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聖誕節起源的聖誕藝術範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關於聖誕節這個節日的相關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由聖誕節起源的聖誕藝術相關內容,歡迎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聖誕藝術
聖誕藝術聖誕節激發了許多虛構的聖誕故事,試圖用神話故事的形式表現聖誕節精神。內容通常是觸動心靈的關於聖誕奇蹟的故事。他們中的一些已經變得非常有名並且已經變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這些故事已經被作為聖誕傳統流傳至今。
聖誕期間上映的新片是不僅是每年電影工業票房的保證,聖誕也是各大電影公司和著名導演群雄逐鹿的黃金時節這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胡桃夾子芭蕾舞劇。故事敘述的是一位年輕俄國女孩在聖誕夜進入夢境後發現聖誕飾品都有了生命的故事,類似的還有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小氣財神》。《小氣財神》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吝嗇鬼Ebenezer Scrooge的故事。Scrooge拒絕聖誕節所代表的發善心和同情他人的精神,直到他遇見了向他展現了後果的代表聖誕精靈。透過這個和其他一些故事,狄更斯基本把英語國家的聖誕節慶祝狀況描述了出來(樹,葡萄乾布丁,頌歌等等)同時故事也反對了聖誕節期間的商業氣息。
如果說狄更斯描述了英語國家的聖誕景象,那麼Thomas Nast和克萊門特·摩爾就提供了現代英語國家聖誕老人的基本形象。Nast的19世紀的圖畫給出了聖誕老人的相貌,同時摩爾的A Visit from St. Nicholas一詩(通俗的名字是"聖誕前夜"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則描繪了聖誕老人胖乎乎聲音宏亮的形象和聖誕前夜乘著雪橇來到屋頂的情形。
雖然聖誕節的符號象徵已經透過電視電影廣泛傳播,但在一些堅持傳統的國家仍舊保持原樣,聖誕老人及其故事也各國有別。一些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聖誕節故事並非如狄更斯描述的那樣輕鬆愉快,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貧困無助的小女孩在平安夜赤腳走在覆著白雪的街道上,徒勞的試圖去賣出她的火柴,對身邊人們幸福的聖誕慶祝她只能看著。她不敢回家,因為她爸又在酗酒。不像英語國家的聖誕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最終以悲劇結尾。
拓展閱讀:聖誕節節日形式
聖誕賀卡作為聖誕節禮物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聖誕節這天寄贈聖誕賀卡,除表示慶賀聖誕的喜樂外,就是向親友祝福,以表思念之情。尤其對在孤寂中的親友,更是親切的關懷和安慰。
節日裝飾
聖誕節裝飾包括:聖誕襪,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聖誕帽,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還會發現在帽子裡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聖誕樹,通常人們在聖誕前後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裡或者放在戶外,用聖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並把一個天使或星星置於樹頂,聖誕樹起源於德國;聖誕節環,西方國家聖誕節期間掛在家門口用的裝飾品,通常用綠色的枝葉或藤條(松毛、松針等)和銀色的金屬及金色的鈴鐺配以紅色的緞帶組成主色調,以綠、白、黃、紅四色代表歡樂喜慶,上面還寫有MERRY CHRISTMAS或簡寫為Xmas的字樣,聖誕節環最早出現在芬蘭。
節日飲食
聖誕節飲食包括火雞、樹幹蛋糕、杏仁布丁、薑餅、海鮮、glogi酒、沙灘宴、玉米粥等。
人物形象
聖誕節人物形象主要指聖誕老人(SantaClaus),其原型是生活在公元4世紀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聖尼古拉斯。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工作,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聖誕老人是他後來的別號,這個名字是出自他暗中送錢,幫助三個女孩子的故事。尼古拉斯死後被尊為聖徒。聖誕老人的形象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聖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裡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