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高考後怎麼選專業

高考後怎麼選專業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除了焦急地等待成績公佈,是時候考慮下選專業的問題了。

有些人把專業當成興趣的延伸,更多的人把專業當成是工作的前奏。前者就不多說了,大可以跟著興趣走;對於後者,就涉及到職業的選擇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人來問我:如果以後想從事金融行業,該如何選專業?這著實是一個需要推敲的問題。

參加2018年高考的學生,將主要於2022年(本科)和2024年(碩士)走入工作崗位,所以,先要想一想,那個時候,金融業態有何變化?哪些崗位會“消失”,哪類人才又會受到青睞。只有對畢業時的行業需求做好預判,才能走好當下選專業的關鍵一步。

人工智慧驅動金融人才需求高階化

主要意思是,人工智慧在金融業的快速滲透將會替代很多單一的、操作性的崗位,一方面使得行業員工人數下降,另一方面也驅動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高階化。整體的影響便是,金融業的就業門檻越來越高。

隨著新技術的出現,社會上現有工作的數量、型別和組成都要發生改變以適應新技術,而人工智慧無疑是影響最大的變數之一。

所謂人工智慧,是指透過研究人類智慧行為規律(如學習、計算、推理、思考、規劃等),構造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人工系統,以完成往常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勝任的工作。換句話說,解放人類的“大腦”,是人工智慧的天職。

2013年,牛津大學馬丁學院做過一項研究,預測人工智慧發展將經歷兩次“人工替代”的浪潮:

在第一次浪潮中,運輸和物流業的大部分工人、大量的行政人員和生產領域的勞動者可能被計算機取代;

在第二次浪潮中,所有涉及手指靈巧度、反饋、觀察和有限空間內工作的任務都將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

可能也正是基於這一點,霍金曾這麼評價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之於人類,可能是最好的'事情,也可能是會終結人類的最壞的事情。

就金融業的櫃員、客服、交易員等群體而言,人工智慧扮演的便是“替代者”的角色,可能就是有一天會變成坐在柯潔對面的AlphaGo,替代他們“下棋”(指各種基礎類銀行服務)。

對於諸如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中後臺崗位而言,可能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下面以科技驅動對風險管理崗位的影響為例,進行簡要分析。

良好的風險管理是金融行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風險管理崗位在金融業內部也一直處於核心地位,在銀行業尤其如此。所以,風險管理崗位一直都是金融業的金領,受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的衝擊,未來三五年,其含金量可能會大幅縮水。

粗略來看,風險管理包括目標設定、事項識別和風險對策三個關鍵因素,其中,事項識別(風險識別、風險計量等)和風險對策(風險定價、風險監測、風險控制等)的資料驅動趨勢越來越明顯。在一個標準化的授信審批流程中,債項評級、押品評級、授信額度及定價等均可以透過大資料風控模型直接得出,而貸後管理很大程度上也可以透過負面資訊引擎、風險預警模型、基於物聯網的押品管理等減少對人力的依賴。

這種趨勢的影響在於,隨著風控人員的經驗內化為模型,金融行業的風險管理崗位將從經驗積累型的“金領”轉變為諸如模型引數調整、系統日常運營等操作性“藍領”,職業發展前景大大受限,行業所需從業人員數量也將大幅下降。

複合型人才一直並將繼續受到青睞

一直以來,金融企業就偏愛複合型人才(在本文語境下,可簡單理解成跨專業人才),未來的三五年,這一趨勢還會加強。

一是金融業屬於虛擬產業,透過服務實體經濟而實現自身的發展,所以,金融業是需要和各行各業打交道的,跨專業的人才對於相應行業的理解更為透徹,也就受到金融企業的青睞。典型的是證券公司行業研究員招聘,最喜歡兩類人:

一類是理工(本科)+金融(碩士)組合,處理資料、做模型能力強;

一類是行業(本科,如生物、醫藥等)+金融(碩士)組合,在研究相應行業時不會存在障礙。

不難理解,如果讓一個本科學金融的去研究醫藥行業,這不是難為人嘛。不過,有一種說法是,人工智慧在證券業的運用,第一類要取代的崗位便是行業研究員,因為機器更擅長基於歷史資料的預測。

二是金融業自身的業務邏輯演變,不斷提升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舉例來說,金融業的資料化和科技化趨勢愈發明顯,自然會導致對資訊“IT+金融”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大資料建模為例,所有的模型歸根結底是為業務服務,要服從於業務模式。對人才的需求便是,既需要有資料探勘和建模能力,又需要對金融業務模式、風控邏輯等有著深入的瞭解。

三是金融跨界和業態融合逐步成為新的趨勢,金融與實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在場景金融下,金融服務甚至成為消費場景中的一個環節,也在催生著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填報專業需要注意的一個風險點

首先,面對人才需求數量下降和人才結構高階化的趨勢,需要仔細評估下自己未來如願進入金融行業的可能性有多大。有理想是好的,但並非所有的理想都能照進現實,也並非每個金融專業的畢業生都能如願做金融。

其次,關於複合型人才和跨專業策略。如果你再次明確了想要從事金融行業的決心,結合上文的分析,最好在你碩士畢業時具備複合背景。看上去,“理工+金融”的跨專業操作是最好的選擇,但其實這裡面也有“陷阱”,那便是你能否確保在本科考研時能“跨”成功。

要知道,為了進入這一高薪行業,很多人都會在考研時選擇金融專業,跨專業考研的競爭絕對比你想象中激烈得多。能否在四年後的競爭中成功突圍,並進入一個還不錯的學校,這是“跨專業”策略需要考慮到的一個風險。實在沒把握,老老實實地在本科就選擇金融專業,也是一個可行的策略。

最後,高考並非是學習的結束,大學也只是持續學習的開始。所以,大家還是先好好過一個愉快的暑假吧,9月份開學後,等待你的,是人生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