發生衝突。
這時爆發了普加喬夫起義。義軍攻入城堡,殺死了城堡司令,將要殺死彼得時,彼得的老僕人面見普加喬夫,說了些話,普加喬夫就把彼得給放了。原來普加喬夫就是當初彼得所救的流浪漢。普加喬夫允許彼得離開。但卻任命希瓦卜林為城堡的司令。
彼得到了奧倫堡,想勸那裡的政府軍去攻下城堡,結果政府軍卻按兵不動。與攻過來的農民軍打了幾仗之後,彼得決定親自到城堡去解救自己的心上人。結果又被普加喬夫抓了,他與普加喬夫交流,說服普加喬夫讓他與瑪莎成親,並懲罰希瓦卜林,讀後感《上尉的女兒簡短的讀後感》。彼得與普加喬夫交流了觀點,彼得發誓決不會背叛政府的。普加喬夫還是把他們放了。
之後瑪莎到了莫斯科,彼得繼續打仗。打完之後,普加喬夫失敗,被捕的希瓦卜林告彼得通敵(農民軍)。彼得被捕。瑪莎面見女王,陳述冤情,彼得得釋。
本文最受關注的是普加喬夫農民起義,以及普希金對起義的看法。大家知道,普希金本人經歷過十二月黨人起義,他同情起義者,但沒有參加。
從《上尉的女兒》中可見,普希金對農民起義原先有一些期待,他描繪了起義軍內平等的狀態和普加喬夫追求自由的精神。但是,普希金很快發現,農民起義破壞性極其巨大,其軍隊是一群烏合之眾,而且,更重要的是,普加喬夫自己對起義能否成功完全沒有信心——普希金也沒有信心。他發現這種以暴制暴式的革命導致的後果極其嚴重。因此他反對這種方式。
普希金一生都在尋找救國之路,但是一生都沒找到。他感到自己是個多餘人,因此他在《奧涅金》中就描繪了奧涅金這樣一個多餘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