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論文怎麼寫
哲學論文先確定主題,如哲學的存在,然後從各個方面去論證“存在決定精神”論斷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和“精神決定存在”的錯誤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哲學小論文怎麼寫,僅供參考。
論文摘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個“人”的世界,一個充滿了鮮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傳統的灌輸式德育把德育過程當成是道德知識的識記過程,忽視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擺脫這種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條出路。
論文關鍵詞
哲學解釋學 德育 理解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與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經成為民族之間和國家之間的普遍的心理需求。體現這種時代精神的理解理論探討的日益深入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機。本課題的研究借鑑了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的思想,他關心的就是人與世界最基本的狀態和關係。他認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關係,理解的過程發生在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個人類經驗的基礎。從理解方面來透視學校德育的現實,我們看到理解問題被極大忽視的`狀況。
一、重識記輕理解
每一項道德內容都產生於人與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關係中,我們把這種關係稱之為“背景”。在現實德育中,這個“背景”常常被忽視,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識、行為表現卻受到過多的重視。傳統的德育讓學生知道了道德是什麼,卻又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這是因為學生僅僅反映了道德,而沒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對老師所講授的道德知識的識記,而是教師、學生和德育文字的視域融合。雖然各自的視域不同,但視域決不是封閉的。理解一開始,理解者的視域就進入它要理解的那個視域,隨著理解的進展而不斷擴大、拓寬和豐富。
二、未充分正視學生的前見
這裡強調的前見主要是指學生在理解之前已經具有的認知結構、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強制性灌輸習慣的影響,現行的德育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著統一性和同一性的特點。道德不是一成不變的知識,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學生對道德會產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歷史性意味著兩層意義:第一,理解是對歷史的理解,沒有歷史,理解便不可能,因為人是生活在歷史中的。第二,正因為理解是在歷史中展開的,因而也就具有歷史性。由於前見的存在,也由於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德育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思想覺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1、善待前見
伽達默爾把前見區分為兩類。一類是“合法的前見”,即歷史賦予的,對理解有正價值的、人永遠無法擺脫的前見。它來自人對歷史文化的繼承。另一類是“盲目的前見”,指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斷接觸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見解和觀念等,它們主要來自於人們對各種各樣權威的盲目順從。這種前見往往會妨礙學生正確理解的實現,使理解走向單一和死板。如果沒有特殊原因應在克服之列。
2、把握時間間距
近代方法論解釋學把間距視為理解的障礙,伽達默爾的解釋學則強調我們與歷史之間存在的時間間距不僅不是理解的障礙,反而是我們不斷產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義源泉。間距是客觀存在的,從根本上說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過程中,教師理解學生需要時間,對學生的瞭解過程和對各種事件的分析處理過程就是時間間距發揮作用的過程。學生理解教師同樣也需要時間,這個過程可能比教師理解學生的過程更漫長。
三、積極融合視界
所謂視界融合不是簡單地服從或重疊,而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商談達成的關於特定話題的共識。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開自己的視界,受教育者做出應答。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儘可能地從積極方面理解對方視界中的特殊性,同時儘可能地反思自己視界中的不合理成分,並透過清除這些不合理成分為接納對方的合理差異騰出空間,就是視界的共同區間即實現視界融合。
四、駕馭理解迴圈
在伽達默爾看來理解迴圈也是解釋迴圈。強調德育文字自身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就是強調德育文字有獨立於環境的永恆不變的原意即文字的客觀性。強調歷史、社會等與德育文字的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就是強調文字沒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讀者賦予的即文字的主觀性。哲學解釋學認為理解永遠是相對的,迴圈永遠不會消失,理解就是一個意義預期、籌劃與具體的理解相互迴圈的程序,這說明理解是發展的、前進的,也表明理解是開放的、無限的。受教育者與德育文字的視野融合並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終結,而是不斷的融合,從而不斷生成個體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1] 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 魯潔,王蓬賢.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 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J].教育研究,2000(7).
[4] 陳海飛.理解與迴圈[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