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通用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1
一本好書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一本好書是沙漠中的綠洲,讓人心曠神怡;一本好書是人生中的導航,讓人終身受益!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深深震撼了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在19個月的時候因病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忍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失去了光明從此生活在黑暗無聲的世界中。這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是多麼殘忍!但她並沒有失去希望,沒有抱怨上天的不公平,相反,她更加積極樂觀,更加努力向上,更加熱愛生命!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成功,但是海倫的成功比其他人來的更加不易!老師安妮·莎利文是小海倫黑暗世界的一盞明燈,耐心的教會海倫讀書認字,為她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海倫·凱勒憑藉她自強不息的精神、堅定的信念,驚人的毅力,以優越的成績考上了著名的哈弗大學!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她說“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讓我的心超脫我的軀體走向人群,追求美好的人生吧!”海倫的確是身體上的弱者,但她更是生活中的強者!她的確是在黑暗中生活了一輩子,但她卻是無數盲人的指路明燈!她的世界的確悄然無聲,但她卻用一生演奏了一首讓無數人為之所動的希望之歌!
海倫·凱勒用心去熱愛生活,去感悟世界,她前進道路中,生長了多少荊棘?她人生的路途,又是多麼曲折?她成長的過程中,忍受了多少痛苦?她創造了一個多麼偉大的奇蹟啊!還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認可和稱讚,但是她,海倫·凱勒當之無愧!
海倫·凱勒不平凡的一生,給予我不斷的啟迪,將會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2
珍惜你的每一天,不要等到即將失去才懂得挽留……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被上帝拋棄的女孩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她自幼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卻從沒有絕望,而是用著別人想不到的毅力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
如果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有幾天失明、失聰的日子,也不失為一件幸事。“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這是海倫·凱勒的心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會將我所有朋友、親人、寵物、傢什的面孔深深地銘刻在心中;我要去森林,感受大自然的而美麗,去看夕陽緩緩落下。對於周圍的環境,看得見的人總是習以為常,即使是那些壯麗的景色,也只能使他們多看幾眼。他們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端詳過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和家庭。對於海倫來說,每一個萍水相逢的朋友,都是從手指尖觸控他們的臉頰,才能知道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二天,我會去博物館,看看人類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路,看看歷代的興衰和滄桑鉅變;去看看那些古埃及眾神的雕像;去看看達。芬奇的油畫,去欣賞我最喜歡的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將透過藝術來探索人的靈魂,從帶有寧靜的宗教色彩的義大利早期藝術,一直到帶有狂熱的想象的現代派藝術,都在我的眼前展現開來。對於一個看得見的人來說,可以隨便看自己喜愛的任何一幕戲,在他們享受色彩、動作、視覺創造的奇蹟時,會不會心存感激呢?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最後一天,我將去迎接黎明的到來,我將從森林出發,走遍這座城市,去旅行。在最後的幾個小時,我將再次跑到劇院,仔細領略一下人類精神世界的傑作;我要站在最繁華的街角,看一看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車流。當夜幕降臨,黑暗再次將海倫包圍,今後她每觸控到一件物品,記憶中都會浮現出它鮮活的景象。
“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這樣,你才會懂得珍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3
在我讀過的所有書中,最讓我感動的、也是最有收穫的一本書,莫過於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了。
在她只有一歲多的時候,便失去了視覺和聽覺。從此,海倫·凱勒便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的世界裡。可是,海倫卻能在痛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尤其是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這個在痛苦中掙扎的女孩用驚人的毅力頑強學習,步入了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最終成為一名著名的演說家、一名震撼世界的慈善家這些正常人都很難達到的成就,對於一個盲聾啞人,實在是不可思議!海倫的世界似乎應該是沒有任何色彩,沒有任何光芒,沒有任何美妙的音樂的,可是,從她的書裡我看見,她的世界卻是色彩最豐富,光芒最燦爛,跳動著最歡快的音符。
我最喜歡的是她的那句話:假如你有一雙好眼睛,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假如你有一雙好耳朵,就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正因為她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她珍惜周圍的一切,她的心中只有對別人的愛與感激,她透過努力,達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好。
以前,我經常抱怨上學太累、作業太多,抱怨老師太嚴格、媽媽太嘮叨。可是,讀了海倫的這本書,我覺得,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有一個健全的生命,我可以自由地閱讀,可以暢快地上網,可以放聲地歌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很多很多喜歡的事情。跟海倫比比,這都是些多麼輕易就能獲得的幸福呀!還有什麼資格去抱怨呢?
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了我太多的感動,也賜予了我無窮的力量。我想,我既然擁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就應該好好地利用它,彷彿它是第一次用,或者最後一次用。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4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見眼睛對人來說是多麼地重要。我無法想象,一個人失明,終日處於黑暗當中,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從海倫·凱勒的身上發現她是一位多麼了不起的人物。
文中主要講述了海倫·凱勒出生19個月即因病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說話能力,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重度殘障者,卻創造了人生的奇蹟。在老師安妮·莎莉文的教育特別是在幫助下,她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說話,並且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人。
讀了這篇文章,我體會到了海倫的一生雖然經歷了很多的不幸,但她所表現出對生活堅強、熱情的一面卻讓我不得不欽佩,她的'內心雖然也痛苦,可她始終很樂觀,學會在生活中找到快樂,讓自己盡情享受。
由此,我想到我自己,在一次英語比賽中,由於我一時緊張,沒有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成績不理想。我很沮喪,也曾為此抱怨比賽不公平等等,可從沒有在自己身上找毛病。而讀了這本書後,我發現我這點小挫折簡直不值一提,我為自己的灰心而感到愧疚。不要埋怨對手太厲害,只怪自己還不夠強大。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想只要真誠地付出了,總會有收穫,關鍵是要有紮實的學習態度,捨得吃苦。
幸運的是,暑假期間,我還有幸見到了一位像海倫·凱勒一樣的身邊人物。她叫吳晶,也是自幼雙目失明,但她卻從不向命運低頭,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最終透過自己的努力到瑞典讀大學。
這一刻,我明白了,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可是不要放棄,要有堅強的信心,這樣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如果你覺得能行,就行;你覺得不行,就不行。勝利終將屬於那些相信自己能夠成功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讀後感5
她,是一個在黑暗中度過無聲的87年的不幸婦女;她,是一個不畏挫折,艱苦求學,最終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弗大學的著名文學家;她,是一個熱心於慈善事業,關心殘疾人的愛心人士。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自強不息的女子,一個用生命塑造的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是海倫一生的真實寫照,充滿了悲傷和艱辛,同時也體現出了海倫對光明的渴望和她堅強的意志。海倫的童年是灰色的。在她19個月的時候不幸患上了猩紅熱,病魔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從那時起,她開始變得暴躁、墮落。然而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就像一盞燈,引著海倫一步步前行。莎莉文改變了海倫的人生軌跡,不僅教給她知識,也讓她懂得了愛,懂得了勇敢面對,懂得了為輝煌而奮鬥。
當我們蒙著雙眼、捂著雙耳行走時,心中瀰漫著恐懼與不安,可海倫卻在這種不安下生活了87年,這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痛苦。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眼前的一切呢?有時我們覺得太過刺眼、討厭到想躲避的陽光正是千千萬萬的盲人朝思暮想的美景;有時我們覺得太過聒噪、惹人心煩的知了鳴聲正是千千萬萬的聾人渴望縈繞耳旁的音律。海倫凱勒讓我們留意曾經被自己忽略的美,讓我們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總覺得連天都要塌下來,開始變得灰心意冷、無所事事。殊不知我們的煩惱根本無法與海倫的經歷相提並論,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下去呢?就算再困難,可以對自己說“我好累”,但絕不能在心底承認“我不行”。我們要學習海倫的精神,勇敢跨越挫折的山溝。
我敬佩海倫面對永恆的黑夜與安寧時的樂觀;敬佩她對於如此不幸的承受能力;敬佩她化悲傷為動力的堅強。她將是我永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