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臺記》閱讀答案《擬峴臺記》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透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擬峴臺記》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擬峴臺記 曾鞏 尚書司門員
《議倉》閱讀答案《議倉》閱讀答案 《議倉》是曾鞏的一篇文章。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佔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 議倉 曾鞏 世之言治法者,莫不以三
曾鞏《尹公亭記》賞析曾鞏《尹公亭記》賞析 《尹公亭記》是曾鞏的作品。景祜三年(公元1036年)歐陽修的另一好友尹洙也貶到隨州。居城東五里開元佛寺金燈院,隨州學者爭相造訪請教。第三年,尹洙離開隨州,隨州文人為懷念尹洙,將其會友的茅亭稱為“尹公亭”。 尹公亭記 君子之於己,自得而已矣,非有待於外也。然而曰疾
曾鞏《越州趙公救災記》原文註釋曾鞏《越州趙公救災記》原文註釋 《越州趙公救災記》是曾鞏的一篇文言文章。曾鞏(1019~1083) 是中國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 越州趙公救災記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飢,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於官者幾人,
《墨池記》全文註釋《墨池記》全文註釋 《墨池記》是北宋散文家曾鞏的代表作品。文章從傳說中王羲之墨池遺蹟入筆,寥寥數語,就將墨池的地理位置及來歷,交代得清楚明白,饒有生趣。 墨池記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
《墨池記》賞析兩則《墨池記》賞析兩則 《墨池記》從記敘墨池遺蹟人手,緊密聯絡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著重闡明勤學苦練出才能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學習,提高道德修養,這就使得這篇短文超出了記敘古蹟的範疇,成為一篇寓意深長的“勸學篇”。 墨池記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
曾鞏《詠柳》賞析曾鞏《詠柳》賞析 《詠柳》是北宋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宋仁宗時官至中書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詩也寫得有特色。 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譯文 雜亂
曾鞏《寄歐陽舍人書》賞析曾鞏《寄歐陽舍人書》賞析 《寄歐陽舍人書》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篇文章。是作者寫給其師歐陽修的一封感謝信。文章結構謹嚴,起承轉合自然。 寄歐陽舍人書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並。夫銘志之著於世,義近於史,而亦有與史異者。蓋史之於
曾鞏的作品介紹曾鞏的作品介紹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佔之子。曾鞏的作品有哪些,大家知道嗎? 曾鞏的作品介紹 先道而後文
曾鞏《城南》的詩意曾鞏《城南》的詩意 《城南》是北宋年間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是曾鞏。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 城南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曾鞏《西樓》閱讀答案曾鞏《西樓》閱讀答案 《西樓》是北宋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 西樓 曾 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曾 鞏 :(1019-1083),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
曾鞏的《詠柳》閱讀答案曾鞏的《詠柳》閱讀答案 《詠柳》是曾鞏的一篇詩作。(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宋仁宗時官至中書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詩也寫得有特色。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懂得,明白。
曾鞏《城南》的詩意賞析曾鞏《城南》的詩意賞析 《城南》是北宋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作。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城南》的詩意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城南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註釋 ①路東西:分東西兩路奔流而去 ②橫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
曾鞏《謝杜相公書》閱讀練習及答案曾鞏《謝杜相公書》閱讀練習及答案 《謝杜相公書》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曾鞏,該文屬於文言文。主要內容是曾鞏之父曾易佔,從江西來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陽忽患重病。杜衍前往探視,多方營救;易佔死後,又幫助料理後事,使曾鞏擺脫了孤立無援的困境。 謝杜相公書① 曾鞏 伏念昔者,方鞏之得禍罰
曾鞏《送蔡元振序》閱讀題及答案曾鞏《送蔡元振序》閱讀題及答案 《送蔡元振序》是曾鞏的一篇文言文章。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曾鞏《送蔡元振序》閱讀題及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送蔡元振序 曾鞏 古之州從事①,皆自闢士,士擇所從,故賓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從事,皆命於朝,非惟守不得擇士,士亦不得擇所從,
曾鞏生平曾鞏生平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佔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
曾鞏《墨池記》文章大意曾鞏《墨池記》文章大意 《墨池記》是曾鞏的一篇文言文章。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曾鞏《墨池記》文章大意,歡迎大家閱讀。 墨池記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
曾鞏《墨池記》文言現象曾鞏《墨池記》文言現象 《墨池記》是北宋散文家曾鞏的代表作品。這篇短文超出了記敘古蹟的範疇,成為一篇寓意深長的“勸學篇”。 墨池記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
曾鞏的校藏書籍曾鞏的校藏書籍 曾鞏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曾鞏既中進士,便被調任為太平州(今安徽當塗)司法參軍,又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為實錄檢討官。 在這期間,曾鞏對於歷代圖書作了很多整理工作。 曾鞏的校藏書籍 一生整理古籍、編校史書,也很有成就。《列女傳》、《李太白集》和《陳書
曾鞏《寄歐陽舍人書》文章大意曾鞏《寄歐陽舍人書》文章大意 《寄歐陽舍人書》是曾鞏寫給老師歐陽修的一篇文章。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曾鞏《寄歐陽舍人書》文章大意,歡迎大家閱讀。 寄歐陽舍人書 鞏頓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還,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反覆觀誦,感與慚並。夫銘志之著於世,義近於史,而亦有與史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