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兒第一課時最新教學設計雨點兒第一課時最新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12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它用擬人化的手法,透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雲彩裡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才有草長花開的美麗景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雨水。雨水和植物生長有密切的關係。 【教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做巢、樹梢、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
《金色的魚鉤》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金色的魚鉤》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18 金色的魚鉤(閃著光芒) 炊事班長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而犧牲 《金色的魚鉤》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 一、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能找出點明題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讀描寫老班長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精神,從而理解這個長滿
《竊讀記》教學設計6第一課時範本《竊讀記》教學設計6第一課時範本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本課14個生字,讀寫生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書的熱愛。 3、透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裡描寫來表達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教學學具】 CAI課件。 【教學
《荷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範本《荷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範本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緊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荷花》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力圖落實和體現上述教學理念。
詩經兩首教師教學設計詩經兩首教師教學設計 從容說課 《關雎》和《蒹葭》選自《詩經》。《關雎》寫一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蒹葭》寫一位戀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蒼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思念的戀人。兩首同為愛情詩,都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樸、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教學設計《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教學設計 【習作要求】 1、大膽想象二十年後家鄉人、事、景、物的巨大變化,學習用人事景物表達對家鄉的熱愛、懷念之情。 2、用具體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把家鄉的巨大變化寫具體。 3、導學生修改習作,並把修改後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充分發揮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一、匯入,競背學習過的唐詩。 二、朗讀,讀準下列字音。 岱宗(dài) 決眥(zì) 簪(zān) 逾牆(yú) 鄴城(yè) 老嫗(yù) 幽咽(yè) 三、比讀,比較《望嶽》和《春望》兩首詩。 1. 比較角度:抓住一個“望”字。 2. 明
《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範本《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範本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領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和詩歌的修辭方式。提高對詩歌藝術的審美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反覆誦讀,品味感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充分理解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感受作者人格的偉大
《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教學設計範例《二十年後回故鄉》作文教學設計範例 【習作要求】 1、大膽想象二十年後家鄉人、事、景、物的巨大變化,學習用人事景物表達對家鄉的熱愛、懷念之情。 2、用具體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把家鄉的巨大變化寫具體。 3、導學生修改習作,並把修改後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充分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學設計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進行小組合作識字,使學生掌握十二個生字的讀音。 2、透過幫助小松鼠找花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感。 3、透過多種情境的創設,加強同伴間的交流學習。 二、教學重點: 進行多形式的識字活動 三、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花生米,有田字格的紙片
畫楊桃教學設計例文畫楊桃教學設計例文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畫楊桃》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15個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重點難點】
《驚弓之鳥》教案教學設計《驚弓之鳥》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瞭解成語的意思,並學會運用。 能力目標———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初步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德育目標———學習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優秀品質。教學模式讀練為主的“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設計《再見了,親人》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封鎖、暫時、打糕、情誼、混進、爭吵、大嫂、阻擊戰、搗米謠、偵察員、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4、瞭解
關於《荷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關於《荷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荷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閱讀教學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呢?讀中感悟,讀中積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 【課時目標】 1、集思廣益,多形式學習課文生字,重點
《借生日》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借生日》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飠、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從故事中瞭解母女間的.感情。 【教學時數】 兩課
關於風箏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關於風箏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魯迅諸多優秀回憶性散文中的一篇。寫了他童年時,因為風箏與弟弟發生了一次無法補過的誤解和衝突,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筆觸細膩,情感悽婉,適合於用聲情並茂的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本文所體現出來的親情帶有很深的時代烙印,要透過社會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
二年級下冊語文《動手做做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二年級下冊語文《動手做做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2、學習本課生字,認識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2、使學生懂得科學家說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
黃山奇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黃山奇石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黃山奇石的神奇,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具體寫兩塊奇石的奇形怪狀的,有是怎樣把並列的兩個內容連線起來。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課前兩分鐘準備: 今天課前兩分鐘許老師想讓大家說說帶山字的
《故鄉》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故鄉》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揣摩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昨天,我們帶著問題預習了魯迅的小說《故鄉》,現在給大家2~3分鐘時間,再翻一翻課文,也可以同桌間交流一下預習情況。 班級交流。 1、“我”是什麼時候回故鄉的? 二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