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洗兵馬》詩歌鑑賞杜甫《洗兵馬》詩歌鑑賞 《洗兵馬》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全詩共有四轉韻,每韻十二句,自成段落。第一段以歌頌戰局的神變開端,慶賀平叛的勝利;第二段讚揚“中興諸將”等平叛功臣,對李豫、郭子儀等人致詞讚美;第三段希望起用良臣,切保天下太平,對大好形勢下出現的不良現象也有批評和憂慮;第四段寫海內遍呈祥瑞,
杜甫《諸將五首(其二)》詩歌鑑賞杜甫《諸將五首(其二)》詩歌鑑賞 諸將五首(其二) 杜甫 韓公本意築三城, 擬絕天驕拔漢旌。 豈謂盡煩回紇馬, 然遠救朔方兵。 胡來不覺潼關隘, 龍起猶聞晉水清。 獨使至尊憂社稷, 諸君何以答昇平? 《諸將五首》是一組政治抒情詩,唐代宗大曆元年(766)作於州
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詩歌鑑賞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三)》詩歌鑑賞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這是《詠懷古蹟五首》中的第三首,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
杜甫《麗人行》詩歌鑑賞杜甫《麗人行》詩歌鑑賞 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 頭上何所有?翠為?葉垂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穩稱身。 就中雲幕房親,賜名大國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
杜甫《又呈吳郎》詩歌鑑賞杜甫《又呈吳郎》詩歌鑑賞 又呈吳郎 杜甫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大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府的第二年,他住在西的一所草堂裡。草堂前有幾棵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歌鑑賞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歌鑑賞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杜甫《夢李白二首》詩歌鑑賞杜甫《夢李白二首》詩歌鑑賞 夢李白二首 杜甫 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地, 逐客無訊息。 故人入我夢, 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 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 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 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樑, 猶疑照顏色。 水
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歌鑑賞杜甫《贈衛八處士》詩歌鑑賞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三)》詩歌鑑賞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三)》詩歌鑑賞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汙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這首詩寫頻頻飛入草堂書齋裡的燕子擾人的情景。首句說茅齋的極度低矮狹窄,“熟知”,乃就燕子言。連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這茅齋的低小,大是更宜
杜甫《絕句二首(其一)》詩歌鑑賞杜甫《絕句二首(其一)》詩歌鑑賞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清代的詩論家陶虞開在《說杜》一書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詩為畫”的作品。這一首寫於成都草堂的五言絕句,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佳作。詩一開始,就從大處著墨,描繪出在初春
《杜甫詩三首》說課稿《杜甫詩三首》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的詩感時傷世;他的詩憂國憂民;他的詩沉鬱頓挫;他的詩也壯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稱為“詩聖”的杜甫。 一、說教材 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他的三首詩,這就是我本課的說課內容----《
杜甫《恨別》詩歌鑑賞杜甫《恨別》詩歌鑑賞 恨別 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寫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抒發了詩人流落他鄉的感慨和對故園、骨
杜甫《後遊》詩歌鑑賞杜甫《後遊》詩歌鑑賞 後遊 杜甫 寺憶曾遊處,橋憐再渡時。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 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遊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後遊》。 此詩前四句回應往日之遊而寫今日
杜甫《客至》詩歌鑑賞杜甫《客至》詩歌鑑賞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一)》詩歌鑑賞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一)》詩歌鑑賞 絕句漫興九首(其一) 杜甫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這組絕句寫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題作“漫興”,有興之所到隨手寫出之意。不求寫盡,不求寫全,也不是同一時成之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詩歌鑑賞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詩歌鑑賞 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杜甫 徑楊花鋪白,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這一首《漫興》是寫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景中狀物,而景物相間相融,各得其妙。 詩中展現了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圖: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
杜甫《春夜喜雨》詩歌鑑賞杜甫《春夜喜雨》詩歌鑑賞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 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讚美“雨”。在生活裡,“好”常常被用來讚美那些
論杜甫的人格魅力論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他不但熱愛祖國、忠於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關心民生疾苦,而且在處世待人的方面,處處體現了“仁恕”的倫理道德。 中國古代詩人中,杜甫獨稱“詩聖”。所謂“詩聖”,不但包括詩人杜甫的詩歌思想的崇高與偉大,創作藝術的精湛與高超,更包涵了杜甫人格上的魅力。 杜甫的人格魅力
杜甫的文化意義杜甫的文化意義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已成公論。然而在最早確立杜甫在詩國中的典範地位的宋人看來,這個評價卻是並不充分的。因為宋人雖然對杜甫在詩歌藝術上的非凡造詣有深切的理解,但他們更為重視的卻是杜甫的人格意義。 一位詩人,卻被後世的大詩人認為不應僅僅被看作是詩人。一位窮愁終生、功
絕句杜甫賞析絕句杜甫賞析 《絕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絕句》唐詩賞: 趙次公謂江邊踏青,乃成都事,蓋因前詩有“草見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趙氏編在寶應元年春成都詩內。 江邊踏青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