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工作計劃範文

電教工作計劃

電教工作計劃4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認真思考工作計劃如何寫了。寫工作計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教工作計劃4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教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省市教育現代化建設發展為契機,學習、樹立、落實科學,用教育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電教中心以振奮精神、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全心服務於教育的工作姿態,以“紮實研究,實用培訓,嚴格管理,優質服務”為載體,促進新課改的深入,促進教師資訊素質的提高和專職骨幹教師隊伍形成,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秦淮教育做出貢獻。

二、主要工作:

(一)課題引領,教科研並重,紮實推進教育技術工作

1、做好省級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十五”電教課題結題工作

根據省市、課題評估結題工作要求,“課題研究結題要一套經驗,帶出一支隊伍,推廣一批成果”的目的,本學期擬定對區電教中心(10月24日)、27中(10月26日),考棚小學(11月15日)進行結題工作。要求相關學校紮實研究,做好結題工作。

省級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示範學校要加強“視窗學校”的示範作用,加強研究成果的宣傳與推廣,並將有關教育技術活動上傳到市教育技術研究網上。必須謀劃“十一·五”課題的申報工作。

2、加強資訊學科教學研究,強化學科管理

(1)積極參與學科教學視導,深入學校聽課調研、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狀況,教研組建設和管理等現狀,特別組織好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落實、計劃組織全區高中研究課兩次。

(2)針對新學期小學、初中、高中資訊學科教材重新變動,每兩週組織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實效和有反饋,透過集體備課,專題講座,觀摩研討等活動,加強教師們之間的交流合作,解決實際問題,安排全區小學研究課兩次,初中研究課一次。

(3)組織小學資訊學教研片,將以東片和西片(含城外)設立片級教研網,確定東、西片召集人,並開展片級活動。

(4)組織好高二資訊科技省級“會考”工作(10月15日~16日)

(5)組織小學、中學資訊學科優質課評比,推薦優秀選手參加市比賽。

3、積極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

網路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資訊化的一種模式,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重建和探究性學習等作用。各校要充分發揮網路(機房)作用,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進行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本學期全區小學、幼兒園分別進行網路下的學科“整合”研討活動。

(二)繼續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應用教育技術的技能

1、舉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課件(網件)製作培訓班,要求,每校推薦一名教師,第三週報名,第四周開班,上課時間每週二下午2:00-5:00,培訓,資料費150元/人。

2、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市、省級網路管理培訓班,主要物件是專職計算機教師,並逐步實現網管教師“持證上崗”。

3、配合有關學校的校本培訓工作,包括提供技術指導及專題性講座等。

(三)加強管理,優質服務,做好教育資訊化工作

1、繼續及時維護、更新秦淮教育網站(含進修學校的網站),繼續推進網上“政務辦公”和資料、資訊的'網上傳遞。宣傳秦淮教育動態、資訊、配合區教育局都會網路站的籌建工作。

2、積極配合基層學校寬頻接入工作和學校網站(網頁)製作,進一步強化“教育一線通”的資訊應用工作。

3、督促、檢查學校“文明網路室”開放工作,提倡週六,週日讓學生“進機房,用機房”。指導各校抓好資訊科技的課外活動。

4、加強資源建設,做好“資訊資源費”的收費工作。充分用好“一費制”中的“資訊資料建設費”政策,為各學校徵訂有用、實用的電教教材軟體。各學校要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文字教材中配套磁帶(小學三年級-六年級,初中學生)的徵訂工作,要嚴格執行資源建設費,(原電教代辦費中80%部分,即小學4.8元/人、中學(含高中)6.4元/人)的收繳工作,力求做到開學後一個月內上交區進修學校會計室。各學校的資訊科技費,在帳目上要設獨立科目,做到專款專用,年底對資訊科技費的使用進行抽檢,違規學校不予年審或取消收費資格。

(四)幾項重要工作

1、組織全區教育技術(電教)論文的評比工作(9月25日截止),推薦優秀論文參加市級評比。

2、市中小學網路文明夏令營的活動表彰工作。

3、市、區中小學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教學設計暨CAI優秀教案(課件)評比表彰會。

4、秦淮區第四屆中小學教師自制CAI課件比賽,(學期末)。

電教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電教處將在學校工作計劃的引領下,切實加強校園網路建設,充實校園網資源庫;推進“鎮江教育雲”的培訓和應用,提高師生網路空間“人人通”的使用覆蓋率;加強教師資訊科技培訓,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裝置、微格教室的有效使用率;加強資訊科技課題的研究,推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師生資訊科技應用水平,為建立“智慧校園”創造有利條件。

二、工作目標:

1、師資隊伍建設目標

加強“鎮江教育雲”等資訊科技培訓,不斷提升教師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2、教學資源開發目標

加強微課等新媒體培訓,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有效整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校園網站建設的目標

加強和完善校園網資源庫建設,積極爭創丹陽和鎮江市優秀校園網站。

4、資訊化建設目標

充分利用“鎮江教育雲”和“三通兩平臺”,提高師生網路空間“人人通”使用覆蓋率,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

三、工作重點

1、完善電教管理制度

(1)認真做好教室、微機房、微格教室等場所多媒體電教裝置的管理工作。

(2)切實加強校園網路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校園網路安全,資訊上下暢通。

2、增強電教服務意識

(1)開學前,對學校所有電教裝置進行全面檢查和除錯,確保正常使用。

(2)開學後,定期對學校各類電教裝置進行檢查維護保養,防患於未然。

(3)加強學生資訊科技課的督查,規範微機房電教裝置的使用和管理。

(4)加強電子備課室的日常管理,為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提供優質服務。

3、最佳化電教過程管理

(1)期初有計劃、有措施;期中有檢查、有反饋;期末有總結、有反思。

(2)規範各類場所電教裝置的使用和管理,做到責任到班,責任到人。

4、強化資訊科技培訓

(1)加強微課等新教育媒體的培訓應用,不斷提升教師資訊科技應用水平。

(2)提高資訊科技課的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的資訊科技素養和能力。

(3)加強學生資訊科技競賽的培訓,力爭在各類資訊科技比賽中取得佳績。

5、做好其它中心工作

(1)做好學校各類活動的照片拍攝、影片錄製,及校園新聞報道等工作。

(2)完成“丹陽市橫塘中學公眾號”的籌建工作,同時做好鎮江市書香校園 “回頭看”等工作。

(2)加強與其他科室的密切協作,完成校長室佈置的其他突擊性工作。

電教工作計劃 篇3

20xx年度,我們將繼續按照校長室的統一部署,在徐立建副校長的領導下,電教中心組全體人員仍將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積極推進中心的各項工作全面開展,為了電教中心工作有條不紊的正常開展,特制訂本年度工作計劃如下:

一、主要工作計劃

上半年

1.建立並使用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學校資產管理軟體系統,加強學校資產管理。

2.配合總務處出臺學校資產管理制度、體育器材管理制度。

3.進行標準化考場搬遷工作,啟用標準化考場進行高考、成人高考、自學考試、資訊科技考試等。

4.進行校園網路升級改造,實現監控系統與辦公上網物理隔離。

5.對校園廣播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傳輸主線路依靠校園網路。

6.建成並逐步完善學校網站升級工作。

7.對校園進行VIFI覆蓋建設,實現校園網辦公區域全覆蓋。

8進一步完善校園監控系統,覆蓋整個校園。

9.搬遷裝修圖書館系統。

10.進行實驗室裝備,建成各類試驗室、器材室、藥品室。

11.推進校園數字化平臺的使用。

12.承擔我校資訊科技教學工作。

13.承擔校園內所有資訊科技設施裝置的日常維護。

14.承擔校內資訊科技相關諮詢、培訓,指導全校師生使用、用好資訊科技裝置,並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15.完善學校中心機房設施裝置及軟體,更好為師生提供安全快速的網路服務。

16.制定完善了校園數字化的各項使用、管理、獎懲制度。

17.參與並做好學校教育裝備工作。

18.完成校長室、校辦交辦的階段性工作任務,配合做好建立相關工作。

二、學習計劃

工作的過程是學習的機會,成長的歷程。我們要與工作共同成長與學校共同發展。

首先,要查閱學校涉及各種計算機、投影機、影片裝置、校園廣播裝置、計算機網路裝置、硬體引數及軟體特點等資料,為學校硬體建設的設計提供參考,對裝置的採購進行把關,對裝置的使用提出建議。

其次,硬體的建設離不開軟體支援,否則就是一堆廢物。為了更好指導裝置的應用我必須先武裝自己,為此在又有的基礎上我有深入的學習了新的一些軟體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應用水平,我的目標是在應用只要老師有需求我就必須要掌握。

第三,軟體除了技術方面的就是管理方面,它更是數字化校園的必須的保障。為此參照先關技術標準正在構造一個數字校園的使用、管理、獎懲業務制度手冊,為我校數字化校園建設保駕護航。

目前,我們確定的方向有中心網路技術、網站技術、.net程式設計技術、計算機硬體維修、投影機檢測、校園廣播技術、物聯網技術等。

電教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根據20xx年至20xx年度上學期學校工作計劃,圍繞區電教站20xx年上半年工作思路,緊緊抓住教育資訊化發展的契機,努力開展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局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程序。

二、具體工作:

1、加大投入完善設施

教育投入是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實施教育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教育部柳斌同志說:“教育現代化,除了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現代化外,要下大力氣抓教育裝備條件現代化,透過教育裝備條件、教育手段的現代化來推動和促進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的現代化。

近年我校已添置了40多臺電腦,組建了一個計算機網路教室並已上網。今年我校要爭取教育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援,架好校園網,在新的科技綜合樓建成之後,籌建一間多媒體大教室,為學校提供進行資訊科技教育的環境。

2、明確目標,加強管理

(1)健全電教、教學資訊化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現有《電教裝置管理制度》。使教學資訊化工作逐步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的管理軌道。

(2)規範電教工作考核制度。由學校領導採取“聽”、“查”、“評”的方法來加強對教師平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過程管理。“聽”:有目標、有計劃的到課堂、電教室聽課;“查”:查電化教學的使用率、電教軟體的研製情況;“評”:評選優秀電教教案、優秀電教教材、優秀多媒體課件,以科學化、規範化的管理,充分調動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電教裝置的使用率。

3、注重培訓提高素質

教育形式已越來越要求我們建立一支具有現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能,尤其是熟練掌握運用教育資訊化技能師資隊伍是發展現代學校教育的核心。

(1)成立一支現代教育技術實驗領導小組。小組由14名校領導和老師組成。平時經常組織老師學習有關計算機知識。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2)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①繼續加強對教師進行電教培訓,定期進行驗收;

②要對男50週歲、女45週歲以下的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與教育》的校內培訓,以適應當前資訊教育普及的需要。本學期培訓內容:網頁製作。

③對現有骨幹教師著力培訓資訊教育的學科帶頭人以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要。

透過培訓活動讓教師逐步掌握資訊科技新知識,提高使用計算機,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及處理加工資訊和開發CAI軟體的基本功。

4、加強實驗,開展電教教研

現代教育技術是當今教育改革的制高點,推進教育資訊化,旨在運用現代教育資訊科技的實踐中,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重視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①本學期我校要求全體教師上好一定數量的多媒體計算機課(根據不同學科上不同的節數)。

②抓多媒體課件製作。發動教師自制教學軟體,力求內容符合大綱要求,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2)加強資訊教育技術科研

①積極開展基於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的研究,注重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研究,探討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性、協作性、探究性的教學模式。

②積極參加縣以上教育單位舉辦的中小學教師自制電教教材評比活動。自制教材以課和單元為單位,以文字、圖片、聲音、動畫、影片積件為主,適應網路教學需要,適應教育資源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