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唐詩錦集李端唐詩錦集 1【關山月】李端 露溼月蒼蒼,關頭榆葉黃。回輪照海遠,分彩上樓長。 水凍頻移幕,兵疲數望鄉。只應城影外,萬里共胡霜。 2【度關山】李端 雁塞日初晴,狐關雪復平。危樓緣廣漠,古竇傍長城。 拂劍金星出,彎弧玉羽鳴。誰知系虜者,賈誼是書生。 3【巫山高(一作巫山高和皇甫拾遺)】
唐詩七百四十三唐詩七百四十三 卷743_1 【甘露寺】孫魴 寒暄皆有景,孤絕畫難形。地拱千尋嶮,天垂四面青。 晝燈籠雁塔,夜磬徹漁汀。最愛僧房好,波光滿戶庭。 卷743_2 【題金山寺】孫魴 萬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塵。 過櫓妨僧定,驚濤濺佛身。誰言張處士,題後更無人。 卷743
經典唐詩大全經典唐詩大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唐詩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唐詩 篇1 1 【雜曲歌辭·竹枝】顧況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詩品讀《八月十五夜玩月》唐詩品讀 八月十五夜玩月 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匈奴族後裔。生於嘉興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唐詩配圖賞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唐詩配圖賞析 《西塞山懷古》 作者: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註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
全唐詩卷七百七十二全唐詩卷七百七十二 卷772_1【奉和登會昌山應制(一作錢起詩)】趙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玉鸞登嶂遠,雲輅出花遲。泉壑凝神處,陽和布澤時。六龍多順動,四海正雍熙。 卷772_2【冬日與群公泛舟焦山】王瓚 江外水不凍,今年寒復遲。眾芳且未歇,近臘仍袷衣。載酒適我情,興來趣漸微。方舟大川上
《全唐詩》卷39《全唐詩》卷39 1 【上之回】陳子良 承平重遊樂,詔蹕上之回。屬車響流水,清笳轉落梅。 嶺雲蓋道轉,巖花映綬開。下輦便高宴,何如在瑤臺。 2 【新成安樂宮(一作新宮詞)】陳子良 春色照蘭宮,秦女坐窗中。柳葉來眉上,桃花落臉紅。 拂塵開扇匣,卷帳卻薰籠。衫薄偏憎日,裙輕更畏風。 3 【
許渾的唐詩分享許渾的唐詩分享 【太和初靖恭裡感事】許渾 清湘吊屈原,垂淚擷蘋蘩。謗起乘軒鶴,機沉在檻猿。 乾坤三事貴,華夏一夫冤。寧有唐虞世,心知不為言。 【與侯春時同年南池夜話】許渾 蘆葦暮修修,溪禽上釣舟。露涼花斂夕,風靜竹含秋。 素志應難契,清言豈易求。相歡一瓢酒,明日醉西樓。 【廣陵送剡縣薛
《全唐詩》卷326《全唐詩》卷326 1【奉和韋諫議奉送水部家兄上後書情…呈兩省閣老院長】權德輿 駟牡龍旂慶至今,一門儒服耀華簪。人望皆同照乘寶, 家風不重滿籝金。護衣直夜南宮靜,焚草清時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兩地,陽春欲和意難任。 2【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南北省會於左掖因而有詠】權德輿 伯仲盡時賢
唐詩《春泛若耶溪》鑑賞唐詩《春泛若耶溪》鑑賞 【作者簡介】毋潛(692-749),字孝通,虔州(今江西南康)人,唐代著名詩人。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及第,授宜壽(今陝西周至)尉,遷左遺,終官著作郎,安史之亂後歸隱,遊江淮一代,後不知所終。毋潛才名盛於當時,與許多著名詩人如:李頎、王維、張九齡、儲光、孟浩然、盧象、
唐詩《宿王昌齡隱居》鑑賞唐詩《宿王昌齡隱居》鑑賞 【作者簡介】常建(生卒年不詳),字號不詳,大約是長安(現在陝西西安)人(有爭議),唐代詩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渚。天寶中,曾任尉。常建的詩現存不多,其中《題破山寺後禪院》較為著名。 宿王昌
全唐詩卷六百二十四全唐詩卷六百二十四 卷624_1【二遺詩】陸龜蒙 誰從毫末見參天,又到蒼蒼化石年。萬古清風吹作籟,一條寒溜滴成穿。閒追金帶徒勞恨,靜格朱絲更可憐。幸與野人俱散誕,不煩良匠更雕鐫。 卷624_2【】陸龜蒙 詞賦曾誇鸀鳿流,果為名誤別滄洲。雖蒙靜置疏籠晚,不似閒棲折葦秋。自昔稻粱高鳥畏,至今珪
唐詩《寄全椒山中道士》賞析唐詩《寄全椒山中道士》賞析 《寄全山中道士》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此詩抒寫秋風秋雨之夕,詩人懷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攜酒去安慰老友又無從尋覓的惆悵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摯的情愫和淡遠的情趣。全詩語言簡潔,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情味幽遠。 寄全山中道士 唐代 韋應物
韋應物唐詩《送楊氏女》詩詞鑑賞韋應物唐詩《送楊氏女》詩詞鑑賞 《送楊氏女》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這是一首送女出嫁、表達自己傷別心情的詩篇。詩人早年喪妻,留下兩女相依為命。當大女兒出嫁之時,送其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覆誡訓。此詩寫得情真語摯,淚滿詩行,愁慘悽惻,樸實無華,骨肉之情,躍然紙上。 送楊氏女 永日
全唐詩卷四全唐詩卷四 卷4_1【延英殿玉靈芝詩三章,章八句】李亨 玉殿肅肅,靈芝煌煌。重英發秀,連葉分房。宗廟之福,垂其耿光。(此章缺二句) 元氣產芝,明神合德。紫微間採,白蕣呈色。載啟瑞圖,庶符皇極。天心有眷,王道惟直。 幸生芳本,當我扆旒。效此靈質,賁其王猷。神惟不愛,道亦無求。端拱思惟,永荷天休
唐詩《晨詣超師院讀禪經》鑑賞唐詩《晨詣超師院讀禪經》鑑賞 【作者簡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1]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錫並稱“劉柳”,與
唐詩《溪居》原文賞析唐詩《溪居》原文賞析 《溪居》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詩作。這首詩描寫他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後,在溪邊築室而居,過著閒適的生活。表面上自我排遣,也自得其樂,實際上曲折地表達被貶謫的幽憤,字裡行間隱含了作者壯志難酬的苦悶之情。 溪居 唐代 柳宗元 久為組累,幸此南夷
於武陵唐詩分享於武陵唐詩分享 【早春山行】於武陵 江草暖初綠,雁行皆北飛。異鄉那久客,野鳥尚思歸。 十載過如夢,素心應已違。行行家漸遠,更苦得書稀。 【宿友生林居因懷賈區】於武陵 繞屋樹森森,多棲紫閣禽。暫過當永夜,微得話前心。 入楚行應遠,經湘恨必深。那堪對寒燭,更賦別離吟。 【贈賣松人】於武陵
王昌齡唐詩《塞下曲四首》鑑賞王昌齡唐詩《塞下曲四首》鑑賞 【作者簡介】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
李白唐詩《關山月》賞析李白唐詩《關山月》賞析 《關山月》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古。全詩分為三層,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徵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後四句寫徵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