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知識點中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知識點 1、積累文中幾個成語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不恥下問 2、試歸納文中有關談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例句 學習態度:敏而好學 ,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中考文言文一詞多義知識點中考文言文一詞多義知識點 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比較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中是一個義項,在另一個句子裡又是一個義項。一般說來,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均有一定的聯絡。 一詞多義是由本義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應該由本義入手,來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A
中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知識點:《愛蓮說》中考語文文言文備考知識點:《愛蓮說》 一、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可愛者甚蕃:多。2、益: 副詞,更。 ?3 、 植:立。 4、鮮:少 5、 褻:親近而不莊重。6、宜:應當獨: 7、只,僅 8、濯清漣而不妖:濯:洗滌。妖:美麗而不端莊。 ?9、不蔓不枝: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二
初二文言文異讀字知識點初二文言文異讀字知識點 中考語文文言詩文知識盤點—異讀字,何為異讀字?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而表示的意義相同的字。文言文異讀字有三種情況:破音異讀、通假異讀和古音異讀。 破音異讀,又叫“讀破”。它是採用改變漢字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性和意義的改變。如
初中語文知識點:文言文初中語文知識點:文言文 背誦方法指導: 文言文要求背誦默寫的篇目較多,同學們基本上能夠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顛倒語序、不寫錯別字就沒那麼容易了,更不用提對一些語句的理解性記憶了。所以把默寫功夫做到細緻準確、一字不差、深刻理解、靈活運用才能達到中考要求。 出聲背誦。在前面大聲誦
中考語文文言文中的知識點中考語文文言文中的知識點 常見考法 從考查形式上看,以單篇閱讀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與文段、文段與詩詞的比較閱讀或連結閱讀。選文采取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方法。從近幾年考題看,課內文章入選率較高的有《鄒忌諷齊王納諫》《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名篇。 課標對文言文閱讀提出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
高中語文文言文《登泰山記》知識點高中語文文言文《登泰山記》知識點 《登泰山記》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間創作的泰山題材著名散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文言文《登泰山記》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高中語文文言文《登泰山記》知識點 篇1 一、通假字 1、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通彩) 2、石頭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圓)
高考語文知識點文言文部分高考語文知識點文言文部分 《歸去來兮辭》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橫”,橫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為什麼) (3)景翳翳以將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異義 1.親戚 古義:內親外戚;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或血統關係庭或它的成員 2.情
孟子見梁襄王文言文知識點孟子見梁襄王文言文知識點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南)人,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語:出,語人曰(告訴,動詞) 2、就: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接近,動詞) 3、與:孰能與之(歸附,跟隨,動詞) 4、莫:天下莫不與也(沒有哪一個,誰,不定
師說文言文知識點師說文言文知識點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 徒: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類,屬) 2、 出:其出人也遠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詞多義 1、傳: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②六藝經傳皆通習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生:通性,資質,稟賦) 3.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4.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 河曲智叟亡以應(亡:通無) 6. 雖千里不敢易
文言文柳毅傳知識點文言文柳毅傳知識點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逸:鳥起馬驚,疾逸道左(奔跑) 2、翔:巾袖無光,凝聽翔立,若有所伺(止,不動) 3、辱問:今日見辱問於長者(降低身份來問) 4、幸:然而恨貫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聞焉(希望) 5、黜:舅姑毀黜以至此(降低身份) 6、負載:負載珍重,不復言
病梅館記文言文知識點病梅館記文言文知識點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詔: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告訴,上告) 2、明: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公開) 3、欹:以欹(qí)為美(傾斜) 二、一詞多義 1、使: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動詞,讓) ②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
高三語文《報任安書》文言文知識點高三語文《報任安書》文言文知識點 (一) 通假字 (1)被楚受辱(??通“棰”。木杖) (2)其次剔毛髮(“剔”通“剃”,剔光) (3)見獄吏則頭槍地(“槍”同“搶”,撞擊) (4)及罪至罔加(“罔”同“網”) (5)古者富貴而名摩滅(“摩”通“磨”,消磨,磨掉) (6)大底聖賢發憤之
高考語文文言文報任安書知識點高考語文文言文報任安書知識點 一、掌握下列字詞: 1、曩:曩者辱賜書(從前) 2、望:若望僕不相師(埋怨) 3、剖符丹書:非有剖符丹書之功(皇帝發給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4、文史星曆:(名作動,掌管文獻、史籍,觀察天文,制訂曆法) 5、祝:近乎卜祝之間(太祝,掌管祭祀的官) 6、
《報任安書》文言文知識點總結《報任安書》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1、曩:曩者辱賜書(從前) 2、望:若望僕不相師(埋怨) 3、剖符丹書:非有剖符丹書之功(皇帝發給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4、文史星曆:(名作動,掌管文獻、史籍,觀察天文,制訂曆法) 5、祝:近乎卜祝之間(太祝,掌管祭祀的官) 6、倡優:倡優畜之(名作狀
六年級語文文言文重要知識點六年級語文文言文重要知識點 古詩文是用古代漢語寫成的,雖然現代漢語是由古代漢語發展而來,在基本的語言特點及習慣方面是一致的,但畢竟年代久遠,出現了很多變化,產生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就要抓住其與現代漢語不同之點,作為重要知識點來紮實掌握。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
屈原列傳文言文知識點屈原列傳文言文知識點 一、通假字 1、離:猶離憂也(通"罹") 2、指:其稱文小而而其指極大(通"旨") 3、反:人窮則反本(通"返") 4、絀:屈平既絀(通"黜") 5、質:厚幣委質事楚(通"贄") 6、
文言文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精選文言文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精選 一、重點詞解釋: 1、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一邊…一邊) 2、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近於)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將入(通"影",日光) 三、一詞多義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行走) 感吾
文言文報任安書知識點文言文報任安書知識點 一、掌握下列字詞: 1、曩:曩者辱賜書(從前) 2、望:若望僕不相師(埋怨) 3、剖符丹書:非有剖符丹書之功(皇帝發給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4、文史星曆:(名作動,掌管文獻、史籍,觀察天文,制訂曆法) 5、祝:近乎卜祝之間(太祝,掌管祭祀的官) 6、倡優: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