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一年級數學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

一年級數學上冊《11-20各數的認識》評課稿

《認數11-20各數》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十單元中的內容。本單元主要使學生掌握20以內的大小和11—20各數的說法和寫法。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本節課的具體內容包括:數11至20各數、讀數和寫數。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倪老師做到了三個突出:突出主體性,創造學生參與條件;突出民主性,轉變了教師的角色;突出實踐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下面就來談談我的幾點隨想:

一、布構“動”境,分解教學難點。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倪老師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讓他們透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

如:本課的教學難點是“10個一是1個十”,倪老師先透過“紅花榜”數得到的紅花數,當學到小美得到10朵紅花時,擺不下怎麼辦,引出10朵小紅花換成1朵大紅花,又透過古人計數的情境故事滲透10個小石子換一個大石子來計數。這些都是在逐一計數的基礎上,積累十進位制概念活動經驗的重要環節。對於新授“10個一是1個十”,倪老師沒有直接進行新授,而是先讓學生數有多少根小棒,又提出怎樣才能很清楚地看出來,出示1捆與2根小棒,這個環節既與紅花榜、數石子緊密相連,又為下面新授10個一是1個十作鋪墊,也為後面擺數鋪下伏筆。對於“10個一是1個十”,倪老師更是沒有采取滿堂灌,而是讓學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10個一是1個十”。倪老師先透過數10根小棒,然後透過問答讓學生理解10根小棒是“10個一”,後又讓學生動手將10根小棒捆成1捆,引出1個十,對於10個一與1個十之間的關係,倪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去探索它們直接有什麼關係,因為倪老師的適時引導,學生很容易就得到了“10個一是1個十”。這樣的設計,倪老師分解了教學的難點,突破了10個一就是1個十的難點,從而理解了數的意義,建立正確的數概念,為培養數感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又如:在擺小棒環節,倪老師透過讓學生展示2種不同擺11根小棒的方法,讓學生從對比中得出先拿1捆,再拿1根的方法更方便,更能一眼看出。透過比較體驗,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感受到把10根紮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並體會到“10根紮成一捆”這種方法的優越性。這一環節的設定讓學生充分做到“四讓”,讓學生動手擺小棒、讓學生動口彙報交流、讓學生動眼觀察、讓學生動腦思維,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有了更深層次的發展,課堂也因此顯得更有深度,更有內涵,更有價值。

二、玩中求知,體驗生活數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學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識是最深刻也是最牢固的。瑞士教育家皮亞傑說過:遊戲是認識的興趣和情趣的興趣之間的一種緩衝地區。遊戲可使學生輕鬆、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識,也可發展學生的靈敏性,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係。

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學起來就常會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學與遊戲相結合,就能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這節課倪老師都儘量做到“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應該為生活服務”。如:在鞏固練習部分,出示的數草莓、雨傘的圖,又如在“尋找生活中的數”這個環節中,出示大米、汽車、紅綠燈上的數,尺上的數等等。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實踐化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

就在我們生活中。讓學生感到具體的實際問題就在自己的身邊等待解決,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樂學、愛學,才能極大的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倪老師還設計了“考眼力”、“猜一猜”“男女生比賽數數”“數紅綠燈上的數”等遊戲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玩中,在玩中探求、合作,體驗和鞏固。

三、注重數感的培養

1.加強體驗,在實踐活動中培養數感。

建構主義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對數的認識即是如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創設現實情境,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讓學生透過操作、活動經歷數的生成過程,從而認識數,瞭解數。例如在教學20的認識時,倪老師既請學生親自動手用小棒擺19,又用電腦演示,然後用稍稍緩慢的動作清楚地演示出19[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FFKJ.Net]根小棒添上1根是1捆加10個1根,再將10個1根捆成1捆,這樣就是2捆,即2個10根,也就是20根。這樣的過程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20是在19的基礎上添上1生成的,既對後面30、40、50等整十數的認識有很強的提示作用,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2、鼓勵猜想,促進學生數感不斷內化。

數學猜想實際上是一種數學思想,是人的思維在探索數學規律、本質時的一種策略。猜想能使學生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能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能鍛鍊數學思維,發展數感。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教師都要注意留有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想一想、估一估、猜一猜。如倪老師在本節課中,讓學估一估雨傘有多少把,猜猜盒子裡有多少塊糖,倪老師又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適時評價是“多了”還是“少了”等等,以上這些猜想練習既鍛鍊了學生在結合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關係的本領,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數感的內化。

一些思考:

1.教者的語言應更加準確、更加規範。

如:在讀完“10個一是1個十”後,教者問“反過來怎麼說?”,這個問題就不很規範,以至於學生回答不出你想要的答案。是否可以教者先帶著學生讀一下,“1個十是10個一”。又如:在直尺部分,教者問“2個2個地讀,5個5個地讀”,如果說成“2個2個地數,5個5個地數”,是不是更規範一些?

2.教者應多注重學生的反饋。

在每個練習之後,適時進行反饋總結。

3.是否應該加入一個寫數環節?

本課的教學內容還有一個寫數,可整個教學流程好像沒有這一環節。

如:教者讓學生擺11根小棒、13根小棒……時,如教者將這些數寫在黑板上,在揭示課題時,問學生我們剛才擺了哪些數,可能會更好一些。

4.是否可以將教者出示的生活中的數編成一個小故事?

出示“大米”、“公交車”“紅綠燈”這三個是否可以編成一故事?

5.是否可以換掉“伸手指遊戲”?

個人覺得伸手指遊戲,不太科學,是否可以改為摘有數字的蘋果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