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含有諷刺意義的名詩《詩經》中含有諷刺意義的名詩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 “國風”是《詩經》中的
詩經卷耳詩經卷耳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謁,請也。○卷耳,卷勉反,苓耳也。《廣雅》雲:“枲耳也。”郭雲:“亦曰胡枲,江南呼常枲。”《草木疏》雲:“幽州人謂之爵耳。”詖,彼寄反,妄加人以罪也。崔雲:“險詖,不正也。”
淺談儒家經典《詩經》的價值淺談儒家經典《詩經》的價值 《詩經》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中國古老文明的代表性典籍,更是全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西方漢學家評價,《詩經》與荷馬史詩、莎士比亞戲劇鼎足而立,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難以估量的偉大價值。 一、社會功用 《詩經》的編集本身在春秋時代,其實主要是為了應用:
《詩經》是如何反應周朝公務人員的日常生活《詩經》是如何反應周朝公務人員的日常生活 家內外夾擊 老爸老媽老婆老闆都嫌我 “走在鎬京北門,閃躲在人群中,在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一段鬱悶。我的日子如此清貧,恨沒人把我疼。讓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個鬱悶。(從《讓生命去等候》切換到《心太軟》)算了吧,就這樣算了吧,該認就認,再想也沒有用。” 這位
《詩經》英譯本的比較《詩經》英譯本的比較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集,英譯本版本眾多,且各具特色。本文將比較其中影響力較大的理雅各譯本和許淵衝譯本。兩位譯者都是頂尖的翻譯大家,但因兩位譯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身份、經歷等都不盡相同,且由於各自不同的翻譯目的,兩個譯本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 理雅各是完整翻譯《詩經》的第一人
詩經對美女的審美標準詩經對美女的審美標準 《詩經》給我們留下了春秋時代關於美女標準的詳細資料,雖然也說不上是“有圖有真相”,但細緻入微的描寫,比畫圖的作用還要大。 詩經美女 在《詩經·衛風》裡有一首名為《碩人》的詩,就是專門描述美女的。碩是什麼意思?就是大的意思,東漢權威的《詩經》研究者鄭玄是這麼解的:“碩,大也
《詩經》讀後啟發《詩經》讀後啟發 《詩經》,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每當我讀起《詩經》時,一行行寓意深厚的詩句便靈動地化為一幅幅連貫的畫面,似有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將我引入其中。 這古老的歌謠,吟唱著人們的悲歡離合。最能撥動我心絃的卻是抒發婦女被遺棄、走投無路的悲痛情感的“怨婦詩”。《氓》《江有汜》《日月》《白華》等
詩經中描寫動物的妙喻詩經中描寫動物的妙喻 《詩經》中的作品,大致創作於距今三千餘年至兩千五百餘年之間。因此,不妨說,它們反映了兩三千前的先民的智慧與性情。先民智慧與性情在詩歌中的表現之一是:豐富的聯想能力。《詩經》有三種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賦,比,興。除賦(鋪陳、敘述)之外,比和興用的都是比喻修辭。差別在於,比是句內
詩經中的優美語句詩經中的優美語句 1、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2、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以相好也。 3、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4、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5、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
獨愛《詩經》獨愛《詩經》 流傳了兩千多年的《詩經》裡有不少很美麗的愛情詩,這些詩最初大多源自民間的歌謠,帶有許多民間的成份。詩或自由、大膽、奔放,感情熾烈,或細膩、委婉,朦朧、含蓄、不飾鉛華,比唐詩宋詞里老夫子們豔穠的愛情句子好多了,我不知舊時搖頭晃腦的書生們讀到它們時做何感想,反正我是一吟詠起它們就要浮想聯
孔夫子評論詩經中思無邪是什麼意思孔夫子評論詩經中思無邪是什麼意思 大多數民族的文學都有始發站,例如歐洲文學的始發站是《荷馬史詩》,中華民族文學的始發站則是《詩經》。 《荷馬史詩》講故事,是敘事詩。故事的主角是英雄和奧林匹斯諸神,在一場因為美女海倫而引起的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人與神的意志和力量充斥其中。 詩經 《詩經》講感情,
詩經楚辭欣賞詩經楚辭欣賞 詩三百篇,直抒胸臆。 興觀群怨,詩以言志。 窈窕淑女,謙謙君子。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雨雪霏霏,楊柳依依。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樂而不淫,止乎禮義。 悠悠我思,中心藏之。 屈子行吟,顛沛流離。 上下求索,參天地兮。 離騷九章,金相玉質。 黃鐘大呂,沉博絕麗。 香草美人,銜華
詩經楚辭詩經楚辭 詩三百篇,直抒胸臆。 興觀群怨,詩以言志。 窈窕淑女,謙謙君子。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雨雪霏霏,楊柳依依。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樂而不淫,止乎禮義。 悠悠我思,中心藏之。 屈子行吟,顛沛流離。 上下求索,參天地兮。 離騷九章,金相玉質。 黃鐘大呂,沉博絕麗。 香草美人,銜華佩實
詩經·幹旄詩經·幹旄 孑孑幹旄,在浚之郊。 素絲紕之,良馬四之。 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幹旟,在浚之都。 素絲組之,良馬五之。 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幹旌,在浚之城。 素絲祝,良馬六之。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註釋: 孑孑:獨立特出的樣子。 幹旄:一種用山雞羽裝飾,以絲繩作流蘇
揚之水詩經揚之水詩經 揚之水詩經1 揚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 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 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蒲。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 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註釋 : 揚之水:激揚之水,喻夫 束薪:喻婚姻,在
《詩經》與其中的卷耳《詩經》與其中的卷耳 孔子把“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列為詩教,但《詩經》中不少篇幅出自底層民眾,他們日常接觸的東西,特別是那麼多不起眼的野生植物,對於讀書人是存在隔膜的。《論語.微子》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之問,當然,孔子也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也有底層生活的經驗,也未必真的
淺談《詩經》中兩首棄婦詩的比較淺談《詩經》中兩首棄婦詩的比較 摘要:《詩經》中的《穀風》與《氓》是中國詩史上棄婦詩的源頭,文章透過對二者的比較,得出周民族婚姻的一般理念,並對後世的棄婦詩產生的深遠影響做了一番概說。 關鍵詞:棄婦詩;詩經;婚姻 【中圖分類號】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 — 2139( 2
詩經的內容:盧令詩經的內容:盧令 《詩經:盧令》 盧令令,其人美且仁。 盧重環,其人美且鬈。 盧重鋂,其人美且偲。 註釋: 1、盧:獵犬,大黑犬,是齊國田犬之名。令令:鈴聲 2、重:音蟲。重環:子母環 3、鋂:音梅。重鋂,一個大環套兩個小環 4、其人:指獵人。 5、鬈:勇壯 6、偲:音腮,須多
西巖山是詩經裡走出的一位靜女西巖山是詩經裡走出的一位靜女 西巖山,一位從《詩經》裡款款走出的靜女,青衣素顏,俟我於荒郊,情深意長,贈我以白茅,不以雍容示人,卻借清幽寄意。若不走近她,簡直難以相信,在市聲喧囂的今天,一處絕佳的清幽去處就在我們身邊,一位青草樣的少女正倚門回首,切切等待懂她憐她的人兒出現。 四月,草長鶯飛的季節
《詩經》札記愛情篇《詩經》札記愛情篇 《詩經》中包含了生活、愛情、性愛、婚嫁、勞動、政治、戰爭、祭祀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涉及愛情之詩最多。其還與性愛、婚嫁密不可分。因為最適宜表達、謳歌愛情的文學文藝是詩與樂。而《詩經》正是詩與樂的結合。《詩經》涉及愛情之詩,主要集中在《國風》中。此外《雅》也有兩三篇。在孔子修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