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孤雁兒》 詩詞閱讀訓練及答案賞析李清照《孤雁兒》 詩詞閱讀訓練及答案賞析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紙帳①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②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
李清照《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賞析李清照《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賞析 菩薩蠻 李清照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李清照45歲那一年,是人生的轉折點,金兵已入侵北宋兩年,她和趙明誠住了20年的山東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餘屋的書畫古器被焚,徽
李清照《瑞鷓鴣·風韻雍容未甚都》賞析李清照《瑞鷓鴣·風韻雍容未甚都》賞析 瑞鷓鴣·風韻雍容未甚都 (雙銀杏) 李清照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肌冷骨未肯枯。 誰教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這是一首假物詠情詞。易安居士假雙銀杏之被採摘脫離母體,喻靖康
李清照《夏日絕句》詩歌賞析李清照《夏日絕句》詩歌賞析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者】 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生於北宋元封七年,山東章丘,逝於臨安,享年七十二歲。歷史上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和散
李清照《怨王孫》的賞析李清照《怨王孫》的賞析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這首詞是李清照秋天遊湖所作,內容是欣賞晚秋的景色,抒發遊湖的雅興。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一一皓月姐姐,有點像你的星湖皓月
李清照《幽居初夏》古詩及賞析李清照《幽居初夏》古詩及賞析 《幽居初夏》作者為宋朝文學家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譯文】 那湖光山色的美麗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樹陰滿滿啊,小徑幽幽,歸途嫋嫋。
關於李清照《夏日絕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關於李清照《夏日絕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李清照《夏日絕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夏日絕句》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李清照。其全詩如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前言】 李清照詩借用西楚霸王項羽失敗後不肯苟且偷生、烏江自刎的歷史故事來諷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義,表示了希望抗
關於李清照如夢令賞析關於李清照如夢令賞析 如夢令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註釋 ①溪亭:臨水的亭臺。 ②沈:同沉。 ③爭:同怎。 譯文 還時常記得出遊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 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
宋朝詞人李清照及其詩詞賞析宋朝詞人李清照及其詩詞賞析 中國的詞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餘(由詩歌發展而來)。前面幾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了詩人以及古詩。本文就簡單的介紹宋朝的詞人及他們的詞。 李清照:宋朝傑出女詞人,婉約派代表,號易安居士,濟南
賞析李清照的一剪梅賞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李清照的《一剪梅》這首詞作於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
李清照的千年孤獨賞析李清照的千年孤獨賞析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 李清照這首早年的詞作,寫出了少女初次萌動的愛情,作品以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而又不敢去見的微妙而又細緻的心理,顯現出詞人卓越的創作才
古今名人對李清照的評價古今名人對李清照的評價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今名人對李清照的評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部分 宋代·朱彧:本朝女婦之有文者,李易安為首稱。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詩之典贍。無愧於
琴瑟和鳴之李清照的愛情琴瑟和鳴之李清照的愛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琴瑟和鳴之李清照的愛情。歡迎大家閱讀! 琴瑟和鳴,比喻夫婦情篤和好。元 徐琰《青樓十詠 言盟》:“結同
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創作背景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創作背景 導語:《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此詞上片描繪室外風和日暖的春景,渲染一種令人陶醉的環境氣氛,抒發懷春之情思;下片意脈承前而來,著重刻畫詞人具體的閨中寂寞生活。下面是其創作背景,歡迎閱讀。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作品鑑賞李清照《行香子·七夕》作品鑑賞 《行香子·七夕》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詞人一筆兩到的寫法,詞作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恨,但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自己的情懷。下面是其作品鑑賞,歡迎閱讀: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創作背景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創作背景 《行香子·七夕》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代不詳,大約是詞人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悽惻動人。下面是其創作背景,歡迎閱讀。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作品鑑賞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作品鑑賞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全詞打破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錯的慣常格局,以故事性情節為主幹,以人神對話為內容,實現了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用典巧妙,景象壯闊,氣勢磅礴,音調豪邁,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下面是其作品鑑賞,歡迎閱讀:
李清照《武陵春》原文欣賞李清照《武陵春》原文欣賞 李清照《武陵春》為作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下面就是小編介紹李清照《武陵春》原文欣賞,歡迎大家借鑑! 《武陵春》原文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欣賞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欣賞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李清照《武陵春·春晚》欣賞,希望大家喜歡。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
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李清照少年時即負文學的盛名,她的詞更是傳誦一時的。以下是小編提供的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一起來看看吧。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宋代:李清照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