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信念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關於信念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像信念這樣,影響我們如此巨大。在人生中,必得要有信念的引導,它會幫助你看到目標,鼓舞你去追求,創造你想要的人生。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關於信念的名人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你的一生只有一個春夏秋冬

16歲那年,在離高中畢業只剩下兩週時,因為貧窮,他不得不離開校園,開始在社會上闖蕩。43歲時,他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美國首富,建成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托拉斯。他,就是世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事業達到高峰時,洛克菲勒的身體垮了。一天,他突然暈倒。醫生診斷出他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多種慢性病,他的身體非常虛弱氣血兩虛,瀕臨油盡燈枯。醫生表示無藥可救,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洛克菲勒也活不過48歲。

一夜之間,洛克菲勒就白了很多頭髮。面對疾病,他無能為力。

其實,洛克菲勒早有預感。他每天都在極度勞累中度過,工作起來,常常不分白天黑夜連軸轉,有時甚至會兩天兩夜不睡覺。在別人看來,他總是充滿激情和力量,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太累了,該休息了。

儘管如此,洛克菲勒並不悲觀。畢竟,他人生理想基本實現。剩下的日子,他開始培養接班人。

一天,洛克菲勒去非洲考察。路上,車陷入泥坑中。他和導遊走進附近的一個村莊,去找人幫忙。這是沙漠裡的一片綠洲,那裡的人都在休息。洛克菲勒向眾人表示,只要他們能幫忙把車弄出來,就給他們很多錢。沒想到,那些人拒絕了。他們說,現在是冬天,他們不要錢。

洛克菲勒不明白冬天和錢有什麼關係。導遊詳細地講解起來:這裡的人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他們認為,既然莊稼是春種、夏耕、秋收、冬藏,人類也應該這樣,春天要種莊稼,做好打獵的準備;夏天要維護莊稼、打獵;秋天開始收割莊稼,最後一次捕捉那些成熟的獵物;到了冬天,就不再出去幹活了。他們留夠冬天要吃的食物,剩下的全捐給那些年紀大的和因病不能自食其力的人。整個冬天,他們都如動物冬眠一樣,待在家裡不出去,最多隻是和鄰居說說話。

洛克菲勒有些鄙夷地說:“難怪他們成不了富人。要做富人,一定要努力。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都要辛勤工作。”導遊將他的話翻譯給當地居民聽。他們鄙夷地看了洛克菲勒一眼,也為他不值。他們覺得他為錢違背自然規律,放棄了很多體驗人生的機會。他們的一生由很多個春夏秋冬組成,洛克菲勒的一生只有一個春夏秋冬。他們警告他,再不改變人生態度,恐怕連體驗第二個春天的機會都沒了。

洛克菲勒深受震撼。的確,他的童年如同春天,他一直在課餘時間做小工,賺小錢,是人生的預備階段;青年時期是他的夏天,他起早貪黑,白手起家,創立了石油公司;中年就是他的秋天,他碩果累累,成了美國首富;現在,他就要進入冬天了嗎?他還有機會看到第二個春天嗎?

洛克菲勒想過第二個春天,想過很多很多個春夏秋冬。回國後,他做出一個讓人大吃一驚的決定:每年至少捐出100萬美元用於慈善事業,去世前,他要捐出絕大部分遺產。此前,洛克菲勒可是著名的鐵公雞,從不捐一分錢,連朋友結婚,也只送很廉價的禮物。這次,他先給非洲一些地區捐了款,接著又在世界範圍內大量捐款,主要用於消滅文盲、普及教育和消滅疾病、保障醫療兩方面。

當年冬天,洛克菲勒捐出一百多萬美元,賺錢的事情卻很少做。不用再煞費苦心地想著如何賺錢,他睡得很香甜,身體奇蹟般恢復健康。

第二年春天,洛克菲勒才開始開拓渠道賺錢。

洛克菲勒把自己對於一年四季的感受鄭重地傳給兒子和孫子。後來,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成了著名的慈善家。去世前,洛克菲勒已經捐出95%的財產,只給兒子留下兩千多萬美元。原本被醫生判定只能再活五年,洛克菲勒卻活到了98歲。而遵從了一年四個季節的規律,他的兒子和孫子也分別活了87歲和95歲。

篇二:焦耳求知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於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遊。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後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 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後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後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儘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划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裡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裡塞滿了火藥,然後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裡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裡。

這時,天空濃雲密佈,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後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麼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錶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後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並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透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於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恆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篇三:愛因斯坦是怎樣找工作的

愛因斯坦從大學畢業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都沒有找到一份哪怕是僅供餬口的工作。想想自己已經成年,而年邁的父親卻還在為他的生計而奔波勞累,愛因斯坦幾乎絕望了!

這個事實讓人震驚,但你一定更想知道,最終他是用什麼方法求職成功的。大科學家的這段非比尋常的經歷,可以給求職中的人們一點啟迪。

有一次,愛因斯坦無意中在一冊雜誌上看到一則介紹德國偉大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的文章,文章中把奧斯特瓦爾德稱為“科學伯樂”,因為他曾發現並培養了許多科學人才。愛因斯坦想到了向奧斯特瓦爾德自薦,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奧斯特瓦爾德,希望能在奧斯特瓦爾德身邊謀得一份工作。但信寄出去後,過了好久都沒有收到迴音。愛因斯坦懷疑信件會不會在途中被郵局弄丟了,所以,他在幾天後給奧斯特瓦爾德寄了第二封自薦信,但與上封信一樣,同樣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這究竟是怎麼了?難道是地址有誤嗎?”愛因斯坦困惑極了,他再次詳細地對照了奧斯特瓦爾德的實驗室地址,發現自己並沒有寫錯,“就算是地址有誤,郵局也會把信件退回來,這究竟是怎麼了?”

愛因斯坦心想,可能是奧斯特瓦爾德忙於工作,一時沒空拆信而擱在哪個角落裡忘記了吧!於是愛因斯坦給奧斯特瓦爾德寫了第三封信,這次他用了一張明信片,他心想,這樣奧斯特瓦爾德總應該可以順利看見這封信的內容了吧!

讓愛因斯坦意想不到的是,這封明信片寄出去一個月後,依舊沒有收到奧斯特瓦爾德的回信。

“奧斯特瓦爾德一定是太忙碌了!我必須為他節約更多的回信時間!”愛因斯坦心想。幾天後,愛因斯坦又拿筆寫起了第四封信。這次,他不僅是再次採用明信片,而且還在明信片的反面,捎帶上一個寫著愛因斯坦自己地址的回信信封!

愛因斯坦的父親看見這情形,心疼地對他說:“我看還是算了吧,不要再做這種無謂的努力了,可能奧斯特瓦爾德並不認為你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人才!”

“不,父親!我的努力不一定會給我帶來滿意的結果,但如果不努力,卻代表著絕對不會擁有滿意的結果!”愛因斯坦說。

這連回信用的信封都捎上的第四封信寄出去以後,愛因斯坦滿懷信心地足足等了一個多月,但是很遺憾,他同樣沒有收到任何回信,更不用說奧斯特瓦爾德能為他送上什麼鼓勵和幫助了!

就這樣過了大半年,愛因斯坦剛準備寫第五封求職信。那天清晨,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郵遞員敲開了他的家門,愛因斯坦收到了一封來自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來信,邀請愛因斯坦就職於一個專門審查各種新發明的技術職位,並且希望愛因斯坦能接受。

奧斯特瓦爾德與瑞士伯爾尼專利局並無任何瓜葛,為什麼寫信給奧斯特瓦爾德,卻收到了瑞士伯爾尼專利局的邀請?愛因斯坦困惑了。

原來,在愛因斯坦寄出第一封信的前幾天,奧斯特瓦爾德已經搬離了實驗室,愛斯坦寄去的所有信件,都被塞進了實驗室外那隻已成擺設的郵箱裡!奧斯特瓦爾德在這個實驗室工作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助手,他在奧斯特瓦爾德搬離實驗室之後就去了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工作。有一次,那位年輕助手在途經昔日工作過的實驗室門口時,無意地在那座空房子門口來回走了走,而正因此,愛因斯坦的所有信件才得以被發現。更加讓人無法置信的是,奧斯特瓦爾德的那位年輕助手,就是愛因斯坦的大學同學和朋友——格羅斯曼!

對於愛因斯坦的才華,格羅斯曼是絕對了解的。憑著這些信件,他向自己所在的專利局推薦了愛因斯坦,恰好當時專利局設立了一個專門審查各種新發明的技術職位,於是專利局迅速向愛因斯坦發來了邀請函。就這樣,愛因斯坦終於憑著四封自薦信,成功擺脫了待業。

關於信念的名人故事講述了6位名人的故事。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像信念這樣,影響我們如此巨大。在人生中,必得要有信念的引導,它會幫助你看到目標,鼓舞你去追求,創造你想要的人生。

篇四:別被自己網住

受父親和哥哥的影響,在上大學時,他選擇了電子工程專業。畢業後,他又進入牛津大學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在牛津大學期間,他認識了朋友貝克。貝克是牛津大學戲劇協會的副會長,因此自然不會放過拉他入會的機會,但他拒絕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文靜的人,甚至有點乏味,讓他加入戲劇協會,這不是開玩笑嗎?

貝克卻認真地說:“正因為你不愛說話,生活沉悶,所以才更應該加入協會。你應該學著讓你的生活更精彩一些。”漸漸地,他也喜歡上了表演。

在當年的愛丁堡藝術節上,他鼓起勇氣,用自己豐富的肢體動作和誇張的表情為大家表演了一個滑稽節目。沒想到,他的節目太精彩了,引起了全校轟動。從此,他成為了校園明星。更有電視製片人和電影導演來尋求和他合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轟動,21歲的他迷茫了。過去,他一直都以做一個電子工程師為目標,併為此奮鬥了多年;但現在,他突然更喜歡錶演了。人生的路,究竟該怎麼選擇呢?如果去演戲,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但自己多年來所學的電子工程知識不就白學了嗎?

是按照自己的目標走,還是依據自己的興趣呢?在宿舍裡,他陷入了沉思。

這時候,正值盛夏,蚊子特別多。蚊子嗡嗡地叫著,不斷在他頭上登陸。不堪蚊子騷擾的他點燃了一盤蚊香,然後關上了門,想燻死蚊子。這時,他發現房門後有只蜘蛛。這隻蜘蛛平時捉過不少蚊蟲,他不忍心傷害它,就又開啟門趕它走。蚊子趁機飛走了幾隻,但這隻蜘蛛卻捨不得離開它的網。它靈活地躲避試圖帶它轉移的他的手,固執地堅持在自己的網上。不久,這隻蜘蛛被蚊香薰死在了它引以為傲的網上。

這個場景深深地刺激了他。是啊,網,本來是蜘蛛用來網蚊蟲的,但沒想到最終卻網住了它自己。如果他堅持自己的電子工程專業,白白喪失發展的機會,那他不等於被自己的專業給網住了嗎?那他不是和這隻蜘蛛一樣傻嗎?

於是,他毅然放棄了做電子工程師的打算,開始積極參演各種節目。不久,他就獲得了年度最佳喜劇獎,後來他更獲得了演藝界幾乎所有的重要獎項。更重要的是,他為世界貢獻了全球家喻戶曉的喜劇人物——憨豆先生。

他就是“用卓別林方式演戲的英國金凱瑞”——當代英國喜劇泰斗羅溫·艾金森。

篇五:借宿總統家

東帝汶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為了發展本國經濟,讓全體人民儘快擺脫貧窮和失業,作為總統的若澤·拉莫斯·奧爾塔想了很多辦法,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開展傳統體育運動,比如邀請世界知名運動員到東帝汶參加體育比賽。

不久前,在奧爾塔總統的倡導下,決定在本國舉辦首次半程國際馬拉松賽,並在網上向各國長跑運動員發出了邀請。

33歲的菲利蒙·羅迪克是肯亞一名長跑運動員,平日總打聽哪個國家舉辦馬拉松大賽,然後爭取機會去參加,以贏取獎金貼補家用。

東帝汶在網上釋出的邀請被羅迪克偶然看到,而此時距比賽日期只有5天時間,心急如焚的羅迪克立即預訂機票,終於在比賽開始的前兩日,抵達了東帝汶首都的帝力機場。

由於走得匆忙,當羅迪克下飛機時,已經身無分文,連簽證費20美元也拿不出來。在這個舉目無親的陌生國度裡,羅迪克完全一籌莫展。就在這時,他無意間聽旁邊的乘客說,東帝汶總統奧爾塔此時也在機場接人。雖然他不認識奧爾塔總統,但還是抱著試一試的僥倖心理,決定大膽向總統求援,希望能夠得到他的幫助。

於是,羅迪克硬著頭皮向在候機廳的奧爾塔總統靠近,但立即被幾個警惕性頗高的警衛攔住,厲聲喝問他:“你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的究竟要幹什麼?是不是要對總統圖謀不軌?”羅迪克心裡雖然有些害怕,但事已至此,他便壯著膽子對警衛說:“我想求奧爾塔總統一件小事,請你們通報一聲。”他們之間的`對話,恰好讓奧爾塔總統聽到了,他走了過來,和藹地問羅迪克:“你好像來自國外,有什麼困難儘管說出來,我會盡力幫助你的。”羅迪克語無倫次地說:“我,我身無分文了。”奧爾塔總統微笑著安慰他:“別害怕,到底發生了什麼,請你不必拘束地告訴我。”看著笑容可掬的總統,羅迪克心一橫,將自己遭遇的困窘全都講了出來。

奧爾塔總統聽完後“哈哈”大笑起來,對羅迪克說:“你莽撞得讓每一個人喜歡。不過,請你放心,你所有的困難,我都會幫你解決的。”

奧爾塔總統在自掏腰包替羅迪克付清了簽證費後,對羅迪克說:“如果你不介意,就住到我家去,一切費用全由我出,你只需安心參加比賽就行了。”羅迪克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當確認總統不是開玩笑時,他驚得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最後還是總統提醒他“該去家裡看看了”,他才如夢初醒,坐上總統的專車去了他家。

當晚,奧爾塔總統設家宴招待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再鼓勵羅迪克,爭取跑出好成績,為自己的祖國爭光。

兩天後,羅迪克如願以償參加了東帝汶首次舉辦的半程國際馬拉松賽,他沒有辜負奧爾塔總統的期望,在這場21公里馬拉松比賽中摘得了金牌,並獲得5000美元的獎金。

當媒體獲悉羅迪克的故事後,送了他一個綽號:“好運羅迪克”。在接受採訪時,羅迪克感慨道:“在肯亞,我連跟總統打招呼的機會也沒有,而在東帝汶,我竟住在了總統家,還奪得了冠軍。如果我當時不是偶然遇上了奧爾塔總統,如果我錯過了向他求援的機會,別說奪冠得獎了,恐怕還得露宿街頭。這讓我想起了我爺爺給我說過的一句話:“人生中儘管存在一些偶然性,但並不是每一次你都會遇到偶然的因素。即使運氣隨處可見,若你不能把握也是枉然。”

篇六:布拉格

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小時侯家裡很窮,憑藉著自己對夢想的不懈追求,透過頑強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經歷的那段貧窮的歲月,成為了日後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家裡經濟條件太差,父母無法給他買好看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襤褸,拖著一雙與他的腳很不相稱的破舊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從不曾因為貧窮而感覺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沒有埋怨過家裡人不能給他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那一雙過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腳上看起來十分可笑,但他卻並不因此自卑。相反,他無比珍視這雙鞋,因為它可以帶給他無限的動力。

原來這雙鞋是他父親寄給他的。家裡窮,不能給他添置一雙舒服、結實的鞋子,即便這一雙舊皮鞋,還是父親的。儘管父親對此也充滿愧疚之情,但他仍給兒子以殷切的希望、無與倫比的鼓勵和強大的情感支援。父親在給他的信中這樣寫道:“……兒呀,真抱歉,但願再過一二年,我的那雙皮鞋,你穿在腳上不再大。……我抱著這樣的希望,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將引以為榮,因為我的兒子是穿著我的破皮鞋努力奮鬥成功的。……”這封寓意深刻、充滿期望的信,一直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布拉格在科學的崎嶇山路上,踏著荊棘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