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千年一嘆》有感1600字
望著這沉甸甸的題目,心中感慨萬千,不知該從何談起。《千年一嘆》是一部日記體遊記,作者是這一段時間非常火的文化名人——學者餘秋雨。
最早聽說餘秋雨,是沸沸揚揚的封筆傳聞;最早讀過他的文章是《山居筆記》;最早開始羨慕他是中央電視臺的青歌賽。
讀《山居筆記》時,覺得這是一個淡泊的人,性子涼涼的,不急不躁,所有事情慢慢道來,不怕失敗卻也不過分奢望成功,所有的文字一個接著一個,自然流出。年輕的我不見得喜歡這種風格,因此沒再嘗試去讀他的別的作品。
幾屆青歌賽都邀請餘秋雨做綜合素質的評委,讓我對他的好奇越來越濃,好感越來越多。記得不論題目出到哪個國家的哪個地方,餘秋雨都能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似乎世界上沒有什麼地方他不曾去過,沒有什麼名勝古蹟他不曾瞻仰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的話真是哲理,學者的氣質與魅力就來源於此吧。更讓我佩服的就是那個所謂的"西部歌王"望著別國的.國旗竟然說一個是日本一個是中國。啊,啊,啊!一個稍有愛國心的人此刻都是不能忍受的。學者餘秋雨,一個溫文爾雅的人也大怒道:"這個答案讓觀眾和評委感到痛苦。"好,我當時就決定要把家中餘秋雨的書讀完。先是《行者無疆》,寫的是餘秋雨遊歷歐洲所見所聞,有意思,大開眼界。接著讀《千年一嘆》,深深地思考,甚至走火入魔地每日思索:生命之於我們究竟是什麼?文明的源起、成熟、衰敗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更異想天開地希望那種時間機器能把我送回到歷史的每個瞬間,讓我去瞧瞧《荷馬史詩》中宏偉的戰爭場面,金字塔建造的方式,三大宗教的誕生……太多太多,我想了解想知道的事情。
餘秋雨自己說他對於這本日記體的遊記沒有做過刻意的修改,就是每日遊覽完畢回到旅館開始寫下一日的感言。"這種做法有點像現代的行為藝術,一切只在行為過程中完成,不再在行為之外進行塗飾;也有點像中國的書法,大筆一揮總有諸多的遺憾,卻不宜在收筆之後東修西描。"感謝作者,正是這樣的寫作方式帶給我們最真切的感受;佩服作者,這樣的寫作方式又是靠平日怎樣的積澱呀。至此,我真正成為餘秋雨的"粉絲".
千年一嘆,這千年中包含著人類文明的起源與毀滅。
希臘,歐洲文明的起源地,一切神話傳說中眾神居住的地方。美麗的愛琴海岸曾經佇立了多少哲人的身影;邁錫尼人的"木馬計"流傳至今;美麗的女子海倫多麼令人神往;奧林匹亞,古代與現代競技體育的發源地;克里特島上先進的生活方式居然發生在蘇格拉底、孔子、釋迦牟尼誕生的一千年前!神奇嗎?敬畏嗎?人類的祖先曾經擁有怎樣的智慧與創造能力。遺憾嗎?痛苦嗎?這樣的文明是哪個人創造的?來自何方?克里特人曾經使用過的排水系統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城市建築學家來觀摩,他們曾經使用過的浴缸即使放到今天巴黎街頭的潔具店裡也不過時……可後來他們都去了哪裡?他們是怎樣悄無聲息地離去了?戰亂,疾病,或是天災?
古希臘曾給後世帶來多少精神上的財富,但無情的時間還是將它掩埋,沒有歷史的記載,只有神殿、石柱、體育場、廢墟見證著她昔日的輝煌。如今的希臘只是立在曾經的希臘的肩上,文明早已中斷,留給人們的是一片未知的世界,去探索。
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是它的代名詞。常從電視中看到的畫面是這樣的:在夕陽的餘暉中,茫茫無際的金色沙土上矗立著一座座挺拔的金字塔,沒有鼻子的獅身人面像似乎在落日中微笑。多麼美,多麼神往。餘秋雨的筆下這美麗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破舊的開羅城,毫無保障的人身安全,號稱四星的旅館相當於一個小招待所,沒有可口的食物。這就是金字塔的故鄉如今真實的模樣。
希臘位於經濟發達的歐洲,屬於小國、弱國。埃及的經濟更是落後。難道說這些曾經雄霸於世界的文明古國在如今的世界,除了擁有古人的墳墓之外一無所有了嗎?餘秋雨筆下的希臘人閒散,埃及人更閒散。不在乎約定的時間,不努力地工作,連房子都只蓋一半,莊稼是由著性子亂種,收穫只夠餬口即可。
"我們也許不必嘲笑他們這種生活態度……使我困惑的是,如果金字塔基本可以肯定是這個人種建造的,那麼,他們的祖先曾經承受過天底下最繁重的忙碌,最周密精確的長期勞役,難道,今天相反的生態正是那場辛苦後的大喘氣,一喘就回不過神來?"
縱觀幾大文明古國,在近代都曾被外國列強奴役壓迫過,包括我們中國。現在這些文明古國更多代表著落後與貧窮,難道祖先的智慧與創造力沒有遺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