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矗、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採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資訊,能從網上查閱關於絲綢之路
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他們的資訊素養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絲綢之路的價值。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掛圖
學生準備:蒐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導語: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
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
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
走近──絲綢之路。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學生自由提問,板書比較主要的問題。如:為什麼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麼價值或意義?對於比較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互相解答)
4.帶著同學們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特別喜歡的地方,或者讀得不太通順的地方多讀一讀。
2.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聽,如果能說說理由,就更好了。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一)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
1.出示句子:“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2.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3.你是怎樣理解“聯絡”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們”是怎樣“聯絡”的?
4.再讀文章,用筆勾一勾你認為有價值的地方。
5.集體交流:
(預設:學生會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國則將自已國家的”駝鳥蛋”,以及特色文化“魔術”、“雜技”等獻給了中國。如果個人學生沒有找到,可以再討論)
(二)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國與中國在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怎樣的心情呢?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
模仿一些動作與表情,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
2.小組彙報表演,再讀文章。
3.透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情?學生充分交流。
(預設:學生透過文章對兩國人民一些動作表情的描寫,例如: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4.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
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1.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透過絲綢之路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
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麼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組內蒐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3.老師也有一個小小的資料和大家交流。由於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執政官愷撒,穿著中國絲
袍進入劇場,轟動一時,從而,出現了中國的絲綢熱效應。從此以後羅馬城內的豪華市區,
就設有專售中國絲綢的店鋪。而當時中國的絲綢,全部都是經過這一條道路進入羅馬城內的,
而這絲綢之路的開闢者就是著名的──張騫。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麼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麼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麼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時板書。
四、小結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後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