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溝通技巧
高效的溝通技巧1
高效的溝通技巧1:模仿對方音調速度
視覺型的人頭腦處理訊息及思考的方式乃是透過影象的轉換,因為頭腦中影象的轉換速率很快,而他在說話表達時,為了追上頭腦中影象的變化,所以視覺型的人說話速度快,音調也較高,他們的呼吸較為短促,所以視覺型的人在呼吸時胸腔起伏較明顯,而且經常在說話時聳肩伸頸。
聽覺型的人說話不疾不徐,音調平和、呼吸勻稱,通常在胃部起伏較大,說話時喜歡側耳垂肩。
感覺型的人說話慢吞吞的,聲音低沉,說話時停頓時間長(需要去感受及思考),同時說話時所使用的肢體動作或手勢較多,也通常以腹部呼吸。
對不同感官型別的人,你得使用不同的速度,音調來說話,換句話說,你得用他的頻率來和他溝通。以聽覺型的人為例,如果你想和他溝通或說服他做件事,但是卻用視覺型飛快的速度跟他描述恐怕收效不大,相反的,你得和他一樣用聽覺型的說話方式,不疾不徐,用和他一樣的說話速度和音調,他才能聽得真切,否則你說的再好,他也是有聽沒有懂。
對待視覺型的人,若你以感覺型的方式對他說話,慢吞吞而且不時停頓地說出你的想法,怕不把他急死才怪。所以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說話,對方說話速度快,你得跟他一樣快,對方說話聲調高,你得和他一樣高,對方講話時常停頓,你得和他一樣也時常停頓,你能做到這點,對你的溝通能力和親和力的建立將有莫大的收益。
高效的溝通技巧2:模仿對方肢體動作
肢體動作、臉部表情、呼吸的模仿是最能幫助你進入他人頻道及建立親切感的有效方式。當你和他人談話,溝通時,你模仿他的站姿或坐姿,他的手和肩的擺放姿勢,他們的舉止,時常有許多人在交談時慣用某些手勢,你也時常使用這些對方慣用的手勢來做表達,他們聳肩伸頸,你也聳肩伸頸,他們用胸部呼吸,你也用胸部呼吸,他們吸氣時你也吸氣,呼氣時你也呼氣,他的臉部有何表情時,你也和他一樣,你這麼做可能自己一開始會覺得幼稚或不習慣,但當你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時,你可知會發生什麼結果嗎?對方會莫名奇妙地覺得開始喜歡你,接納你,他們會自動將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而且覺得和你一見如故。但在做這種模仿的過程時,要注意別去模仿他人的缺陷,若她是八字腳,你別去模仿她走路的樣子。
要模仿一個人時,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及彈性,同時惟一能讓你熟練的方式就是透過練習,在一開始模仿他人的動作、表情、呼吸時你會覺得非常不自在,同時做得不好或不像,這是必然的現象,不過當你練習的夠多夠久後,你會對人生理上的變動及肌肉使用變得特別敏銳,這時你甚至不必刻意的去模仿他人的生理狀態,便能自然地做出和對方相同的動作,表情和呼吸來,當你到了這種地步時,成功也就離你不遠了。
高效的溝通技巧3:跟隨和引導
模仿是具有轉移性的,你若一開始跟隨和模仿他人的文字,聲音、肢體動作,當你一旦進入對方的頻道後,你便從跟隨的地位轉換成帶領的地位,這時你可以不必再去模仿他的說話及動作,而以主動的方式改變自己的語氣及動作,這時對方將會不知不覺隨你而變,你先藉由模仿來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建立親和力時,你便可藉助這個親和力來引導對方的行為,一旦你可以引導對方時,你便已發揮了潛意識說服的能力了,這時你會發現對方特別容易能認可和接受你的想法和意見。
希望你能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如何運用溝通的技巧,在文字、聲音、肢體語言各方面都能運用仿效的方式來進入他人的頻道,與他人做有效的溝通。如果你想成為一流的溝通者,你必須學習如何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用他人的頻道和他人溝通,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重視的一種表現,一個好的領導者,也必是一個好的跟隨者,同樣的道理,你若想在溝通的領域中成為一個領導者,你就得先跟隨他人的頻率來和對方溝通。你能和他人溝通,你便能發揮你的影響力,去影響他人,成為一個領導者,讓他人跟隨
高效的溝通技巧2
一、認同溝通法
在溝通中首先要認同對方的觀點,讓對方儘可能多的感覺到我們與對方是一致的,然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馬xx就深得此法之妙用。他在競選guomingdan主席的過程中,被人說成是“不沾鍋”。他順勢強調說:“我是不沾鍋”,首先認同對方,然後接著說,“我是不沾黑金的鍋、不沾酒色的鍋”,巧妙地與選民進行了有效的溝通,最後取得競選的勝利。
二、類比溝通法
溝通高手很喜歡用這種方法,因為它非常生動形象,並且容易被對方接受。
有一次與一個朋友溝通時,他問我直銷是難是易?我跟他說:世界上的事情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知易行難。以開餐館為例,知道開餐館容易,但真正把餐館開好掙到錢就難了。
另一種是知難行易。比方說在七八十年代如果女孩子穿一個短裙子你會怎麼看她?朋友回答,“她肯定被當作神經病”。我又問他:如果是現在呢?朋友回答:那就覺得很正常了。然後我把這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以前大家反對超短裙,現在大家覺得無所謂。其實超短裙沒有變,變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這就是知難行易,其實直銷也是如此呀。用短短的幾句話,朋友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故事溝通法
有一次,與一個朋友溝通的時候,他說對直銷沒有興趣,我說你對上班有興趣嗎?他說:“沒有,但是習慣了”。
我就給他講了一個《習慣的故事》。從前,有父子倆,每天用牛車把柴拉到山下去賣,父親的眼睛不好使,於是負責拉著牛的韁繩。兒子年齡較小,坐在車上負責看方向。每到該拐彎的時候,兒子就喊:“爹,該拐彎了”。天天如此。
有一天,父親病了,兒子只好一個人來完成這項工作。但是到拐彎的時候,無論怎麼吆喝,牛就是不動。這時候兒子左思右想,看了看四周沒人,便大喊了一聲:“爹,該拐彎了”,牛乖乖地跟他走了。朋友馬上明白了一點: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小故事大道理。讓對方在聽故事的同時悟出道理,知道你要表達的意思。
四、發問溝通法
獲得地產銷售吉尼斯紀錄的湯姆·霍普金斯說過,“你說的話,客戶會半信半疑;客戶自己說的話,則是真理”。溝通中一定要掌握主動權,學會提問,尤其是面對那些做過直銷或者在傳統行業中比較成功的人士。
有位父親對兒子說:“兒子,你什麼都要聽我的,因為老爸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長”。兒子於是反問父親:“難道父親一定比兒子懂得多?”父親回答,“那當然”。兒子又問:“爸爸,你知道蒸汽機是誰發明的嗎?”。父親說:“你看,你就不知道了吧,蒸汽機是瓦特發明的呀!”,“那為什麼他的父親不發明蒸汽機?”。沒有辯論,沒有闡述,三次發問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可見,在溝通中問比說更重要。
五、人格魅力溝通法
在與朋友溝通的時候,不用過分渲染公司、產品,也不用大講前景,憑你的人格魅力對方就會相信你,願與你合作。
有一次與幾個朋友閒談時,聊起孩子的成長。朋友們對我的小孩為什麼長得那麼健壯很感興趣,我於是“順便”與朋友們談起了營養學的一些知識和觀念,以及現在孩子正在用的一些保健品,朋友們很自然就給自己的孩子買了幾款適合的。這就是憑著對朋友的一種信任,相信你的人品。也就是說在溝通中要讓你的人格魅力說話。
六、逆向溝通法
溝通的時候,有的朋友喜歡大講公司如何好,歷史如何悠久……但有的時候未必會有好的效果。尤其是當你面對強大對手的時候,需要做逆向溝通。
我在與一個朋友溝通時,朋友問我這個公司有多少年的歷史,能不能做長久?這是很多朋友關心的一個問題。當時我沒有直接回答,我間接地告訴他,“如果你想選擇一個百年企業,最好不要選擇這家公司;但如果你認為這家公司兩三天就消失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這家公司已經有五年的歷史了”。我認為,這比直接講這家公司將來會如何長久、如何好會更令對方感到真實可信。
七、正反雙向溝通法
溝通中取得對方的信任是我們溝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反溝通法有時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就是強調好的方面;反,就是適當揭示個別不足的地方。
有時我向朋友介紹產品時,經常有朋友反問:“難道你們公司的產品就十全十美嗎?”我回答說:“我們公司的產品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比同類的產品要貴一些。”先說正的一方面,然後再說反的方面,接著再強調正的方面。“可反過來說,一分錢一分貨,我們公司的產品比同類產品的功效要好得多。有個採購專家說:聰明的買家寧願多花一點點錢買品質更好的產品,也不願少花一點點錢買品質較差的產品”。正反溝通法給人的感覺非常客觀,可信度更高。
八、痛苦快樂溝通法
心理學家經常說人生有兩大動力:追求快樂,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是為了更好地逃避痛苦,逃避痛苦是為了更好的追求快樂。但逃避痛苦的動力遠遠大於追求快樂。
在直銷溝通中,一定要告訴對方如果滿足現狀就會有什麼樣的痛苦;如果好好幹,一起合作就會有什麼樣的幸福。如果把這兩種動力結合起來用就會創造更好的溝通效果。筆者在與朋友溝通價值願景時經常使用這種方法。
九、情感溝通法
在溝通時能夠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會收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十、業績溝通法
現在,很多人都十分現實。尤其,目前經營直銷事業的朋友工薪階層者居多,一些朋友對在直銷中的收入沒有把握,擔心賺不到錢。這時用自身的業績(或周邊事業夥伴的業績)來說話,這也是最現實、最有說服力、最有效的溝通辦法。
有一次,與一個朋友溝通時,我就把身邊的事業夥伴通過幾個月努力,月收入六、七萬元的情況告訴了他,並且建議他與這些夥伴分別做一些交流。最終,他對直銷事業鼓足勇氣,充滿信心。
高效的溝通技巧3
不要三心二意
與人交談過程中,請放下你的手機、平板電腦、車鑰匙,或者隨便什麼握在手裡的東西。處在當下。進入那個情境中去。不要想著你剛才看的什麼新聞。不要想著你之前和老闆的爭吵。不要想著你晚飯吃什麼。如果你想退出交談,就退出交談。但不要身在曹營心在漢。
不要好為人師
如果你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又不想留下任何機會讓人回應、爭論、反駁或闡發,寫部落格去。
有個很好的理由來說明我的談話裡為什麼不允許有“專家說教”:因為真的很無聊。你肯定不希望那樣。你需要在進入每一次交流時都假定自己可以學習到一些東西。著名的治療師M.斯科特·派克說過,真正的傾聽需要把自己放在一邊。有時候,這意味著把你的個人觀點放在一邊。他說感受到這種接納,說話的人會變得越來越不脆弱敏感,因而越來越有可能開啟自己的內心世界,呈現給傾聽者。
使用開放式問題
關於這一點,請參考記者採訪的提問方式。以“誰”、“什麼”、“何時”、“何地”、“為什麼”或“如何”開始提問。
如果你詢問一個複雜的問題將會得到一個簡單的回答。如果我問你:“你當時恐懼嗎?”你會回應那句話中最有力的詞,即“恐懼”,而答案將是“是的”或者“不是”。“你當時氣憤嗎?”“是的,我當時氣得很。”
讓對方去描述,對方才是瞭解情境的人。試著這樣問對方:“那是什麼樣子?”“你感覺怎麼樣?”因為這樣一來,對方可能需要停下來想一想,而你會得到更有意思的回答。
順其自然
想法會自然流入你的頭腦,而你需要將它們表達出來。
我們常聽到採訪中嘉賓說了幾分鐘,然後主持人回過來問問題,這問題好像不知道從何而來或者已經被回答過了。這說明主持人可能兩分鐘前就沒在聽,因為他想到了這個非常機智的問題,於是就心心念念想著問這個問題。我們同樣也會這麼幹。當我們和某人坐在一起交談時,我們突然想起那次和老友的偶遇。
然後我們就不再聽了。故事和想法總會不斷向你湧來,但即便無法阻止,也不要讓它們過多地在頭腦中逗留。
如果你不知道,就說你不知道
廣播節目裡的人,非常明白他們的談話會被播放出去。所以他們對自己聲稱專業的地方以及言之鑿鑿的東西會更加小心。要學著這樣做。謹言慎行。談話應該是負責任的行為。
不要把自己的經歷和他人比較
如果對方談論失去了家人,不要就勢開始說你失去家人的事情。如果對方在說工作上的困擾,不要告訴他們你多麼討厭你的工作。這不一樣的,永遠不可能一樣。任何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不是在談論你的事。你不需要在此刻證明你多麼能幹,或者你經受了多少痛苦。
儘量別重複自己的話
這很咄咄逼人,也很無聊。但我們很容易這樣做。尤其是在工作交談中,或者和孩子的交談中。我們想宣告一個觀點,於是換著方式不停地說。別這樣。
少說廢話
沒人在乎那些年份,名字,日期等等這些你努力試圖在腦中回想的種種細節。別人不在乎。他們關注的是你。對方關心你是什麼樣的人,和你有什麼共同點。所以忘掉細節吧。別管它們。
認真傾聽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我們必須相互傾聽。史蒂芬·柯維對此有精彩的論述。他說:“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為了理解而傾聽。我們為了回應而聽。”
簡明扼要
好的交談就像恰到好處的迷你裙:足夠短,能夠吸引人,又足夠長,能夠蓋住主體。
無論你現處於什麼位置,假如你對職業生涯還有上升的渴望,假如對自己的未來還期待更多的可能,你都應該嘗試著學會更加高效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