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

孩子不愛學習,一整天對學習不感興趣,又特別的沒有心思學習,該怎麼辦才好的呢,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的方法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一:

楊老師:

您好!又打擾您了,我的孩子是個男孩,他的情況和豔豔女士反映她孩子的症狀大同小異。

孩子現在是初一學生,在小學成績還不錯,可到了中學成績差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孩子產生不想讀書,不喜歡學習,問他為什麼不想讀他說不知道,可他很懶惰叫他背英語他很煩,叫他訂計劃他卻不會按計劃去做,等於白訂。總之他害怕讀書,我都不知怎樣幫他,也不知怎樣引導他。

一個假期裡我認為他有點虛度光陰,我想問楊老師,根據孩子的情況能否給制定出一套符合他的情況的實施方案,講道理我認為已經不起作用了。懇請您幫忙!——一滴水

一滴水:

您好!關於您兒子“到了中學成績差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孩子產生不想讀書,不喜歡學習”的問題,因為我不知道您兒子的具體情況,所以我把您兒子可能存在的問題羅列出來,然後您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育和引導:

首先可能是您的兒子進入初中後住校,由於過去在小學的時候學習經常是由父母監管,當他失去了監管之後在學習上無所適從,難以適應,出現了暫時的成績下降;

其次是他進入初中後沒有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第三,由於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有差異,很可能是由於小學和初中的學習連結出現了問題,使他在學習中無法滿足成功的願望;

第四,初中是一個人性格的轉折點,同時也是青春期逆反心理的開始期,作為父母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一如既往地運用小學的方式方法對孩子進行管理,使孩子對父母產生了疏遠和逆反;

第五,可能是您兒子在學校人際關係比較差,經常受老師、同學的歧視和冷落,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學習產生了消極牴觸情緒;

第六,可能是父母在家中除了強調學習之外,很少在生活與心理上給予關懷和支援;

第七,學校老師對您兒子的負面評價較多,當然也不排除老師對他的態度冷漠、生硬、粗暴以及動不動就諷刺、挖苦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可能;

第八,在家庭中過分嬌慣和溺愛,只愛聽表揚的話,經不起批評和挫折,缺乏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撥的意志,所以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遭遇挫折就消極退縮甚至“害怕讀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首先要靜下心來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清楚地瞭解孩子厭學的具體情況,如果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驗不到快樂,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之後學習連結之上出現了問題,這就有必要找老師做具體的輔導,使其學習方式方法儘快適應初中的學習,從小目標開始以成功促成功,進而讓孩子在體驗成功樂趣的基礎上是厭學得以消除。

其次,如果是父母在家經常責備孩子學習不好而造成的厭學,那麼我們就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問題,首要的是轉變家庭教育觀念,其實家庭是每個成員修生養息的地方,也是每個成員獲得幸福、愉悅、快樂和愛的地方,所以融洽親子之間的關係,使孩子經常得到鼓勵和欣賞,則是消除孩子厭學的良方;父母要改變過去一味批評的教育方法,儘可能發現孩子的微小進步,只要有一點努力和進步就應該及時給予鼓勵,這樣才能帶給孩子改變的信心和動力。

第三,如果是老師對您兒子的負面評價較多而引起的厭學,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多和課任老師溝通,用婉轉而又不失尊重的方式方法向老師介紹孩子的個性特點,建議多關照孩子,最好是多表揚和鼓勵,進而消除孩子“不想讀書,不喜歡學習”甚至“害怕讀書”的狀況。

第四,如果是您兒子在學校人際關係比較差,經常受老師、同學的'歧視和冷落,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學習產生了消極牴觸情緒的情況,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幫助孩子和老師、同學建立良好關係,有意識的培養他與老師、同學進行交往的能力,改進心理上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

第五,注意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如綜合運用聽、說、讀、寫,避免學習時間過長使孩子心理上產生厭煩情緒。同時還可以運用錄音、錄影、電腦等手段,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第六,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後複習(參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讓孩子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不搞疲勞戰術,講求以質取勝。

第七,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參加學校和同學組織的集體活動,做到生活上不遷就、不溺愛,學習上不過於叫真,使他獲得應對挫折和融入集體的適應能力以及自我興趣愛好的發展,進而促進文化課程的學習。

第八,要讓孩子明白“學生”這一詞的真正含義。所謂“學生”,就是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發展,必然會面對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人生本來就是由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生存,就必須學會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如果在當學生的時候都學不會這些,那我們如何去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學會了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的技能技巧,我們就會在未來擁有愉悅、快樂、幸福和愛的人生。

對孩子的教育,我一直主張“順其性,隨其情”。所謂順其性,隨其情,說白了就是在遵從孩子的天性,順從孩子的性格,與孩子心平氣和、和諧融洽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和揣摩孩子的心態、處境,選擇時機有針對性地教育、誘導、扶持和“修剪”——比如,當孩子有冷漠、懶惰等消極情緒和行為時,就用“良言”溫暖和鼓勵他;當孩子受窘時,說幾句寬心、幽默的話為他解困;當孩子沮喪時,用熱情的話予以鼓勵;當孩子疑惑時,用智慧的語言給他提個醒;當孩子自卑時,就點亮他的“閃光點”來燃起他的信心等等。這樣孩子就會在親近您的基礎上,進而以信任、順從的方式來回報於您。

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二:

引入對名字的興趣,順便把字也認了,主要是培養孩子認字的興趣。把文化知識滲透在故事當中,邊畫邊寫你孩子就會感興趣,邊寫邊使用人類文化的符號,孩子就會被感染被薰染,不要專門盯著去教他這樣孩子很難感興趣,幼小銜接最重要的第一節讓孩子對畫對字感興趣。學前班其實最重要的是文化興趣的培養,孩子不聽課不是孩子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講這樣的課成人要放得開別怕自己丟人。

輸入知識的這一部分,引入知識的這一部分,從亞當和夏娃到我們的爸爸媽媽生了孩子給他起名字。那天晚上備課的時候,我研究了一下孩子們在學習拼音時可能出現的問題,老師都放在黑板上,讓孩子們發現語言是有邏輯的,如果想說一句話,錯一個位置和多一個字我們就聽不懂那句話了,而且拼音裡面孩子可能犯的錯誤都在這兒犯了,這些課是怎麼上的?我們家長在家裡幼小銜接時給孩子應該用這樣的方法,培養孩子學習的信心、認字的信心和用批判性的方式去學習的信心,不是說成人都是完美的。如果成人永遠是完美的,孩子就沒信心學習。用自己的方法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感興趣,讓孩子跟老師一起關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怎樣把它修改得正確,在修改過程中孩子把這些東西學會了。但是在學前幼小銜接這段時間孩子學會了多少字沒學會多少字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培養起孩子對文化的興趣和表達文化的信心。自己表達自己想法的信心。我們每堂課都會用這樣的方法給孩子進行心靈滋養和文化的輸入,孩子和我把拼音音標標的位置不對的全部修改完,最後又檢查了一遍沒有問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智慧的老師會變換很多方法的。我給孩子的句子是一半“有一天袁景去......”人是需要完整的動物,如果你在他身邊做一件事做一半走了他有可能接著走,你在他身邊唱一首歌唱到一半走了他會接著把那首歌唱完,我在黑板上給了一半的句子,孩子們開始創造袁景幹什麼去了,上學上課生氣了又回家,回家之後又生氣又上學,我們把這個作為下節課的內容跟孩子一起分享,這個故事好不好聽,為什麼不好聽,缺什麼,這就是文字的功能。一開始就讓孩子知道文字的功能是什麼。人類一直學字,孩子學字卻不知道拿來幹嗎,學的課文孩子也不感興趣。

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培養孩子的人格品位和審美,是學前教育非常重視的,如果你給孩子種下了這顆種子,你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聽老師講枯燥的語文課數學課就不會感到那麼枯燥,因為他有聯覺能力,能聯想到其它東西,有豐富的經驗和豐富的感覺支援,就不是空空的。而且他越幹越有成就,越有成就越對自己自豪越有興趣學習。這個系列的語文課是四課,大家看到最後一課孩子的狀態讓我們很自豪,孩子其實很容易被你幫助到出現效果的,從第一課大家看到那個樣子到第三課的時候完全不一樣,所以孩子很容易被我們滋養到,很容易被我們感動,一旦感動了孩子就非常需要你給的東西。

今天關於幼小銜接的部分,我想跟大家說一點,我們要非常真誠的幫助我們的孩子,不是讓他糊里糊塗隨大流,別人學什麼我們也學什麼,別人奧數我們也奧數,重要的是給孩子培養起學習的動力,這是啟用他的動機。第二,給孩子進行文化輸入。第三,給孩子有機會成長起心靈感受能力和創造美好情感的能力。

怎樣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三:

1.尊重孩子的興趣。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孩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琴,但家長一定要孩子學,使他一看到琴就產生厭倦的情緒。試問孩子又怎能學得好呢?其實,孩子好比各種的樹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楊柳苗,有的像榕樹苗等,不論是什麼樹苗,都可以長成各種各樣的材料。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責任,並不在於強迫孩子學這一樣,不學那一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鬆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製作。而家長就認為這與學習無關,就加以阻止,限制他們,不准他們做。其實,孩子在製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不懂的時候,他們就去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書籍,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樣的學習孩子還會學得自覺、開心,況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不但不應該阻止他們做,還要根據孩子的這個興趣特點,為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大家知道,聶耳之所以成為中國新音樂的奠基人,在音樂創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這是與他童年就對音樂有興趣分不開的。所以許多事實證明了,小時候培養的興趣往往為一生的事業奠定了基礎。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寄託了很大的希望,但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定”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的發展規律培養孩子,這樣往往會延誤孩子的發展。

2.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絡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有的孩子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佈置他寫這個,他說沒做過;寫那個,他又說沒去過、沒見過,不知怎樣描寫。事實,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沒有經歷過,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又不能不寫,於是他們只好這本作文書抄抄,那本作文書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時候,就馬虎寫幾句來應付,成了真正“作”出來的作文。但像剛才提到的那個小孩,他喜歡動手操作,如果家長又支援他做,併為他提供有關書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寫,那他寫的時候就得心應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必然較具體、真實,有血有肉,他會把自己的製作過程,把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遇到困難時怎樣想辦法克服等等都具體地寫出來。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有益的、自己喜歡的活動,並與學習聯絡起來。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做遊戲,家長可以透過各種遊戲提高孩子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興趣。如玩撲克可以訓練孩子的口算能力,比如,如果你出一個“3”,小孩就想辦法出一個與“3”湊成“10”的撲克。孩子就這樣在玩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口算能力,引起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可以透過猜謎語等形式教孩子認識、理解字詞。可以透過玩卡片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學習英語單詞。再如,孩子喜歡聽故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這個興趣轉移到學習上。我教過有個學生,他小時侯很喜歡聽故事,整天纏著奶奶給他講故事,他奶奶一邊給他講故事,一邊告訴他:“書裡頭有很多很多故事,你如果學會了認字,就可以自己看了。”當孩子產生了學習識字的強烈願望時,他奶奶又抓緊各種時機,利用多種方式教他認識字,後來這個學生喜歡看書,每天放學回到家就進書房看書。老師知道了之後,就利用他的興趣特點,讓他在班上給同學講故事,有時要求他講講自己看過的故事,有時要求他將課文的故事複述出來,講完故事後,我又要求他把自己看完故事後有什麼感受,自己的體會以日記形式寫出來。我記得,有一次教委宣傳部組織一次《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徵文比賽,我鼓勵他去參加,當時學校就是唯一他以童話形式寫了一篇文章去參加比賽,還獲了獎。每個學期,我們學校都組織學生到郊外參觀、遊玩,回來後,老師都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爸爸、媽媽聽或寫下來。節假日,家長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去旅遊,回來後,家長同樣可以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出來、寫出來,多給機會他們練習寫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從以上的例子講明家長應該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絡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