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詩詞原文及翻譯菩薩蠻詩詞原文及翻譯 菩薩蠻 李白 唐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註釋】: ① “菩薩蠻”系詞牌名,別名子夜歌。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中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
《四十二章經第七章》原文及翻譯《四十二章經第七章》原文及翻譯 原文: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翻譯: 釋迦牟尼佛說:有人聽說我在信守佛道,修持奉行大仁大慈
《六韜龍韜陰符》原文翻譯及例證《六韜龍韜陰符》原文翻譯及例證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三軍卒有緩急,或利或害,吾將以近通遠,從中應外,以給三軍之用,為之奈何?” 太公曰:“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凡大勝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殺將之符,長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長八寸;卻敵報遠之符,長七寸;警眾堅守之符,長六寸;請糧
農桑輯要梅杏原文和翻譯農桑輯要梅杏原文和翻譯 【原文】 《齊民要術》②:栽種,與桃李同。 作白梅: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日便成矣。調鼎和齏,所在多入也。 作烏梅: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燻之令幹,即成矣。烏梅③入藥,不任調食也。 作杏李麩法④:杏、李熟時,多收取
《智囊(選錄)·察智部·孫亮》原文及翻譯《智囊(選錄)·察智部·孫亮》原文及翻譯 察智部·孫亮 作者:馮夢龍 原文 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漬梅,蜜中有鼠矢。亮問主藏吏曰:“黃門從汝求蜜耶?”曰:“向求之,實不敢與。”黃門不服,左右請付獄推,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裡燥,亮曰:“若久在蜜中,當溼透;今裡燥,必黃門
卷三·商頌原文附翻譯卷三·商頌原文附翻譯 卷三·商頌 作者:洪邁 宋自微子至戴公,禮樂廢壞。正考甫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太師,後又亡其七,至孔子時,所存才五篇爾。宋,商王之後也,於先代之詩如是,則其他可知。夫子所謂“商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蓋有嘆於此。杞以夏後之裔,至於用夷禮,尚何有於文獻哉?郯國小於杞、宋,
《東平留贈狄司馬》原文及翻譯《東平留贈狄司馬》原文及翻譯 《東平留贈狄司馬》作品介紹 《東平留贈狄司馬》的作者是高適(高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1卷第7首。此詩讚頌了狄司馬英勇善戰為國立下的豐功偉績,隨即又寫他為權貴所忌,致使他一身抱負難以施展,對此詩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最後安慰他,來日方長,一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襄公五年原文及翻譯襄公五年原文及翻譯 【經】五年春,公至自晉。夏,鄭伯使公子發來聘。叔孫豹、鄫世子巫如晉。仲孫蔑、衛孫林父子會吳於善道。秋,大雩。楚殺其大夫公子壬夫。公會晉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齊世子光、吳人、鄫人於戚。公至自會。冬,戍陳。楚公子貞帥師伐陳。公會晉侯、宋公、衛侯、
《孟子·盡心章句下·第八節》原文及翻譯《孟子·盡心章句下·第八節》原文及翻譯 原文 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御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翻譯 孟子說:“古代設定關卡,是準備抵抗殘暴的;如今的`關卡,卻是用來推行暴政的。” 讀解 古代的賢王設定關卡,是因為愛民,是害怕外來的侵略傷害到自己的百姓,這就是古代賢王能夠盡心知命
智囊(選錄)察智部的高子業原文及翻譯智囊(選錄)察智部的高子業原文及翻譯 察智部·高子業 作者:馮夢龍 【原文】 高子業初任代州守,有諸生江槔與鄰人爭宅址。將哄,陰刃族人江孜等,匿二屍圖誣鄰人。鄰人知,不敢哄,全畀以宅,槔埋屍室中。數年,槔兄千戶楫枉殺其妻,槔嗾妻家訟楫,並誣楫殺孜事,楫拷死,無後,與弟槃重襲楫職。訟上監司臺,
論衡·卷二十八·正說篇原文與翻譯論衡·卷二十八·正說篇原文與翻譯 原文 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前儒不見本末,空生虛說。後儒信前師之言,隨舊述故,滑習辭語。苟名一師之學,趨為師教授,及時蚤仕,汲汲竟進,不暇留精用心,考實根核。故虛說傳而不絕,實事沒而不見,《五經》並失其實。《尚書》、《春秋》事較易,略正題目粗粗之說,以照篇中
孟舒魏尚原文及翻譯孟舒魏尚原文及翻譯 搜神後記·卷二·孟舒魏尚原文及翻譯 卷二·孟舒魏尚 作者:洪邁 雲中守孟舒,坐虜大入雲中免。田叔對文帝曰:“匈奴來為邊寇,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以故死者數百人。孟舒豈驅之哉!”上曰:“賢哉孟舒!”復召以為雲中守。又馮唐對文帝曰:“魏尚為雲中守,
《宋史·莫濛傳》原文及翻譯《宋史·莫濛傳》原文及翻譯 莫濛字子蒙,湖州歸安人。以祖蔭補將仕郎,兩魁法科,累官至大理評事、提單廣南市舶。張子華以贓敗,朝廷命濛往鞫之,濛正其罪。又言秦熺、鄭時中受子華賂,計直數千緡。還朝,除大理寺正。吏部火,連坐者數百人,久不決,命濛治之。濛察其最可疑者留於獄,出餘人為耳目以蹤跡之,約三日復來
《農桑輯要》典訓的蠶事起本原文及翻譯《農桑輯要》典訓的蠶事起本原文及翻譯 作者:佚名 《漢·食貨志》:“嘉穀、布帛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 《易·繫辭》: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疏:黃帝已上,衣鳥獸之皮,其後人多獸少,事或窮乏,故以絲、麻、布、帛而製衣裳,使民得宜也。
《春日行》原文及翻譯與作者介紹《春日行》原文及翻譯與作者介紹 一、《春日行》原文 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採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 二、《春日行》原文翻譯 在新年伊始之時,我將出發春遊。
《景清借書》原文及翻譯《景清借書》原文及翻譯 景清倜儻尚大節,領鄉薦,遊國學。時同舍生有秘書,清求而不與。固請,約明日還書。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書,亦未假書於汝。”生忿,訟於祭酒⑥。清即持所假書,往見,曰:“此清燈窗所業書。”即誦輒卷。祭酒問生,生不能誦一詞。祭酒叱⑨生退。清出,即以書還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
高弘圖傳的原文及翻譯解析高弘圖傳的原文及翻譯解析 高弘圖,字研文,膠州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御史。柧稜自持,不依麗人。 天啟初,陳時政八患,請用鄒元標、趙南星。巡按陝西,題薦屬吏,趙南星糾之,弘圖不能無望,代還,移疾去。魏忠賢亟攻東林,其黨以弘圖嘗與南星有隙,召起弘圖故官。入都,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已
高弘圖傳的原文及翻譯高弘圖傳的原文及翻譯 高弘圖,字研文,膠州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御史。柧稜自持,不依麗人。 天啟初,陳時政八患,請用鄒元標、趙南星。巡按陝西,題薦屬吏,趙南星糾之,弘圖不能無望,代還,移疾去。魏忠賢亟攻東林,其黨以弘圖嘗與南星有隙,召起弘圖故官。入都,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詔
搜神後記·卷二·漢採眾議原文附翻譯搜神後記·卷二·漢採眾議原文附翻譯 卷二·漢採眾議 作者:洪邁 漢元帝時,珠崖反,連年不定。上與有司議大發軍,待詔賈捐之建議,以為不當擊。上以問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陳萬年以為當擊,丞相於定國以為捐之議是,上從之,遂罷珠崖郡。匈奴呼韓邪單于既事漢,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百戰奇略·第十卷·疑戰原文附翻譯百戰奇略·第十卷·疑戰原文附翻譯 第十卷·疑戰 作者:劉基 凡與敵對壘,我欲襲敵,須叢草雜木,多張旗幟,以為人屯。使敵備東,而擊其西,則必勝。或我欲退,偽為虛陣,設留而退,敵必不敢追我。法曰:「眾草多障者,疑也。」 《北史》:周武帝東征,以宇文憲為前鋒,守雀鼠谷。帝親臨圍晉州,齊主聞晉州被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