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飲食介紹和推薦
到了臘八節,過年的氣氛就會變的越來越濃,我們知道,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這是大部分地區都有的習俗,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還有很多吃的東西,那麼,臘八除了吃臘八粥還可以吃什麼呢?
臘八節的飲食介紹和推薦
臘八粥
臘八粥原是中國漢族地區佛教寺院煮以供佛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農曆十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成道日,在佛教稱“法寶節”,俗稱“臘八節”,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以供佛。後走出佛門,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天津人煮臘八粥,同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雲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臘八節裡的飲食習俗
1、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2、臘八飯
原料:粳米500克,糯米50克,臘肉250克,花生米50克,豆腐乾40克,水發海帶20克,白蘿蔔80克,白菜梗50克,胡椒粉3克,薑片10克,精鹽10克。
製法:
(1)、將臘肉洗淨,切成小塊。白蘿蔔、水發海帶、豆腐乾、白菜梗洗淨,切成小塊。粳米、糯米、花生米分別淘洗乾淨。
(2)、鐵鍋上旺火,加水、臘肉、薑片,燒沸後除去浮沫,下入海帶、花生米,用手勺推動,煮約5分鐘後下粳米、糯米攪勻,再下入豆腐乾、白蘿蔔、白菜梗,攪勻,煮至各種原料變軟,撒入胡椒粉、精鹽調勻,改用小火煮至湯幹米熟透即成。
提示:煮飯時,先煮臘肉,再放入海帶、花生米,略煮後再放入米、豆腐乾、白蘿蔔、白菜梗及調料,使其成熟一致。
特點:此飯配料豐富,味道鮮香,富有營養。
3、臘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迴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衚衕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麼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麼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裡咯噔一下,怎麼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冷盤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泡臘八蒜為什麼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
泡臘八蒜為什麼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那老醋燻醋泡過蒜色澤發黑,蒜瓣也不夠綠,口感較差,尤其是燻醋,略帶糊味,也許這正是它的特色。
4、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的一年裡都不會肚子疼。
5、麥仁飯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青海傳說中說,農曆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後來青海的“臘八粥”。後人根據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裡造了這味特色美食,也開始在餐館裡流行。
麥仁是當年新麥碾去皮,或者鑿冰為臼,在冰臼裡反覆鑿去外皮,簸得麥仁。頭天夜裡用麥仁與牛(羊、豬)肉同煮,加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茴香等大料,文火煮熬一夜,肉、麥、香料煮成乳膠狀,而香料中之姜皮、花椒性燥、驅寒。在青海,因為海拔高,日夜溫差20多度,清晨和晚上特別冷,需要有驅寒之物。青海的飲食裡,大多加花椒就是此緣故。
6、臘八豆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食品之一,已有數百年曆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後開始醃製,至臘月八日後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製作,並受到季節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原料:黃豆、鹽、花椒、生薑。
做法:
(1)將黃豆洗淨,並撇除空皮殘粒,用涼水泡脹,撈出,加水下鍋(煮水要蓋過黃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後,再用小火煮爛。
(2)把豆從水中撈出(煮豆水中放點鹽,儲存備用),攤涼放在布袋內,
(3)把布袋放在草編袋子裡或其它容器裡,用稻草或棉絮圍裹保溫,放在2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約2-3天后,黃豆發燙,發酵長出白黴,取出晾涼;
(4)然後把豆子裝在缽子(陶盆)裡,加入原來的煮豆水;再加適量配料,按每斤黃豆加食鹽50克,花椒2錢,適量加入鮮生薑碎,愛食辣者加辣椒粉5錢一起拌勻;拌時如鹹味不夠,可以新增些食鹽,最後加點白酒,拌勻。
(5)拿一個罈子,用白酒將壇內擦一下,把拌勻的豆料裝入壇內,封嚴壇口,10天后即可取食。臘八豆可配做多種菜餚,蒸、煮、炒炸均可;葷素食法都是佐餐美味。
7、翡翠碧玉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8、臘八面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面是在臘八粥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過去在陝西大荔和臨潼、鳳翔一帶臘八節這日人們煮麵敬神,因之叫“臘八面”。起初關中農村的臘八面是用小米、黃豆煮粥下麵條,而後用八種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麵條,如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將豆類與菜系相結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蓮子、青菜、菠菜、黃花、木耳等同麵條同煮,調成湯麵,營養豐富,十分好吃。走進臘月,鄉下就有了年的味兒。這味兒是從噴香的“臘八菜”、“臘八面”裡溢位來,飄出來的。
9、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臘八除了吃臘八粥還可以吃上面介紹的食物,如果你不喜歡吃臘八粥的話,就可以選擇上面的這些,這麼多樣總有你喜歡的那一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