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認識鐘錶》教學設計與評析小學數學《認識鐘錶》教學設計與評析 小學數學《認識鐘錶》教學設計與評析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錶(包括電子錶)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
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樣本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樣本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學會按角的特徵給三角形分類.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徵,會按角的特徵給三角形進行分類,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童年趣事的經典教學設計童年趣事的經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選材要個性化,透過記事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 2.記事的內容要具體,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中心明確。 3.學會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透過敘事寫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教學準備】 1.準備一篇例文和相關的課件。 2.蒐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噸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47~49頁。 教學目標 1. 藉助生活例項,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透過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觀念,初步學會用噸作單位估計物體有多重。 2. 知道1噸=1 000千克,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 在
6的認識教學設計6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28頁及練習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6,知道6的兩種含義,掌握6以內數的順序、組成,並會比較6以內數的大小.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有序地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 3.結合主題圖,對學
萬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萬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課本第73-74頁,“做一做”1、2。 教學目標: 1、透過具體的例項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展學生的數感,瞭解大數的價值。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位制關係。 3、學會
3的認識教學設計3的認識教學設計 3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數量是3的物體的個數,會讀、寫數字3. 2.瞭解3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3以內數的大小,認識“<”,掌握3的組成.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3的含義,掌握3的組成. 教學難點 規範地
認識運動物理教學設計認識運動物理教學設計 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到運動的普遍性,直到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瞭解物質世界常見的機械運動形式。初步瞭解分子、原子的組成,知道微觀世界也存在運動。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回憶、聯想生活中的大量運動,觀察圖片等,經歷觀察、認識不同運動的過程,知道研究不同物體的
《認識你自己》優秀教學設計《認識你自己》優秀教學設計 一、課標指導下的本課內容的基本理念 初中學生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是構建本課的基礎;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的追求;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遵循的基本原則。為了更好的實施這一宗旨,我在--中努力做到:重新整合教學
《故都的秋》的教學設計《故都的秋》的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故都的秋(教師中心稿)。 2、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徵,理清其“形”,
除法初步認識教學設計除法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頁例5,做一做,練習四和4、5、6題,除法初步認識(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讓學生在明白“平均分”含義和會平均分的基礎上,認識除法,認識除號,瞭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 讓學生動腦、動手、動
《認識時間》精彩教學設計《認識時間》精彩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認識時間。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使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 教學準備: 鐘面、課件 三、 教學過程: (一)匯入,激趣 1、電腦展示畫面,你認識它嗎?它能幫助我們做些什麼事
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梯形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六單元《梯形的認識》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關注學生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數學活動是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學設計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太空常識。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及愛祖國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失去的一天教學設計失去的一天教學設計 教育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從而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2.指導學生學會“茬、磚、涎”3個會認字。 教育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從而教育學生要懂得珍惜時間。 教育教
初中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通用10篇)初中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數學《認識三角形
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設計之二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學設計之二 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他們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1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科技的興趣。 教
認識米用米量教學設計認識米用米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二)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釐米”. (三)透過同學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難點:用米尺量
幼學紀事教學設計幼學紀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圍繞中心,剪裁得當,重點突出。 2.學習語言的幽默,語言描寫中蘊含真情實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記事寫人材料的選擇。 2.親切、生動、豁達、幽默的語言中包含的辛酸的感情。 三、教學時數: 課外自讀課文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字詞
認識萬以內的數教學設計認識萬以內的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千以內的數的讀、寫,提高對千以內的數的理解能力。 2、在實際情境中,能熟練的利用千以內數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體會身邊的數學與實際的聯絡,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千以內的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提高對千以內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