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電影

心理電影觀後感

心理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電影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電影觀後感 篇1

也許我們還對這一切記憶猶新:八歲時,我們還天真爛漫;八歲時,我們還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八歲時,我們還在父母的懷抱撒嬌、酣睡。然而,如果在你八歲時,被同學欺負,面對著即將離開人世的母親,對暴躁的父親終日惶惶不安時,你會迷茫、失望、害怕,你想去逃避。於是,你偽裝成很堅強,你要求自己很完美,也對一切十分苛刻,甚至扼殺了心中的好奇與夢想,以至於被別人稱為怪物。這就是《還我童真》主人公Russ的寫照。《還我童真》以恢諧幽默的方式把讓一個八歲的Russ(Rusty)重現去拯救現在四十歲的Russ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讓人不禁深思: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為什麼會離夢想越來越遠?

人越成長,就會越遠離小時候的憧憬的美好人生,我還清楚地記得八歲的Rusty得知自己40歲竟不知道為什麼月亮有時會是橙色,依然單身,連狗都沒養時的失望。同樣,如果讓你看到當你看到自己數十年後的人生是如此失敗時,你會感到恐慌。現在的人總是在忙忙忙,他們身不由已,忙得連自己也丟了,他們從沒認真聽到內心自我的吶喊。因此,也不願去改變,到老得動不了時,才願開啟記憶的匣子,不斷為過去的人生懊悔,那多麼可悲!

我們或許自卑,我們或許膽怯,我們或許迷茫,我們或許面對現實時不知所措。那麼試著細細去回憶你的經歷,尤其是那些痛苦的經歷。剛開始,你會去排斥、逃避,但當一切都逐漸清晰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它才是你成長的原動力。所以,千萬不要指望別人去拯救你,你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我為這樣一個鏡頭深深地感動:當Rusty(八歲的Russ)打架時戰勝了同伴之後,當他為他會害死媽媽而內疚的時候,當他被他爸爸罵完以後,Russ緊緊地擁抱著他,那一刻,他對一切都釋疑了,他戰勝了自卑,他理解了爸爸的彷徨與無助,他也懂得了自己眼部抽搐的原因。他終於勇敢地張開雙臂去擁抱自己討厭的過去,找出問題的癥結。

我也為這樣一個鏡頭而欣喜:30年後的Russ圓了自己兒時的夢,成了一名飛行員,養了一條可愛的狗,還有一個美麗的妻子。當八歲的、四十歲的和七十歲的Russ站在一起時,我恍然大悟了:敢於擁抱、面對自己過去的人,他才能更好地展望、實現自己美好的未來。

這是一部很幽默的電影,使我們陶醉其中,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靈魂深處,讓我們深思、反省。我覺得這一課上得很好,它用電影的形式,讓我們融入電影的情境中,用心去感受,去理解。

心理電影觀後感 篇2

該片講述了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感人故事,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準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並終成眷屬。然而好景不長,二戰爆發後,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裡,他騙兒子說這只是一場遊戲。他以遊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最終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看完影片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故事的前段是輕鬆的,每當男主人公圭多出現,必定會引起一陣混亂,但他總能以自己的幽默機智將危機化解,並最終贏得女主人公的芳心。影片的後段,當男主人公與自己的兒子被帶到集中營之後,他仍然沒有丟失自己樂觀豁達的本性,他用美麗的謊言呵護著兒子幼小的心靈,即使是在與死亡如此接近的地方,他依然輕鬆面對,不斷告訴兒子:這只是一個遊戲,只要獲得1000分就能擁有真正的坦克,離開這個地方。即使是兒子想要放棄“遊戲”時,他或鼓勵或用激將法,使得兒子能夠繼續堅持。

影片最後,偉大的父親帶著他那招牌式的步伐走在手握機槍的德國士兵前面,他與兒子四目相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狡黠”的笑容,而兒子仍繼續著他們之間的遊戲。隨著一聲槍響,父親用死亡換來了兒子的生命,而兒子也定會循著父親樂觀與豁達的精神勇敢而堅強地走完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這部電影讓我們懂得了即使是在充滿陰霾的日子裡,我們也不應該丟失自己精神的樂觀。生活或許是苦難甚至殘忍的,但只要心中充滿愛和希望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是美麗而豐腴的。

心理電影觀後感 篇3

每個人,都有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也各自不同,。童年似一杯濃濃的咖啡,暖到你心窩,童年似一壺淡淡的茶,讓你回味;童年似暴風雨的彩虹,五顏六色,炫麗無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後的餘光,那麼讓人留念;似那彎彎的小路,伴你成長。風兒不能將這溫馨回憶吹飛;雨也不能將這感人旋律阻止,只有陽光將它照耀,將它儲存。

片中的豆丁,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他自信,開朗,但卻有點兒驕傲,自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直到某一天,一個新來的,自稱"大王"的小胖子結束了他的輝煌。他被打敗了!夥伴們一個接一個的離他而去。"膽小鬼",他心裡寂寞,卻犟著一張臉。他決心要打敗那個自稱"大王",橫行霸道的小子。

豆丁一次又一次的反擊,終於認定自己不能打敗他。他對命運低下了頭,對"大王"的話惟命是從。他開始消極面對現實。

因"飛機"事件,他開始重新拾回自信,朋友們也明白了各自的過錯。他又向"大王"發出了挑戰書。"大王"自然對這件事滿不在乎,繼續挖苦他。哨子再一次吹響,"大王"衝在了前面,而豆丁因為體質弱,落在了後面。正當"大王"遙遙領先,自鳴得意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冷汗直冒。他是個十足的"旱鴨子",當然,游泳對他來說就是下地獄。隨後趕來的豆丁終於超過了他,贏得了勝利。

豆丁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是的,這個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人沒有欠缺,那就構不成這個和諧的社會。

讓我們從淺藍玩到深藍,從童年步入青春。回顧昨天,展望未來!

心理電影觀後感 篇4

首先先說說評分,五星裡一星是去平衡那些過分的黑粉們,一星給特效加攝影,一星給細微處的細節設定和剪輯的人員,兩星給片中所有用心的演員,大家不要只盯著兩位男主看,其他人也很有演技啊。

劇情對於我這個看過那麼幾遍原著的人來說,是不太滿意的,前半段中規中矩,後半段有點天馬行空,但是有些細節方面的設定還是有些令人驚喜的。

兩位男主是影片重中之重,編劇也為兩位演員改了一下人設,使得他們能更好的展現片中人物。影帝不用多說,一直是演技保障,打戲看的.我腰直疼;而之前備受質疑的李易峰,這會的表現倒是意料之外的不錯,哭戲的確把握的很到位,當然其他地方只能說沒拉後腿,但還是欠了一點火候。

說完演員,我們來聊聊劇情。編劇戲劇化的讓三個兇手都死於搏鬥之中,而且其中兩個死的很慘,這在原著和劇版裡是沒有出現的。這就不知道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改成這樣?也許是為了讓大家不對警察失望,所以讓方木出來間接或直接的害死了兇手,從而創造一個英雄形象?但這樣來說,就把方木寫的不是那麼好了。

對於影版方木,我覺得他始終沒有一個好人的想法……剛開始他對生命缺乏敬畏,而陳希死後,他卻有拿走試劑想去為陳希報酬,邰偉在結尾說方木看清了自己,合格了,而我覺得,他恰恰是沒有看清自己。他想做的也許從來就不是警察,甚至不是好人,他渴望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他的確不適合當警察,但他的驕傲也絕不允許他只是一個教師,對他來講不是警察就是罪犯,所以他只能站上警察這條路。如果有第二部的話,也希望編劇能以此展開,讓方木直視自己的心理罪!

心理電影觀後感 篇5

《天才捕手》可謂群星實力飆戲的典範,其中奧斯卡女神妮可基德曼時隔多年搭檔英國氣質男神裘德洛,繼《冷山》之後再次上演情侶檔;而英國紳士代言人科林費爾斯則與裘德洛再組“黃金搭檔”,上演傳奇編輯與天才作家雕琢作品的非凡經歷。在這出兩大英倫男神聯手崛起文壇的大戲中,妮可基德曼活生生地被推到痛不欲生的邊緣。

影片製作精良視聽效果極佳,既有流暢愉悅的頭腦風暴,也有牽動人心的情感糾葛。此次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的出演,將編輯與作家激烈的探討和創作過程展現的淋漓盡致,不少觀眾在映後表示:“從未想到編輯與作家的生活能如此有趣,關係能如此融洽,一定要叫上好朋友一起來看。”而妮可基德曼在片中偏執痴情的形象,也讓不少迷弟直呼:“黑化的妮可簡直叫人慾罷不能!”問及影片中的情感抉擇,不少觀眾表示工作與家庭同等重要,實在難以抉擇。

《天才捕手》憑藉天才人物的傳奇故事和感人肺腑的情感糾葛,成為開春最受矚目的好萊塢大片。除了科林費爾斯和裘德洛的激情過手,還有女神妮可基德曼上演的“虐戀”戲碼,高潮迭起,圈粉無數,不少影迷秒變“自來水”,網友“橘子”表示:“看這種電影很容易發生共鳴,無論是誰,都或多或少要在感情上做出選擇,強力推薦大家來看,值回票價,《天才捕手》上映以來,在觀眾中引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超高的還原度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上座率一路飄紅。許多觀眾表示,珀金斯和沃爾夫的創作過程歷經艱辛,矛盾一再升級。網友“棲棲”則發文:“裘德洛狂熱直率飾演工作狂,科林叔不動聲色配對老辣搭檔,妮可積怨偏執客串魅力發嗲夫人,這種好萊塢實力派戲骨靠紮實演技撐起的佳作,完全可當教科書看”。有部分女性觀眾表示,十分心疼伯恩斯坦夫人,不僅要擔心女人搶男人,還要擔心男人搶男人。

心理電影觀後感 篇6

這是一次不完全觀影的片面感受。我並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這部電影,原因很尷尬,下面會說到。在這個前提下,我的感受也是片面的,很可能是錯誤的。管中窺豹的我本沒有資格評論這部片子,但既然有了感受,便如同鯁骨在喉,不吐不快,於是便記錄在這裡。

《雨人》這部電影有兩條線索,兄弟情是明線,很直觀,帶著情感撲面而來。大家都明白。我寫了很多,了無新意,在這裡都刪去,不再贅述。我所要談的是父子之情。

關於父子之情的描寫是一條暗線,不連貫的散落於影片之中。其中那輛1949年產的“別克”牌白色敞蓬汽車成為體現這一情感線索的主要道具。影片的開始就交代了父親從不讓查理動這輛車,而死後又將這輛車留給了查理這一矛盾事件。這使得查理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父親在世的時候,查理未經他同意,擅自將車開出去兜風,途中被警察以“偷車賊”罪名拘留,在警察局足足關了兩天。可父親居然不來保釋他,就是這件事情造成了父子間感情破裂。接下來當查理得知父親允許雷蒙開這輛車時,心中更是憤懣,更加認定父親的不公......

那麼事情是象查理所認為的那樣嗎?後來查理髮現,雷蒙就是小時侯給自己唱歌的雨人,而小時侯把自己燙傷的也是雷蒙。這些線索說明雷蒙的少年時光是在家中度過的。那麼雷蒙為什麼會被送進醫院?恐怕和那起燙傷事件脫不了干係。這樣來看,父親對查理其實是非常愛護的。回到那輛車,我們從父親允許雷蒙開那輛車這一細節瞭解到,父親並非愛護那輛車,或者說並非愛護到同兒子反目的地步。基於上述結論,我們就不難了解父親的真實情感。他已經有了一個需要照顧,不能獨立的兒子。他不希望自己健全的兒子成為生活上的廢物。他不希望兒子玩物喪志,因此不讓他開車;他不希望兒子坐享其成,因此不給他留一分錢。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獨立的生活下去,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父親將汽車和薔薇花圃留給了查理,那是他畢生所珍愛的東西。把它們送給查理正是在表達父親對兒子的愛。另外我們可以想象,父親其實也可以留一部分錢給查理但他卻一分未留,何解?除了希望他獨立,也許還是為了安排他同雷蒙的見面。對兒子的瞭解,父親一定能預測出事件的發展。這也許是父親給兒子上的關於人生,關於情感的最後一課。

由於前面提到的原因,筆者下的結論可能是臆斷的。但影片中所表達出來的父愛是實實在在的,感人肺腑的。

該說的都說完了,該到給這個小文寫一個煽情的結尾的時候了。這非我所擅長的。記得一部影片的結尾有這樣的獨白:過去有很多偉大的人說過很多偉大的話,當你覺得你的語言超不過它們的時候,你就引用它們,那會帶給你力量。

我便引用金庸在小說《倚天屠龍記》後記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如果喧賓奪主了那也沒有辦法。

“事實上,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丰對張翠山、謝遜對張無忌父子般的摯愛。然而,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