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頒獎詞> 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精選15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精選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頒獎詞吧,頒獎詞是在某一主題的頒獎典禮上,讚美人物的事蹟與精神的禮儀文稿。那麼什麼樣的頒獎詞才是好的頒獎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

  張順東6歲時被高壓電擊傷,失去右手,雙腳嚴重受傷;李國秀生來就沒有雙手。這樣一對身體殘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張順東說:“夫妻同心,黃土才能變成金”。為了美好生活,他們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張順東的雙腳也因過度勞累潰爛,不得不接受截肢。儘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難,但這對夫婦卻沒有向命運屈服,把日子過得像花兒一樣。

  張順東、李國秀頒獎辭:山對山來崖對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順風順水出山來。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福花。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2

  2021年,由香港媒體人拍攝的紀錄片《無窮之路》“破圈”。主創陳貝兒深入熱帶雨林、戈壁沙灘,跨越6省10地記錄下脫貧地區的真實面貌。再次回想這條“無窮之路”時,陳貝兒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許他們可能就是一個老村民,一個扶貧的書記,他們碰到困難時的那種堅持跟他們對於生存下去的那種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強的”。

  陳貝兒頒獎辭: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3

  作為第一個跨入男子田徑100米9秒區的亞洲人,蘇炳添的歷史性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2012年,當他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遇上了“世界第一飛人”博爾特,這次的經歷讓他感受到巨大的差距,他下定了決心:過10秒進9秒區。2015年世錦賽,他又一次和博爾特站在了同一起跑線,而這一次,他與博爾特僅差0.03秒。但這一年,蘇炳添已到了退役的年齡……

  蘇炳添頒獎辭: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衝出亞洲的速度。你超越傷病和年齡,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後,有強大的祖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4

  朱彥夫——當代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他參加了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是他們連的唯一倖存者。經過47次手術、93天的昏迷,朱彥夫失去了雙手雙腳,僅剩下一隻0.3視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勞簿上度過一生。他回到家鄉,用殘肢夾著粉筆,教鄉親們認字;他拄著拐、拖著假肢,一步一步帶村民們走向致富之路。60歲時,他執筆寫下《極限人生》,將他和曾經戰友的故事捧給了世人……

  朱彥夫頒獎辭:生命,於你不只一次,士兵,於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鬥,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5

  1958年,吳天一跟隨部隊來到了青海。那時,大量來支援高原建設的人都患上了怪病,一位患者飽受折磨痛苦離世的模樣,讓他深受觸動……於是,他開始了長達60年的高原病學研究,當時中國的這項研究,還是一片空白。2001年,青藏鐵路修建,吳天一擔任醫學專家組組長。5年裡,14萬築路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這是吳天一用畢生的心血,創造出的醫學奇蹟。

  吳天一頒獎詞:喝一口燒不開的'水,咽一口化不開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親情,是因為心裡有放不下的夢。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條路,開闢了一條路。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6

  顧誦芬,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他在7歲時,曾親眼目睹日本的轟炸機從頭頂飛過,於是從小就立下了“保衛中國的藍天”的志願。長大後,他報考了浙大、清華、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錄取。畢業後,他就投入了祖國航空事業的建設當中。1967年,顧誦芬擔任殲-8戰鬥機的總設計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他,瞞著愛人親自坐上飛機上天觀測。

  顧誦芬頒獎辭:像靜水深流,靜水裡湧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7

  因核輻射早早離世的鄧稼先曾給楊振寧寫過一封書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隔著幾十年的歲月和生死,已經百歲的楊振寧對兒時的同窗深情喊話:“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後50年,適合了你‘共同途’的囑望,我相信你會滿意的。”

  楊振寧頒獎辭:站在科學和傳統的交叉點上,驚才絕豔。你貢獻給世界的,如此深奧,懂的人不多。你奉獻給祖國的,如此純真,我們都明白。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8

  TVB主持人陳貝兒在《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去年陳貝兒憑紀錄片《無窮之路》深受歡迎,在《無》中,她每到一個拍攝地,都儘可能深入體驗當地生活,親身經歷各種職業,融入當地人生活。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陳貝兒的頒獎詞:“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以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

  對於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謙稱:“作為媒體人,透過鏡頭傳遞真實故事是份內事。2021年很難得有機會拍到《無窮之路》這部紀錄片,見證並展示了祖國脫貧攻堅成果,傳遞正能量給觀眾。未來將再接再厲,用心說好中國故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9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

  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天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

  其中,蘇州籍兩院院士顧誦芬在列。91歲,飛機空氣動力學家,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顧誦芬生於書香門第,7歲時在北平時,目睹日軍轟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自1956年起,顧誦芬先後參與、主持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佈局和全機的設計,並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顧誦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完全重合。他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建起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過程。

  顧誦芬父親顧廷龍和母親潘承圭都出身於蘇州名門望族,舊居在望星橋。顧廷龍逝世後,顧誦芬按照父親臨終前“將藏書一部分捐贈母校”的囑託,分兩次從北京專程到蘇州,把父親生前收藏的4000冊(套)珍本、孤本、善本藏書捐贈給蘇州一中。為此,蘇州一中專設“顧廷龍贈書珍藏室”。

  2019年8月,“清芬可挹:兩院院士顧誦芬”展在蘇州美術館舉辦,展出了顧廷龍、顧誦芬兩代名人的手跡、圖紙手稿、工具儀器等90件實物原件,以及成績單、珍貴照片等66件文獻資料,真實再現了顧誦芬院士從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國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礪行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0

  彭士祿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1925年生於廣東海豐,1949年就讀於大連大學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應用化學系一年級,1950年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就讀於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系二年級,1951年在大連工學院化工系化工機械專業讀三年級時赴蘇聯留學。1958年回國後一直從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工作。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彭士祿院士是我國著名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顧問、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核動力學會名譽理事長。

  彭士祿院士是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為中國核動力的研究設計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彭士祿院士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被譽為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2021年3月22日,彭士祿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說:“活著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1

  像靜水深流,靜水裡湧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1930年,顧誦芬出生在江蘇。兒時的他曾目睹日本飛機轟炸,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報考大學時,他填寫的所有專業都是航空系;學成之後,他主持研製殲8系列戰鬥機,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殲8首飛前夜總設計師壓力大到驚醒,為解決飛機抖振問題,他瞞著家人3次上天觀察飛機航空報國70年,他讓中國人的脊樑挺得更直!致敬!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2

  卓琳——平凡至偉

  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

  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裡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

  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3

  宋文驄——壯志凌雲

  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

  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4

  阿里帕·阿力馬洪——母愛最真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

  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篇15

  樊錦詩:根入石窟蟠

  頒獎詞: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闢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髮。心歸處,是敦煌。

  四川森林消防員:英雄歸厚土

  頒獎詞:青春剛剛登場,話語猶在耳旁,孩子即將出生,父母淹沒於淚水,青山忠誠的衛士,危難的永恆對手,投身一場大火,長眠在木裡河兩岸。你們沒有走遠,看那涼山上的秋葉,今年紅得分外惹眼。

  顧方舟:一丸濟世德

  頒獎詞:捨己幼,為人之幼,這不是殘酷,是醫者大仁。為一大事來,成一大事去。功業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靈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的劫難。

  朱麗華:光明溢天地

  頒獎詞:不幸關上了你的門,但你幫別人打開了窗。看見過這世界的陰影,但還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雙手,推拿出燦爛人生。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但你能感受到。

  張富清:初心自慷慨

  頒獎詞:都知道你樸實勤勉,卻不知你曾戰功赫爾。你把獎章深藏在箱底,對戰友的懷念深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獻。於國於民,你是忠誠偉大計程車兵。

  杜嵐、尤端陽:薪火傳無盡

  頒獎詞:濠江上升起遊子的夢,凌亂中的骨氣、志氣,歸來後的元氣、銳氣,你們為它養成了浩然之氣。陽光下最有意義的工作,五星紅旗下不滅的薪火,飄揚吧!這面旗留下澳門最美的記憶。

  伍淑清:山河澄正氣

  頒獎詞:四十年前,你說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後,你說有些事必須做!逾古稀而不辭,雖千萬人而往。超越港島的遠見,不讓鬚眉的擔當。愛青年,更愛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黃文秀:蘭谷遺芳遠

  頒獎詞: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沒有離開。來的時候惴惴,怕自己不夠勇敢,走的時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華。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

  潘維廉:相知無遠近

  頒獎詞:開啟心扉,擁抱過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見,太平洋就不算距離。家鄉的信中寫下你的中國,字裡行間讀得出你的深情。遙遠來、永久住、深刻愛,我們都喜歡你這種不見外。

  中國女排:為國著功成

  頒獎詞:三十年拼搏不息,幾代人熱淚盈眶。在低谷中奮起,從不放棄,面對強敵出手,永不言敗。你們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縮影,你們的腳步是一個國家成長的歷程。奏國歌,升國旗,你們超越了體育,是國家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