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望梅止渴的故事-歷史故事

望梅止渴的故事-歷史故事

導語:你是否知道《望梅止渴》典故的起源?不知道?不要擔心,本文為品才網推薦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望梅止渴的故事_歷史故事

望梅止渴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著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頭頂烈日,戰士們一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乾舌燥,感覺喉嚨裡好像著了火,許多人的嘴唇都乾裂得不成樣子,鮮血直淌。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計程車兵,也漸漸地快支援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裡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在山崗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發現,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乾旱的地區大得很。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難得再走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裡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麼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裡,想個什麼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乾旱地帶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裡蹦出個好點子。他就在山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裡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樣,口裡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於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們對梅子酸味的條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乾渴的困難。可見人們在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畏懼不前,應該時時用對成功的渴望來激勵自己,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戰勝困難,到達成功的彼岸。

小故事大道理

曹操說的.雖然是一個謊言,可是他讓士兵們心中充滿了希望,激發了他們的動力,終於趕到了目的地。

一個人只有對前景充滿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發動力,引發其努力拚搏、奮鬥。相反,如果我們看不到希望,沒有目標,就會失去信心、缺乏動力、勇氣,更談不上逆流而上,猶如浮萍飄到哪裡算哪裡。

現在的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自覺性比較差,責任感不明確,欠缺主動性。如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是每一個教師都思考的問題,我們就向曹操學習吧。讓學生對學習充滿希望,樹立信心,激發其努力向上的不屈鬥志,還要協助其獲得成功,享受成功。

三國典故

桃園結義

東漢(25-220年)末年,天下大亂。朝廷釋出文告,下令招兵買馬。榜文到涿縣,引出了三位英雄。劉備,是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一天,他邊看榜文邊長嘆,忽聽背後有人說:"男子漢大丈夫不思為國出力,在這裡嘆什麼氣?"並自報姓名說:"我叫張飛,靠賣酒殺豬為生。"劉備說出自己姓名後說:"我想為國出力,又感到力量不夠,故而長嘆!"張飛說:"這沒什麼可難的,我可以拿出家產,招兵買馬,建立大業。"劉備聽後非常高興。二人來到一個小店,邊喝酒邊談,正說得投機,門外突然來了一個紅臉大漢,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劉備、張飛請他一同飲酒。交談中得知,此人名關羽,因仗義除霸有家不能歸,已流落江湖五、六年了。他們各自抒發自己的志向,談得十分投機。

隔日,三人來到一個桃園,點燃香燭,拜告天地,結為兄弟。按年齡劉備為大哥,關羽為二哥,張飛為三弟。併發誓"同心協力,報效國家。"此後,三人果然作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三顧茅廬

劉備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實現統一中國的大業,但都沒有見到諸葛亮。

冬去春來,劉備帶領關羽、張飛第三次來到隆中。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不忍打擾,在草堂門口耐心等待。等待了很長時間後,諸葛亮醒了,劉備才進屋拜訪。諸葛亮深為感動,答應出山輔佐劉備,併為劉備詳盡分析了國家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

透過閱讀《三顧茅廬》這篇文章,我有了很多收穫。我們要像劉備那樣,對人誠心誠意;要像劉備那樣,學會尊重他人。只有學會了關心他人、愛護他人,他人才會尊重你、才能幫助你。

我們也要像諸葛亮那樣,熱心幫助別人。俗話說“幫助被人,快樂自己”。諸葛亮就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