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卦原文及翻譯參考解卦原文及翻譯參考 解卦原文及翻譯 解卦 作者:佚名 (雷水解)震上坎下 《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複吉。有攸往,夙吉。 初六,無咎。 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於小人。 上六,公用射隼於
豐卦原文和翻譯豐卦原文和翻譯 豐卦 作者:佚名 (雷火豐)震上離下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鬥。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無咎。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鬥,遇其夷主,吉。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翻譯《兵談第二·尉繚》原文翻譯《兵談第二·尉繚》原文 兵談第二·尉繚原文及翻譯 本篇主要論述立國、建軍;用兵的指導思想。首先談根據土地肥瘠而立邑(古代稱國為邑),要求“以城稱地,以地稱人,以人稱粟”。也就是說立國要適合本國經濟條件。其次談建軍要“寓兵於農”,把軍事力量蘊藏於民眾之中,以求國富兵強,“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
周易·晉卦原文附翻譯周易·晉卦原文附翻譯 晉卦 作者:佚名 (火地晉)離上坤下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六三,眾允,悔亡。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 上九,晉其角,維
困卦原文和翻譯困卦原文和翻譯 困卦 作者:佚名 (澤水困)兌上坎下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 九二,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徵兇,無咎。 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兇。 九四,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 九五,劓刖,
無妄卦原文和翻譯無妄卦原文和翻譯 無妄卦 (天雷無妄)乾上震下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無妄往,吉。 六二,不耕穫,不菑畲,則利用攸往。 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九四,可貞。無咎。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譯
謂鄭王的原文和譯文謂鄭王的原文和譯文 【原文】 謂鄭王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賢士也。韓與魏敵侔之國也,申不害與昭釐侯執珪而見梁君,非好卑而惡尊也,非慮過而議失也。申不害之計事,曰:‘我執珪於魏,魏君必得志於韓,必外靡於天下矣,是魏弊矣。諸侯惡魏必事韓,是我免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人之上也。夫弱魏
名利勿貪,學在德行原文及翻譯參考名利勿貪,學在德行原文及翻譯參考 [原文]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 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 學業之美在德行,不僅文章。 [譯文] 對於那些本不屬於自己應得的名和利,如果輕易地得到了,也許好事會變成禍事;對於貧窮和困境,在一般人最不能忍受的
建信君輕韓熙的原文及翻譯建信君輕韓熙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建信君輕韓熙,趙敖為謂建信侯曰:“國形有之而存,無之而亡者,魏也。不可無而從者,韓也。今君之輕韓熙者,交善楚、魏也。秦見君之交反善於楚、魏也,其收韓必重矣。從則韓輕,橫則韓重,則無從輕矣。秦出兵於三川,則南圍鄢,蔡、邵之道不通矣。魏急,其救趙必緩矣。秦舉兵破邯
孟嘗君讌坐原文及翻譯參考孟嘗君讌坐原文及翻譯參考 【原文】 孟嘗君讌坐,謂三先生曰:“願聞先生有以補之闕者。”一人曰:“訾天下之主,有侵君者,臣請以臣之血湔其衽。”田瞀曰:“車軼之所能至,請掩足下之短者,誦足下之長;千乘之君與萬乘之相,其欲有君也,如使而弗及也。”勝(股目)曰:“臣願以足下之府庫財物,收天下之士,能為君
宋康王之時有雀生的原文及翻譯宋康王之時有雀生的原文及翻譯 《宋康王之時》是一篇創作於戰國時期的散文,出自西漢劉向編著的《戰國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宋康王之時有雀生的原文及翻譯,希望有所幫助! 原文: 宋康王之時,有雀生(鳥旗)於城之陬。使史佔之,曰:“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康王大喜。 於是滅滕代薛,取淮北之地。乃愈自
或謂公仲原文和翻譯或謂公仲原文和翻譯 【原文】 或謂公仲曰:“今有一舉而可以忠於主,便於國,利於身,願公之行之也。今天下散而事秦,則韓最輕矣;天下合而離秦,則韓最弱矣;合離之相續,則韓最先弱矣。此君國長民之大患也。今公以韓先合於秦,天下隨之,是韓以天下事秦,秦之德韓也厚矣。韓與天下朝秦,而獨厚取德焉,公行之計,是
昭帝紀第七原文及翻譯參考昭帝紀第七原文及翻譯參考 【說明】本卷記述漢昭帝劉弗陵在位十三年的史事。這時“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與匈奴和親,問民間疾苦,以公田賦貧民,招撫流民從事生產,使得社會重現生機;這是從漢武帝“外攘夷狄,內興功業”,造成“海內虛耗,戶口減半”,而至於宣帝“中興”,注意吏治,社會安定,民安其業,一個關鍵的
嚴維的《丹陽送韋參軍》原文及賞析嚴維的《丹陽送韋參軍》原文及賞析 《丹陽送韋參軍》是唐代詩人嚴維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透過描述作者送別友人途中的所見所聞,抒寫了作者與友人離別前後的真摯感情。全詩造語清麗流暢,感情深摯自然,情景高度和諧,妙語連珠,餘韻無窮,堪稱唐人贈別詩中的精品。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嚴維的《丹陽送韋參軍》原文及賞析,希望
陳翠合齊燕的原文及翻譯陳翠合齊燕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陳翠合齊、燕,將令燕王之弟為質於齊,燕王許諾。太后聞之大怒曰:“陳公不能為人之國,亦則已矣,焉有離人子母者,老婦欲得志焉。” 陳翠欲見太后,王曰:“太后方怒子,子其待之。”陳翠曰:“無害也。”遂入見太后曰:“何臞者也?”太后曰:“賴得先王雁鶩之餘食,不宜臞。臞
魏太子自將過宋外黃原文和翻譯魏太子自將過宋外黃原文和翻譯 【原文】 魏太子自將,過宋外黃。外黃徐子曰:“臣有百戰百勝之術,太子能聽臣乎?”太子曰:“願聞之。”客曰:“固願效之。今太子自將攻齊,大勝並莒,則富不過有魏,而貴不益為王。若戰不勝,則萬世無魏。此臣之百戰百勝之術也。”太子曰:“諾。請必從公之言而還。”客曰:“太子雖
關於昌他亡西周原文及翻譯關於昌他亡西周原文及翻譯 原文: 昌他亡西周,之東周,盡輸西周之情於東周。東周大喜,西周大怒。馮且曰:“臣能殺之。”君予金三十斤。馮且使人操金與書,間遺昌他書曰:“告昌他,事可成,勉成之;不可成,亟亡來亡來。事久且洩,自令身死。”因使人告東周之候曰:“今夕有奸人當入者矣。”侯得而獻東周,東周立殺
戰國策·燕三·齊韓魏共攻燕原文附翻譯戰國策·燕三·齊韓魏共攻燕原文附翻譯 【原文】 齊、韓、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請救於楚。楚王使景陽將而救之。暮舍,使左右司馬各營壁地,已,稙表。景陽怒曰:“女所營者,水皆至滅表。此焉可以舍!”乃令徙。明日大雨,山水大出,所營者水皆滅表,軍吏乃服。於是遂不救燕,而攻魏雍丘,取之以與宋。三國懼,乃罷兵。
燕王喜使慄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的原文及翻譯燕王喜使慄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的原文及翻譯 【原文】 燕王喜使慄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酒三日,反報曰:“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乃召昌國君樂間而問曰:“何如?”對曰:“趙,四達之國也,其民皆習於兵,不可與戰。”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
戰國策·應侯謂昭王原文附翻譯戰國策·應侯謂昭王原文附翻譯 【原文】 應侯謂昭王曰:“亦聞恆思有神叢與?恆思有悍少年,請與叢博,曰:‘吾勝叢,叢籍我神三日;不勝叢,叢困我。”乃左手為叢投,右手自為投,勝叢,叢籍其神。三日,叢往求之,遂弗歸。五日而叢枯,七日而叢亡。今國者,王之叢;勢者,王之神。籍人以此,得無危乎?臣未嘗聞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