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人生

喝茶對人生的感悟

喝茶對人生的感悟

喝茶是一種心情,品茶卻是一種心境。真我時刻,手執香茗,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下面一起來談談喝茶對人生的感悟吧!

喜歡喝茶、飲茶,卻從未對茶有過更深層次的考究,平日裡只是把它當著解渴時的一分享受和滿足而已。偶然間開啟百度,竟然發現茶的流傳之廣,茶道的深奧,茶文化的精髓,並非我這一介凡夫俗子所能深蘊的。

人間有仙品,茶為草木珍,美譽入杯樽,茶之榮也;濃茶解烈酒,淡茶養精神,花茶和腸胃,清茶濾心塵,茶之德也;烏龍大紅袍,黃山素毛峰,南生鐵觀音,北長齊山雲,東有龍井綠,西多黃鑲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評,牛飲可解燥,慢品能娛情,茶之趣也。

中國是茶的故鄉,製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黑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飲茶始於中國。茶葉衝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

我國的中醫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醫認為,茶葉上可清頭目,中可消食滯,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飲品。不僅如此,中醫還認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茶葉也有寒熱溫涼性味的差別,因此,四季飲茶也要有所區別。

春天,屬溫,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萬物復甦。人們經過漫長的冬季,“內熱積貯”,因此應注意驅寒御邪,扶陽固氣。此時宜飲花茶。因為花茶香氣濃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濁,具有理氣、開鬱、祛穢、和中的作用,促進機體陽氣的生髮,並能振奮精神,消除春困。

夏天,屬熱,赤日炎炎,氣候悶熱,出汗甚多,造成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因此必須補充大量水分。此時宜喝綠茶。因為綠茶性味苦寒,清鮮爽口,具有清暑解熱、生津止渴和消食利導等作用。

秋天,屬涼,有蕭殺之象,空氣漸漸乾燥,人們感覺面板、鼻腔、咽喉乾燥不適,這叫“秋燥”.此時宜喝清茶,色澤綠潤,內質馥郁,不寒不熱。秋涼飲之,可以潤膚、除燥、生津、潤肺、清熱、涼血。

冬天,屬寒,天寒地凍,寒氣襲人,人的機體處於收引狀態,新陳代謝遲緩,容易罹患“寒病”.此時宜飲紅茶。這種茶,葉紅、湯紅,醇厚幹溫,滋養陽氣,增熱添暖,可以加奶、加糖,芳香不收,還可以去油膩、舒腸胃。

也許是工作的習慣,也許是吸菸的緣故,我出門、上班永不離手的就是夾包和水杯。夾包自有它的用途,裡面無外乎各種證件,當然還有那麼一點點人民幣。水杯也好解釋,那就是我一會也離不開水,只要一會兒不喝水,就會有一種飢渴難耐的感覺,因此,必須時時喝水。

說起喝水,我自稱自己是個大水包,如果一個小時不喝水就會感到口乾舌燥。在我的眼中,這小小的水杯最大的用場就是為了解渴。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白水我願意喝,更願意喝茶水,尤其鍾愛綠茶。雖然我喝茶沒什麼特別的講究,也很隨意,但是每每就著杯子小啜一口,經過舌尖的品味,好茶賴茶馬上就能分辨清楚,而且還特喜歡飲濃茶,越苦越過癮,愈濃愈開心。我喝茶從不講究茶具,弄個保溫杯子,裡面放上很多茶葉,不管是坐在辦公室還是驅車行駛在外,不管是飯前還是飯後,總是在不停地喝,待到茶葉失去了原有的茶味,便會添上新茶繼續。曾記得《紅樓夢》裡妙玉奚落寶玉時說過這樣一段話:“一杯為品,二杯為飲,三杯就是解渴的蠢物了,你喝這一大海(其實是個很小很小的杯器),算什麼?”說得黛玉寶釵偷偷地笑,老漢我是汗顏之後真覺得無顏。茶這東西原是這等金貴玩意兒,我豈不太糟蹋它了!正如豬八戒吃人參果,食不知味,進肚即可。

關於茶,文人墨客多有褒獎,不說茶的真實味道,就算看描寫茶葉的文字也實在很醉人。如:杜甫有“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蘇東坡“從來佳茗似佳人”、魏野“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靈一有“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梅堯臣有“山寺碧溪頭,幽人綠巖畔。夜火竹聲乾,春甌茗花亂。茲無雅趣兼,薪桂煩燃爨”、曹鄴有“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閒無夢夜窗虛。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劉禹錫有“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等等名詩佳賦不勝列舉。而我最喜歡的一首是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七碗茶寫得揮灑自如,妙趣橫生,別開生面,意蘊豐含,不僅寫出了茶味,更道出了人生真味。

在茶的'世界裡,綠茶、紅茶、花茶、普洱茶各有千秋,看看那些富豪和貴婦們喝的成千上萬元的上等好茶,想想也感覺有極品貴氣了。我愛綠茶,喝之能嗅到春天萋萋芳草的氣息,看那一點點嫩綠在杯中舒展,滿口生津。喝下,微苦中清爽甘甜,為此就會一口接一口地喝著,口渴時就會迫不及待地牛飲著。茶確實是個好東西,既很好喝,又能解渴生津,我貪戀它的滋味,迷戀它的香氣,更割捨不下它帶給我的無窮樂趣。

小有閒暇時,我也會去光顧茶社,每次店主會給我表演茶藝,還會講茶經,什麼茶用什麼水,什麼器具什麼火候什麼程式……還和泡茶的天時地利乃至泡茶人的什麼心情有關,也許每一點點細微的差別都會對茶味造成影響,但我總不能為了喝到一口好茶先渴個半死,退一萬步,先喝夠了水再泡茶,恐怕泡完也不想喝了,因為不再需要。再講到茶入口,什麼先苦再澀後味甘,或者有的茶味道與之正相反……我知道這是中國幾千年來茶文化的結晶,我知道這才是對茶真正的瞭解和敬重。然而,我竟然沒有興趣聽這種絮絮叨叨的講解,正像小和尚聽不進老和尚唸經,我喜歡喝茶,不是因為茶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我喜歡它,更不是因為它的光環。一同學送我一桶龍井,我如獲至寶,先喝好的後喝次的,不到半個月,半斤茶葉就沒了。

事後遇到同學閒聊中說起此事,同學驚詫莫名,瞪著眼睛問我是不是在吃茶,我說每次都是沒有了茶味才倒掉,好喝的茶真的讓人回味無窮。一直喝茶,喝到今天也全然不去探尋它背後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可以說對茶文化一無所知,茶若有靈,不知道會不會怪我?

每天離不開茶,每天以茶為伴,我卻只知道茶味的清香,卻只知道茶能解渴,是不是真點褻瀆了茶之神靈?如此執迷於茶卻對茶道一知半解,真好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難道我活了半世,當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喜歡喝茶,純粹就是喜歡茶的本身,就像喜歡某個人,沒有理由,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個不可饒恕的罪過?

經過一天的忙忙碌碌之後,回到自己溫暖的家中,就喜歡在寂靜的深夜,獨處一室,泡一杯清淡的綠茶,在滾沸的水中看著小小的葉片慢慢舒展,上下翻飛,將自然的精髓嫋嫋釋放,在氤氳的氣息中感受絲絲縷縷的暖意,斜倚在躺椅上,看著電腦螢幕上的美文華章,與作者進行一場隔屏的心靈對話,在文字中進行精神上的溝通,意念上的融洽。一杯茶,一盞燈,一篇文,一份小小的滿足,為此,便會將白日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暫時忘卻,在愜意中享受品茶閱文的樂趣。

茶喝得久了,便慢慢在喝茶中有所感悟,其實,品茶亦如品人生。時間就像條潺潺流動的小溪,緩慢卻持久地衝刷打磨著年少浮躁的心。人生中,唯有經歷過暴風驟雨的洗禮之後,方知歸於平淡才是人生的真諦。而在心靈趨於平淡之時,便會愛上茶,於是就慢慢坐下來品茶。每天我都會泡許多杯茶,在繁忙工作間隙偷點時間,輕捧淺啜。茶微微入口時潤了胃,也潤了心,那顆已被時間磨得圓潤而略顯滄桑的心,在苦澀芳香的茶水的浸泡下,便也忽然開朗起來。

慧能大師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想品茶也是如此吧,未必要好水好茶,未必非得有好的茶具,未必非要深蘊茶道,品茶,關鍵是要有一顆帶著欣賞而又平靜自然的心。花開花謝、雲捲雲舒,一切的不如意終會過去,不如將心放下,慢慢淺啜慢飲。

有時在喝茶時,便也會發出無限的感慨來,人這一輩子就如茶葉在杯子裡浮沉的起初一般無二。初嘗時是潤澤後的溫柔,並帶有一絲苦澀的滋味,細酌後便有甘甜的回味,更有著幾分清新的感受。品味人生,如同品茶。不同的人生階段,對茶義的詮釋也不盡然。品茶品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清風……

不同的茶,源於產地的不同,便會有著不同的質地。泡茶的器皿不同,泡出的茶的口味也不同,溢位的茶香也不盡相同,便猶如人之愛心、虛心、清心、誠心、信心、專心、耐心、寬心這八種心性,蘊含著人之一生的哲理。人生就宛如一杯濃茶:端起杯來,有一輪旭日,有一彎新月,有滿天的繁星,其全部都氤氳在茶香裡,駐足在杯子中。抿一口,攤在舌尖上細細品味,彷彿滿口都是太陽味兒、月亮味兒、星星味兒!

人生之旅既漫長而又短暫,人生之旅更像是一杯茶,把真誠與執著揮灑在人生路上,浸泡進人生這杯茶裡,那苦澀何嘗不是滿口的清香呢?

天有陰晴圓缺,那是月的輪迴;人有悲歡離合,那是人生的糾葛。既然要在現實中生活,那我們就無法拒絕人生的苦澀,既然要讓生活多姿多彩,那我們就必須擁抱那份執著!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人生如舞臺”.在人生這個大舞臺上,各種各樣的人會表演著各式各樣的節目,有的精彩紛呈,有的黯然失色;有的掌聲雷動,有的掌聲稀疏;有的轟轟烈烈,有的暗淡無光;有的……

人生如同獨酌一杯濃濃的、釅釅的茶,苦澀甘甜氤氳其中,其意味深長而又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