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三月的雜文隨筆你好三月的雜文隨筆 三月,你好! 三月已然是春天了,而春天是一個美好的事情。萬物復甦,草長鶯飛,花紅柳綠,鳥語花香,一切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相信有很多人都特別喜歡春天,因為春天代表希望,只要有希望,就會有奇蹟。 然而,春天並不是我最中意的一個季節,因為在我的家鄉,春天太過於短暫,最喜歡的那
獨自一人的雜文隨筆獨自一人的雜文隨筆 這世界不再使勁看穿的孤獨充斥整個車廂奔走的人們。單做的飯盒支撐唯一的空間,軟若無骨的髮絲竟有些期待地曼舞,他的主人聽著歌閉著眼隔絕眼皮上的光束。 街道重映某年的初冬被觸動的心思,卻不如初見。恍若隔世的既視感像某個雨夜下的紅綠燈,曾經天地璨爛卻也不過鏡花水月。 便裝的行人堆裡
灰色的雜文隨筆灰色的雜文隨筆 環境對人的影響還是很明顯的,回看了自己去年這個時候同一時間的文字,寫下的故事已經想不起來是處於怎樣的靈感,又想要把自己怎樣的想法融入其中。去年整個冬天的文字給我的感覺都是以一種“灰色”的質感呈現,但是我又提出了另一個疑問:是否是因為現在重慶所處在一種“灰色”的季節,所以它賦予了人們
取信雜文隨筆取信雜文隨筆 我喜歡去學校的信件接收室,不論有沒有我的信,單是去看一看也感到愉悅。 嚴格來說那並不能稱作室——它只是個釘在白牆上的上下兩層小格子,外皮被漆成暗紅色。信件凌亂地堆放在裡面,因而找信也需廢一番工夫。往往從上到下翻了遍,也未看到熟悉的`名字。倘是平日,無妨罷了。但倘是確切知曉朋友應有來
總有苟同雜文隨筆總有苟同雜文隨筆 在此三界人間,每個時代總有那個時代苟同的些事些物。當時此時都不能定奪那事那物的好壞美醜,但我的確是用了苟同這個詞。 因為有另一句話,當人成了的人群智商為零。 人群標識,的標識作用往往大於此標識原來的作用。例如語言,語言本是溝通作用同時也是標識,標識了人群民族還有地區,背後還帶
傾盡所有的愛雜文隨筆傾盡所有的愛雜文隨筆 那天上午,遵領導所囑去會計家取資料。 不過幾公里之遙,加上深秋時節的陽光分外明媚,甚是喜人,便特意騎了輛電動車,優哉遊哉地沐浴著暖陽。殊料到那兒一看,哇呀,好多憑證啊,小毛驢根本沒辦法帶走,後悔自己考慮不周,猶豫著是否回來換車過去?會計她爸特別熱心,自告奮勇說那還不如他也騎
關於立場的思辨雜文隨筆關於立場的思辨雜文隨筆 昨天思考到了一個關於立場的問題。 起因是由於想到了幾個禮拜前看到的那個關於HIV攜帶者維權的事情。 影片本身是為了替他們維權,使人們不要歧視攜帶者,讓他們獲得正常的生活。 但問題是: 這個自願公開身份的攜帶者的心理狀態恐怕已經有點憤世嫉俗了。 他已經完全意識不到自
又是微信二三事雜文隨筆又是微信二三事雜文隨筆 去取快遞,找不到取件碼的簡訊,於是給順豐大哥打了個電話。 你好,我是XXX的,那天你給我投的快遞沒有找到取件碼。 “哦,哦,現在都沒有取件碼的” 那,怎麼取呢? “你用微信掃一下就可以取了” 微信?我沒有啊 “我是說,你用你的微信對著那箱子的`二維碼掃一下就開了
關於自己小波隨筆關於自己小波隨筆 還是依舊保持著原來的習慣,習慣著在深夜的時候一個人聽著音樂寫一些東西,最好在泡一杯清茶,喜歡下雨天的季節,聞著泥土的氣息總能全身心的放鬆。偶爾的旅途中,遇到小憩的驛站總會十分珍惜這不易的機會,有些時候想著能夠多停留那麼一會,可總是有著事與願違的悲哀,天不遂人願。 人,一個有著多
七號球衣雜文隨筆七號球衣雜文隨筆 七號球衣 精選閱讀(一): 陸輕兒把頭髮一甩,烏黑柔順的頭髮便隨風飄揚。崔浩哲喜愛這樣靜靜地看著,然後再看看窗外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他喜愛陸輕兒那披肩的長髮散發出的香味。 這個時候的崔浩哲還是穿著七號球衣。陸輕兒的長髮依然是隨風飄著。[由整理] 他想起上個星期一,上體育
潘洛斯階梯雜文隨筆潘洛斯階梯雜文隨筆 人有時候說辭是前後矛盾的,但是我又是一個喜歡揭穿這種矛盾的人,所以我不招人喜歡也是情有可原的。例如今天這篇文章的靈感就來源於過去真實發生的疑問:因為總是有人在我耳邊強調“要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但是事實上因為人們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感官,會對一件事情有一個預先的評判,所以導致
月是故鄉明雜文隨筆月是故鄉明雜文隨筆 一場驟然而至的秋雨,將天空漂洗得如一面水鏡。這個十一長假,始終有一些陰鬱,想必那月兒已沉至水底,無法打撈。中秋之時,註定見不到那一輪滿月,到底,添了些許悵然。 儘管雨絲不斷,仍是起個大早做一些必要的節日準備。先去早市買了雞、魚和時令蔬菜,匆忙用過早飯,開始打掃房間,為著迎接遠
黑暗雜文隨筆黑暗雜文隨筆 我想我一直是走在黑暗裡的。 沒有景象,沒有翕動,什麼都沒有…沒有一切感官。 就像三毛說她的過去籠罩在灰色的迷霧裡。很大的霧氣帶著溼答答的憂鬱和哭腔…而黑色…這麼純粹直接的顏色連憂鬱都融不進去。黑色大概是沒有神志的。就像小時候令我很安心的夢裡,五個高大的黑色身影的巨人牽著我一言不發
論以己度人雜文隨筆論以己度人雜文隨筆 人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思維習慣忖度他人,從而造成誤解。 即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其實無所謂君子和小人,從人性上來講,是很難絕對的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這乖張的世界既不乏笑面虎,也不乏刀子嘴的豆腐心。 人的角色是會不斷轉化的,與其把時間用來批判這種人那種人,不如試圖去理
想要我怎樣雜文隨筆想要我怎樣雜文隨筆 這一晚 爸和我 自殺式爭吵 媽也被我們吵哭了 我翻了以前所有傷人的事 耳朵開始嗡嗡響 我知道當時的我是什麼樣子 無法冷靜的情緒 不明情況亂勸的親戚…… 誰對誰錯 都對 也都錯 給妹打了一個電話 聊了一會 我說你能體會嗎 她說前兩年王的事不是體會過了嗎……是誰不理解誰呢,都是為
城市雜文隨筆城市雜文隨筆 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是有些惶恐的,自我出生到現在短短二十來年,認真呆過的算城市的,大概就兩個地方,長沙和京都,說來好笑,京都居然是我第二個呆過的能算的上大城市的地方,偶爾會打趣較之大阪相比,這地方大約也算得上荒涼了,我們戲稱為鄉下——這是一個需要買衣服的時候必須要坐半個小時地鐵去中心
將詩,文與作者分開讀的雜文隨筆將詩,文與作者分開讀的雜文隨筆 皇氏三墳有話說:本文只是一種看問題的角度,無關正誤對錯,只是談論。看此文時請將我作為一個神經有問題的瘋子,為避免糾紛,我本來就是在胡言亂語罷了。 曾經的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當我讀了某位著名詩人的詩歌,我興趣頓生,但瞭解了其為人後,我再看他曾經的詩歌,就有一種莫名的
梅城舊事拾零雜文隨筆梅城舊事拾零雜文隨筆 前些天裡桂花開得正盛,我也就細細想了想這城市裡頭一年四季的花。一月二月是梅,三月是桃,四月五月六月繁花似錦,七月總是鳳凰花,八月是風荷舉,九月十月似是金菊開,十一月始便有桂花香,十二月裡頭桂花也不謝。 對於喜愛花草的人來說,這兒的確是個很好的城市了。 關於花草我並沒有太多
生活之慧的雜文隨筆生活之慧的雜文隨筆 友詢而問曰:君於世,於人,於己,有何所見,且稍長於我,願樂欲聞。 餘是思之,嘗試詩書,雖無多數,然影響甚深,悟道之始也。餘無所擅處,然好讀書,且受困而難以自拔,是以,當遵孔聖之所教:有餘力,則學文。 至於是非,正偽曲直,餘等心自明矣,於此不言。餘有十六字而忠,且託於卿——諸
我要做得更好雜文隨筆我要做得更好雜文隨筆 年味漸漸有所消退,正月初六下午,我無所事事,決定坐在電腦旁敲擊一些文字,權當梳理思緒。新的一年,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並將這些領悟化作行動,在以後的日子裡,讓自己去踐行對自己許下的承諾,力求在2018年做得更好。 時光匆匆流逝,或許很多道理還未悟透,很多心願還未實現,我們就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