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我的空中樓閣》說課教材

《我的空中樓閣》說課教材

一、說教材

(一)課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課題《我的空中樓閣》,入編高中第一冊第二單元散文系列,體現了新的特點即該單元篇目之間具有了同質對比性(《我的空中樓閣》與《荷塘月色》、《我與地壇》屬抒情散文,主題上都兼備心靈棲息之地象徵性。它以往與《故都的秋》、《燈》編排而無上述特點。)這體現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編者、文字之間的多重對話。

散文閱讀、鑑賞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新課標要求,在中學階段實施中學美育,重視在閱讀文學作品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能力,重視散文更優於實現語文的審美教育功能,關注學生情感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從而實現美育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學習了不少散文,對散文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對散文的研讀還有待加強,以形成對散文的全面、系統、深入理解和把握。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髮展的內在動力是新的需要與原有水平之間的矛盾。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實際情況這一契機,運用現代大語文觀念,適時開展大散文教學。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1.德育目標

現代社會,物質在膨脹,精神在萎縮,社會在發展,自然在失落,事物兩極正日益失去和諧統一。受此影響,高中生的身心發展尤值得關注。對他們在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教師有必要發揮散文的美育功能來矯正,有必要用象徵精神家園的本課題來引導和薰陶,從而使他們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現代教育理論表明,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人的各種素質發展中起著導向和促進作用。

2.知識目標

(1)理清文章脈絡,探究多角度寫景狀物技巧;學習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2)鑑賞詩化語言及精妙意境,領悟作者獨特感受。

依據:新大綱要求高中生學會把握閱讀材料的內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體會語言表達效果,初步鑑賞文學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會其藝術表現力。

3.能力目標

透過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多角度寫景狀物技巧”,從中訓練和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即創新思維)。

依據:新大綱要求高中生進一步發展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培養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和疑點的確立及依據

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本課題散文自身的特點及新課標強調對學生進行能力和思維訓練與培養,故確立:

a.重點:如何理清文脈;如何從語言入手鑑賞本文意境之美。

b.難點:在初中散文知識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領會高一級散文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及多角度寫景狀物技巧。

c.疑點:作者是在逃避或超脫現實,還是在擁抱現實?有何理由。

二、說教法學法

本文采用情境陶冶、啟發式、探究式、朗讀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依據:本文是一篇美文,充盈意境之美,重點創設一種情感與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中,自主地獲取知識,又陶冶情感,故用情境陶冶法;高中學生尤其重視能力和思維的訓練,發揮其主體和自主性作用,故用啟發式教學;高中教學適當採用專題式教法,培養其合作學習和探究知識的精神,故用探究式教法;本文語言富於詩的韻律之美,從培養學生語感角度,故採用朗讀式教法。

三、說教學程式

1.擬定兩課時

2.第一課時 教學設想:透過情境匯入、釋題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進而理清文脈,領會託物言志表現手法,把握寫景狀物技巧。

第二課時教學設想:確立探究專題如:語言特色、修辭格、進行探究式教學,主要是明確探究的物件、目的、意義並建立課堂評價制度。設題要有開放性、層次性、適度性。重視學生對資訊的蒐集與整合。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步:整體感知(10’ )

1.用“溫故知新”聯想匯入法創設情境

以初中所學的《桃花源記》作為切入點,引出每個人都曾渴望擁有一處理想的棲息地——世外桃源(請學生用口語描繪自己心目中“世外桃源”的樣子);聯絡前一單元詩人海子所吟唱的“做一個幸福的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朱自清 在“荷塘”邊尋到了心靈的寧靜;著名哲學家荷爾德林所說“人要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這已成為人文21世紀人們的共同宣言。《我的空中樓閣》一文正是這樣的'一篇時代宣言。

2.釋題(一語雙關),簡介作家、作品。(背景、風格)

3.配古典音樂朗讀,(如有媒體則可配製反映優美自然風光的幻燈片,以增強直觀感);因語言富於詩的韻律,故採用男女聲組合朗讀,按句讀(dòu) 換讀。同時做好批註:

(1)劃出自己認為優美的語句

(2)標出疑難語句

第二步:重點難點的學習及目標達成(25 )

1.理解文脈

“我的空中樓閣”是偏正短語,重點在“空中樓閣”,文章是如何據此組織文脈的?請從原文中找出相關句子,加以概括:

提示: 山脊小屋懸空而立(2)

林間小屋凌空而起(9)

開放性院子作領空(9)

山路作空中走廊(14)

夜間小屋是空中樓閣(15)

(至此重點突破)

2.賞物

(1)實寫 (1—3)小屋點綴了山(遠觀全景)

(4—8)樹點綴了小屋(由近及遠)

(託物言志第一階段)

(9—10)領空、圍牆

(11—13)空氣、光線、環境

(2)虛寫 (14)山路、山坡

(15—18)夜晚的小屋成空中樓閣

(託物言志第二階段)

解析:作者藉助豐富的聯想、想像,由實入虛,將現實的自然景觀,融進迷離朦朧的詩一般的意境。

3.明志

齊誦課文最後一部分(16—18)

解析:作者強調“這座空中樓閣“佔了地利”,暗含遠離“人境”,“不聞車馬喧”之意外(引述陶詩),為我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境。

(託物言志第三階段,至此難點突破,德育目標實現)

4.謀篇佈局即構思

本文在構思上獨具匠心,具有一種整齊美和變化美。請試作分析。

5.表現手法

本文狀物言志融洽無間和抒情也渾為一體,請作點具體分析。

6.寫景狀物的角度

(1)本文在描寫景物時,角度變化多端。請舉例說明。

(2)歸納多角度寫景狀物技巧。

a.時空變換(遠近、內外、局整、晨昏)

b.多種感官,聯想、想象綜合運用

c.運用辯證法(小大、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虛與實)

解題思路:

①引述蘇軾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激發思考。

②回憶比較初中第四冊蒲松齡《山市》寫作特點:a.懸念起筆b.以情襯景c.由粗到細d.動靜互變

(至此難點突破,能力目標實現)

第三步 知識的遷移與擴充套件(9’)

a.附上“課堂跟蹤反饋”練習,分組討論完成:一組:(一)1、2、7 二組:(一)3、5、7 三組:(一)4、6、7 四組:(二)閱讀

●組織原則是:基礎題與能力題交叉,協作分工。旨在隨機檢測與反饋教學成果,由學生自行完成。教師僅提供參考答案,掌握反饋資訊,為下一課時提供參考,以便調整課的具體環節。

b.小結本堂課所學知識。

第四步 佈置作業(1’ )

1.誦讀文中優美語段語句

2.佈置下節專題任務:語言特色(由第一、二組全作完成);

修辭特色(由第三、四組合作完成)。(也可選“教學疑點”作為專題研究)

依據:作業,旨在鞏固本節教學成果,並適時向第二節內容過渡,以便完成餘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

四、說教具

根據直觀、實用,增加課堂容量等原則選用教具。如:

錄音機(古典音樂帶),小黑板(展示課堂問題),影印練習資料和下載的背景資料,如有多媒體可製作風景圖片(含課件)

五、說板書

依據:1.直觀、簡潔,有助於理清文脈。

2.用鏈式圖示法,有助於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