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七年級語文教案《木蘭詩》七年級語文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詳略得當的寫法。 二.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三.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方法。 四.瞭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教學重點: 目的一、二、三。 教學方法:自讀、講析、
木蘭詩教案範文木蘭詩教案範文 【教學設想】 初一學生學習古代詩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誦,而且要當堂背下來,不能留到課後。這是一首北朝民歌,儘管長達330字但讀起來朗朗上口,能當堂背誦是教學成功的主要標誌。本文內容分析力求精當,簡煉,字詞句主要由學生自己翻譯,教師適當點撥。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
木蘭詩課文教學設計木蘭詩課文教學設計 一、教法建議 拋磚引玉 1、本單元“單元提示”強調:“學習本單元,要整體感知課文大意,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木蘭詩》塑造了一個巾幗英雄形象,為千古傳誦的名篇”,故教學本課不宜進行支離破碎的翻譯,宜從整體上把握故事情節和木蘭的形象,並把全詩的背誦作為學習重點。 2、本
讀木蘭詩的讀書心得體會讀木蘭詩的讀書心得體會 花木蘭的故事從古傳唱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現在更有許多人將它拍成了電影,千古流傳。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她本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瞭解“樂府”的有關知識。 2.體會文章作者對木蘭愛國精神的讚美。 3.學習本文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 (二)能力訓練點 1.根據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體會文章的詳略的安排。 3.根據想像擴寫課文。 (三)德育
木蘭詩讀後感3篇木蘭詩讀後感3篇 木蘭詩讀後感(一) 《木蘭詩》是北朝樂府民歌,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嚮往。千百年來,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這首敘事詩充滿傳奇色彩。故事情節曲折,富有戲劇性。敘述詳略得當,如木蘭沙場征戰,思念親人,心理描寫細膩傳神;而關山飛度,百戰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說課稿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木蘭詩》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古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全詩明朗剛健、質樸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歌情味,適於吟誦,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語感。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瞭解“樂府”的有關知識。 2.體會文章作者對木蘭愛國精神的讚美。 3.學習本文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 (二)能力訓練點 1.根據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體會文章的詳略的安排。 3.根據想像擴寫課文。 (三)德育滲透
《木蘭詩》教案設計模板《木蘭詩》教案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2.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複述故事。 (2)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七年級下冊語文《木蘭詩》教案設計七年級下冊語文《木蘭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南朝民歌的特點和修辭特點。 2.學會誦讀和背誦這首古詩。 3.培養探究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2.培養主動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問題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設計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瞭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範文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文言詞彙積累; 2)品味詩歌的傳奇美、形象美、語言美; 3)背誦詩歌。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深刻領會木蘭保家衛國的熱情,領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教學重點:
初一語文木蘭詩教案初一語文木蘭詩教案 一、互文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4.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二、對偶 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3.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4.開我東閣
木蘭詩改寫記敘文木蘭詩改寫記敘文 木蘭詩改寫記敘文(一) 一千多年前的一天,連空氣都是惆悵的。 她是一名織女,無法改變天子的意願。只是她不明白,為什麼偏偏是父親?衰老的父親根本無法從軍,路的漫漫只會讓他倒下。無論父親去不去,這個家都不完整了。沒了父親,大家都會餓死……她現在心亂如麻。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只是她又
木蘭詩改編為故事木蘭詩改編為故事 木蘭詩改編為故事 夏夜,天空一片漆黑。在這寂靜的夜裡,忽然聽見有人在不斷嘆息。是誰在嘆息呢?仔細瞧,原來是木蘭正對著門織布。怪!怎麼聽不見織布聲,只聽見木蘭的嘆氣聲呢?猜想木蘭一定是有心事吧?問一聲女兒你在想些什麼?思念些什麼?木蘭靜靜地說:“兒既不是在想些什麼,也沒有思念些什
木蘭詩人教版課件木蘭詩人教版課件 導語:《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下面小編分享木蘭詩人教版課件,歡迎參考! 讀拼音學新詞: 機杼(zhù) 可汗(
讀《木蘭詩》有感400字讀《木蘭詩》有感400字 讀《木蘭詩》有感400字一: 只聽見屋子裡傳來一陣陣的嘆息聲,木蘭正在屋裡織布,可是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輕輕的嘆息聲。問木蘭你在想什麼?問木蘭你在惦記什麼?木蘭心裡百般難過,卻只是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想起昨天晚上看見的徵兵文書,知
讀《木蘭詩》有感600字讀《木蘭詩》有感600字 讀《木蘭詩》有感600字一: 一提到“花木蘭”,大家都會想起一個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現在更有許多人將它拍成了電影,千古流傳。 戰爭
《花木蘭詩》原文及翻譯《花木蘭詩》原文及翻譯 《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花木蘭詩》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木蘭詩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zh
木蘭詩原文及註釋木蘭詩原文及註釋 木蘭詩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zhù)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ě),可汗(kè hán)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wèi)市鞍(ān)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