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市高二期末考試試題
1.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①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②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發生
③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④化學反應放熱還是吸熱,決定於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和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的大小
⑤熱化學方程式應註明反應時的溫度與壓強,如沒註明則表示常溫常壓時的反應
⑥等量的氫氣和氧氣分別完全燃燒生成氣態水和液態水,前者放出的熱量多
⑦H2(g)+I2(g) 2HI(g) ΔH=-QkJ·mol-1表示常溫常壓下,在恆溫密閉容器中
當有1mol H2和1mol I2(g)反應生成2 mol HI時放出QkJ的熱量
⑧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條件下和點燃條件下的ΔH相同
A.2項 B.3項 C.4項 D.5項
2。廢電池造成汙染的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下列有關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構成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不同的金屬
B.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程度很小,不能用作電池的電解質溶液
C.原電池是將化學能完全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D.回收廢舊電池,可防止汞、鎘和鉛等重金屬對土壤和水源的汙染
3。銅鋅原電池(如右圖)工作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外電路中,電流從Zn極流向Cu極
B.鹽橋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C.當負極減小65g時,正極增加65g
D.電池的'總反應為 Zn + Cu2+=Zn2+ + Cu
4.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 )
A.NH4的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NH4+H2O++-NH3·H2O+H
+-+B.在AgCl懸濁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盪:Ag+I===AgI↓
C.鋅銅原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Cu2+2e=== Cu +-
D.某反應ΔH<0,則該反應在任意條件下均可自發進行
5. 一定溫度下,下列敘述是可逆反應A(g)+3B(g) 的標誌的是:( )
- 1 -
2C(g)在定容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
①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單位時間內amol A生成,同時生成3amolB;
③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④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變化;
⑤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變化;
⑥用A、B、C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為1:3:2;
⑦A、B、C的分子數目比為1:3:2;
⑧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A.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⑥⑦⑧ D.⑤⑥⑧
6.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 )
A.用潤溼的pH試紙測稀鹼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製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時有氣泡,所測體積偏小
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鹼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小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2(g)的燃燒熱ΔH=-285.8 kJ/mol,
則2H2O(g)===2H2(g)+O2(g) ΔH=+571.6 kJ/ mol
B.反應物的總能量低於生成物的總能量時,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C.由石墨比金剛石穩定可知:C(金剛石,s)=C(石墨,s) ΔH<0
D.已知:298 K時,N2(g)+3H2
(g) 2NH3(g) ΔH =-92.0 kJ/mol。在相同溫度
下,向密閉容器中通入0.5 mol N2和1.5 mol H2,達到平衡時放出46.0 kJ的熱量
8.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電離的H+離子濃度等於10-
2-12mol/L的溶液中:Na+、K+、NO3、HCO3 ---B.pH=1的溶液中:Fe+、NO3、SO42、Na+
C.加酚酞呈紅色的溶液中:CO3-、Cl、F、NH4+ 2--
D.c(H+)/c(OH)=1012的溶液中:NH4+、NO3、Cl、Fe3+ ---
9。25℃時,5種銀鹽的溶度積常數(Ksp)分別是:
- 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氯化銀、溴化銀和碘化銀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 將硫酸銀溶解於水後,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鈉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澱
C. 在5mL1.8×105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約20滴)1.0×103mol/L﹣﹣
的AgNO3溶液,能觀察到白色沉澱
D. 將淺黃色溴化銀固體浸泡在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體生成
10。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①開啟雪碧的瓶蓋,立即有氣體逸出
②由H2、I2、HI三種氣體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後顏色變深
③可用濃氨水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來快速制氨
④煅燒粉碎的硫鐵礦有利於SO2生成
⑤使用鐵觸媒,使N2和H2的混合氣體有利於合成NH3
⑥將混合氣體中的氨氣液化有利於合成氨反應
⑦500 ℃左右比室溫更有利於合成NH3
⑧配製FeCl2溶液時加入少量鐵屑
⑨實驗室常用排飽和和食鹽水法收集Cl2
A.3項 B.4項 C.5項 D.6項
11。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A(s)+2B(g)?xC(g)△H<0,
B、C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係如圖1,達平衡後在t1、t2、t3、t4時都只改變了一種
條件,逆反應速率隨時問變化的關係如圖2.
- 3 -
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x=2,反應開始2 min內,u(A)=0.05mol?L1?min1 ﹣﹣
B. t1時改變的條件是降溫,平衡逆向移動
C. t2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增大C的濃度,t2時正反應速率減小
D. t3時可能是減小壓強,平衡不移動;t4時可能是使用催化劑,c(B)不變
12.某溫度下,密閉容器中X、Y、Z、W四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80%
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示式為K=c
4?Z??c5?W? 46c?X??c?Y?
C.增大壓強其平衡常數不變,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13.一定溫度下,下列溶液的離子濃度關係式正確的是(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 +---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釋10倍後,其pH=b,則a=b+1
C.pH=2的H2C2O4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c(Na)+c(H)=c(OH)+c(HC2O4)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種溶液的c(Na):①>②>
③
14。25 ℃時,Ksp(BaSO4)=1×10
的是( )
A.向同濃度的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BaSO4先析出
B.向BaCO3的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 +-10+++--,Ksp(BaCO3)=2.6×109。該溫度下,下列說法不正確...-
c(SO214)C.BaSO4和BaCO3共存的懸濁液中,=c(CO3)26-
D.向BaSO4的懸濁液中加入Na2CO3的濃溶液,BaSO4不可能轉化為BaCO3
- 4 -
15.今有室溫下四種溶液,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分別加水稀釋10倍
B.分別加水稀釋10倍,四種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C.①、④兩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
D.VaL④與VbL②溶液混合後,若混合後溶液pH=4,則Va∶Vb=11∶9
16.25 ℃時,下列有關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係正確的是( )
A.0.1 mol·L1CH3COONa溶液與0.1 mol·L1HCl溶液等體積混合: --
c(Na)=c(Cl)>c(CH3COO)>c(H+) +--
B.0.1 mol·L1NH4Cl溶液與0.1 mol·L--1氨水等體積混合(pH>7):
c(NH3·H2O)>c(NH4)>c(Cl)>c(OH)
C.0.1 mol·L1Na2CO3溶液與0.1 mol·L1NaHCO
3溶液等體積混合:
--+--
2+-- )=c(CO23)+c(HCO3)+c(H2CO3) 3
D.0.1 mol·L1Na2C2O4溶液與0.1 mol·L1HCl溶液等體積混合(H2C2O4為二元弱酸): --
2c(C2O24)+c(HC2O4)+c(OH)=c(Na)+c(H) ---++
17。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圖1中醋酸電離平衡常數:a點的比b點的小
B.圖1中醋酸溶液的pH:a點的比b點的小
C.圖2中c點對應的溶液為Fe(OH)3的不飽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