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包裝設計報告

包裝設計報告

包裝設計報告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包裝設計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包裝設計報告1

  包裝設計的發展過程也是包裝形態的發展歷程,每一個時期的包裝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烙印。包裝形態的發展,也反映出了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發展。新產品的產生、消費形態的改變、商業流通的發展、新材料的湧現,製作工藝、技術的改進,市場營銷的發展等都會促進新的包裝形態的出現。甚至人們的生活觀念、審美情趣的改變也會對包裝形態產生影響。充分了解包裝新形態的發展因素,對於在設計中準確把握設計的理念和形態,著眼於包裝設計發展的未來是很有幫助的。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新產品不斷出現,有些新產品所涉及的是人類以前尚未涉及到的新領域。比如說微電子、超導體、生物基因製品、奈米產品等。這些新產品對包裝設計本身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保護、儲存這些產品,如何讓它們安全地進人流通領域,又如何能在商業銷售中取得成功。這些新的課題促進了包裝結構、新材料、視覺傳達等方面的不斷更新與進步,從而適應新產品和時代的需要。

  包裝設計是為消費者服務的,從消費者使用、喜好的角度考慮是包裝設計最基本的出發點。因此,消費形態的變化對包裝設計產生著重要的影響。進入科技資訊飛速發展的今天,生活形態和消費形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20世紀包裝的發展來看,像POP式包裝、行動式包裝、易拉罐、壓力噴霧包裝、真空包裝等形態的出現,無一不是消費需求所導致的結果。如今網路時代已宣告來臨,網際網路給人們的生活帶採了極大的方便,網上交易、網上購物等新的消費形態也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隨著網路的普及和相關硬體技術的進步,包裝設計隨之而來也必將面臨更大的改變。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時間和效率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在商品包裝上更加要求體現出便利性、簡潔性。尤其是食品類,大量的半成品、冷凍食品、熟食製成品、微波食品湧現出來以適應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化。包裝設計也隨之在結構、材料、功能上配合著這種變化。現在,隨著微波爐的家庭普及,微波食品也越來越多,這促使冷凍食品和蒸煮食品的形態日趨多樣化。使用便利、可以直接適合微波加熱的各種包裝材料不斷出現。這種包裝材料目前主要採用了透氣性的特殊乙烯材料,在食品加熱時,蒸汽在包裝內壓力上升,由於具有透氣性而不至於爆裂。在國外,微波食品包裝上都明顯標註有可直接微波加熱的標記。此外,還出現了可以將點心烤得焦黃的包裝材料,這種材料是由紙、導電性材料和耐熱性材料三層構成的。在微波爐中烘烤時,微波爐中的微波透過材料中的導電性材料傳遞熱量,從而將點心烤得焦黃可口。在歐美和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自動售貨機遍佈大街小巷和地鐵車站。我國這些年也開始發展自動售貨,將來必將非常普及,包裝設計為了適應自動售貨的特點,也會相應地在形態結構上進行變化。種種消費形態的變化,都會給包裝設計提出新的課題和挑戰。

包裝設計報告2

  包裝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廣泛用於生活、生產中,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開始用手工方法熔鑄、吹制原始的玻璃瓶,用於盛裝物品,同一時期,埃及人用紙莎草的心髓製成了一種原始的紙張用以包裝物品,公元前105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在中國出現了用手工造的紙做成標貼。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包裝設計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時至今日,包裝不僅僅停留在保護商品的層面上,它已給人類帶來了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的視覺愉悅以及超值的心理享受。

  作為新時代的包裝設計師,要賦予包裝新的設計理念,要了解社會、瞭解企業、瞭解商品、瞭解消費者,作出準確的設計定位。

  包裝設計的定位思想是一種具有戰略眼光的設計指導方針。沒有定位就沒有目的性,針對性,也就沒有目標受眾,商品也就銷售不出去,這也就失去包裝設計的新時代意義,唯有遵循設計規律,才能做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設計。

  在設計之初,我不知道以什麼作為主體形象,畫面很花很亂,沒有主次之分,沒有秩序感,視覺效果很平淡,訴求點不準確,不知道要傳達什麼資訊給受眾。

  花了不少精力,也做了不少設計稿,但是都不出效果,之後透過學習設計理論,知道了原因是我沒有很好的設計定位,也沒能根據調查結果而尋求準確的訴求點。

  之後我確定思路,進而求精,漸漸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產品完成出來。此次包裝設計課程內容是陶瓷包裝設計設計,經過老師的指導和實踐,對包裝設計的一些規則比以前更加理解,它比平面設計更需要遵守很多準則,首先要去迎合商品的屬性來設計,其次要迎合商家的品味於大眾消費者的審美觀,應該是最力不從心的設計之一,但是有趣的是你可以在好好認識瞭解這些規則的前提下,將消費者的購物慾玩弄於手中,靠圖形說話比拿著喇叭對別人宣傳更有效,所以包裝設計在展示自己的設計能力與表述能力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做好包裝也許在某種情況下比做好商品更重要7因為現在重視包裝的人群越來越多以上是我對包裝設計的理解,在確定要包裝的產品之後,在此基礎上確定了以E型瓦楞、列印紙為主的包裝材料,並進行了包裝結構的尺寸設計。

  最後,在結構設計的基礎上提出裝潢設計方案,設計中以展示產品為前提,以呈現經典為手段,追求其效益、功能、美觀、內涵為目標,充分體現出其傳統與現代結合和藝術的價值。總結:我對石膏酒瓶和複合包裝結構的諸多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因而也獲得了更多具有的詳細深刻的知識,同時也讓我產生了許多疑問,解決了一些問題。老師的目的在於培養我們思維靈活敏銳,對設計的敏感和追求完美的態度。

  在幾周的學習中我獲得了更為豐富的理論知識,也具體瞭解到了關於包裝設計的程式和方法,有了這些,才得以對包裝設計的趨勢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

包裝設計報告3

  著名文化人類學家馬林洛夫斯基說過:“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轉化為文化的需要。”現代包裝設計正是一門以文化為本位,以生活為基礎,以現代為導向的設計學科。因此我們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應把包裝設計作為一種文化形態來對待。

  市場上,產品包裝更新換代,層出不窮。而組織制度是最權威的因素,它規定包裝設計文化的整體性質,是設計的群際關係得以維繫的重要紐帶,更是包裝設計得以科學有效實施的保障。這一層面由一整套內在的準則系統所構成,從而成為包裝設計師從事設計活動的準繩。再者,心理意識的內層則相應較為保守、穩固,是設計文化的核心所在。不同的設計觀念會帶來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社會結果,認識到新環境所強加於我們的新要求,並掌握符合這樣新要求的新思想、新觀念和新手段,這正是設計觀念的新高度。三者間互相依存、互相結合、互相滲透,並融合反映在每一個具體的包裝設計活動和設計作品中。

  包裝設計應從商標、圖案、色彩、造型、材料等構成要素入手,在考慮商品特性的基礎上,遵循品牌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如:保護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使各項設計要素協調搭配,相得益彰,以取得最佳的包裝設計方案。如果從營銷的角度出發,品牌包裝圖案和色彩設計是突出商品個性的重要因素,個性化的品牌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銷手段。

  色彩在包裝設計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競爭激烈的商品市場上,要使商品具有明顯區別於其他產品的視覺特徵,更富有誘惑消費者的魅力,刺激和引導消費,以及增強人們對品牌的記憶,這都離不開色彩的設計與運用。

  日本色彩學專家大智浩,曾對包裝的色彩設計做過深入的研究。他在《色彩設計基礎》一書中,曾對包裝的色彩設計提出如下八點要求:

  1、包裝色彩能否在競爭商品中有清楚的識別性;

  2、是否很好地象徵著商品內容;

  3、色彩是否與其他設計因素和諧己的文化系統。而不同的包裝設計文化系統裡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前者表現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普遍性,後者表現了包裝設計文化的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裝設計文化,又都有其人類性的部分。包裝設計的人類性寓於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這是辯證統一的包裝設計文化觀。

  透過這此的課題研究和實踐操作之後,讓我瞭解到:在考慮包裝的美觀、時代性及其功能的同時,也要考慮的它所要蘊含的文化價值。

包裝設計報告4

  利用暑假,對國際菸草包裝市場做了個調查,現報告如下:

  1、注重環保

  目前西方國家的捲菸產品每個環節的環保程度都非常高,我國菸草企業如果不盡快適應這一國際通用的“遊戲規則”,就意味著將這個有著巨大利潤的市場拱手讓人。同時,菸草企業使用了環保的包裝產品也是拿到了走向世界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因此,“綠色包裝”產品的生產和應用將是今後幾年中菸草行業發展的重點。

  2、多種印刷方式相結合

  目前在國外為菸草包裝提供印刷產品的企業使用較多的裝置及方式有如下幾種:

  單張紙凹版印刷機是質量最穩定的印刷方式,它以最有別於其他印刷工藝的壓花紋、上光和uv裝飾油墨等印刷功能,成為菸酒包裝印刷的新寵。

  窄幅輪轉印刷機近幾年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直線上升,預計在未來2―3年內,其市場佔有率將有可能超過膠印和凹印,它不僅可使標籤及包括煙包在內的薄卡紙包裝一次性印製完成,更由於它相對環保的印刷方式廣受青睞。

  在煙包印刷中應注意發展單張紙凹印機和單張紙膠印機相結合的生產,它的印刷效果往往令人驚喜。此外西方國家還採用在條盒上採用白卡紙而在外塑膠膜上進行印刷的方式生產包裝。

  3、材料與不同檔次的香菸相匹配

  預計到20xx年,亞洲尤其是中國捲菸的產量還將上漲,因此中國將成為菸草包裝用紙的主要增長點。由於紙張的選擇關係到煙包外觀的挺括度,直接影響著捲菸品牌的確立,用不同的紙張包裝不同檔次的香菸已成為菸草企業的共識,今後採用單一的白卡紙進行煙包硬盒的生產將成為一種趨勢。

  油墨的使用對一個好的產品來說同樣重要,它的作用已不僅僅是使印品更漂亮,還具備了防偽等附加功能。此外,金屬油墨、熒光油墨、珠光油墨、溫變油墨等具有特殊用途的產品將被更多地應用到煙包生產中。

  4、多種防偽技術完整結合

  燙印全息效果圖案是已相當成熟並被廣泛應用於煙包上的防偽方式之一,目前將三維全息技術與二維印刷技術完整地結合起來用於捲菸包裝印刷的整體設計,將是捲菸包裝發展的一個趨勢。

  防偽專用型bopp煙用包裝薄膜適用於大批次生產,有效降低防偽成本,因此國外菸廠的防偽一般都大量使用防偽煙膜。它用普通油墨印刷定點簡單圖案並定位包裝使煙膜圖案覆蓋盒皮圖案,這樣可達到更好的防偽效果。例如“三五”煙多年來不改變盒皮的外觀設計,不提高材料成本,而是透過煙膜進行防偽甚至採用在煙膜上印刷滿版煙標圖案。

  浮凸印刷可以改善煙盒內襯的外觀,在效果上,浮凸印刷可以成為抵制假冒煙的防線,因為質量優良的浮凸印刷是難以複製的。

  一種技術原理為肉眼不可視的特殊熒光化合物塗料的防偽方式,它可應用於墨水和顏料中,並運用於各種印刷程式中,印品完成後藉助於專用工具可辨別其真偽,它的另一個特點是可與噴碼裝置結合而具備物流管理的功能。

  5、外觀和設計新穎、實用、個性化

  煙盒包裝的圓角形設計起源於美國,近年來在歐洲市場非常風行,無論是放在衣袋或者拿在手中都有方便、舒適的感覺。這是一種很好的銷售包裝形式,國內的菸草企業誰來做這個吃“螃蟹”的第一人呢?

  一些國家認為在香菸外盒上印刷“吸菸有害健康”這樣的警句已不能滿足需要,而是要求必須印有由於吸菸造成傷害或病變的臟器圖片,這就需要在煙包上增加更多的印刷色。

  革新型和個性化的包裝設計將有更廣闊的市場,例如增加反面印刷即在煙條盒內部印上商標或有關該品牌煙的'說明性文字;在煙盒口處採用曲線型設計;封口處帶按扣的包裝等等。

包裝設計報告5

  當今中國科技、經濟迅速發展,競爭機制成為社會運作最大動力。其中商品的競爭更顯異常激烈。我們每天在紛繁複雜的商品世界中作出消費選擇,理性被迫激發到極致狀態。鋪天蓋地的商品和炫耀性的包裝無形中造成視覺疲勞與精神壓力,選擇商品的盲從隨之而來。消費者迫切需要新的使人精神自由的設計形式,以緩解過分的刺激與壓迫感。基幹這種思考,現代包裝設計已經向環保材料、自然元素、稚拙風格,現代主義借鑑,呈現出新的設計形態。本文正是從設計的本質出發,著眼乾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發掘這些表象改變背後的深刻思想源起,探究傳統理念與流行包裝形態之間的關係。

  1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對“人—自然”關係的認識

  在中國哲學中,“人一一自然”關係是和諧交融的。這種統一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礎之上。莊子說:“人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也就是說人屬幹自然,與自然構成一個生機勃勃、意趣盎然的完整生命體,是自然難以割捨的一部分。自然的鬼斧神工與氣象萬千蘊含了無窮無盡的生命奧秘,自然實際上是智慧的表現形式,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的行為典範。作為處於生命整體之中的人類在創造自己行為環境時應首先細細體味自然之序,人類的創造只有順應了自然秩序後才能夠煥發健康、有序、安全等符合人性需求的活力。從現代意義上講“天人合一”思想最基本的涵義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統一”二強調“人一一一自然”統一的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的一致,關注人類行為與自然界的協調。這種思想長期實踐的結果是得到自然界與人類精神、行為的一致、身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以及由於這一和諧而達到的人類自身意義的實現。

  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思想在過渡開發資源的當代社會,為包裝設計注人新的活力。其表現是設計過程中從材質到形式,從功能到內涵,對自然的尊重與表現大大的提升到重要位置中了。具體表現為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包裝設計上呈現出為自然主義傾向。 1 。1綠色設計傾向

  最佳化包裝結構,減少包裝材料消耗,避免過度包裝,即實行包裝減量化,在運輸過程中採用標準化的集裝箱運輸和包裝一體化的包裝方式,可以大大節省包裝材料,減少工作量,提高包裝運輸質量;採用回收重用的包裝材料,可方便拆卸運回重複使用;採用可迴圈再生的包裝材料包裝廢棄物可以降解腐化,不形成永久垃圾,進而達到改善土壤的目的。包裝製品從原材料採集、材料加工、製造產品、產品使用、廢棄物回收再生,直至最終處理的生命全過程均不應對人體及環境造成公害,這是依據包裝生命週期分析法(LCA)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對綠色包裝提出的理想要求。

  2“超越”中國傳統美學的主導思想

  中國哲學中對於自然的尊重與親近是最根本的。作為追求自然秩序的手段,生命超越成為它的主導方向,“超越”是強調人超越知識的限制,超越時間的限制,超越身體的限制,超越對技術主義的徒勞掙扎,進入與自然同流的境界之中。作為中國哲學一種美的形式,這種超越體現在退去鉛華後的樸素中,體現在繁華消失的平淡中,它是去雕琢的,去裝飾的,因為這樣彰顯被遮蔽的生命本性,它是自然的樸素的,甚至是且的,枯朽的,因為這樣才能宛如天工般至極。但這樣的平淡並不是平凡,枯朽也不是腐朽,而是是對事情的真正體驗,是一種存在之道。一種思維方式:生存不在於機心,而在於保全真實的生命本質。在技術主義統治的時代,在無所不能,無孔不入的資訊社會中,這種超越的美給予的是對文明的思考,是人生的補償,真正的迴歸是什麼?“超越”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選擇,在喧鬧的物質世界中安靜與一角,它以思考的姿態給我們不同尋常的印象,也給予一種藝術創造的不朽的正規化。

  2 。1“拙”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在包裝設計中,超越意味著超越機心,超越裝飾,迴歸樸素簡單,傳達以質樸本真狀態的

  設計作品,沒有斧鑿之痕,沒有裝飾的痕跡,雕刻的機心全部淡去,讓天公開物。體現微妙而又原初的,而不是按照人的知識去做的樣子,契合世界的節奏。

  在商業運作中,不乏有利用這一原則而成的成果作品,拿湖南湘泉集團公司生產的酒鬼為例,酒研製成功以後找到著名藝術大師黃永玉設計酒瓶。為突出酒鬼酒質樸鄉情,黃永玉用泥巴捏個大樣,再剪下一塊麻袋布包住泥樣,頸部用麻繩一紮,有如手下神來,一個極有個性和特色的包裝便誕生了,與寫意水墨畫、麻布加上黃永玉題寫的“酒鬼”牌名,使產品的整體包裝形象平易近人,憨厚親切的形象脫穎而出。產品的外包裝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名片,生動的包裝成為展示企業精神的最好視窗。由此,酒鬼酒取得巨大成功便顯而易見了。中國的酒類市場過去一直是幾大名酒的統領潮頭。而”酒鬼”酒的出現,打破了名酒不可突破的神話,售價已超過了茅臺、五糧液同類型的酒,成為目前我國很多地區消費的首選品。酒鬼中國文化名酒十大品牌之一,其中相對玉其他名酒光閃的包裝來看,酒鬼酒的拙盡顯了卓爾不群的超越,對其形象迅速深入人心起到積極作用。

  3“空靈”中國傳統空間意識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在中國傳統美學理論中對於空間的處理,空靈是重要原則。為道即虛,空則靈氣往來,“唯有此廳無一物,坐觀天地得景全”。這裡的空能納萬物,虛室生白,空靈的空並非簡單的沒有,無意義的空,而是虛實的轉換,對於空白處所引發意義的設計利用。“空靈”可以在疏處求密,密處求疏,不在於空間的大小,而是有“空靈”之致,佈置得當獨有間隙。“空靈”的意義在於它周圍元素的相互關係,正是“空靈”為這種關係提供了迴盪得空間,交流的場所,成為一種氣勢,表現出是從空到滿,從虛到實轉化得態勢。在山水畫中,這種態勢與“空靈”被運用的細膩之極:“斷山弦月”、“空水寂天”往往用部分代替整體,用它物比託此物:山欲高,煙霞鎖其腰,水欲柔,有巖斷其流。這樣的鬥爭轉換的態勢,揭示著一個聯絡又衝突的世界,一個內在衝蕩的世界,而這種沁人肺腑的安詳與美麗就在這內在張力、衝突的一刻,最富有意義的表達出來了。

  3。1空白在包裝設計上的應用

  對於空靈的追求與玩味,深植於每個中國人內心,因此,空白成為藝術表達史上極負感染力的美的形態。同時由於西方近現代興起的極少主義設計風格與其概念:少就是多的理論於同樣使用空白進行設計,使其表現的內容更加豐富。最重要的一點,在商品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空白能在保值增值產品文化內涵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這成為當下商品包裝領域中對於簡潔設計偏愛有加重要原因。

包裝設計報告6

  包裝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廣泛用於生活、生產中,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開始用手工方法熔鑄、吹制原始的玻璃瓶,用於盛裝物品,同一時期,埃及人用紙莎草的心髓製成了一種原始的紙張用以包裝物品,公元前105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在中國出現了用手工造的紙做成標貼。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包裝設計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時至今日,包裝不僅僅停留在保護商品的層面上,它已給人類帶來了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的視覺愉悅以及超值的心理享受。

  作為新時代的包裝設計師,要賦予包裝新的設計理念,要了解社會、瞭解企業、瞭解商品、瞭解消費者,作出準確的設計定位。包裝設計的定位思想是一種具有戰略眼光的設計指導方針。沒有定位就沒有目的性,針對性,也就沒有目標受眾,商品也就銷售不出去,這也就失去包裝設計的新時代意義,唯有遵循設計規律,才能做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設計。發達國家提出五“W”設計思想定位,很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即:什麼東西(What)?指設計首先得告訴消費者,這是什麼商品;為誰設計的(Who)?指這種商品的銷售物件是誰;什麼時間(When)?什麼地點(Where)?指的是設計師不要忘記商品的時空定位;為什麼(Why)?指的是設計師為什麼用這樣的視覺形象作設計。

  作為現代包裝設計教育,學生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五“W”的定位思想,或者說定位不夠準確,我們的學生在作包裝設計時,對What,Who,When,Where都不模糊,唯獨對Why的理解不夠深入,這也恰恰是作為設計師所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學生往往不知道為什麼會用這樣的視覺形象作為設計表達要素,僅是憑感覺而已,覺得形式美就可以,卻忽略了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再好的形式如果不能準確的傳達商品內容,那也是失敗的設計。在課堂中,常常發現學生是先設計後構思,然後根據設計稿想當然的給它個設計理念,這都完全違背設計規律,不經過大腦思考的設計是永遠不適合市場的需要;學生這種先動手後動腦的做法,我想是因為學生對設計定位的不準。作為學生,在接到設計稿時,應該迅速的瞭解What,Who,When,Where,之後就展開Why的構思;因為包裝設計的定位思想緊緊地聯絡著包裝設計的構思;設計構思作為一種形象思維,從初稿到定位稿整個思維過程都離不開具體的形象。如何在整理各種要素的基礎上選準重點,突出主題,這是設計構思的重要原則。課堂上,學生在選用色彩,文字,形象時沒能充分考慮產品的性質,導致設計出來的包裝盒不適合產品的個性,例如:學生在作晨光牛奶包裝設計,有些同學的設計稿象是做純淨水的包裝,而不是作奶製品的包裝,這是因為學生在色彩、形象的定位不準,對產品的性質瞭解不夠深入。

  由於學生自身知識結構的特殊性,學生對形態的創造能力略有欠缺,往往有一個學生運用一個形態所取得的效果較好時,就有很多學生去模仿,而不是根據自己的畫面,產品的性質等去考慮問題,比如:在課堂上有學生用牛的卡通形象來表達奶製品時,其他學生也用牛的卡通形象,這就造成在設計風格上的單一,也讓學生產生依賴性,缺乏獨立設計運作能力。

  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能找到準確的訴求點,我歸納了以下幾種在包裝設計中常運用的形象。

  一、以商品自身的圖象為主體形象。也就是商品再現,透過寫實的商品照片直接運用到包裝設計上,這樣可以更直接的傳達商品的資訊,也會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與接受。

  二、以生產原料為主體形象。這類包裝設計主要是突出原料的個性功能。

  三、以品牌、商標或企業標誌為主體形象。這類往往是原有品牌、商標或標誌在市場上已經有較大的知名度,只要進一步強化就很容易受到消費者的接受。

  四、以商品用途為主體形象。

  五、以強調商品自身的特點作為主體形象。如牛奶可強調它的純白和新鮮。

  六、以產品或原料產地為主體形象。如“蒙牛”牌牛奶以蒙古草原作為形象。

  七、以使用物件為主題形象。如兒童奶粉包裝可以用兒童作為主體形象。

  八、以日常生活常見的動物、植物、花卉等作為主體形象。

  九、以文字的特殊效果為主體形象。文字是傳達資訊最直接的方式,也符合不同層次的受眾群體。

  十、以特有的底紋肌理或紋樣為主體形象。這類包裝設計要根據產品本身的性質而進行,如中國傳統的一些食品包裝就可以運用中國傳統的一些紋樣,這種設計更具民族特色。

  十一、以產品特有的色彩為主體形象。如茶葉的綠色,巧克力的棕色等。

  課堂中,學生往往不知道以什麼作為主體形象,畫面很花很亂,沒有主次之分,沒有秩序感,視覺效果很平淡,訴求點不準確,不知道要傳達什麼資訊給受眾。有些學生花不少精力,也做了不少設計稿,但是都不出效果,原因就是學生沒有很好的設計定位,也沒能根據調查結果而尋求準確的訴求點。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更多引導學生對設計的定位思想,事實上學生在製作技術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只要他們的設計定位準確,就能設計出適合時代需要的包裝,也能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