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雨》古詩《賀雨》古詩 皇帝嗣寶曆,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懼歲成災兇。 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 帝曰予一人,繼天承祖宗。 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 元年誅劉闢,一舉靖巴邛。 二年戮李錡,不戰安江東。 顧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 或者天降沴,無乃儆予躬? 上思
《答張徹》古詩全詩《答張徹》古詩全詩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首敘始識面,次言後分形。 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 肝膽一古劍,波濤兩浮萍。漬墨竄舊史,磨丹注前經。 義苑手秘寶,文堂耳驚霆。暄晨躡露舄,暑夕眠風欞。 結友子讓抗,請師我慚丁。初味猶啖蔗,遂通斯建瓴。 搜奇日有富,嗜善心
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古詩高適《信安王幕府詩》 古詩 雲紀軒皇代,星高太白年。廟堂諮上策,幕府制中權。 盤石藩維固,升壇禮樂先。國章榮印綬,公服貴貂蟬。 樂善旌深德,輸忠格上玄。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 聖祚雄圖廣,師貞武德虔。雷霆七校發,旌旆五營連。 華省徵群乂,霜臺舉二賢。豈伊公望遠,曾是茂才遷。 並秉韜鈐術
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並引)》 古詩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並引)》 古詩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痴蠅。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崎嶇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鐵橋本無柱
蘇軾《送宋君用遊輦下》 古詩蘇軾《送宋君用遊輦下》 古詩 暴雨漲荒溪,尺水生洪流。 中有潑潑鯉,泛然方快遊。 安知赤日爍,沸浪生浮漚。 石密岸狹束,鱗鬣窘若囚。 一失在藻樂,遂有轍鮒憂。 誓將泛江湖,雪此喣沫羞。 江湖與荒溪,鉅細雖不侔。 此流彼之派,聯接詎阻修。 超然奮躍去,勢若鷹離韝。 浮沉謝群蛙,窟穴
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古詩蘇軾《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 古詩 年來戰紛華,漸覺夫子勝。 欲求五畝宅,灑掃樂清淨。 學道恨日淺,問禪慚聽瑩。 聊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獨遊吾未果,覓伴誰復聽。 吾宗古遺直,窮達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灑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屢欲爭晨暝。 不如従我遊,高論發犀柄。
古詩教學要入文悟情的教師隨筆古詩教學要入文悟情的教師隨筆 一切文藝作品都需要表現感情,詩尤其需要。我國古代作家、評論家觀點也非常鮮明:《毛詩序》的作者說:“讀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蹉嘆之,蹉嘆之不足,故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就是有名的“詩言志”的主張。這裡所說的“志
描寫清明的古詩精選描寫清明的古詩精選 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唐】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 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 舊遊人不見,惆悵洛城東。 江南清明 【唐】鄭準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門外攀花別,採石江頭
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讀後感古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讀後感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相信大家對楊萬里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首古詩都非常熟悉吧。這首詩描繪的是詩人楊萬里早晨於淨慈寺送朋友林子方時所看到的西湖景色。讀過之後讓人不由得對西湖的夏季美景浮想聯翩…… 六月西湖的景色
《綠竹堂獨飲》古詩欣賞《綠竹堂獨飲》古詩欣賞 夏篁解籜陰加樛,臥齋公退無喧囂。 清和況復值佳月,翠樹好鳥鳴咬咬。 芳◇有酒美可酌,胡為欲飲先長謠。 人生暫別客秦楚,尚欲泣淚相攀邀。 況茲一訣乃永已,獨使幽夢恨蓬蒿。 憶予驅馬別家去,去時柳陌東風高。 楚鄉留滯一千里,歸來落盡李與桃。 殘花不共一日看,東風送
《老人行》古詩欣賞《老人行》古詩欣賞 有一老翁老無齒,處處無人問年紀。 白髮如絲向下垂,一雙眸子碧如水。 不裹頭,又無履, 相識雖多少知己。問翁畢竟何所止? 笑言只在紅塵裡。秋風獵獵行雲飛, 老人此意無人會,目注云歸心自知。 黃口小兒莫相笑,老人舊日曾年少。 浪跡常如不繫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亦曾樂
辛棄疾《行香子博山戲呈趙昌甫韓仲止》古詩原文辛棄疾《行香子博山戲呈趙昌甫韓仲止》古詩原文 少日嘗聞。富不如貧。貴不如、賤者長存。由來至樂,總屬閒人。且飲瓢泉,弄秋水,看停雲。 歲晚情親。老語彌真。記前時、勸我殷勤。都休殢酒,也莫論文。把相牛經,種魚法,教兒孫。 作品賞析【註釋】 ①閒居瓢泉之作。趙昌甫:見前《滿庭芳》(“西崦斜陽”)注
初中古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初中古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理念】 1、理論依據: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 ⑴ 面向全體學生。 ⑵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⑶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生方式。 ⑷ 努力建立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設計理念 認真實踐這一理論,成為本節教學設計
關於《古詩兩首》的教案設計關於《古詩兩首》的教案設計 【設計理理念】 李吉林老師說物激情,情發辭,辭促思,思又加深了對物的認識,本課透過創設生動形象的詩歌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披情入境,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意思,並在反覆的誦讀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語言美,節奏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
古詩《隴西行》賞析古詩《隴西行》賞析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陳陶《隴西行》 註解: 1、隴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錦:這裡指戰士。 3、無定河:在陝西北部。 4、深閨:這裡指戰死者的妻子。 韻譯: 唐軍將士誓死橫掃匈奴奮不顧身, 五千身穿錦袍的精兵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古詩譯文與賞析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古詩譯文與賞析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紋身地,猶是音書滯一鄉。 註解 1、大荒:曠遠的廣野。 2、驚風:狂風。 3、?:吹動。 4、芙
古詩三首教案設計範文古詩三首教案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學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秦、邸、燻、汴”4個生字。 2.指導學生朗讀、背誦這三首詩,默寫《示兒》。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其一》古詩欣賞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其一》作品介紹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其一》的作者是李益,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83卷。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其一》原文 夜上西城聽梁州曲二首·其一 作者:唐·李益 行人夜上西城宿,聽唱梁州雙管逐。 此時秋月滿關山,
關於木蘭辭的古詩關於木蘭辭的古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
關於構建優良學習環境最佳化古詩教學關於構建優良學習環境最佳化古詩教學 古詩是我國優秀文化的瑰寶之一。小語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其中名作佳篇。修訂後的大綱也要求在小學階段背誦80首古詩詞。這充分說明古詩是小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的古詩教學,往往注重講解註釋,教師把大量的時間精力花費在把古詩的意思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傳授給學生上了;而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