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靜穆隨筆守住靜穆隨筆 靜水流深,不顯不露,昭示著生命的博大精深。高山靜穆,沉默無言,顯現了精神的源遠流長。綠葉繁茂,靜以修身,透露出思想的豐厚內蘊,浮躁之人不能成大器。因此,內斂不張揚有底蘊才是我們的做人風範。 非寧靜無以致遠。“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詩清新脫俗,膾炙人口。他的一生也是傳奇,經
奶奶的剪紙隨筆奶奶的剪紙隨筆 童年,像一塊調色盤,不停地調呀調,調出了我的五彩記憶;童年,像一塊魔方,輕輕地轉呀轉,轉出了我的喜怒哀樂…… 記憶中,每到秋末冬初,北風肆虐時,屋中的窗欞,總是從縫隙裡吹進刺骨的寒風。每每這時,奶奶便會從箱子裡拿出她那一套心愛的行頭。一張張普通的紅紙整齊地鋪在一起,旁邊依舊是一把
經流離之亂,立千秋之功隨筆經流離之亂,立千秋之功隨筆 漢霄蒼茫,牽住繁華哀傷。翻開歷史的頁卷,有些模糊也有些破舊,可每一筆勾勒,每一抹痕跡,似乎都載著跨越千年的記憶。令人矚目的不是“仙樂風飄處處聞”的紙醉金迷,亦不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消極落寞,而是“一教傳世數千載”的千古聖人——孔子。 用“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
魂照汗青隨筆魂照汗青隨筆 時光穿梭,一覽就是千年的變革,筆墨古書,一翻便是一生的成敗。歷史不會忘記誰,然而作為後人的我們卻無法穿越千古,去領略春秋的諸侯爭霸,看盡大唐的盛世繁花。 那便讀一本書吧,讓你憶起中華民族從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從分崩離析到天下一統,從崇拜鬼神到建功立業的文明程序。 翻開《史記》,你
泛著古韻的琉璃時光隨筆泛著古韻的琉璃時光隨筆 (一)炊煙,瓦舍,喚兒聲。 半牆夕陽覆蓋在泛著綠意的青瓦上時,古樸的村莊染上了一種安詳的色暈,炊煙是為了應景而生吧?它踩著屋瓦,騰空一躍散在葉尖枝頭。從一團稠霧被風解作遊絲,在空中劃出悠長的弧線。一幅暮時鄉村圖就浮現眼前。然而寂靜終被一聲聲喚著不同暱稱的呼喚打破,那是溫柔
長風破浪會有時隨筆長風破浪會有時隨筆 一輪明月高懸在夜空中,月華似練,窗外的一切都披上了銀色的外衣。每當夜深人靜時,我常常會對著夜空發呆,看著這迷人的夜色陷入遐想。每當我遇到挫折時,便會在這般月色之下不由自主地吟出李白《行路難》的詩句。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滾滾紅塵中,都會經歷痛苦和磨難,這時應當如何對待呢?“欲渡黃
與改變相遇隨筆與改變相遇隨筆 【引子】 料峭春寒已過,窗外風聲嘯嘯,卻已然送來醉人的春之氣息。窗臺前的我舒了舒筋骨,皺著眉頭撂筆,遠離了繁瑣的理科習題。手邊伴著一盞清茶,這有些清寒的天氣,正是與古文書卷神交的好時候。隨意翻開一頁,《送東陽馬生序》的一段段古文,彷彿不期而遇卻又註定般,纏繞著縷縷茶霧,映入我的眼
梟雄起,亂世殤隨筆梟雄起,亂世殤隨筆 邊城烽火,血浸風沙;四方鼓聲,九州叱吒。千騎揚戈,啼聲颯沓。——題記 亂世浮萍,跌宕起伏。一點硃砂,回眸化殤。江山撼,梟雄起。 曾幾何時,“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那人已不再意氣風發,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虞姬相伴,自刎而亡。他本是亂世梟雄,剛毅驍勇;他本是西楚之霸
文字強則國強隨筆文字強則國強隨筆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少年強大起來了,祖國才能更加強大。我要說:“文字強,則國強。”文字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歷史,不負文明古國之稱。中華文明是最獨特的文明,漢字也是最獨特的文字。世界上所有國家裡,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始終沒有間斷過地傳承下
記憶中的那抹綠隨筆記憶中的那抹綠隨筆 黛瓦白牆浸潤在微醺的霞光裡,整個村莊都是沉靜安寧的韻味,在霞光的覆蓋下泛著古韻,這是我的家鄉。在這座小城裡,時間緩緩地流淌,正所謂“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曾幾何時,夢中老屋的炊煙依然飄動,山柴燉的飯菜依然清香,小巷中的鄉音依然歡快,老家街道上的那棵棗樹依然翠
華文課中的悠美琴聲隨筆華文課中的悠美琴聲隨筆 趁著年終的而有到來,我特地向出版社請了幾天的假,離開那繁忙而有壓力的工作環境,放鬆一下自己緊繃已久的心情。我搭上巴士,準備坐上幾個小時的車程,回到我小時候充滿童年回憶的地方,期待回到那琴聲繞樑的課室。 離開鄉村與學校已將近十年之久,此時此刻的心卻是五味雜陳。以前的童年回憶
墨汁與毛筆隨筆墨汁與毛筆隨筆 異形的握筆方式是現代晚輩對它的第一與最深刻的記憶,又或者是那唯一的印象。 眼看著拖著千斤重的脊椎骨的伯伯有如蜻蜓點水一般,三兩下寫了一對詩在白紙上,為他的水墨畫“點睛”。他的大氣是我敬佩的;他的瀟灑是我仰慕的。身在異鄉卻能看到祖國的文化讓我萬分自豪。按下那快門鍵,錄了一段他發揚中
暗戀要有禮貌隨筆暗戀要有禮貌隨筆 那是兵荒馬亂的高三。 我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整天頂著黑眼圈,埋頭於題海。 有天課間,我正被一道數學題弄得心煩意亂,卻突然聽到同桌說,周延下個禮拜要去美國。 她說這句話的時候,像說明天要月考一樣平常,我卻趴在桌上,難以抑制地哭了起來。 同桌以為我壓力過大,實際上,是因為周延
茶葉桶裡的父愛隨筆茶葉桶裡的父愛隨筆 老爸喝茶有個不好的習慣,總是“厚此薄彼”地先喝陳茶,再品新茶。新茶渴望主人賞識厚愛,陳茶希望主人明智憐憫。但是老爸總是體恤“弱者”,彷彿在雞蛋與石頭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處於弱勢的雞蛋。俗語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親戚朋友也勸老爸該享受的就享受,老爸聽之任之,依然故我。
我真想觀那魚兒躍起隨筆我真想觀那魚兒躍起隨筆 煙雨捲上了屋頂,天空成了一片片翻騰的幕。終於,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風拂過,一片涼爽降了下來——下雨了。 “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樣的景緻正是垂釣的好時節吧。我竟心血來潮,提著根竹竿走到了池塘。細雨如針,輕輕墜入黝黑的池水中,形成了千萬條水花。我把魚餌用力一甩,飛入池中,接著便屏
縫隙隨筆縫隙隨筆 我獨自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耳機裡播放著不知名的歌曲,孤獨猶如潮水一般向我襲來,心裡的失意一陣又一陣擠壓得我發慌,使我陷入了未知的空白,眼前的一切顯得那麼荒謬蒼白。這次鋼琴比賽我又名落孫山。是的,又一次。剛下過雨的天空如同被漂過一樣,澄澈得讓人恐怖。地上佈滿了水坑,連同青黑色的泥露出怪異
閩南的漢族人隨筆閩南的漢族人隨筆 說起閩南的漢族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大火淋漓時,他們互幫互助;在太陽還沒有升起,寒風撕扯著黑夜裡的一切時,他們早早起來;在烈日烘烤著大地的夏季、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他們吃苦耐勞;在困難面前,他們樂觀勇敢;面對挫折,他們挺起胸膛,自信滿滿。 閩南的漢族人吃苦耐勞的程度令人驚歎。
留在心中的那份情隨筆留在心中的那份情隨筆 我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在我八九歲的時候,我和媽媽跟另外一個家庭的成員組合成了一個新家庭。 那一天,媽媽回家了,帶來了一個從未謀面的丫頭。當時我正在書房裡做作業,媽媽告訴我,那個丫頭學習成績非常好,如果我有不會做的題,可以問問她。她大我幾歲,媽媽叫我喊她“姐姐”。姐姐?多麼陌生
有一個小子隨筆有一個小子隨筆 “有一個小子,他有一些脾氣,他還有一些得意;有一個小子,他有一些頑皮,他還有一些倒黴……”我一邊哼著自己改編的歌,一邊細數歌曲中的那個小子的成長經歷,那就像一個裝滿了酸甜苦辣鹹的五味瓶,而每一種味道,都是那樣令人回味無窮。 酸·他有一些脾氣 小學一年級,那個小子還是一隻未經馴養
噓!老師在窗外隨筆噓!老師在窗外隨筆 “噓!老師在窗外。”不知誰說了一句,亂哄哄的教室頓時安靜了下來。我往窗外望去,看到的卻是另一張面孔。失望之餘,我又想起了那一張熟悉的臉,那幾乎要貼在玻璃窗上的臉。現在,每當我上課走神的時候,那張臉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裡,讓我正襟危坐,集中精力。 印象中,她膚色健康,留著清爽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