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元節

中元節的由來和傳說

中元節的由來和傳說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是農作物成熟的時間,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中元節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的習俗和講究

1.燒紙

一般民間風俗裡認為紙在陰間就是錢,於是燒紙就變成了給亡故的長輩親人送去錢,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的日子過得好一些。燒紙的地方有十字路口,也有去上墳的。但無論是在哪裡燒紙,一般都認為要留幾張給過路的孤魂野鬼,讓它們行個方便,不要打劫了寄給亡故之人的錢財。曾見不少人在馬路上燒紙的時候畫個圈圈,圈圈裡面燒一大堆,圈圈外面放幾張,就是這個用意。

不過,現在都提倡不要燒紙,一是為了環境衛生,二是為了消除火災隱患。如果真的要燒,也一定要再三確認一個火星子也不沒有了才能走哦。

2.往海里放小木船

據說從前山東沿海地區的漁民,會用木板做成小船,然後把衣物,食品,鞋襪等東西放在小木板船上,船頭還會點一隻蠟燭,然後找成年男子把小船推入海中。所謂靠海吃海,農民種地,所以七月十五有在農田裡祭祀和祈福的習俗,那麼漁民的土地就是大海。不過這些東西可能不是給死去的親友,而是供奉海里的神明和孤魂野鬼。

3.往野地裡撒飯

據說是浙江某些地方的習俗。如果中元節剛好下大雨,那麼就是水稻豐收之吉兆,於是晚上的時候,農民會一邊敲鑼一邊把飯灑在野地裡,稱之為“施食”。這也是佛教用語,源於《佛說盂蘭盆經》,意思是給餓鬼道眾生布施。

4.放河燈

放河燈,又叫放荷燈,大概是因為那些小河燈漂浮在水上宛若荷花。放河燈有好幾種說法,其中一種是為了普渡落水的鬼魂。因為水鬼在水中,大多不是自然死亡,這種鬼魂十分可憐,如不得輪迴不得脫生,但河燈一放,它們便可以依附其上,隨著隨流進入陰曹地府,獲得託生的機會。

中元節各地習俗

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麵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麵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